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拿破仑情书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拿破仑情书集》收集了拿破仑318封情书,从他16岁情窦初开时写下的第一封情书,他同未婚妻的来往信件;他致波兰夫人的求爱信,直至1815年4月给路易丝的最后一封短简。透过这一封封情书——透过拿破仑对妻子、情妇的知心话——我们可以窥见拿破仑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刚强又柔弱,好战而又善良的复杂性格。他的情书,不仅谈战绩,也评论周围各种人物和事件,既是一本自传,也是一本史书。人们从中能感受到法国大革命后的几十年中,欧洲大陆的空前动荡和封建王朝的分崩离析。从拿破仑挟法国大革命之余威,睥睨一世,荡涤欧洲封建势力,成为“一切君主的迫害者”,到与欧洲最古老的封建王朝联姻,向封建制度妥协,直至最后为联合起来的反法势力所吞没,妻离子散,囚居荒岛。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内容推荐

拿破仑的第一个妻子约瑟芬说过:“信是心灵的镜子。”情书更是心绪的写照。

拿破仑·波拿巴是个叱咤一世的人物,欧洲曾在他的脚下颤栗。他不仅风云气盛.同时却也儿女情多。

本书是他写给与他命运相关的六个女性的书信辑集,充满狂放炽热的激情,也有虚情假意的谲诈。曾被译成各种文字,有的还被选入教材,是情书也是历史,疯狂的爱情力量背后,也有当日欧洲各国关系的侧影。

目录

致读者(责任编辑的告白) 

叱咤风云的人(1)——妻子与情人(4)——情书的辑集(8)

——资料的来源和出处(11)——译文·注释·附录(18)

——情爱与妇人观(22)——认识的进展(30)

拿破仑·波拿巴

致卡罗利娜·科隆比埃(三封) 

致欧仁妮(十五封) 

 附:欧仁妮函八封

致塔里昂夫人(一封) 

致约瑟芬(一九八封) 

附:约瑟芬函十六封

致玛丽·瓦莱夫斯卡(二十四封) 

附:瓦莱夫斯基伯爵致玛丽函一封

致路易丝(三三九封)一

附:《拿破仑致路易丝情书·序》(菲立浦·居达拉)

拿破仑致路易丝情书之购得(夏尔·德·拉·朗西埃)

路易丝致奥地利皇帝函三封

路易丝致拿破仑函十四封

拿破仑致奥地利皇帝函一封

奥地利皇帝致拿破仑函一封

拿破仑致约瑟夫·波拿巴函一封。

附 录

拿破仑的罗曼史

拿破仑的家族

拿破仑的子女们

拿破仑与约瑟芬离婚经过

拿破仑自杀未遂

拿破仑之死

拿破仑的元帅们

其他有关人物介绍

拿破仑家族世系表

路易丝家族世系表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拿破仑的第一个妻子、皇后。父亲是潦倒的贵族,定居于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岛。他的庄园拥有150名黑奴。14岁时,约瑟芬随姑母去了巴黎。1779年,16岁时,嫁给比她大4岁的军官亚历山大·德·博阿尔内子爵。生有一男一女,即欧仁和奥坦斯。

博阿尔内风流潇洒,嫌妻子土气。有材料说博阿尔内有情妇。总之,夫妇间没什么感情。1785年2月,两人分居。1788年夏,约瑟芬带了女儿回岛上娘家。1790年,马提尼克岛奴隶起义,、约瑟芬不得不回巴黎。

大革命中,博阿尔内当选为国民议会第一等级代表。奥普军队进犯法国时,回到军队。1793年,他奉命解救被围的美因兹城,但他被诬与女人鬼混,玩忽职守,于1794年3月以叛国罪被捕。同年7月23日被送上断头台。

恐怖时期,约瑟芬也遭囚禁,在断头台的阴影下惴栗了4个月。1794年7月27日的“热月政变”救了她。8月6日晚,她获释了,当狱卒喊道:“博阿尔内家寡妇!”时,约瑟芬高兴得几乎要晕过去。

从此她投入了恐怖时期以后放荡的浮华世界。当时的法国上层社会,为了忘却流血和恐怖的岁月,沉缅于酒色之中。约瑟芬这时已学会温文尔雅的举止,善于博取他人欢心。在狱中就获得奥什将军的一片痴心。接着,相继作了督政巴拉斯及其秘书博托的情妇。后来,缪拉与她也有私情。她成为交际场上的风流寡妇。

约瑟芬身高一米六,体态婀娜;身材适中。她的樱桃小嘴和一双大大的眼晴,尤为迷人。虽已33岁,依然妩媚、风雅。

不久,26岁的“葡月将军”拿破仑迷恋上了比他大6岁的这个女人。她成了拿破仑的情妇,但对结婚一事仍然犹豫。后经巴拉斯的说服,并保证委任拿破仑为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1796年3月9日,两人才结婚。两天后,拿破仑就去了意大利。

约瑟芬生活奢侈,挥金如土,热衷于男人们的捧场和宴会。这位情场老手对拿破仑一封封炽热的、请她前去意大利团聚的书信无动于衷。

她再次缠上了巴拉斯。不久,又有了新欢一比她小9岁的、英俊的夏尔中尉。

为了留在巴黎,她不惜编造种种谎言:忙碌、病重、怀孕……后来,不得已上路去意大利,仍然和夏尔同车而行,一路游山玩水,逍遥自在。

1798年拿破仑率军去埃及后,约瑟芬更是毫无顾忌,公然与夏尔一道去温泉休养,在马尔梅松官同居。巴黎满城风雨,只有她的丈夫还蒙在鼓里。许久以后,拿破仑才从朱诺处了解到妻子的种种劣迹。恼怒之余,他决心离婚。但回法国后,约瑟芬的眼泪和她子女的哀求,取得他的原谅。夫妇和解,但拿破仑对她已失去了昔日的狂热感情。

拿破仑后来风流事不少,有过三个非婚生子女,约瑟芬对此也只得忍气吞声。

1804年,拿破仑称帝并亲自为约瑟芬加冕。其后的几年中,拿破仑一直认为约瑟芬不育是由于他自身的缘故,两人相安无事。约瑟芬的美貌、机敏,的确为拿破仑的宫廷生辉添彩。她的社会关系也有助于拿破仑的事业。她被称为“拿破仑的吉星”。许多人认为:是她,带来了拿破仑的发迹。 

约瑟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把女儿奥坦斯嫁给皇帝弟弟路易,成了荷兰王后。儿子则为意大利总督。但她内心还是惴惴不安。拿破仑常流露出对她没有生育的不满,有时则称她“老太婆”,并说她“哭起来很丑”。1809年12月,她多年来害怕的事终于发生了:拿破仑与她正式离婚。约瑟芬终被废黜。

1814年4月,拿破仑第一次退位,被流放至厄尔巴岛。约瑟芬故态复萌,她向盟国首脑大献殷勤。她请求沙皇的保护,为女儿取得了圣卢公爵夫人的称号,又为儿子要求宫廷总监的职位。她的马尔梅松官门庭若市,英国、普鲁士、奥地利等战胜国的皇亲国戚纷至沓来,约瑟芬一律接待不误。路易十八还邀请她于5月26日去阔别四年多的杜伊勒里官作客。

可是,无法赴约了。5月24日晚宴后,她坦胸露臂地同沙皇在花园散步,回来后就病倒了。喉痛,连续高烧四天。5月29日,白喉夺去了她的生命。这个躯体,经过了如此繁多的欢乐和荣华后,退居吕埃小教堂的墓穴。终年50岁。

约瑟芬死有余荣。她墓前的雕像是一尊艺术杰作。两名雕塑大师花了三年时间精制而成。洁白、晶莹的大理石雕像再现了1804年12月2日约瑟芬双手合十,跪着接受加冕的情景。

下方镌着这几行字: 

献给

约瑟芬  

欧仁和奥坦斯

1825年

有趣的是,在吕埃小教堂的死者登记簿上,却这样写着:约瑟芬,意大利方面军司令拿破仑·波拿巴之妻。

雾月7日(1795年10月29日) 巴黎

真不可思议,您怎么会写出这样的信来。请您相信:再也没有人比我更渴望得到您的友情,没有谁像我这样随时在寻找机会对您表白这种渴望。要不是事务缠身的话,我本会亲自带着信来的。

(二)

附:约瑟芬致拿破仑 

1795年雾月6日(公历10月28日) 巴黎

您不再来看望一个爱着您的朋友了,您已经将她遗忘。可是您错了,因为她温情地爱慕着您。

明天(7日)上午来与我共进午餐吧。我需要见到您,和您谈谈有关您的事情。①

晚安,我的朋友,拥抱您。

博阿尔内的未亡人

(一)

①看来是约瑟芬首先给拿破仑去了信。

1795年12月 巴黎

我一觉醒来满脑子都是你,我的心肝!你的画像和昨夜令人陶醉的时光,使我身心难得片刻宁静。

您在我心中起了多么奇妙的作用!温柔、无与伦比的约瑟芬。您生气了吗?

如果看到您忧伤,我就会心痛欲裂,我再也不会安宁。可是,当我吮吸着您的芳唇、沉醉在您心窝时,我却更加难受:爱情之火吞噬着我。

昨天夜,我才发觉您可爱的画像远不如您本人!

您中午启程;三小时后我就有幸见到您了。

我心爱的,接受我100万个热吻吧;不过,你却不要吻我,因为这些吻会使我的血液燃烧起来。

(二)

 ①此信写于1795年12月某日上午7时。约瑟芬已成了拿破仑的情妇。有的书说,这是拿破仑给约瑟芬的第一封情书。

1796年2月底 巴黎

离开你家,心里沉甸甸的。上床时情绪仍然低落。我认为:对我品格应有的尊重,本该排除你昨晚为之激动不已的那个想法。如果这一想法在你脑中占上风,你就太不公平了①,夫人。我也深感不幸,你怎么可以认为我之爱你,并不是爱你这个人?那么,爱什么呢?啊,夫人,难道我全变了?难道如此纯洁的心灵会孕育出这样卑劣的念头?我至今惊愕不已。尤其想不通的是,每当我醒来,我的感情仍然不由自主地使我拜倒在你脚下。肯定,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卑微的了。无与伦比的约瑟芬,你哪来这么奇特的力量?你的一个念头可以毒化我的生命,以种种的欲念撕裂我的灵魂。但一种更强烈的感情,一个不大沮丧的情绪即刻又攫住我,把我带了回来。犹如罪人被领上正路。很高兴,一旦我们之间有了误会,你不用顾虑我的心和良知。你已诱惑了它们。我的心和良知永远听从你,属于你。

不过,你,我温柔的情人,你休息得可好?可曾思念我?至少该思念两次。吻你三下:吻你的心,吻你的嘴以及你的双眼。

  (二)

①可能这就是拿破仑在有封信中所提到的“结婚前夕的那场争吵”。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其实是情场老手约瑟芬抬高自己、故意撒娇,指责拿破仑看中的是她那子爵夫人的地位以及她目前在巴黎的社会关系等等,以此激逗拿破仑的狂恋。

督政巴拉斯为甩掉约瑟芬,曾为这两人的婚事撮合,并暗示拿破仑,约瑟芬可望从娘家继承一大笔财产。不过,拿破仑是在向佩尔蒙夫人求婚遭拒绝后才转向约瑟芬的。P71-77

后记

法国文豪司汤达曾说过:“拿破仑是恺撒以来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他的一生是从亚历山大以来最令人震惊的一生。”近两百年来,世界各国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对这个传奇人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评介。许多学者更是毕其一生的精力追寻这位伟人的踪迹,片语只言也不放过。从20世纪开始以来,各国对拿破仑和他所处的时代,已发表过二十多万本著作。尽管对拿破仑的评价毁誉不一,但人们都承认:在世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谁象拿破仑这样受到后人经久不衰的注视。 

拿破仑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他的一生斑斓多彩,是一首由命运之手写成的伟大史诗。

一个半世纪以来,青年时代的拿破仑对约瑟芬灼热的爱情,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第一次意大利战争期间,他写给约瑟芬的情书更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奇葩。人们把它们译成各种文字,广泛流传,称之为“最美的情书”,“美中之至美的情书”;有的国家还把它们编入语文教材。

有关拿破仑的书籍介绍到中国不过八十余年,不但数量很少,而且多半是从政治、军事角度分析其人,以致有些读者把《我与拿破仑》这样纯粹的文学作品当作信史来读。这显然不利于对拿破仑的全面了解。几年前,我们偶然在书库里看到拿破仑致路易丝的书信集,共收录了318封信,当时就想译出来,又觉得没有致约瑟芬的书信总是憾事。因此,利用工作之余,我们一面将这318封信先译出来,一面继续在几个大型图书馆查找,终于基本收齐,大致可称全璧。本书以拿破仑致前后两个妻子的书信为主,收录了译者所了解的、在国内所能够查找到的拿破仑的全部情书:从他16岁情窦初开时写下的第一封情书,他同未婚妻的来往信件;他致波兰夫人的求爱信,直至1815年4月给路易丝的最后一封短简。

拿破仑的爱情生活是他动荡一生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他自军校毕业直至圣赫勒拿岛去世为止的风风雨雨之中;拿破仑的爱情生活,不只是男女私情、柔情蜜意,更主要的是他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他的两次婚姻都带有政治色彩,这些情书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侧面观察拿破仑帝国由盛而衰的全过程;同时,也使我们看到一个我们尚未充分认识的、栩栩如生的拿破仑的完整形象。

透过这一封封情书——透过拿破仑对妻子、情妇的知心话——我们可以窥见拿破仑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刚强又柔弱,好战而又善良的复杂性格。他的情书,不仅谈战绩,也评论周围各种人物和事件,既是一本自传,也是一本史书。人们从中能感受到法国大革命后的几十年中,欧洲大陆的空前动荡和封建王朝的分崩离析。从拿破仑挟法国大革命之余威,睥睨一世,荡涤欧洲封建势力,成为“一切君主的迫害者”,到与欧洲最古老的封建王朝联姻,向封建制度妥协,直至最后为联合起来的反法势力所吞没,妻离子散,囚居荒岛。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场面,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拿破仑是个“骑在马背上的皇帝”。在他一生的戎马生涯中,经历了大小六十余次重要的战役。他的爱情生活几乎全都贯穿在接连不断的军事活动中,这些信札大多是写于战场,寄自异国他乡,因此,不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阅读起这些书信来只能是一知半解,因此,我们对信中所涉及的主要人物和背景,予以简要的说明,以使读者更多地了解这些书信的时代内容。

译者无意追求戏剧性的效果。单纯用文学语言去描写拿破仑的爱情生活,也不是译者的本意。只是在译文上力争不失原信的优美风格;注解、附件做到查有出处。希望对于广大读者学习世界近代史,了解拿破仑这一重要历史人物能够有所帮助。

在本书的编译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友人和同事的大力支持。刘晓明同志借给我们一些致约瑟芬的信件,并匆匆将它们译成初稿;刘家林、张苹,余文等同志帮我们看稿、抄写,并提出宝贵意见。在翻译大量法文信件时,我们曾多次向徐继曾教授请教,在一起推敲文字,获益良多。尤其应该指出的是,本书责任编辑戴文葆同志为我们审阅、修改全部稿件,提了不少意见,并惠允写序。谨在此一并致以由衷的谢忱。

梅沱 凯希 凯常

1989年3月于武汉珞珈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拿破仑情书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梅沱//凯希//凯常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04215
开本 32开
页数 59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30
出版时间 1992-09-01
首版时间 1992-09-01
印刷时间 199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1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