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磁场(世界上最神奇的吸引力法则)
内容
编辑推荐

据说有一个秘密被掩藏了千年,有无数伟大的人物因为掌握了这个秘密而成就大业,名垂史册,这些人包括:柏拉图、莎士比亚、牛顿、雨果、贝多芬、林肯、爱默生、爱因斯坦……

留美学者结合中国、印度古老智慧,探寻风靡西方世界,比《秘密》更秘密的“吸引力法则”,为你揭开有关宇宙人生的真相。

内容推荐

我们的意念、思想是有能量的,脑电波是有频率的,它们的振动会影响其他的东西。大脑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磁铁”,会发散出比任何东西都还要强的吸力,对整个宇宙发出呼唤,把和你的思维振动频率相同的东西吸过来。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吸引过来的,所以,你将会拥有你心里想的最多的事物,你的生活,也将变成你心里最经常想象的样子。

目录

自序/1

引子/001

1.不是秘密的秘密:“吸引力法则”缘何掀起全球的关注热潮

 1.1 “吸引力法则”,源于古老的印度教/007

 1.2 一部影片,带来一部畅销书的诞生/014

 1.3 秘密,其实早已不再是秘密/020

2.宗教与科学,如何看待“吸引力法则”?

 2.1 圣人的启示,科学的验证:信仰让你和宇宙成为一体/038

 2.2 量子力学揭示了吸引力法则的理论根据/052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谁的磁场和你的磁场互相吸引?

 3.1 我们都吸引了什么人?/058

 3.2 君子之交中的“吸引力法则”/062

4.自恋的磁场,阻碍别人和你接近

 4.1 美丽无须证明/072

 4.2 孤芳自赏的人/076

5.社会大磁场:从俗,还是洁皇自好?

 5.1 爱之深,恨之切:冷漠源自何处?/082

 5.2 难道“吸引力法则”失灵了吗?/09l

 5.3 “吸引力法则”不是教你去贪/101

6.磁场秘密:告别痛苦的单相思

 6.1 为什么有人说人的本性都是一个“贱”?/105

 6.2 良缘与孽缘/1 13

7.海外游历见证“吸引力法则”

 7.1 中国人真的处处受歧视吗?/128

 7.2 爱的回报/136

 7.3 放下自卑心态,向世界出发/142

8.换位思维:员工与老板间的“吸引力法则”

 8.1 每个人一生中都应该当一次老板/148

 8.2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154

9.梦想与现实,差距究竟有多远?

 9.1 意淫不是“吸引力法则”/160

 9.2 活到老,梦到老,也是一种人生态度/165

10.意志与潜意识的对抗

 10.1 潜意识的威力/171

 10.2 留意自己的梦/181

 lO.3 打破思维定势/186

 10.4 “吸引力法则”是伪科学吗?/189

11.奇迹属于有准备之人

 11.1 “吸引力法则”让你成名/194

 11.2 魔法造就成功/202

 11.3 机遇是吸引来的/210

精华摘要/216

结束语/218

代后记:我的感谢/223

试读章节

对于我们国内读者来说,作为一个术语,“吸引力法则”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仔细一思考,其实这个术语所折射出的很多人生哲理则都是来源于中国古人的智慧,因此,秘密其实早已不再是秘密。中国古人早已经掌握了“吸引力法则”。比如说古人所说的“天人合一”,按照“吸引力法则”来解释,那就是人的思维振动频率和宇宙能量之问的感应;古人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用“吸引力法则”来解释,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磁场的互相吸引;“相由心生,境由心转”,用“吸引力法则”来解释则是人的磁场对环境的作用力。

中国古人的确伟大,他们掌握了宇宙和人的奥秘,因此给我们留下很多足以验证“吸引力法则”的成语。

先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绝对有道理的。有一个女性朋友叫郭宝宝,是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身为某银行的首席程序员,不修边幅,生活俭朴,性情古怪,自己业余时间爱摆弄古筝、钢琴、小提琴,还吟诗作画。果然,她身边所有的姐妹们都很古灵精怪,也都颇有文化修养,而且都是白手起家的事业上的强者。在郭宝宝网络交友的自述中,她写道:

我是土生土长的山西人,祖传三代都是贫农,1996年以前一直在山西太原一带出没,后于北京求学,这期间在私营电脑学校任过教师,在中关村卖过耗材,当过赔本的家庭教师和短期的公关公司的OL,出过书,翻译过英文资料赚零花钱,做过兼职的英文口译,但报酬不丰,编过一些大小程序,其中有一国防科工委基金项目,由此出版论文若干篇,但大多成为别人评职称或增加威望的工具,而于自身毫无益也。至今漂泊于海淀一带,常往来于阜光里和鼓楼一线,工具多为自行车。其人性情怪异,时而衣着光鲜,奇装异服不嫌其瞠目,招摇于市不惧流言,时而邋遢放浪,脚着破屐脚趾隐约而现;表情虽不及练过表演的人那番生动多变,但间或眼波流转,眉目之间也能有股清秀之气,令人一见倾心的妩媚之象全然皆无,但自有一股沁人心脾的味道。只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香气还是腐糜也由各位自相评断。其人性喜猎奇,年未逾而立而行动有古稀之象,常妄自揣摩是否能如古欧阳修一般老有所成,不被后人耻日空为一杯黄土。论其人其事,功毁参半,据云曾得过一方英语专业八级之魁,其在大学时的英语修为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高也,然空有传闻,确无人亲睹,不知乃否属实。岁月遁逝,星月变迁,此人头上也空添一丝华发,常对镜自怜,吾乃千里马,而伯乐何处?其邻日间或听得几句东瀛诵读,但声如锯锉,往往一笑置之,心道:阿弥陀佛,哪里来的日本蚊子。

一堆文字可览全貌,能看出此人颇有个性,甚至有些古灵精怪。出身贫寒,生活艰难,邋遢放浪,但内心世界又很丰富,字里行间还有一丝黑色幽默。这样的奇女子,在当今中国社会可不多见。我很好奇她的朋友都是什么样的,因为像这样另类的女人,可谓不识时务者,难得会有很多红尘知己。但是她偏偏有很多和她相似的姐妹,个个也都古灵精怪。

古灵精怪的人,吸引来的多是古灵精怪的人。事业有成的人,也不会吸引来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下岗职工不会奢望去和亿万富翁结为知己。非富即贵的妇人们,闺中密友也都非富即贵。

“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人说异性相吸,我看同性也会相吸,当然不是说性方面的吸引力,而是性格、个性、志趣。我喜欢结交古怪的人,古怪的人也会被我身上的怪癖所吸引。我结交朋友首先要看这个人怪不怪,有没有个性,如果太大众化了,就没有必要交往了。

另外一个朋友是个拥有千万资产的富姐,她的朋友也都全是富人,每次聚会都在高消费场所。而她在一贫如洗的时候,身边交往的也都是生活拮据的人。看似富人不和穷人来往,其实是磁场在发挥作用。你满脑子想的是投资、经营、回报,怎么可能和那些满脑子是劳保、救济、借债的人吸引到一块呢?爱好高雅的人身边多是爱好高雅的人。胡同串子的周围则全都是胡同串子,天天在一起无非就是东家长西家短,是非多的磁场自然会吸引来一样有这方面嗜好的人群。举这些例子,并不是将人二三六九等来划分,而是说你是个什么层次的,吸引来的就是什么层次的人,你的磁场只会吸引来和你磁场相类似的人们。坏人吸引不来好人,君子也不可能与小人为伍——当然,度化众生的圣人除外。如果你想吸引来能够帮助扶持你的贵人,那么你就要先去做别人的贵人;如果你吸引来的都是占便宜、损人利己的小人,很有可能你自己也是别人的小人,或者产生过当小人的念头。

P20-23

序言

有一个秘密掩藏了千年,一直到一部叫做《秘密》的影片问世才被揭晓。有无数伟大的人物因为掌握了这个秘密而成就大业,名垂史册,这些人包括:柏拉图、莎士比亚、牛顿、雨果、贝多芬、林肯、爱默生、爱因斯坦。

这个秘密,就是“吸引力法则”。

近年来,国外占据励志类图书销售量排行榜榜首的几乎都是关于“吸引力法则”的书。什么是“吸引力法则”?简单地说,就是你是一块磁铁,你生活中拥有的一切都是你所吸引来的。同类相吸、同频共振,你的人格特质所带来的磁场,吸引来的也全都是和你的磁场相近的人或事物。当我初次了解到这个被许许多多伟人视为座右铭的“秘密”时,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冥冥之中一直半信半疑的东西竟然是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那些早发现它的人们更早感受到它带来的神奇。

但是,对于西方人所谓的这个秘密,历史上的圣人早已经给予我们启示。而中国古人的智慧处处在向我们展示秘密背后的真理——幸福、成功、健康、爱情、财富,你都可以因施展这个秘密的魔法而拥有。

我曾经对很多朋友说,如果你学佛,根本就不需要再去追捧什么“吸引力法则”,因为这个被西方人从古老的印度多神教中拾起并又改头换面重新包装的术语所反映的宇宙真相早已经记录在佛经中了。但是我的一个朋友仍然鼓励我写作此书,她说:“学佛的又有几个人?”我想,这个主意不错,借着这股“吸引力法则”的热潮,将我所领悟的圣人的智慧,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与读者分享,假如他们发现单单一个“吸引力法则”还很难对很多问题自圆其说,那么完全可以去查询浩如烟海的佛经,那里面有关宇宙人生真相的理论是我接触到的所有学说中最为完善也最具说服力。

现代量子力学虽然承认“吸引力法则”的科学性,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专家敢站出来说“吸引力法则”究竟是如何发生效应的。这就好比轮回与转世,虽然无数人相信它,甚至包括各国科学界顶尖的权威人士,但是科学至今无法证明。

所以我一直计划写这本书,那就是和读者来分享、探讨大家对“吸引力法则”的经验与感受。我们每个人从某种意义上都可以说是成功者或者失败者,作者未必就比任何读者成功,他只不过思考得更多更深一些,愿意和别人分享。对于那些哈佛大学的博士生,他们和我们国内硕士毕业的人相比就是成功者,而对于那些虽然学历不高,但是经过个人奋斗成为商界精英的,他们和两袖清风的博士生相比又是成功者。所以,本书贵在分享,而不是说教。

本书不同于西方人所写“吸引力法则”的特色在于:

首先,本书不是以成就事业、发财致富为主要内容,更不是传授具有“忽悠”性质的程式化的秘诀——除了比尔·盖茨那样的世界首富可以居高临下地告诉我们他成功的秘诀,我们这些仍然需要为生计奔波的人,没有资格向任何人传授成功的技巧。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与读者分享经验与感受,并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法则”和其在爱情、友谊、家庭生活及社交中带来的巨大影响。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事业上的成功,生活上的幸福85%取决于人际关系。作者通过剖析“吸引力法则”来探讨如何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受到别人尊重、信赖并欣赏的人。

其次,国外有关“吸引力法则”的图书,大多数过于强调“吸引力法则”带来的成功,将“心想事成”绝对化,夸大主观意识,而忽视了人的客观实际。本书在剖析、介绍吸引力法则的同时,也强调人贵有自知之明,先研究自己、认识自己,然后加强自身建设,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同时也应当善于开发潜意识中的前世残存记忆,知道自己能够吸引来什么、不能够吸引来什么。这是本书不同于其他同类图书的一大特点。

第三,本书中有大量生活中的真实事例,不仅包括了成功人士的成功案例,还有凡人琐事,妙趣横生,可读性强。本书中所提到的人名除了名人之外,绝大多数为化名。

最后,本书作者兼有中西方双重文化背景,平时也爱阅读研习基督教的《圣经》,佛教显宗、密宗,以及《易经》等东方哲学思想,所以在书中时时会进发出古老东方智慧的火花,这也是西方同类图书中没有的。此外,作者与美国通灵大师雪柔女士系多年密友,二人一同探讨、研究了玄学领域的很多话题,比如塔罗牌、前世研究、催眠术等等,在开发潜能、掌控命运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纰漏在所难免,希望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后记

我的感谢

许多年以前,一部叫《绝对隐私》的畅销书,让读者记住了新世界出版社,至于作者叫什么都忘记了。那个时候的读者渴望窥探他人情感隐私,所以在《绝对隐私》后,随之又涌现了一批“隐私”系列畅销书——无论正版还是盗版。

时过境迁。近日看了20lO年新世界出版社书目和2009年畅销书排行榜,大部分是励志类图书和灵异魔幻类小说。再也看不到什么“隐私”了。中国读者的兴趣已经和国际接轨——时下的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一样满是励志类和灵异类图书。

我感谢新世界出版社,始终走在国内出版同行的前沿,心系读者,珍爱作者,重文轻利,志在精品,清誉所播,薄海同钦!

我感谢我的策划编辑黎靖先生,年轻有为,思想敏锐,胸襟开阔,他的头脑和意识以及职业精神让我钦佩。

凡是出现在我的人生道路上的人,或多或少都给予过我帮助。茫茫人海中,能够相逢,就是缘分。

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暴国英和韩爱萍,正直、憨厚的两个人,一生中都宁肯吃亏而从不愿占任何便宜的人,他们也无私地帮助了很多人而从来不计较回报。我曾经埋怨他们太老实懦弱,导致我走向社会而没有任何后台与背景,但是我现在要感谢他们,正是我的父母一生老老实实、本本分分做人,才给了我一个纯洁无瑕、健康成长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看到自己的父母七老八十仍然十分健康,子孙满堂,合家欢乐,我由衷觉得吃亏是福。

我还要感谢所有那些被我的“吸引力法则”所吸引来的朋友们。我的很多中外朋友,和我保持了十多年甚至终身的友谊。他们的启迪、分享、鼓励与支持,伴随着我的成长。有人说,在你最困难的时候,当祈祷似乎不再奏效,当所有的梦想似乎完全破灭之时,你最大的财富就是给予你信赖的朋友。信赖就是给予你支撑的磁场,在支撑着宇宙中所有你需要的元素为你优化组合,所以朋友们信赖你,你更要相信自己。

我感谢美国朋友斯蒂芬妮·泰勒(Stefani Taylor),她曾经就读于新泽西州立大学历史系学习中国史,现在台北任教。十多年来,我们仍然邮件不断。她不是一个阿谀奉承、甜言蜜语之人,她的直爽、率真和正义让我汗颜。她在我的学业上给予的帮助是巨大的。在我还住在地下室的时候,在我一文不名,为生存辛苦奔波的时候,她就对我充满了信心和赏识。当然,她的批评也一直鞭策着我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己。

我感谢我的硕士论文导师斯蒂文·海文博士(Stephen Haven Ph.D.)。我们至今仍然保持密切的联系。他对英文诗歌的深刻的理解也深化了我对诗歌的理解。他通过自己对诗歌的无比热爱,将我领进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伊甸园,让我意识到,无论这个世界有多么纷繁复杂,我们还有一个王国,可以任我们自由驰骋翱翔。

我感谢美国佐治亚州萨瓦纳的通灵大师雪柔女士(Chelyl Baisden Solis)。她是一位灵魂的伴侣,有时候又是我的精神支柱。在茫然的时候,没有这样一个给你信念的朋友你简直难以生存下去。作为一个画家和诗人,她同时又酷爱中国文化,曾在“非典”流行之际离开家乡只身一人来到北京。她的经历也鼓励了我带着行李一个人向世界出发。很多人用一生在寻找纯真的爱情,一直彷徨迷惘的雪柔,最终采纳了“吸引力法则”,在两段失望的婚姻后,将近知天命之年,她终于找到了她的一生挚爱。

韩京先生,则是一个难得的知己。他的智慧是罕见的,而他也是“吸引力法则”的受益者,从身无分文到跨国贸易集团的总经理,他始终在将未来的美好视觉化,始终坚信他所想象到的就是他能够得到的。他强大的、积极的磁场也一直在感染着我,并带动着我的磁场去感召宇宙中神秘的力量。

由衷感谢周奎杰老师。人生中相逢的人有无数,但大多是擦肩而过。“吸引力法则”相信“同类相吸”,磁场相近之人,决不会萍水相逢,而是越走越近。我和周奎杰老师十多年的忘年交就验证了“吸引力法则”的“同类相吸”。她出众的人品和智慧,是我学习的榜样。她对我的信念和鼓励,又告诫我不要低估自己,要看得高,望得远,暂时的困难或者停滞不代表失败,成功的路不止一条。

当然,在我的“吸引力法则”实施者中,还有很多很多值得我感谢的人们,我想提及一下他们的名字:北京的倪薇薇女士、张丽娟女士、唐居士、熊玉竹女士、李尔葳女士、郭激扬女士、王宝义先生、赵丽丽女士、赵东东女士、王宁博士、王星教授、叶军先生、张杰贤先生、张敬女士、徐立先生、刘建芬女士、张洪仪女士、宛兵先生、毛留根先生、戴燕旭女士、王姬女士、李解女士、赵学文先生;江苏的朱金才先生、梅小毅女士、张洪涛女士、周永康教授、齐利燕女士、曹翔宇先生;贵州的崔海先生;山西五台山释秒荣师父;四川甘孜的康巴活佛;广东的吴健中先生、仲伟合教授;香港的王竹杰先生、黄金先生;俄罗斯的安娜·克鲁格洛娃女士(Anna Krouglova)、美国的帕梅拉·索伦女士(Pamela Solon)、丹尼斯·本科特女士(Denise’Benkert)、罗伯特·桑德森先生(Robert Sanderson、)、内森·史密斯先生(Nathan Smith)、皮尔斯·巴特勒先生(Pier℃e Butler);加拿大的杰里·摩根先生(Jetry Morgan)、王争先生、安东尼·考克斯先生(Anthony Cox)、奇思·盖尔边博士(Keith Garebian,Ph.D.)、韦恩·罗斯先生(Wayne Ross)、凯蒂·鲍里斯科娃女士(Katy Boriskova)、米歇尔·露西尔先生(Michel Lussier)、廖何婉文女士、理查德·帕斯利先生(Richard Parsley)、卡麦拉·斯普鲁尔女士(Kamala Sproule);巴西的罗德里戈·罗查一堪珀斯先生fRodrigo Rocha-Campos);法国的安德烈·德·布希先生(Andre de Bussy);英国的特雷莎·希伯特女士(Teresa Hibbert)、詹姆斯·米凯伊先生(James Mackay);芬兰的玛吉·林德曼女士(Maggie Lindeman);德国的凯琳·西格蒙女士(Karin Sigmund)、李兆勋先生。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给与过我帮助和鼓励的人们,在此无法一一赘述,但是他们的音容笑貌会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他们对我的信任,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财富。

人生中有光明也有黑暗,在黑暗的时刻,这些朋友每个人都点亮一把火炬,为你照亮前进之路;火炬越多,路途就越光明,你对宇宙发射的能量也就越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磁场(世界上最神奇的吸引力法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H·B·达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11052
开本 其他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189
154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5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