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我国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对数学学习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缺乏自信等问题。立足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一切适切教学实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问题作一系列的探讨
图书 | 数学学习与教学设计(小学卷)/学科教学论新体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其目的是为了改变我国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对数学学习缺乏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缺乏自信等问题。立足于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一切适切教学实际,从教育心理学角度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问题作一系列的探讨 序言 今年五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及心理专业1964届老同学聚会。期间,皮连生教授向我介绍了他和国内一些长期合作的心理学教授及博士有关教育心理学《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课题的研究情况,还送给我由他主编的两本新书:《学与教的心理学》(第三版)和《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心理学基础》。另外,还给我一本由王小明博士主笔的《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小学卷)》样稿,这是将要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数学、外语、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学习与教学设计方面的一套丛书中的一卷。 两个月来,我几次浏览了这三本书并仔细阅读了由皮连生教授代表课题组为这套丛书所写的代序,读后很有感慨。 首先,令人感动的是,他们这个课题组前后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探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课题开始,到“学习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的提出,并且运用这一理论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推广、验证、总结;再到探索创建中小学学科教学论新体系。二十多年中,不事张扬,不浮躁,不急功近利,脚踏实地做学问。这种科学的态度和工作精神,我相信读者们可以在他们著作的字里行间体会得到。 其次,课题组的主要成员既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又分别是不同学科方面的专家。课题组成员做到了心理学专家、学科教学法专家和中小学骨干教师三结合。这种组织构成及工作方式,令人赞赏,值得推广。 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师范院校心理学教学中,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影响逐渐扩大。这套丛书是当代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在中小学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我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一定会继续受到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校的欢迎,为培养未来的教师提供了新的教育心理学科的教材,也为中小学在职教师的进修和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提供了很重要的参考书。 教育改革、中小学课程改革,呼唤创建新的学科教学论。用现代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改革我国学科教学论并创建学科教学论新体系,是一项艰巨和长期的任务,任重道远。我衷心地希望课题组把这项研究工作坚持不懈地进行下去。 胡正昌 2004年7月(注:序言作者现任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数学学习与教学设计(小学卷)/学科教学论新体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庞维国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40099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1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0 |
出版时间 | 2005-06-01 |
首版时间 | 2005-06-01 |
印刷时间 | 2005-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23.5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