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孤筏重洋/旅行与探险经典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太平洋群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在很久以前,他们的祖先太阳神——康提基带领自己的部族,从大洋东岸乘坐木筏,追随太阳移动的方向,飘洋过海,来到他们现在定居的地方……受此启发,挪威人类学家、探险家托尔·海尔达尔和五名伙伴坐上一艘以太阳神康提基命名的原始筏木木筏,从秘鲁出海远航,横渡太平洋。航行途中,他们经历了众多的艰难和困境,想知道后来他们成功了吗?那就一定不能错过本书啦!

目录

译者前记

第一章 一个理论/1

第二章 远征实现了/15

第三章 到了南美/41

第四章 横渡太平洋(一)/75

第五章 半途/107

第六章 横渡太平洋(二)/147

第七章 驶到南海群岛/191

第八章 和波得尼西亚人在一起/227

试读章节

“我想一共要有六个人,这样在木筏上彼此不会寂寞,而且二十四小时都要把舵,四小时一班,六个人正好。”

他站在那里有一会儿,像是在细细考虑一件事,然后爆出了激动的声音:

“真见鬼,我能参加该多好!我能负责技术方面的测量和试验。你当然需要关于风、水流和波浪的正确测量来帮助你的试验。记着,你所要横渡的广阔海面,是在一切轮船航线之外,那里情况如何,实际上没人知道。像你这样的远航,可以进行有趣的水路学和气象学的考察。我可以好好用上我的热力学。”

我对这个人,除了看见他那一张开朗的脸上所表露的以外,什么也不知道。但是脸上所表露的却可能很丰富哩。

“就是,”我说道,“我们将来一起去。”

他的姓名是赫曼·华辛格,作为一个陆地汉,他和我是半斤八两。

几天之后,我把赫曼作为我的客人,带到探险家俱乐部。在那里我们直接碰上了北极探险家彼得·福洛庆。福洛庆有一个可贵的特点:决不会在人群中消失。他大得像一扇谷仓的门,胡须倒竖,看上去像是从北极广阔的苔原上来的使者。他周身有一种特殊气氛——好像他走来走去的时候,手里牵着一头灰色的熊。

我们带他到墙上一幅大地图面前,告诉他我们要坐一只印第安人的木筏横渡太平洋的计划。他听的时候,他那双童心不泯的蓝眼睛睁得像两只盘子大。然后他噔噔地敲着地板,把腰带收紧了好几个扣眼。

“他妈的,小伙子!我真想和你们一起去!”P27

现在我们离开礁脉上的凶险的台阶有二十码。一个接着一个、结成长蛇阵的巨浪,正从这台阶那里和台阶之外滚滚而来。珊瑚虫好像有心似的,把珊瑚岛筑得很高,只让巨浪的尖顶化为一股海水.经过我们,流到鱼类繁多的礁湖里。这里面是一片珊瑚世界,珊瑚的形状颜色,古怪莫名。  其余几个人在礁脉上往里一大段的地方,找到了橡皮艇,它横在水里漂着,里面有很多水。他们倒了水,把它拖回破筏旁边。我们搬运最重要的东西,例如电台、食粮、水瓶,把艇装满了。我们拖着这许多东西,横过礁脉,把东西堆在一大块珊瑚石的顶上。这块石头孤零零地躺在礁脉里边,像是一块大陨石。然后我们回到破筏上,又去装运。我们不知道在潮流冲到我们周围的时候,浪涛会出什么花样。

在礁脉里面的浅水中,我们看见有什么东西在阳光里发亮。我们蹬水过去捡起来一看,使我们吃了一惊。那是两只空罐头。我们没有想到在这里会找到这些东西。而更使我们吃惊的是,这两只小罐子很亮,新开的,上面还有“菠萝”的戳印,我们为后勤部做试验的新式战地军粮上也是这个戳印。原来这是我们自己的两只菠萝罐头,我们在“康提基”上吃了最后一餐后掷下水的。我们是紧跟在它们后面到了礁脉上了。

我们正站在崎岖不平的珊瑚石上。我们踩着高高低低的水底,膛着水,有时水深及膝,有时没到胸口,完全要看礁脉里面水沟和溪床的情况。秋牡丹和珊瑚,把整个礁脉打扮得像是一个岩石公园。上面长着苔藓、仙人掌和变成化石的植物:红的,绿的,黄的,白的。在水里到处游动着希奇古怪的鱼,以及珊瑚、海藻、贝介、海参,五光十色,样样都有。在较深的水沟里,约有四英尺长的小鲨鱼在清澈见底的水里,偷偷地向我们游来。P221

序言

《孤筏重洋》一书,原名《康提基》(Kon—Tiki),是一部描述科学探险的纪实性作品。作者是挪威中年学者托尔·海尔达尔(Thor Heyerdahl)。他原来是研究动物学的,但当他在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调查研究时,却从那里的文物遗迹、民间传说以及太平洋上的风向潮流等方面,发现了种种迹象,使他认为群岛上的第一批居民,是在5世纪从南美洲漂洋去的。

但是当时南美洲人的文化,还处在石器时代,海上交通工具只有木筏,没有船。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他的说法不对,最简单的原因是:人类不可能乘木筏横渡太平洋,安抵彼岸。

海尔达尔却坚决相信自己的见解是对的,木筏是可以横渡太平洋的。为了证实他的理论,他排除了千百种困难,约了五个同伴,完全按照古代印第安人木筏的式样,造了一只木筏,在1947年4月从秘鲁漂海西去。他们经受了各种生活上的磨难,战胜了惊涛骇浪,遭到很多次令人毛骨悚然的险遇,也经历了许多奇趣横生的境界,终于在三个多月后,横渡了四千多海里的洋面,到达波利尼西亚群岛的岛上。至于“康提基”:那是人名,也是神名,原是传说中第一批到达波利尼西亚的人群的领袖,海尔达尔他们的木筏也以之命名。

这是一次震惊世界的木筏远航,被公认为当代最勇敢的壮举之一。海尔达尔的理论是否正确,是另一个问题,他这样为了科学上的真理,不顾一切,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无论如何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书中的六个人物各有鲜明的特点;对海洋上航行时的各种场景、大小鱼群、心理感受的描写,栩栩如生,趣味盎然,细致感人。

本书自从1950年第一次出版后,接连再版了十五次,又出了许多别的版本,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异常广泛的注意。世界各国出版这部作品的有美国、奥地利、巴西、丹麦、芬兰、法国、英国、希腊、荷兰、冰岛、印度、以色列、意大利、日本、挪威、葡萄牙、西班牙、瑞典、瑞士,还有苏联和东欧诸国也有译本。相信广大读者会随着作者的筏木木筏一同体验大海,领略太平洋及其岛屿的异国风光美景。

朱启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孤筏重洋/旅行与探险经典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挪威)托尔·海尔达尔
译者 朱启平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97536671736
开本 32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33.4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10
15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