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童年的秘密
内容
编辑推荐

现在的十年所带来的变化,比过去几个世纪的变化都要大。这一代孩子体验生活的角度与前人截然不同,他们像一群拓荒者,背井离乡去发现一个新大陆。他们只是一些孩子,生活在一个由自己的情感和“今天”的欲望构成的世界里。所以请父母不要再使用你们所具有的力气来严厉地责骂他们或粗暴地惩罚他们。请父母用得体的教育方式来教育他们。

目录

前言

A 孩子的内心想法对身为父母的你至关重要/001

B 孩子的独白/018

一个被宠坏的好孩子的独白/019

一个被宠坏的、喜欢报复的大孩子的独白/024

一个对规则感到纳闷的小孩/031

一个感觉处于巨大压力之下的孩子的独白/035

一个被严惩的孩子的独白/039

一个出生于不幸家庭的孩子的独白/041

C 伤心父母的独白/045

一位伤心妻子和母亲的独白/046

一位不幸丈夫的独白/049

D 学会保护自己/051

E 性格/061

F 几条心理学原则/078

理解孩子/098

四种不良行为的目的/100

几个例子/102

主动与被动的权力斗争/105

报复/109

揭露其目的/115

鼓励/118

把握时间/120

赢得合作/121

相互尊重/122

完善,而非完美/122

专门花时间进行有意义的分享/123

鼓励和表扬/124

我们不应表扬孩子,而应学着鼓励孩子/125

G 性别问题/127

H 童年经历对成年生活的影响/130

33个个案分析/130

试读章节

理学家称,所有的儿童和大部分成人都有独白,当今国际上的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不过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许多儿童在自言自语时会很自然地大声讲出来,丝毫不会加以抑止,就好像幕后进行的独白一样。

下面我们将“播放”几段想像的独白,首先是孩子的,然后是父母的。

当今的家长经常这样对待孩子:先是娇惯,接着严惩,然后放任不管,再然后就施加压力。他们的孩子通常都闷闷不乐,会遇到许多形形色色的困难。对于处在这些虚构的独白所描述的环境中的孩子而言,生活肯定相当不容易。但他们父母的生活也容易不到哪里去。一个被宠坏的好孩子的独白

当然,我可喜欢父母惯我啦。我要什么,他们都会笑着给我。这似乎使我们个个都很高兴。

父母经常放弃自己的许多享受。为了使我高兴和满足.他们牺牲了生活中的许多安逸舒适和物质方面的东西。例如,他们让我跟叔叔、婶婶一块去度假——叔叔、婶婶也很爱我,并支付了我们的旅费。我们三人就在他们工作的时候去度假了。父母实际上不想去度假,他们更愿意工作。他们从来没有一块儿度过假。

我有时候觉得,只要父母宠我惯我,我就高兴。他们娇惯我时,我就知道他们真的爱我。

可有时候,他们并不答应我的要求。比如说,如果我想晚一点睡觉,或想跟朋友在外面待到天黑,他们就不同意,生怕我会出什么事。

这时候,我会满脸堆笑地央求他们答应;如果不行,我就撅着嘴生气;如果还没用,我就开始哭闹或跺脚。

要他们照着我的要求来,有时候还真不容易。当他们不顺着我的心意来时,我感觉糟透了,就好像自己根本不存在一样。我开始担心,如果自己继续这样下去,父母就不会再爱我了。

可是,我已习惯了我行我素,习惯了让父母牺牲他们自己的一切来使我高兴、快乐和幸福。要改变这些习惯可难了。

父母给我付出了很多。为了我,他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许多乐趣。有时候他们似乎为此感到很累。这时我就很难过,空虚就会爬进我心里,而且好长一段时间都赖着不走。

还有,父母难过的时候,我不知如何是好。他们的忧伤也会钻进我心里,好久似乎都不肯离去。就算这样,我看看父母,他们还是很难过。

当父母难过的时候,我感觉糟透了。他们什么事情都愿意给我做,我希望他们永远高兴,永远对我满意。

接着我也困惑起来:父母和我走进了一条忧伤的死胡同,如果我们找不到一个令人高兴的好出口.那会发生什么事呢?

是不是我们的做法有问题?你认为所有的父母都像我父母那样娇惯自己的孩子吗?我想知道,真的想知道。P19-21

序言

该书得以成形,是因为“希望出版社”的王素琴编辑希望我们写一本关于《童年的秘密》的书。

我们在欧洲和中国有过三十年丰富的专业经历.其间跟好多个家庭共事合作过。看到那么多儿童遭受着深深的痛苦,真让我们心碎;如果哪个孩子有了进步,变得更健康、更快乐了,我们又会感到无比欣慰!

我们高兴地答应了出版社,因为我们希望能帮助更多的家庭及其孩子。

“孩子的独白”内容涉及所有对孩子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既写孩子的欢乐,也写他们的痛苦。这痛苦是惩罚和巨大的压力造成的。大人会不断逼着孩子取得尽可能高的成绩,这使他们痛苦不堪。当然.我们也写了孩子对规则的讨厌。规则肯定是成人世界的一部分,但与一个小孩子的世界则无缘。儿童的世界是由幻想、好动和玩耍组成的。守时、取得成就、做事井井有条等是成人的一些重要的能力,但在儿童的心灵中则没有多少分量。

为中国人及其孩子的未来写一本书,意义非常重大。有些中国人给我们讲过他们童年的故事,我们主要就写他们的情况,好让读者意识到孩子会把童年的影响带入青春期和成人期,而正是这些影响塑造了人的一生。

今天,关于性格培养和当代教育原则的谈论或著述并不多见。而实际上,人们在这两个领域已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创新,其成果可帮助当今的这一代父母以适合现代儿童生活的方式教育下一代。这样,孩子就会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巨大人力和精神资源的国家成长为能干的大人。

我们在此要特别感谢我们的两位认真负责、译技娴熟的译者:万兆元先生和郑建萍医生。他们成功地完成了这一实属不易的翻译工作。另外,来自列支敦士登瓦杜兹的建筑师托尼·阿科尔曼(Toni Ackermahn)先生再次同意为拙著创作插图。他的热忱与激情一直深深鼓舞着我们。

Dr.Agnes Ghaznavi& Dr.Bijan Ghaznavi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童年的秘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瑞士)葛安倪//葛碧建
译者 万兆元//郑建萍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希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935081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1-4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30
18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