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奇案悬案漫谈--听狱寻思录
内容
编辑推荐

没有专职的警察,没有专业的法官,没有现代的诉讼法,古人是如何侦破案件,如何缉拿凶手,如何审案定罪的……想解开这些疑问,那就请你走入本书,让它为你解开心中的疑惑。

内容推荐

本书搜集了二十多个情节曲折、耐人寻味的古代奇案,每个案子都演绎着悬疑的情节,跳跃着鲜活的人物,描述着生动的细节,带领我们回到年代久远的刑案现场。面对神秘莫测的案情,自杀?他杀?谁是凶手?曲折离奇的悬案,案中有案的奇案,迷雾重重,在睿智高明的探案高手的努力下,疑问烟消云散,真相浮出水面,凶手落入法网。看到最后,一切都恍然大悟,掩卷顿思,意犹未尽。

目录

十五贯戏言生祸

假女婿骗真财

装神弄鬼断家私

一鸟送七命

公子落难宝华寺

狱中讼冤脱苦海

一文钱引奇案

弱女子忍辱报家仇

恶船家诈取假尸银

智赚合同文

老鼠改姻缘

黑心瞎子算计生命

算命冤丧命

意想不到的谋杀

摸钟断命案

移尸嫁祸

三审揭真相

贼喊捉贼

计破案中案

智断偷尸案

东厂草结人命

试读章节

南宋建都临安,就是现在的杭州,有个人叫刘贵,家中有妻子王氏。后因没有子嗣,娶下一个小老婆,姓陈,家中都呼为二姐。刘贵祖上原本还算富裕,家业到刘贵手里,不善营生,一直走下坡路,后改行做生意,不仅没翻身,把本钱也赔进去了,终日只是在家生闷气。

一日刘贵闲坐家中,老丈人的家人过来说:“我家老员外过生日,叫我来接官人和娘子。”刘贵与妻子王氏收拾好随身衣服,吩咐二姐好好看家,就到了丈人王员外家。第二天,宾客都散了,丈人对女婿刘贵说:“你们过得如此艰难,这样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今日借你些本钱,开个柴米店,赚些钱过日子,如何?”刘贵赶忙答应下来。吃过午饭,丈人取出十五贯钱来,交给刘贵说:“你先将这些钱拿去收拾店面,我女儿就留在我这里多住几日,等你的店开张时,我把女儿送回去,再送你十贯当贺礼。”

刘贵谢了又谢,拿了十五贯钱就往家赶。回到城里,天色已晚,路过一个熟人家门口。那人也是做买卖的,刘贵就进去和熟人商议开店的事,顺便喝了几杯,不觉有些醉意。他踉踉跄跄回到家时,天已全黑。二姐独自在灯下打瞌睡。刘贵敲了半天,二姐方才听到,起身开了门。刘贵进屋后,二姐接了钱放在桌上,便问:“官人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干什么用?”这刘贵一来有些醉了,二来怪二姐开门有些迟,想吓唬她一下,就说:“说出来,怕你见怪:不说吧,又必须让你知道。我一时没有办法,今天把你典给一个客人,得了这十五贯钱。”

二姐听了,不信吧,十五贯钱就堆在面前;信吧,平时一家子过得和和睦睦。他怎么会那么狠心,只得再问道:“虽然这样定了,也要通知我爹娘一声呀。”刘贵道:“若是通知你爹娘,此事一定办不成。你明天去了以后,我再通知你爹娘。”二姐又问:“官人今日在哪里吃酒?”刘贵答道:“就是典你的那家,写好文书,吃了他的酒,才回来的。”小娘子又问:“大姐姐为何不回来?”刘官人道:“她不忍心和你分离,等你明日出了门再回来。”说罢,自己暗地忍不住想笑。不一会,刘贵就和衣睡去。

二姐心里忐忑不安,想这样的事情,无论如何也要和父母说一声。就把那十五贯钱堆在刘贵脚后边,趁他酒醉,轻轻地收拾了随身衣服,掩上门出去,来到了邻居朱三家里。二姐和朱三妈说:“丈夫要卖我,我今晚借住一宿,明天赶早回去告诉爹娘。麻烦你明天对他说一声。客人来了,可让他同我丈夫到我爹娘家找我。”朱三妈答应下来。

这边刘贵一觉醒了,已是三更天,看二姐不在身边,还以为她在厨房,便唤二姐讨茶吃,却没人答应,想挣扎起身,酒尚未醒,不觉又睡了过去。不料有个贼人白天赌输了钱,夜里就出来偷些东西,正好来到刘贵家门口。因二姐出去时,门儿只是虚掩上没栓住。那贼人只轻轻一推,门就开了,来到房里,灯火还亮着。四处看看,见刘贵朝里躺着,脚旁却有一堆钱,便探手去取。不想惊动了刘贵,跳起来喝道:“你这贼人,这是我从丈人家借的几贯钱,是来养身活命的,怎能让你偷了去。”那人也不答话,一拳打来,刘贵侧身躲过,那人拔腿便跑。刘贵紧追不舍。这贼人急了,看见一把劈柴斧头,忙抢在手中,向刘贵砍去,一斧正中刘贵面门,扑地倒了,又砍一斧,将刘贵砍死。那人回身入房,取了十五贯钱拽上了门逃离现场。

第二天一早,二姐离开了朱三家后,邻居发现刘贵死在地上后,一面派人追赶二姐,一面通知了刘贵老丈人和妻子王氏。二姐清早离开了朱三家后,上路走了不到二里,脚疼得走不动,就坐在路旁休息。这时见走过来一个后生,身穿直缝宽衫,脚下丝鞋净袜,背了个钱袋。到了二姐面前,向前深深作揖:“小生崔宁,小娘子走路也没个伴,是要去哪里呀?”小娘子还了万福,道:“奴家要往爹娘家去,你是从何处来?往何方去?”那后生说:“小人是村里人,因去城中卖了丝帐,得了些钱,要往褚家堂那边去的。”小娘子道:“我爹娘也在褚家堂左侧,我们搭伴同走,不知可好。”那后生答道:“有何不可。”  P1-3

序言

在本书完成时,我就在思考应该请谁为自己的书作序,法学名家?破案高手?还是著名律师?寻寻觅觅,最后才发现:作品如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了解,最合适的人选还是我自己。

我的书写的都是古时候的案子,名日“奇案悬案”。古时候审案子,当事人押上公堂就有罪,破不了案子当官的就保不住乌纱帽。是以一旦有了人命重案,难免不捕风捉影,难免不凭怀疑定罪,如此,屈打成招、刑讯逼供、草菅人命,悲惨的故事里充斥着骇人听闻的情节。然而,善良的人都有最质朴的愿望,希望做好事的人终有好报,做坏事的终究受到惩罚,受冤枉的人终能沉冤得雪,是以无辜蒙冤之人的命运令人堪忧。让人悬心!

本书搜集了二十多个情节曲折、耐人寻味的古代奇案,每个案子都演绎着悬疑的情节,跳跃着鲜活的人物,描述着生动的细节,带领我们回到年代久远的刑案现场。面对神秘莫测的案情,自杀?他杀?谁是凶手?曲折离奇的悬案,案中有案的奇案,迷雾重重,在睿智高明的探案高手的努力下,疑问烟消云散,真相浮出水面,凶手落入法网。看到最后,一切都恍然大悟,掩卷顿思,意犹未尽。

翻看着这些古代案例,或真实或虚构——恶棍歹徒、痞子盗寇、杀人越货之辈、奸淫掳掠之人,伸张正义的青天大老爷,仗义执言的普通老百姓……,人性的善与恶、正直与奸诈、怯懦与狠毒都在我这本小书中一一展现。往往,案情的水落石出,有机缘巧合,有当事人的不屈不挠,也有“包青天”的明察秋毫。避实击虚、欲擒故纵、引蛇出洞,甚至装神弄鬼,种种智慧的火花在书中闪现,期待着您的青睐。

有100个读者,就会有100个哈姆雷特。作品完成后,读者的阅读其实是另一种创作。愿这本小书带领读者,可以跨越时空,可以参与古代奇案的侦破,再顺道做一回“包青天”。

陈浩

2006年8月27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奇案悬案漫谈--听狱寻思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64748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1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图书小类
重量 0.2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29-49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39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