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未来企业成功模式--学习型组织建设策略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对学习型组织的学习、人员、组织、知识和技术五个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理论阐述,将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创建方法相结合,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同时又兼顾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书中对每个子系统的建设都附了大量创建方法和实践案例,对于那些试图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书。

内容推荐

本书从系统的角度对学习型组织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对学习型组织的五个子系统——学习、人员、组织、知识和技术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分别提出了每个子系统的建设策略。作者认为,学习型组织的学习子系统由纵向、横向、非正式和外部四个信息通道组成,通过四个信息通道的增强与整合可以建立高效的学习系统;人员子系统不仅包括学习型领导者、组织学习负责人、学习型员工等组织内部人员,还包括供应商、经销商、客户和社区等组织外部成员。针对他们分别讨论了这些人员在创建学习型组织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学习型组织的组织子系统主要是围绕建立共同愿景、创建学习型文化、建立有利于组织学习的结构等方面进行讨论的;学习型组织的知识子系统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书中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策略;技术是组织实施学习的主要支撑条件,书中还介绍了有关的学习技术。

本书适合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培训等部门人员阅读,也可作为企业员工的培训教材,以及高等院校管理类专业师生、学习型组织研究者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1

 1.1 组织理论溯源/1

 1.2 学习型组织产生的社会经济背景/5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8

 1.4 本书内容安排与框架/13

第2章 学习型组织理论/14

 2.1 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基础——组织学习理论/14

 2.2 学习型组织的实现方法——圣吉的模型 /26

第3章 学习型组织建设体系/36

 3.1 组织体系/36

 3.2 学习型组织建设体系/42

第4章 学习型组织学习子系统建设策略/49

 4.1 学习子系统的构成/49

 4.2 学习子系统的层次/60

 4.3 学习子系统的激励与强化/85

第5章 学习型组织人员子系统建设策略/101

 5.1 学习型组织的关键角色/101

 5.2 学习型领导者/103

 5.3 组织学习负责人/110

 5.4 学习型员工/117

 5.5 学习型组织的外部群体/138

第6章 学习型组织组织子系统建设策略/144

 6.1 学习型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与愿景/144

 6.2 学习型组织的文化/147

 6.3 学习型组织的结构/156

第7章 学习型组织知识子系统建设策略/178

 7.1 知识管理概述/178

 7.2 知识管理的内容与方法/188

 7.3 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战略/210

第8章 学习型组织技术子系统建设策略/217

 8.1 知识管理技术概述/217

 8.2 知识管理的主要技术/219

 8.3 基于技术的学习/227

参考文献/236

试读章节

1.1 组织理论溯源

组织的历史可以与人类的历史相提并论。人类与动物区别开来后,就以群体的方式而存在,那时人类组织就诞生了。不过,人类对组织的思考则是近200年的事,而真正对组织高度重视是从阿弗里德·马歇尔开始的。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第一次把组织作为与土地、劳动力和资本并列的生产要素,并从亚当·斯密的分工与专业化角度对工业组织进行了阐述。有意识地把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并给组织下了确切定义的是马克斯.韦伯。韦伯由于提出官僚制组织的概念而被誉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将组织定义为“一种通过规则对外来者的加入既封闭又限制的社会关系,……就其秩序而言,为特定个体的行动所支配,这个特定个体的功能通常是作为一个领导或‘头领’,有时也可以是一个管理团体。”按照韦伯的观点,组织实质上就是其成员在追逐共同的目标和从事特定活动时,成员之间法定的相互作用方式。

继韦伯之后,大量的理论家、学者和实业家对组织发生了兴趣,投入到组织理论的研究中来,为组织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和研究的着眼点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概括地说,组织理论从形成到发展的100多年时间,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组织理论形成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组织理论的形成初期,以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和韦伯的官僚模型为代表。科学管理运动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弗雷德里克·泰勒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泰勒主张在企业中设置计划部门,其目的是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以便用科学的工作方法代替原来的经验工作法。

②将管理工作加以分割,使每个管理者只承担一两种有限的管理职能,同时每一个管理者对工作都有指挥监督权,也就是实行职能工长制。

③对于大规模企业来说,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应把管理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一些杂乱、繁琐、程序性、事务性工作先拟就处理意见,使之规范化、条理化,然后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主要去处理那些没有规范的例外工作,并保留对下属工作人员的检查与监督权。

当泰勒在美国倡导科学管理理论之际,法国的亨利·法约尔以他作为高层管理者的经验为基础总结出一套行政管理理论,其对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在于:

①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②提出了管理的14条原则,其中许多是关于组织职能方面的指导性原则,如专业化分工、权责对等、统一指挥、等级制等,这些原则初步勾画出了等级制组织的轮廓,至今仍然是企业组织工作中奉行的基本原则。

③提出了管理幅度原理,成为“金字塔”式层级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④研究了企业职能机构的设置,构思出直线职能制组织形式。

⑤提出了“法约尔桥”的思路,以解决组织内部的管理效率问题。

几乎在科学管理理论与行政管理理论提出的同时,德国社会学家和组织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了以“官僚模型”为主体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韦伯认为,官僚组织是通过公职或职位而不是通过个人或世袭来进行管理的,单从技术的观点来看,这种组织是效率最高的组织形式。韦伯还认为,人类任何一种组织都是以某种形式的权威为基础的。如果没有某种形式的权威作指导,组织就不能统一行动和实现目标,因此,法定的权威是官僚组织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韦伯提出了理想的官僚组织体系:

①实现劳动分工,明确规定每一个组织成员的权力和责任,并把这些权力和责任作为正式职责使之合法化。  ②各种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指挥链。

③根据技术资格来考查和挑选组织中的所有成员。

④组织中所有职位的拥有者都通过任命而非选举。

⑤管理人员拿固定的“薪金”,他们是专职的,但不是所管辖企业的所有者。

⑥管理人员必须遵守组织关于他的职责和权力的严格规定,遵守组织纪律并接受上级的制约。(P1-3)

序言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变化的社会,技术在快速更新,经济在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区冲突加剧,恐怖主义活动增多,国际政治形势也越来越复杂……这些变化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高度的不确定性,包括技术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人员的不确定性、竞争对手的不确定性、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等等,这些不确定性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难度和风险,使得企业的决策者和员工都很难依靠原有的知识和技能获得成功,而必须依靠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来取得竞争优势。未来最成功的组织将是那些能够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方式,从而很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型组织。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对于学习型组织的热情不断高涨,对于学习型组织的探索也从原来的企业组织辐射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政府、大学、社区、城市甚至整个社会,于是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城区、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大学、学习型政府和学习型社会等提法可谓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不管这些探索是不是能够取得人们期望的结果,但这种探索本身已经说明了学习型组织的强烈吸引力,以及它对未来组织形态的巨大影响作用。

近五六年时间,我对于学习型组织的某些专题作了一些粗浅的研究,发表了一些相关的文章。但最令我感到满足的是,在这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通过阅读这些资料,我感到我们对于学习型组织的研究还是见仁见智的零散研究多,而完整全面的系统化研究少。然而,学习不是学习型组织的一项孤立的功能,而是组织各种功能在学习方面的集中体现;学习也不是组织当中某几个人、某几个部门的事情,而是全体组织成员共同的追求,因此研究学习型组织就要把组织当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去研究,而且要研究组织的方方面面,以及组织各个方面之间的协调关系。在这方面为数有限的几本论著中,我比较推崇马奎特的《创建学习型组织五要素》,该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型组织的完整架构,读后令人耳目一新。事实上,我对本书的构思就是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五要素》的启发下完成的,而本书对于学习型组织建设体系的划分,也完全遵循了马奎特对学习型组织子系统的划分结果,作者的主要工作只是对每一个子系统的构成、特点和建设策略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本书第1章首先对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作了简单的回顾,并着重对学习型组织的兴起过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作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本书的写作框架和思路。

第2章为学习型组织理论概述,主要介绍了组织学习、学习型组织的相关概念和原理,并着重介绍了圣吉的五项修炼。

第3章为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体系,首先介绍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对组织体系进行了阐述,接着介绍一些比较典型的组织体系模型,最后按照马奎特对学习型组织要素的划分,将学习型组织划分为学习、人员、组织、知识和技术五个子系统,并对每个子系统进行了简要的概括。

第4章为学习型组织学习子系统建设策略。本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学习子系统的构成进行了讨论,将学习子系统分为纵向、横向、非正式和外部四个信息通道,分别对每一个信息通道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增强每个信息通道的策略;第二部分对学习子系统的层次进行了讨论,将学习子系统的层次划分为个人、团队、组织和联盟四个层次,对每个层次的特点进行了讨论,并分别提出了加强每个层次学习能h的策略;第三部分为学习子系统的强化与激励,提出了该子系统的强化与激励策略。

第5章为学习型组织人员子系统建设策略。本章对学习型组织的关键角色进行了讨论,认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角色主要有四个方面:学习型领导者、组织学习负责人、学习型员工和组织的外部群体(包括客户、供应商、经销商、联盟、社区等),分别对每个角色的特点和在组织学习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每个角色促进组织学习的策略。  第6章为学习型组织组织子系统建设策略。本章着重讨论了学习型组织的愿景、文化与结构等组织要素,提出了组织如何创建适宜学习的愿景、文化和结构的方法。

第7章为学习型组织知识子系统建设策略,着重对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进行了讨论,包括对知识管理相关概念和原理的阐述,知识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并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策略。

第8章为学习型组织技术子系统建设策略,着重介绍了知识管理技术的概念与构成,知识管理的主要技术,以及基于技术的学习。

最后还想说的是,本书在写作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河北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姚立根教授对本书的写作给予了大力帮助,机械工业出版社编辑也对本书的出版付出了大量的劳动,本书的出版还得到了河北省高校重点学科建设资金的资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作者

2005年

书评(媒体评论)

学习型组织及其互动共享的学习系统,是企业应对变化、创造未来的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作者、MIT斯隆管理学院教授)

成为学习型组织不只是一项锦上添花的事情,可有可无,而是企业生死攸关的必由之路。

克莱夫·沃特金斯(伦敦管理中心首席顾问

21世纪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因为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阿瑞·德格斯(壳牌公司原企划部主任)

组织不仅需要从基金上支持员工学习,而且必须找到将学习与组织方方面面的生活系统地整合起来的方法。

宋迪纳(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首席执行官)

组织学习是组织内外各层次人员个体学习相互作用的复杂“化学反应”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系统管理组织知识。如果没有这些大视野和全局观,就只能在迈向学习型组织的道路上左右碰壁,艰难摸索。这也就是为什么众多企业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中困难重重的原因。

迈克尔·马奎特(《创建学习型组织元素》作者、乔治·华成盛顿大学人力资源教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未来企业成功模式--学习型组织建设策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润良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11173960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7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2.9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5:4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