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选取了十位开国上将最具代表性的人生片断,描绘了他们精湛的指挥艺术,渲染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介绍了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他们独具特色的个人魅力的同时,凸现人民解放军将帅的群体风采。读来引人入胜,饶有趣味。作为史料,也极具收藏价值。
图书 | 开国十上将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选取了十位开国上将最具代表性的人生片断,描绘了他们精湛的指挥艺术,渲染了令人热血沸腾的战争场面,介绍了他们丰富的人生经历,在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了他们独具特色的个人魅力的同时,凸现人民解放军将帅的群体风采。读来引人入胜,饶有趣味。作为史料,也极具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辉煌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非凡的将帅之才,闪烁着一颗颗耀眼的巨星。几十年征战生涯,他们叱咤风云,威武豪迈。在金戈铁马的战争岁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驰骋大江南北,跨越雪域高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以壮丽的人生和杰出的智慧,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本书将为您述说这段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 目录 文武双全的奇才:甘泗淇 1.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2.反“围剿”斗争初露锋芒 3.绝不做出卖良心的事 4.战略大转移 5.团结是红军的生命线 6.战火硝烟中的甜蜜爱情 7.政治工作就是打仗、走路和吃饭 8.一把炒面也不能多吃 9.无微不至的关心人 10.十分敬重贺老总 11.把战斗剧社搞得红红火火 12.用日军的暴行教育部队 13.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14.大青山支队的奇迹 15.与文化人交朋友 16.做文艺兵的好“妈妈” 17.推广“新式整军”经验 18.朝鲜战场智斗美军 19.把思想工作做进坑道里 20.视烈士遗孤如亲生子女 21.因彭德怀事件蒙冤 22.将星夫妻,普通一兵 勇猛绝伦:李天佑 1.神枪手临危救教官 2.百色起义活捉“狗熊” 3.受到邓小平政委接见 4.攻打榕县斗胆英雄 5.千里跋涉进军井冈山 6.组织敢死队 7.一路征战到陕北 8.首次与日军交手,大获全胜 9.松花江畔显神威 10.指挥所设在敌人鼻子底下 11.攻克四平 12.练好兵,打长春 13.仗越打越精了 14.挥师人关 令对手钦佩的战将:李聚奎 1.倔犟的性格 2.更名轶事 3.跟着彭德怀上井冈 4.当兵就不能贪生怕死 5.在运动战中保存实力 6.攻下文化这个碉堡 7.善用兵者不拘泥法 8.经验和教训都是财富 9.为战略转移打开通道 10.毛泽东面授机宜 11.重渡乌江 12.与邓小平的莫逆之交 13.谁搞分裂就反对谁 14.死里逃生 15.率西路军杀出重围 16.打仗最佩服刘伯承 17.军政一肩挑 18.邓小平促成婚姻大事 19.战斗在太行山区 20.和妻子并肩战斗 21.林彪亲自点将 22.后勤战线铸辉煌 打造海军劲旅:苏振华 1.百年海洋强国梦 2.海军司令机关建在“龙王庙” 3.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那东西 4.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5.启动中国核潜艇工程 6.断然拒绝赫鲁晓夫的“共同舰队” 7.与苏联谈判讨价还价 8.毛泽东大怒:一万年也要搞出核潜艇 9.绝密的“09”工程 10.叶剑英元帅的鼓励 11.我们的海军要使敌人怕 骁勇善战的虎将:张宗逊 1.小鬼子.看我怎么揍你 2.蒋介石发来嘉勉电报 3.破解游击战的奥秘 4.积小胜为大胜 5.五台山下巧设伏兵 6.战争是创新.不是模仿 7.转战晋西北 8.打出硬骨头的威风 从黑暗走向光明:陈明仁 1.13岁讨媳妇“冲喜” 2.黄埔军校历练成才 3.北伐军敢死队队长 4.蒋介石高呼“向陈明仁学习” 5.婉拒宋美龄做媒婆 6.不娶小老婆.惟其一人 7.受到蒋介石的青睐 8.成了青红帮的“大哥” 9.不买蒋介石的账 10.血战昆仑 11.击毙日军的“战争之花” 12.愿与回龙山共存亡 13.四平战役的惨痛悲剧 14.看穿了蒋介石的奸诈 15.借酒浇愁愁更愁 16.与中共地下组织秘密接触 17.大义凛然,率部起义 18.毛泽东作陪游天坛 19.自建别墅交给政府 20.与第二任妻子恩爱情深 少帅司令员:萧华 1.沃土壮根 2.奇志可嘉.后生可畏 3.武装暴动尽展少年雄风 4.与朱毛红军第一次接触 5.毛泽东请客吃饺子 6.小小少年当红军 7.创立少共国际师 8.与彝族兄弟情同手足 智勇兼备的儒将:萧克 1.出身于书香门第 2.装扮成管伙食的司务长 3.木刻手艺派上了用场 4.大丈夫四海为家 5.拉起队伍上井冈山 6.少年军长独当一面 7.梅花山大捷 8.不得不杀战马充饥 9.漫漫西征路 10.雪山草地只等闲 11.曙光就在前头 12.儒将风范 13.现代版的“空城计” 屡出奇兵建功勋:韩先楚 1.主动请缨.挥师东北 2.就怕捞不着仗打 3.歼灭敌王牌劲旅“千里驹” 4.陈云拍板:抓住牛尾巴是关键 5.四保临江出奇兵 6.吃菜要吃白菜心 7.打响辽沈战役第一枪 8.“旋风部队”令敌闻风丧胆 9.南下作战所向披靡 10.敢于向狂傲的美军叫板 11.彭德怀电贺“38军万岁” 多谋善断参谋官:赖传珠 1.少小离家闹革命 2.走武装暴动之路 3.井冈山上见到毛委员 4.古田会议深受教育 5.活捉张辉瓒 6.这仗为何越打越不对劲? 7.突破乌江天险 8.血溅黄泥河 9.多谋善断的参谋长 10.“伯陵防线”不堪一击 11.买船不如造船 12.攻克琼岛 后记 试读章节 部队接到转移命令后,全体指战员几天几夜没有睡觉,整夜行军,跋山涉水,忍受一般人所不能忍受的疲劳,连续几夜把敌人严密部署的重重堡垒攻破.冲破了敌人道道封锁,进入湘南,1934年8月11日到达桂东县寨前。第二天,在寨前召开大会,中央代表任弼时正式宣布红六军团的成立。红六军团下辖第17、18两个独立师,共计9000多人。任弼时、萧克、王震组成军政委员会,任弼时任军政委员会主席,萧克任军团长兼17师师长,王震任军团政治委员兼17师政治委员,李达任军团参谋长,张子意任军团政治部主任,袁任远任副主任,龙云任第18师师长,甘泗淇任第18师政治委员,谭家述任师参谋长,方礼明任师政治部主任。 由于任弼时到红六军团后,正确地执行了党的方针政策,甘泗淇才得以重新回到军队任职,在部队处于危难的情况下,让他挑起了重担。部队转移到湘鄂川黔后,甘泗淇又升任为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 甘泗淇和龙云率领18师为军团前卫,继续西进,经过五六天的行军,攻占了新田县城,在新田只休息了一天,又继续向永州(今零陵)挺进。为了抢渡湘江,师先头部队以一天一夜走120公里的速度赶到湘江边,经侦察了解河宽水深,又有敌人堵击,只好又让部队折回。 这时国民党军王东元部穷追不舍,红军被迫翻越阳明山。部队爬到山顶,那里只有一座小庵,大家已很疲劳,只好露营,用铁桶、脸盆煮了些稀饭、烧了些开水,为大家解解饥渴。第二天,部队下了山,到了白果市,吃了一顿饭。休息了几个小时后,得知敌人又追来了,部队又连续几天急行军,经宁远,又转回到新田,然后到了嘉禾,这才把敌人甩在后边。 P10 后记 本书的创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甘泗淇、李天佑、李聚奎、张宗逊、萧华、萧克、韩先楚、赖传珠等八位上将由何念选、宋国涛撰写,陈明仁上将由陈利明撰写,苏振华上将由杨肇林撰写。书中照片绝大部分由作者提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开国十上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何念选//宋国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共党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9948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6 |
出版时间 | 2006-09-01 |
首版时间 | 2006-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25.2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29 |
宽 | 167 |
高 | 2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