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了青木自1943年至1958年之间发表的有关名物的论考,题材从草木之名到节物之名,非常广泛。说起来,名物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训诂学,下经过明代的名义学,再发展为清代的考证的名物学。但是,在日本,以前只是追随中国的名物学,缺乏独立的发展。青木在其名物学中导入了虽然同样是考证学而不同于清朝考证学的近代考证学的方法,开启了通向新名物学之道的端绪。
图书 | 中华名物考(外一种)/日本中国学文萃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青木自1943年至1958年之间发表的有关名物的论考,题材从草木之名到节物之名,非常广泛。说起来,名物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上可以追溯到汉代的训诂学,下经过明代的名义学,再发展为清代的考证的名物学。但是,在日本,以前只是追随中国的名物学,缺乏独立的发展。青木在其名物学中导入了虽然同样是考证学而不同于清朝考证学的近代考证学的方法,开启了通向新名物学之道的端绪。 目录 中华名物考 自序 3 名物学序说(1956年) 8 (一)作为训诂学的名物学 ll (二)名物学的独立 13 (三)名物学的展开 18 (四)作为考证学的名物学 25 发端 32 《考槃余事》译本序(1943年6月) 32 《秘传花镜》译本序(1943年8月) 34 名义琐谈(1944年9月) 37 炒面 37 胍托 38 包浆 42 油脚·茶脚·酒脚 43 茶蒻 48 柘浆(1946年) 52 柚香头(1947年9月) 58 [附一]香橙(1951年10月) 70 [附二]驳田中博士的橙说(1958年9月) 73 芍药之和(1949年3月) 77 酒觞趣谈(1949年2月) 92 (一)夜光杯 92 (二)兕觥与可杯 95 (三)药玉船 96 (四)三雅与武藏野 98 (五)桃核杯 100 (六)金莲杯与解语杯 101 (七)碧筒杯与软金杯 102 唐风十题(1953年1月) 104 (一)八种唐点心 104 (二)白雪糕 105 (三)茶 107 (四)桌袱菜 109 [附]萨摩侯的桌袱菜 110 (五)豆腐 113 (六)纳豆 115 (七)馒头 116 (八)切面 117 (九)青菜 119 (十)孟宗竹 120 子规与郭公(1954.年3月) 122 葵藿考(1954年6月) 132 节物杂谈 144 屠苏考(1954年1月) 144 绿萼梅(1952年1月) 147 荔枝(1952年6月) 150 月与兔(1952年10月) 152 重阳(1953年9月) 155 桑落酒(1950年3月) 156 香草小记 158 兰草与兰花(1953年10月) 158 芝兰与鲍鱼(1957年10月) 161 兰芷与芝兰(1958年9月) 164 茴香(1956年6月) 167 八角茴香(1956年9月) 169 [附]莽草(1958年12月) 172 《怀香赋序》(1958年1月) 175 怀香握兰(1958年12月) 177 “啸”的历史和字义的变迁(1957年12月) 180 《诗经》名物考二则(1958年9月) 189 (一)关于“铸”的形状(附凿、钻、锥) 189 (二)“薇”不是“ぜンマイ” 195 名物拾零(1958年8月) 198 (一)鸡头与鸡冠 198 (二)鸳鸯和鸂鹕 199 (三)鲑不是“サケ” 201 (四)樱桃不是“ュスラウメ” 203 (五)茱萸不是“ゲミ” 205 (六)莺不是“ウグイス” 206 (七)合一扇 208 插图一览 1.周兕觥(《西清续鉴》) 95 2.周蟠夔卮(《西清续鉴》) 97 3.子规(《尔雅音图》) 123 4.郭公(《尔雅音图》) 126 5.冬葵(《植物名实图考》) 135 6.荔枝(《植物名实图考》) 150 7.吴茱萸(《植物名实图考》) 155 8.兰草(《植物名实图考》) 158 9.茴香(《植物名实图考》) 167 10.莳萝(《植物名实图考》) 168 11.八角茴香 169 12.薇(《植物名实图考》) 196 13.芡(《植物名实图考》) 198 14.鸳鸯(《秘侉花镜》) 200 15.鸂鹕(《秘传花镜》) 201 16.山茱萸(《植物名实图考》) 204 17.黄莺(《尔雅音图》) 207 华国风味 自序 213 粉食小史 215 爱饼说 235 爱饼余话——南北朝以前的饼 242 切面的历史 253 落雁与白雪糕 263 用匙吃饭考 278 花雕 286 末茶源流 296 烧笋 312 腌菜谱 321 [附录] 陶然亭 330 花甲寿菜单 357 跋 363 译后记 365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名物考(外一种)/日本中国学文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日)青木正儿 |
译者 | 范建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46366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6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3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7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