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年常见病非处方用药指南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老年期疾病和治疗用药的特点,重点介绍了老年常见病的临床表现、防治要点,指导读者合理、安全、有效地选用非处方药。书后还列表介绍了1600余种常用非处方中西药物的名称、剂型剂量、适应证及使用注意。本书资料翔实,是一本通俗易懂、实用方便的家庭用药科普读物。

序言

非处方药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已施行了数十年,在日常生活保健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国从2000年1月1日起,在药品管理上也开始试行国际通用的药品分类管理制度,根据药品的品种、规格、适应证、剂量和给药途径的不同,按照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两类药品进行分类管理。

处方药是必须经过执业医师或助理执业医师诊断和开具处方后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而非处方药则是不需要经过医师诊断和开具处方即可由患者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是对我国医药卫生体制和药品监督管理深化改革的重大步骤,对于促进我国药品监督管理模式与国际接轨,以及保障人民用药安全、有效,均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

一、非处方药的定义

非处方药(OTC)的名称1951年始于美国,与处方药相对应,其全称是over the counter,意思是“可以在柜N~NN的药物”,是不需要经过医师诊断和处方,患者和家属凭自己的医药知识,可以在正规的零售药房,或者经过准许出售的商店购买到的药品。

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都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获得严格的保障。

二、非处方药的遴选标准

我国非处方药的遴选标准是“应用安全、疗效确切、质量稳定、使用方便”。这些非处方药是由我们国家组织许多中、西医药专家本着这些原则,从我国常用的5 000多种西药、3 000多种中成药中进行遴选、审批确定的。这些药品根据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非处方药使用实践和我国长期的药品临床应用,证明其疗效可靠、毒副作用小,人们对其适应证和剂量是比较熟悉的。其用法一般均为口服或外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在药品管理模式上和国际接轨,首先在1999年6月颁布了我国第一批非处方药的目录,继而于2001年6月又公布了我国第二批非处方药的目录。其后我国政府又根据这一遴选标准陆续公布出新的第三、四、五等批非处方药品种以和国际接轨。

三、非处方药的特征

非处方药的特点是具有安全性、有效性和普及性。其安全性一般比处方药要高,长期服用不会产生依赖性和毒副作用。一般价格低廉,易为患者所接受。

四、非处方药与处方药的区别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非处方药不需要经过医师的诊断和处方,患者可以直接向零售药房或批准的商店购买,其价格根据市场情况来制定;处方药则是必须经过医师诊断和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其价格由国家严格规定。此外,还有如下几点区别:

1.标识非处方药印有国家指定的统一非处方药标识,有红色与绿色两种,国家规定的甲类非处方药标以红色,乙类非处方药则标以绿色。而处方药则无此类标识。

2.说明书非处方药的药品说明书通俗易懂,措辞科学,患者读后均能正确使用药品。而处方药的药品说明书则较专业化,只适合医药专业工作人员阅读,一般群众可能看不懂,不易理解。

五、建立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意义

美国于1951年在世界上首先规定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标准,创建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的制度,以保证用药安全和对毒性、成瘾药物的销售和使用。其后,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也都先后采用了药品分类管理的制度,其他许多国家也都认识到这种先进的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优越性。

为了促进我国药品管理制度与国际药品管理模式接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年6月11日通过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并由2000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的分类管理,从而规范我国非处方药的管理,有利于我国医药与国际交流、竞争,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非处方药根据其安全性分为甲、乙两类,甲类药必须在具有《药品经营企业许可证》的零售药房中才能购买;乙类药则是在经省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其他商业企业中可以零售,零售乙类非处方药的商业企业必须配备专职的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经专业培养,由省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并取得上岗证的人员。

六、非处方药选用的注意事项

(一)非处方西药

1.明确诊断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的症状,有无基础疾病,并结合最近病情和已服用的药物,进行自我检测、自我诊断。不能依靠单一症状来推断病情,而需将症状与全身情况相结合来进行全面分析,这样才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自我诊断。然后再选用适当的非处方药物,以保证用药的合理正确,标本兼治。

2.合理选药首先要明确自身疾病和自身症状是否必须用药,凡可以自愈者就不必用药。对于必须利用药物治疗的自身疾病和自身症状则一定要明确用药可能起到的疗效,也就是用药的目的,尽量选用第一线药物。注意选用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和禁忌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用药过敏史和特异性过敏体质等事项。为此,就必须详细阅读药品的说明书,做到合理用药、规范用药。

3.选择药物剂型药物剂型很多,有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等不同剂型,且可分为固体分散型、溶液剂、溶胶剂、乳剂、混悬剂和气体剂等。剂型应与给药途径相适应,按给药途径可分为经胃肠道给药剂型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两种。前者就是口服药物制剂,给药方法简单,最为常用。后者给药方法又有注射药(皮下、皮内、肌内、静脉、穴位注射等)、呼吸道给药(气雾剂、吸人剂、粉雾剂等)、皮肤给药(局部作用或经皮肤吸收至全身)、黏膜给药(局部作用或经黏膜吸收至全身)、腔道给药(局部作用或经腔道吸收至全身)等。由于给药途径的不同,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如硫酸镁口服为泻药,而静脉滴注则有镇静、镇痉作用。剂型的不同也可以导致药物出现不同的毒副作用,如治疗哮喘的氨茶碱可以使心跳加速,但缓释或控释剂型则可以通过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而稳定其血药浓度,从而消除这种副作用。

4.正确掌握使用方法药物剂型不同则药物用法也不相同,缓释剂需要整片吞服,不能嚼碎。气雾剂则必须与吸气同步,以保证其能完全由呼吸道吸收,而不残留在口腔中。凡是口服能被吸收的非处方药尽量不用其他给药方法,因口服给药法既安全方便又经济。

买药后必须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按时按量服用,一般不得擅自增减,才能保证疗效,避免不良反应。注意看清药品的批准文号、有效期、生产药厂等。进口药品应有进口药品的注册号,不得服用有效期已过的失效药品,以免失去药效,增加药品毒性。

5.多药并用一般多药并用能够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但配伍不当时反而会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的出现,因此使用非处方药时尽量避免多药并用。

(二)非处方中成药

1.选择剂型有丸剂(包括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散剂(包括内服散剂、外用散剂)、膏剂(包括滋补膏滋、外用软膏、膏药等)、丹剂、酒剂(即药酒)、片剂、胶囊剂(包括硬、软胶囊)、冲剂、糖浆剂、口服安瓿剂、注射剂等。前10种剂型均用于内服或外用,注射剂则系提取的灭菌溶液,供肌内或静脉注射、滴注之用。

2.正确服用要掌握好药物剂量,偏大、偏小均不利于治疗,反而出现毒副作用。服药时间要根据不同药物掌握饭前、饭后、睡前或发作前分别服用。同时还要注意中成药与饮食的配伍禁忌,以免影响药效和吸收。

鉴于目前我国市场上中西药房除卫生部业已公布的非处方药物(OTC)外,还有许多处方药也可以由患者自行选购,不需要执业医师处方。为此,本书除介绍OTC中西药物外,还用一定的篇幅适当介绍市场上中西药房可以购买到的部分处方药,主要是部分卫生部颁发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以利患者和家属购药时参考。对这些药品的规格和用法、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用药的注意点也能有简单的了解,避免滥购乱用,导致不必要的损失。但是,这部分药物必须在执业医师许可和指导下谨慎使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年常见病非处方用药指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汉民//沙宝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0108058
开本 32开
页数 3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8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592.05-62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3
13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3 7: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