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情天真有返魂香(宋词阅读笔记)/经典阅读笔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并不是一本周全的词选,而是作者凭个人爱好,对一些富于生命感,能引起自己心灵共鸣的篇目,写下的赏读文字。每一篇皆有感而发,入而能出,并借鉴了不少前贤的研究、读词心得。通过这些个性化的阐发,从而深刻体验宋词的绝妙意境和生命价值。

序言

情天真有返魂香

本书虽为宋词赏读,却以“《花间》鼻祖”温庭筠(yon音云)开篇。宋人奉《花间集》为词(文人词)的滥觞,作词固多以《花间》为宗,论词亦常以《花间》为准。花间词婉丽绮靡的词风,因此也成了词的传统风格。本书适当地选入一些晚唐五代作品,一是因为它们的唯美主义倾向,使人难以割舍;二是为了避免“数典忘祖”之嫌。

虽然《花间》多柔靡之作,但在当时,却也有冲决网罗、开辟草莱之功。正如日本学者青山宏所言:

关于韦庄的为人,《唐诗纪事》记载:“疏旷不拘小节。”虽然与温庭筠被排斥于传统士人之外,评为“士行尘杂,不修边幅”不一样,但是他们两人的性格在不受事物束缚之点上是颇为一致的。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体裁,从中唐以来虽然一直是由文人创作,可是尚未如诗那么普遍,并且在文学上也没有确立正当的地位。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集中精力作词的,起码是处在与历来传统观念之中的那些士人不同的环境。……正因为温庭筠是不符合既定规范的人物,故在中国文学史上能够成为词这一文学体裁的始祖。韦庄跟温庭筠一起之所以作为《花间集》的典型代表,这与他的“疏旷不拘小节”的性格密切相关。(《日本学者中国词学论文集》,王水照、保莉佳昭编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l年版)

温庭筠所以“不符合既定规范”,正由于他的“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旧唐书》本传)。这也恰与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所主张的以艳为美、“为助娇娆之态”的词的女性化特征合拍,且又具备出色的创作实绩,所以他虽未如韦庄一样入蜀,却仍名列《花间集》之首,无论作品数量还是质量。

书名《情天真有返魂香》,引自近入郭则云的《浣溪沙》词,盖正缘于“词为艳科”这种软性文学特色。希腊谚语说:“谁一接触爱情,谁就成为诗人。”可谓中外同理。杨海明先生在《唐宋词与人生》中,有过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

这里浮动着女性的衣香鬓影,散发着女性的芬芳温馨,既向人辐射出“爱”的暖流,同时又夹杂着“怨”的冷意。总之,由于女性的介入,士大夫文人的人生便不再那么沉闷与单调;女性的温柔似乎唤醒了他们沉睡在心中的人性,使他们变得亢奋,变得多情,甚至连他们的口气也由原先的呆板凝重而变为细声曼语,充满柔意……

还须说明的是,词中所咏的女性当为美女佳人,其中可分为热烈、冷艳、凄恻、痴怨等各种形态(有时互为转换,或兼而有之),但绝没有《列女传》中的母仪、贤明、仁智、贞顺……

歌德有一句名诗:“永恒的女性,弓l导我们上升。”宋代词人(显者如走上奇情孽恋不归路的晏几道、秦观、陆游、张孝祥、姜夔、吴文英)的作品中,都存在着他们各自的“命中注定的主人公”,或实或虚,或隐或现。这些女性,往往都超越了实际生活的层面,而带着一种梦幻的、非凡世的风韵,具有了精神的诗学甚至神学的意味。因为她们的存在,构成了一种隐秘而持续不断的、对于词人的精神引力和写作召唤。即使这样的“永恒女性”从不存在,也有必要把“她”创造出来。因为对“她”的设计其实也就是对于自己生活的设计,对于一种理想命运、审美人生的设计——你在生活中没有得到,会在词中得到。

美国当代诗人约翰·塔里亚布写道:

人类尽管造起高楼大厦,

有了计算机,有了可以

攀登或下降月球的天梯,

可是对于爱,却并不懂得更多些。

在爱情越来越商品化的现代功利社会,我们也可以对渴望真爱的读者说:“你在生活中没有得到,会在词中得到。”

关于词的体性,王国维先生的话几成定评:“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人间词话》)“要眇宜修”一语出自屈原《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眇”在这里可作“精美”解,“修”就是打扮,可引申为“创意”。缪钺先生在《论词》中说得更为具体:

诗之所言,固人生情思之精者矣,然精之中复有更细美幽约者焉,诗体又不足以达,或勉强达之,而又不能曲尽其妙,于是不得不别创新体,词遂肇兴。

简言之,“摅怀言志莫如诗,要眇宜修合让词”(今人李露蕾诗)。若说词的基调是爱,则爱中有恨,恨中有爱;若说基调是苦,则苦中有甜,甜中有苦;若说基调是悲,则悲中有喜,喜中有悲;若说基调是关切,则关切中有埋怨,埋怨中有关切……还可借用一位法国女作家对瓦雷里《海滨墓园》一诗的评语:“诗句这么优美,欲解剖它的意义固觉得不恭;诗意这么稠密,若只安于美的欣赏又觉得不敬;诗义这般玄妙,想彻底了解又觉得冒昧。”似为托词,又何尝不是深切的体会。

词也一样。许多在诗中不便抒写的心曲隐衷,在被当时目为“小道”、“末技”的词中则可以淋漓尽致地宣泄。从深层意义上说,未尝不意味着人性更大程度的解放,甚至升华。

唐五代翠袖红巾的词境,入宋则开疆拓土,风云际会,至大至深。晓风残月,铜琶铁板,大江东去,锦檐(chan音搀)南渡……蔚为奇观。

对这一演变历程,夏承焘先生的《剪淞阁词序》,描述较为传统:夫词蜕于诗,而非诗之余。踵其运化,如水生冰。其初兴也,灵虚要眇,不涉执象。温、韦所作,虽晖露莹珠,不切于用,固天下之至宝也。柳永、秦观,稍稍著铺饰,犹未违其宗。范仲淹、王安石,乃侵寻以之咏史、怀古矣。至苏轼、黄庭坚则禅机诨俚,纵横杂出,李清照所谓句读不葺之诗耳。虽云质文通变,势不能终古为温、韦,然昔之求蜕于诗者,至此还与诗合其用,犹冰泮为水,神象复浑矣。故词至苏轼而大,亦至轼而始渐离其朔,不谓之变可乎?

缪钺先生的《姜白石之文学批评及其作品》一文,则更多肯定:

凡一种文学体裁之演变,大抵初起时多浑成自然,生新活泼,其后渐重技术,渐重雕琢,以人巧掩天机,遂流为匠气。晚唐五代词天机多,无意求工,而自然美好。北宋词天机人巧各半,如周清真词,虽极经意,而尚能浑成,不伤于雕琢。至南宋则弥重技术,人巧胜而天机减矣。……夫雕琢日精,则性情日浅,南宋词之所以衰,此其一因也。

但无论如何,宋词与唐诗一样,已成为中国韵文史上的双璧,却是不争的事实。连域外严谨的日本学者宇野直人,在他的《柳永论稿》中译本自序中,也由衷赞美:

宋词是中国值得夸耀的世界级的优秀文学遗产。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类情感以及运用久经锤炼的精美语言创造出的审美意境,无论何时都富有永不衰减的艺术魅力。

本书不是一本周全的词选,而只是凭个人爱好,对一些富于生命感发力量、能引起自己心灵共鸣的篇什,写下的一些赏读文字。

缪钺先生有云:“然东坡琼楼玉宇之篇,稼轩烟柳斜阳之什,一则旷远,一则激壮,而同归于浑融蕴藉,意味渊永,未尽违于词之传统特质,盖过此则失其所以为词矣。”(《茅于美词集序》)对笔者而言,私心以为,即便硬石盘空,也须配以曲水流觞,“过此则失其所以为词”者,虽为名篇,也未贸然择取。梁启超的话,也鼓励了我的这种标准:“向来写感情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是我们中国文学家所最乐道。”(《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还须说明的是,因须有感而发,入而能出,避免不关痛痒的游辞浮藻,本书以相当篇幅,对文本加以发幽抉微,并借鉴了不少前贤时彦的研究、读词心得,在此一并致谢!

英国评论家威廉·冈特在《美的历险》中有一段愤语:“我们这个不幸的世纪生来就是中年人。它没有青年人的热情和理想。它享用着全世界的东西,这些东西不伤脾胃,以次充好,供应充足。”我想,在这本书中所能提供给读者的,起码不会是“以次充好”的词作。如果它们还能带给人一些“青年人的热情和理想”,那更是自己的奢望了。

清人王士稹(zhen音真)《花草蒙拾》有言:“张南湖(指明人张挺——笔者。綖音y6n延)论词派有二,一日婉约,一日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推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矣。”词派定性,似可商榷。但易安(李清照)、幼安(辛弃疾)确为两宋别树一帜、无可替代的大家,此书得以在“两安”的故乡济南出版,实属天作之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情天真有返魂香(宋词阅读笔记)/经典阅读笔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亮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01031
开本 16开
页数 4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8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3
丛书名
印张 29.5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29
169
2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