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流水
内容
编辑推荐

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练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世纪的人生感悟;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尽在谢大光散文。本书是谢大光继《落花》之后的又一部散文集。谢大光的散文创作,用刻意求工、惨淡经营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他的散文创作,在数量上并不怎么引人注目,但是质量上都经得起反复推敲,耐人寻味……

目录

自序/001

生命在于开始/001

春前柳/004

睡莲/007

秋天的名字/010

贺年片寄来的/014

辞水仙/018

静悄悄地诞生/023

夏日的落叶(外一章)/027

和谐/029

春天的残酷/032

戏做家务/036

化解烦忧/039

“钱是王八蛋”/042

我与冬天的交往/045

回家/049

忆海南/052

贺海瑞墓之冷落/055

椰情/059

又见木麻黄/063

情遗从化山水间/068

坝上行/072

“联合国”/077

滁州行/082

永安“一线天”记/089

走进周庄/093

阁楼里的作家/097

铁凝和她的父亲/115

选择/138

生命,敲击着芭蕾的大门/156

怀念小孟/174

战士自有战士的性格/178

生命本体的礼赞/184

散文如友/192

胸中海岳梦中飞/201

孙犁与《津门小集》/214

平平淡淡才是真/217

《美,生命的再塑》序/221

《沃土劲草》序/225

《爱的翎羽》序/229

《相约如梦》序/233

《甲子人语》序/237

《中外散文选萃》卷首语/241

序跋的念想/247

短语掇拾(五则)/251

致一位青年教师的信/258

散文书简/265

关于《紫金山的眼睛》/270

探望童年/272

附录:

关于外国散文的通信(四封)[刘白羽 谢大光]/276

散文的殊荣[苇岸]/283

对话:到文学圈外寻找“埃菲尔铁塔”[黄集伟 谢大光]/290

访谈录:我和“百花”的外国散文出版[刘雁 谢大光]/295

致高瑞泉(代跋)/303

试读章节

一片树叶随风飘落,落下,又飘起——还不到落叶的时候。

这是夏日的午后,蝉儿吵得正欢,全没有一点秋的寂寞。寂寞正随它飘落。

枝头上正是绿肥红瘦,不该就这样独自漂泊。招招手吧,这迟疑的绿色。

风儿已经吹过,回头见落叶在挣扎,忙转来轻轻将它托起,想弥补自己的过错。

落叶飘得再高也是落叶。生命的凋落无法追回,哪怕是一场误会——在这不该落叶的时候。

风儿无可奈何,叹息一声又匆匆赶路。远方的土地等着它去播下新的生命——风,有什么错。

然而,落下的,终于落下去了。在一片金黄色的泥土上,夏日的落叶绿得那样灿烂而凄凉。

渐渐,金黄色的泥土覆盖了落叶,是深秋一般的金黄。

“这正是我的归宿吧!”落叶自慰着,伸直了腰身,却在金黄色泥土下面,顽强地露出一点点绿,像是一滴绿色的眼泪。

夏天的落叶,那告别的眼泪,也还是夏天的颜色。

露珠

等待这样久,相见这样短。你不后悔吗,露珠?

等待在黑夜,再久也是黑夜。相见在黎明,再短也是黎明。被照亮一次,哪怕是瞬间,也胜过黑暗的永恒。

你期待的,正是毁灭你的相见;你将失掉一切,包括你的期待。你仍然不后悔吗,露珠?

期待就是失去。只有可怜虫才期待永生。我的毁灭,在阳光初恋的拥抱中。作为期待的报偿,这还不够吗!

不,不会有这样的对话。太短促了,一切都来不及进行。当朝阳从天际投下第一缕问候,草尖上的露珠只闪了一下,就化作轻烟,迎着太阳飞升。谁也没有看见它的闪亮,甚至没有发现它的毁灭。它,却实现了自己。

明天呢?明天将还是这样长长的期待,还是这样短促的相见。

P27-28

序言

我的第一部散文集取名《落花》。十年前,《落花》出版后,多朋友不约而同地希望我的第二部散文集以《流水》为名,日问世。有的还以唐人诗句“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相励。令我很是感动。

朋友们的热情鼓励言犹在耳,十年的岁月竞如流水一样不谦让地逝去了。而我的《流水》却总是断断续续,难以编。以至后来,对于往日的文字,自己也发生了怀疑:既然生也要像流水一样飘逝而去,保留这些昨日黄花,又有什么值呢?面对“流水”,我是越来越惶惑了。

少年时,坐在岁月河边,听潺潺水声,看远去的浮萍,只觉得好玩儿,偶尔还会抛去一片石漂助兴,全不懂和自己有什么相干;青年时,人在浪中,顾不得回望岸上的景物,竞不觉其逝去之快;中年以后,渐渐有些累了,总想和流水商量一个歇息的机会,这才知是由不得自己的。

由不得自己!这就是人在流水面前悟到的一种无奈。这无奈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面对流水说过:“你不能两次跨进同一的河流,因为流向你的永远是不同的水。”我们的孔丘面对流水也说过:“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是对于流水的观察和思考,使人类渐渐和自然相分离;与人类厮守相伴的流水,不仅作为实在之物,而且作为一种象征,进入人的生活。哲学与科学即由此发生。

流水的无奈虽然无奈,人终究是人,不是流水。人类的历史就是对于命运无奈的约制和抗争的历史。通过哲学和科学,人们响亮地喊出了三个字:不甘心。在艺术中,人们却无法约制自己的委屈,只有尽情放任这种无奈的奔泻。“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种种无法自已的情绪,统统付诸流水,一泻方休。

如果说,无奈也是一种痴情,宣泄就是别样的抗争。人之所以能够认识水的流转无常,之所以能够感慨命运的无奈.不正是由于人能独立于流转之外,审视和欣赏这流转的无限风光吗?“逝者如斯夫”,到底是子在川上才能发出的感慨.假若子在川中,随波逐流,则对于流水,对于自身,都只能是混沌一片,无所谓彼此。人最可宝贵的,就是这一点无可替代的独正。

时光的飞逝,生命的流转,是无法挽留的。人却能够、也应该在无常的流转中坚持些什么。坚持自己的目标,坚持自己的品格,坚持自己的思考……越是悟到流转的无奈,越是要顽固地守住自己的独特。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会笑着对从身边溜过的时间说:“我,还是我!”人的价值大约就在于此吧。

想到这里,心中顿觉释然。无奈变为珍惜,惶惑转成坚定。逝去的一切因为逝去才有了价值。流水给人留下的不只是无奈,还有自持。于是,我摊开稿纸,郑重地写下“流水”二字。这并非是十年前的流水迁延至今。正像人“不能两次跨进同一的河流”,这是一段不可重复的人生体验。

1997年春

后记

瑞泉:

来信收到一个多月了,之所以迟迟未复,是想等到一个适当的心境。本来我对写信并不太认真,你从我以往潦草的笔迹上就能看出。然而,这一回,我一定要让自己的心情沉到一个比较安宁、明净的境界中,才提笔回这封信。而这样的心境又是多么难得啊!

你信中所谈都是肺腑之言,这令我感动,也为之欣慰。如果我在《落花》中的文字能使朋友们看到我的内心,并从而将心比心,赤诚相见,那么,我写散文的最初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少年时,我也曾做过作家梦的,这梦是甜蜜的,也是脆弱的,日后生活的现实将其轰得粉碎。我入工科大学而后参军,命运几度转折,都非少年时所能料到,到八O年提笔写第一篇散文时,已经是不敢立志的时候。由于工作的关系,平时看的作品多了,对于当时报刊上一些标以“散文”发表的文字很不以为然,扪心自问,如果这也算作散文,恐怕我写出的至少不会比它差。你看,我的起步可以说是“取法乎下”,所得就很有限了。不过因为憋着一口气,也就无所顾虑,放得开手脚,写成什么先不去管它,只要能把心里的思考掏出来就行。这是我最初写散文的心理。

诚如你所说,我有一个好处,就是选题较苛刻。我觉得,散文既是作者内心的袒露,那就首先要对得起自己的感受。无感自然不得发,有感而不深,也尽量不发。我现在所写出的散文,只是已经列出题目的四分之一。这里也有手懒的原因。我自觉脑子还不算懒,有些题目暂时未写出,就总在脑子里转,有时一个突然的契机,触动了久已思考的题目,就会一下子冲动起来,非写出来不可。这个过程,有时是一年,有时是两年。我喜欢反复地到一个地方去,往往是既有历史感,又有好朋友的地方,这样能够出作品,比如承德,比如海南岛,都是我去得多也写得多的地方。但也常有去过多次而一篇未写出的,如杭州、苏州等地,没有什么新鲜的感受,也就不愿动笔了。

平心而论,我写任何一篇东西,都是倾全力的,调动自己全部生活感受的积累,想到的比形成文字的要多得多。在构思过程中,常常生出很多不相干的联想,这样就带来一个好处:“剩余思考”储备起来,又会形成新的创作动机。

我自知自己远未能达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境界,因此,总是告诫自己,一要严选题,二要倾全力。就是这样,还总会带出一些平庸的文字,这不能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修炼”不到家。

过去我爱读散文,自以为对散文很有感情,而真正尝到散文的妙处,还是在动笔写作之后。生活中总是充满竞争的,说话如果嗓门低,就可能被人压过;打架如果力气小。就会吃亏;至于工作中平庸的掌权者压制有作为的无权者,更是易如反掌,比比皆是。唯独写起散文来,却可以你写你的,我写我的,只要说真话,就会有读者,不存在谁压倒谁的问题。这对于我们这些淡于人事,竞争意识不强的人,是十分相宜的表达方式。我写散文时,心中总是充满一种自主感,独立感,即使是表达忧郁的情绪,也有一种欢欣、自豪之趣,这往往是离开写作很难得到的。不知你是否也有同感?

《落花》出版后,许多朋友都不约而同地希望我的第二部散文集取名《流水》,你在信中也说,“唯愿‘落花’为始,引来汹涌的‘流水’,澎湃而出!”这恰与我的心愿不谋而合。落花没有流水,就不得回归大海,而大海,那才真正是一切生命的摇篮。生命的诞生,循环和进化,是离不开流水的。谢谢你的祝愿,我当引以为勉。

你现在攻读哲学博士,主要精力当然不能放在文学上,我觉得两者并不隔膜。也许,你在逻辑思维中的成果,会给你未来的文学创作带来新的突破。我从来对在严格意义上区分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不以为然。思维的本质只能是逻辑的。随着人类智慧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交叉融会,这一点会越来越清楚的。  我们现在在理论上的思想解放,远远赶不上实践中的思想解放,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意识形态领域都是这样,这就极大地障碍了我们将在实践中已经接触到的复杂现象,上升到理论来认识。当前,与其说我们需要自己的实业家,不如说更需要自己的理论家。这方面的努力,当然要依靠你们。你是在生活的漩流中滚了多年而后考上研究生的,我常常在羡慕你,也总是寄予很大的希望,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在今后的交往中经常得到你的点拨,我是非常高兴的。

春节即到,问全家好!

此致敬礼

大光

1986年1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流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大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641620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7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9.87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09
145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1: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