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资治通鉴故事(上下最新图文版)/中国传世经典故事全集
内容
编辑推荐

《资治通鉴》,历代学者文人及明君圣主推崇备至的经典之作,毛泽东生前曾通读达十七遍之多,曾国藩生前多次阅读此书,并称:“窃以先哲经世之书,莫善于司马温公《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包罗万象,博大精深,“网罗宏富,体大精深,为前古所未有。”在中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对于这么一部历史巨著,要想直接阅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书以故事为线索,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组织、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叙述,让您与它“亲密接触”,在轻松阅读中,源源不尽的汲取古人的睿见卓识,在丰富深广的历史经验中,让自己的人生阅历获得深化和拓展。

目录

第一章 周纪 /1

第二章 秦纪 /29

第三章 汉纪 /51

第四章 魏纪 /227

第五章 晋纪 /269

第六章 宋纪 /431

第七章 齐纪 /473

第八章 梁纪 /503

第九章 陈纪 /547

第十章 隋纪 /571

第十一章 唐纪 /595

第十二章 五代纪 /783

试读章节

灭智氏三家分晋

春秋后期,晋国大夫智宣子专政,他想把儿子智瑶立为家族的继承人。族人智果反对说:“智瑶不如你的另一个儿子智宵。虽然智瑶有五个优点,那就是:第一,他仪表堂堂,身材高大;第二,他精通射箭,擅长驾车;第三,他技艺出众,才华超人;第四,他能言善辩,文词优美;第五,他坚强果断,刚毅勇敢。

“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不讲仁义,刚愎自用,为人傲慢。靠着自己有五个优点,就盛气凌人,不讲仁义,谁能受得了呢?如果真的让智瑶做智家的继承人,智家一定会灭亡的。”

然而智宣子没有听取智果的意见。为了躲避智家的祸乱,聪明的智果就通过太史证明,把自己家从整个智氏家族里分出来,另外立了辅氏家族。 大夫赵简子的儿子里,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赵简子想立继承人,却不知道立谁好。于是他把训诫的话分别写在两块竹简上,交给两个儿子,让他们认真记住上面的话。 过了三年,赵简子叫来两个儿子,问他们竹简上的内容。伯鲁吱吱唔唔说不上来,让他拿竹简出来,竹简已不知道弄到哪里去了。再问无恤,无恤背得滚瓜烂熟,问他要竹简,他就从袖子里拿出来交给赵简子。于是赵简子就认为无恤能干,把他立为赵家的继承人。

赵简子派尹铎治理晋阳,临走时尹铎请示说:“我这次去是要搜刮民脂民膏还是要让百姓幸福安康?”赵简子说:“当然是要让百姓幸福安康。”于是尹铎到了那儿,减免赋税,让百姓生活富足。 赵简子知道了,就对无恤说:“一旦晋国发生祸乱,你不要嫌尹铎地位不高,也不要怕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去那儿投靠他。”

智宣子去世后,智瑶继承他的位置,就是智襄子。智襄子专擅晋国大政,暴虐无道。他和大夫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喝酒,宴席上戏弄韩康子,还侮辱他的家臣段规。智襄子的家臣劝说主公,让他别对人没有礼貌,以免招来灾祸,智襄子不理睬。

智襄子还平白向韩、魏两家索要土地。韩康子和魏桓子因为实力不够,只好暂时忍让,给智襄子土地,但心里都窝着一团火,打算将来找机会报仇。

这时赵简子也已去世,无恤继承家业,就是赵襄子。智襄子又向赵襄子索要蔡和皋狼两处土地,赵襄子不给。智襄子勃然大怒,带着韩、魏两家的军队攻打赵家。

赵襄子害怕了,准备出逃,就问:“我去哪儿好呢?”

随从建议:“您大儿子的城堡最近,而且城墙坚固完好。”

赵襄子说:“百姓刚刚花了大力气把城墙修好,现在又要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守城,谁还会跟我同心协力?”

随从又建议说:“邯郸城的仓库里,储存的粮食最为充足。”

赵襄子说:“所谓粮食充足,还不是从百姓那里搜刮来的,现在又让他们打仗送死,谁还会跟我同心协力?”

于是说:“不如去晋阳吧,那是先祖的领地,尹铎又宽厚爱民,百姓一定会跟我同心协力。”他们就逃到了晋阳。

智襄子统率三家联军包围住晋阳,并挖开汾水,引水淹没城墙。城墙被水浸没,露出水面的只剩六尺了,炉灶都沉在水底,到处爬满蛙,然而城里的百姓却丝毫没有背叛的想法。

智襄子乘坐战车巡察水势,魏桓子驾车,韩康子在旁边保护。智襄子得意地说:“我现在才知道,原来水也可以让别人的国家灭亡。”

魏桓子听了,用胳膊肘偷偷捅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轻轻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两人同时会意:这么说来,智襄子也可以用汾水淹魏的安邑城,用绛水淹韩的平阳城了。

智襄子的谋士缔疵提醒他说:“韩、魏两家一定会谋反,您要小心啊。”

智襄子问:“你根据什么判断的?”

缔疵说:“根据发生的事情就可以判断。我们统率韩、魏两家的军队攻打赵家,赵家灭亡后,灾祸一定会波及韩、魏。本来互相约好打败赵家以后,三家平分赵家的土地。现在城墙快要被水淹没,城里的粮食也吃得差不多了,靠人肉马肉苦苦支撑。赵家快要灭亡了,韩康子和魏桓子眼看就能分到土地,却一点也没有显露高兴的样子,反而愁眉苦脸的,这不是要反叛是什么呢?”P3-4

序言

坐观治乱成败·笑看风云变幻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资治通鉴》都称得上是一本经典之作。它由北宋司马光编撰,上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我国古代文学和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毛泽东一生酷爱此书,曾通读达十七遍之多,并最喜爱向人推荐。《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的史实为主,展示了历代君臣治乱、成败、安危之迹,以此作为历代朝廷的借鉴。该书在编撰过程中,虽然得到他人协修,但经过司马光的精心总撰,全书风格如出一人之手,文字优美,叙事生动,具有相当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历来与((史记》、《汉书》等并列为中国古代史家之绝笔。然而,对于今天的普通读者来说,要想直接阅读这部历史巨著,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第一,卷轶浩繁,容量巨大。《资治通鉴》全书共294卷,叙述历史多所采择,务求详尽。这么大部头的著作,普通读者若想利用闲暇时间从头至尾通读一遍,恐怕不是一年半载能读完的。第二,编年体例,妨碍阅读。相对于《史记》那样的纪传体史书来说,《资治通鉴》在阅读和理解上更加困难一些。因为.编年的历史是以时间而不是以事件为线索的,难以照顾事件的完整。一个历史事件,往往历经许多年份,于是在史书中就会按照不同的年月,分成不同的部分,安置在不同的段落和卷册中。这样一来,对于本来就不熟悉某些历史事件的读者来说,容易产生见了头却找不着尾,见了尾却忘记了头的问题。第三,文言字句,拗口难懂。《资治通鉴》成书于将近一千年前的北宋时期,当然不能指望它用我们现在所习用的白话文。文言之于今天的入,几乎相当于一门外语,虽然精通者也大有人在,但毕竟在广大的读者群中属于极少数。因此,要想通畅地阅读这部历史巨著,对于大多数的普通读者来说还是难以做到的。

以上种种障碍,对于广大爱好传统文学、渴望与古典名著“亲密接触”的读者来说,实为憾事。

鉴于此,《资治通鉴故事》这本书,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以故事为线索,从原著巨大的篇幅及零散的叙述中,抽取完整的故事,加以整理、组织,并运用准确、流畅的白话文进行叙述,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既获得丰富的历史知识,又得到趣味和快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资治通鉴故事(上下最新图文版)/中国传世经典故事全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司马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007129
开本 16开
页数 870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901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8
丛书名
印张 5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4
5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