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对中华帝国晚期江南地区城市形态长期稳定的根源、导致城市地位升降的原因、区域发展与中心城市的关系,以及中国传统城市的特点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诠释,对了解前现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区域的发展和传统中国城市所扮演的历史角色有极大的帮助。

序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史研究领域的扩大与深入,中国学术界陆续翻译出版了一些在国外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城市史论著,如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The City In History:Its Origins,Its Transformation,and Its Prospects)、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等。这些译著的出版使国内学者了解了国外城市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特别是施坚雅一书的翻译出版,虽然较英文第一版的刊行推迟了二十年,但是对于中国学界的城市史研究依然起着很好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不过相比之下,这些著述的创作稍嫌早了一些,对中国古代中小城市的研究也显得弱了一些,因此,我们一直期待能够有最近几年研究中国城市的国外著作翻译出版。不负众望,由成一农翻译的《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Cities 0f Jiangnan inLate Imperial China)一书现在奉献给读者,这部译著反映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是美国学者林达·约翰逊(LindaCooke Johnson)主编,1993年纽约州立大学出版。该书汇集了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和日本学者对中国长江下游苏州、杭州、扬州和上海等城市的研究,可以说至少体现了当前国外中国区域城市研究的最新方法和视角。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罗威廉(WilliamT.Rowe)教授为该书撰写的导言,更是站在学术的前沿,对目前国外学术界区域与城市研究的焦点、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不仅使我们对国外区域与城市研究的最新进展耳目一新,而且对于我们今后如何消化和吸收国外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也具有指导意义。

在这里,我愿意介绍一下本书的译者成一农。作为他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期间的导师,我对他可以说是非常的熟悉。成一农在读硕士期间就对城市历史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表了一些有关古代城市的论文。在其读书研习过程中,成一农经常关注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尝试翻译过一些较为重要的国外学术论文,其中就包括本书罗威廉教授的导言。该译文发表在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刊物《历史地理》第十八辑上,译文发表之后,曾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兴趣,因此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支持下,他在博士后工作期间终于将全书翻译完成。成一农在翻译过程中兢兢业业,并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意译,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原书论文中引用的大量方志和文集都能一一查对出处、核定原文,为读者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最后,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学术翻译工作,将更多有价值的国外研究论著介绍给国内的读者,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外学术文化的交流,振兴中华学术。

李孝聪

2004年11月26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林达·约翰逊
译者 成一农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55896
开本 32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9
出版时间 2005-06-01
首版时间 2005-06-01
印刷时间 2005-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5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8
148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