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前沿月色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反映上世纪50年代人民海军指战员“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伟大情怀的长篇小说。作品以“激战前夜”壮烈的扣人心弦的场面描写揭开“序幕”,将整个作品巧妙地安排在气势磅礴的时代背景之中,突出了韩冬、吴永林、梁山三战友不平凡的“生死之交”。小说极富浓郁的军人生活气息和引人向上的感染力。不仅让广大读者“看”到了鲜为人知的“部队家庭生活”,也看到“指战员的爱情生活”,揭示了他们在生与死严峻考验面前,视死如归的崇高品质,揭示了他们在爱情生活中自我牺牲的伟大灵魂。

内容推荐

作品从军人的婚恋生活这一敏感而独特的题材入手,以上世纪五十年代沿海较量直至近年来新军事变革为背景,着力塑造了韩东、梁山、吴永林三个亲密战友以及他们的后代——新一代军人的英雄群像,突出反映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在战斗、战备训练中和感情问题上“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伟大情怀。生动展现了他们经受苦与乐、生与死、爱与恨等考验的多彩故事和情感轨迹。这部长篇作品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可读性强,既耐人寻味。又引人向上。

目录

引 子

第一章 激战前夜

第二章 爱的判决

第三章 阴差阳错

第四章 爱的高度

第五章 战火真情

后 记

试读章节

第一章 激战前夜

1962年8月,福建前线吃紧,据可靠情报,国民党台湾当局纠集30多万兵力,将于8月23日拂晓我“封锁金门战役”四周年的时候,反攻大陆。美国第七舰队也在台湾海峡游弋,推波助澜,兴风作浪,跃跃欲试。

封锁金门战役,是指4年前1958年炮击金门的战役。战役从1958年8月23日开始至1959年1月7日止,共维持了138天,先后进行了7次大规模、100余次中小规模战斗及零星炮击。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炮兵为主的一次由多兵种参加的联合作战。

战役从8月23日7时30分打响,我设置在厦门地区的400余门大炮对准金门岛同时猛烈炮击。当时,金门岛上的蒋军正为欢迎伪“国防部长”俞大维举行宴会……

封锁金门战役在军事上取得了重大胜利,整个战役击毙国民党金门防卫部中将副司令3名,击伤少将参谋长1名,击毙击伤蒋军官兵7000余人,击沉击伤敌舰艇25艘,击落击伤敌机37架,击毁击伤敌一大批水陆两栖车船和火炮等。

时间迫在眉睫,我广大军民紧急备战,自8月15日零点开始,上海通往福州,鹰潭通往厦门的火车和各地通往马尾港、厦门港的各航线,全线军管,民运全部停航、停运。

军舰、军列、军用飞机,海陆空三管齐下,枪支弹药、粮草辎重,源源不断地运抵福建前线;百万大军,日夜兼程强行军,向福州、厦门一线集结。战区所有的群众和军人家属迅速向后方撤离……

沿途兵站密集,再现了淮海战役那山东大娘、大嫂、大姐送茶送水、送蛋送馍……支前爱兵的动人场面。

前线总指挥部很快做出作战方案:

第一作战方案决定:南起东石、五堡、围头,北至崇武、石城、湄洲岛、南日群岛150海里宽的海岸线上和戴云山东麓纵深180公里,包括同安、晋江、安溪、德化、莆田等五县暨泉州一市的范围内形成口袋,诱敌深入,关门打狗。

命令五大军区及其所属航空兵和两个舰队及其所属海军航空兵等18个军的兵力和1500架飞机、5000门火炮、1000艘舰船投入战斗,全歼来犯之敌,继而乘胜解放台湾岛。

命令各参战部队必须在8月20日拂晓前到达指定位置,构筑工事。

战区内的守军和留守群众必须于8月23日零点前全部撤出阵地。

驻守在位于袋口处、金井要塞的陆军守备一师,驻守石狮的某军五师,驻守安海的某军八师,驻守五堡的独立炮团和当时位于深沪、永宁的两个海军海岸炮机动炮连等部队撤离的任务艰巨。为了不暴露我军的作战意图,全线静默,禁光禁声,人不举火,车不开灯,限时50分钟内全部撤出阵地。

海岸炮250连,是苏联制造的轨道移动式130远射程海岸炮装备的加强炮连,无法撤出,奉命死拼死守阵地,待打完最后一发炮弹,炸毁火炮,再与登陆的敌人近战肉搏,最后与敌人同归于尽。

海岸炮250连位于袋口中段最南端突出部“围头”的无名山脚下的山洞里。

那山洞十分雄伟壮观,纵深300米,横跨150米,最高处20米,设备设施齐全。粮食、淡水、其他食品的储备,可以坚守80天,弹药储备充足。

整个阵地坐北朝南,北靠无名山,南面是海滩开阔地,易守难攻。它的外部营房建在半山腰上,在山石和绿树的掩映之中,隐蔽性很好。

8门130远射程海岸炮的射击出口,呈上下两层相距10米,左右间距15米的不等边菱形布阵,它的铁轨可电动移动距离150米,它的每个射击口都装有三道电动密封防护门,防护原子弹和化学武器的性能良好。

它的南面就是台湾海峡,隔海与台湾岛和澎湖列岛遥遥相望,与台湾岛最近处120海里,与澎湖列岛的吉贝岛、白沙岛、渔翁岛仅相距八十多海里。

它的东南面就是蒋军盘踞的金门岛,相距只有5海里。

金门岛又分大金门岛与小金门岛,西为大金门,东为小金门。

大金门距我厦门岛5.4海里。它形如马鞍状,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两端各宽10余公里,中部宽3.5公里。岛的面积161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4公里。

小金门距大金门1.08海里,距厦门岛最近处只有3.3海里。岛的东西宽4公里,南北长5公里,面积15.5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7.6公里。

P5-7

序言

引 子

深秋是苍凉的。墓地的深秋更是苍凉得悲伤和悲伤得苍凉。斜阳残照着旧墓新坟;落叶和枯草铺垫着死亡;未亡人的哭诉和秋虫最后的悲鸣,乘着瑟瑟的秋风笼罩着悲凉的墓群;一行大雁南去,又撒下一路哀伤的投影……

那块苍凉的墓地却有一个很美,且寓意深长的名字——“陶渊冥”。据说最早葬于此地的是一个姓陶的文人。他生前非常崇拜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尤其喜欢诗人的名著,散文《桃花源记》和那世外桃源的意境。他遗嘱长子,“死后葬于桃花山下,坐北朝南,以大诗人‘陶渊明’的谐音,命名‘陶渊冥’。”他没明说,其实意思就是他的墓地就是陶渊明笔下那源远流长的世外桃源,美不胜收的阴间冥府。

后来,有识之士在桃花山上修建公墓。不久,果然名声鹊起,方圆数百里,远涉海内外,纷纷慕“冥”(名)而来。有的葬父葬母,有的葬夫葬妻……有的则为自己预先建个阳穴,以便死后“知此知彼”,有“家”可归,人土为安。为了区别生死,凡此种种,或墓碑平板无字,或朱红题名,以证明其阳寿未尽,尚在人间公干……

几十年的工夫,整个桃花山都布满了坟茔,从山脚下一直发展到山顶,一望无边,数以十万计。犹如梯田盘山,层层深人,直上云端。然而,那“梯田”播种的却不是种子而是死亡,不是生的欲望而是死的忧伤。

……

一位老军人,正在一座坟茔的前面做着最后的送别。

他那一身老式的旧军装,已经褪去了当初的军绿和当年的辉煌,仅剩下那最后的和深秋墓地一样的枯黄。

他的头发全白了,白得像雪,像霜。在那扫落叶般的秋风的吹打中散乱地飘拂着,完全失去了当年秀美发光的黝黑和怒发冲冠的刚强,只剩下些惨白细软的温柔。

他的身躯是瘦削的,以至于那当年都感到有些瘦小的军装,如今竟显得如此的空荡荡。只有他那1.78米笔直的身材,依然保持着职业军人的挺拔。

他的面孔是暗淡的,带着长期失眠的疲惫和失血过多又营养不良的苍白,儿时那两个姣好的藏笑含情的酒窝,由于大牙脱落和皮肤松弛,如今竟成了两个凹陷的深坑,深深的,而显得格外的干瘪,隐藏着他那不可名状的坎坷的人生。只有他那宽阔的额头,浓黑的眉毛,笔挺的鼻梁,才标志着他当年过人的聪慧和潇洒的英俊。

他的眼神是呆滞的,饱含着审视苍生和自我的无边痛楚的深邃。

他,就是退休少将——韩东。

他是从一个普通战士成长为一名将军的。这是他职业军人坚实的足迹;这是他爱的付出的积累。

“战士”使他长时间处于“忘我无我”的境地,而一“将”难求之时,却又无暇自由地爱和爱的自由……

韩东首先拔除了那座旧墓周围的杂草,并用一方洁白的手帕擦拭那块墓碑。那是先前他安葬的他的战友加兄长“梁山”的坟茔。

在他的附近,今天他又送来了他的妻子“郭香”。

他在2个供桌上摆上了鲜花和水果……

他又打量了一下四周,检查一下程序,感到再也没有什么遗漏,才吃力地移开那座新坟墓穴上的白色大理石盖板,他仍然用一方洁白的手帕,轻轻地慢慢地擦拭着墓穴,就像在打扫自己的“新居”,耐心、细致、周到。

他经心地把郭香的骨灰盒安放在里面,当那沉重的大理石的盖板封合的时候,他落泪了,不过那是无声的饮泣。

最后,他用黑漆描绘墓碑上的字迹:“爱妻郭香之墓”,那厚重的隶书和“愚夫韩东跪立”,那端庄的仿宋……就像儿时上美术课描绘春天一样的认真。  他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双手一直在痉挛、在颤抖,好像他的身心已经承受不了那石板、那骨灰、那墨笔的沉重。

他的面部也毫无表情,好像磨难的岁月,已经模糊了他的苦与乐、生与死、爱与恨……所有的界线;上苍已经取缔了他面部表情所有的功能。

夜幕降临了,又是山雨欲来的时候……

乌云加深了夜的浓重,雨点敲击着“陶渊冥”的碑林。

他该走了。

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最后又打量了一眼那墓碑上的旧字新痕……

他走了。

他那踉踉跄跄、跌跌撞撞的步履,撞击着那下山的石阶,可那绝不是他有意惊动那死亡的静土,而是亡魂对他由衷地呼唤爱与被爱的回声。

他的思绪又回到了往昔的岁月……

后记

军队、军人是我永生的灵魂,我终生都死恋、苦恋、留恋着她,我真不知道世间还有什么比她更崇高更伟岸。

不管人们怎样看待他们,是赞扬还是藐视,是讥讽还是褒奖,当你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倾其所有,包括宝贵的生命,哪怕其并不值得他们用生命去换取。

我虽然离开了她,但我一直受着她精神的激励和行为的制约,我终生是她的一员,她永远是我的全部。

我爱她,讴歌她,这是历史赋予一个军人和一个军旅作家的责任和使命。然而,由于我的笔过于稚嫩,而透视不到她的神圣和亮点,也囊括不了她的轮廓与纵深……

请原谅我的迟钝与无能……

这里,我要深深地感谢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节目负责人、高级编辑达世新在本书的构思写作、编辑修改及录制节目诸多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播音员贾越和张茜及高级录音师柯影影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及时地推出这部作品。

同时感谢珠海出版社的领导及全体同志,特别是要谢谢田大军先生和上海珠海图书出版发行部的关怀和支持。

在此,对上海惠顿实业公司戚玲宝总经理和陈康麟先生的热情相助,以及上海新华书店、新华书店上海发行所、上海书城、上海南海书店的关心,特别是蔡国诚、汪耀华、王登祥、王秋海诸总及李婷同志的鼎力相助,也一并表示感谢。

最后,请接受一个老兵的军礼!

贲炜

2006年春修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前沿月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贲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珠海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893517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06-08-01
首版时间 2006-08-01
印刷时间 200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03
14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