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讲述了青城山道茶这一将老庄“无为”、“避世”思想与中国茶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在茶文化的自然观、哲学观、美学观,以及对人的养生作用方面,道家作出了很多贡献。从本书里,你可以体会到茶不同一般的道家风情。
图书 | 青城山道茶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了青城山道茶这一将老庄“无为”、“避世”思想与中国茶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在茶文化的自然观、哲学观、美学观,以及对人的养生作用方面,道家作出了很多贡献。从本书里,你可以体会到茶不同一般的道家风情。 内容推荐 中国的茶文化接受老子庄子思想甚深,道家把老庄与自然为友的思想引入茶文化。因此在茶文化的自然观、哲学观、美学观,以及对人的养生作用方面,道家作出了很多贡献。道家强调“无为”、“避世”恰是中国文化柔韧的一面。“无为”而“有为”,是为饮茶之真境界。 目录 第一章 青城山与都汇堰 /7 幽甲天下青城山 /7 旷世奇观都江堰 /12 第二章 中国道教的发展与饮茶之风的形成 /21 道家种茶制茶的兴起 /21 道家饮茶与道家茶文化 /25 道家饮茶的意境与情趣 /31 第三章 中国道教饮茶养生之道 /39 第四章 青城山道茶的悠久历史 /45 青城茶的传说 /47 青城沙坪“味江茶园” /49 洞天贡茶 /53 道茶在青城山的传播 /57 宫观办起道家茶园 /61 进山沿路设道茶施舍 /64 第五章 道家的茶道和茶礼 /67 神仙茶会 /68 道家蔡礼 /72 第六章 道茶的识别及冲泡程序 /75 道茶的识别 /75 道茶冲泡程序 /76 附录 青城山与中国道教名人 /78 天师道第一代宗师张陵 /82 一代道门先贤获长生 /83 道教著名学者杜光庭 /84 一代道门画手张素卿 /86 碧洞真人陈清觉 /87 古琴大师张孔山 /89 著名道士学者彭椿仙 /91 道教学术研究者易心莹 /94 德高望重的一代大师傅圆天 /95 登篆大师江至霖 /98 高道风范彭宗仁 /100 坤道无君吴元昶 /102 试读章节 道家种茶制茶的兴起 史料记载,两晋南北朝饮茶之风的兴起,与道教的发展有关。唐时,以老子为教主的道教几乎达到国家宗教地位,道教宫观遍布全国,规模宏大,一些著名的道教学者被请入皇家,讲道说法。原因之一就是道家的养生方术——“长生”可以满足帝王追求长生不死的愿望。宋时,道教更为盛行,道家常在名山胜境建观修行,而这些地方,风景如画,松柏苍翠,石泉淙淙,气候宜人,也宜茶树生长。许多道观附近满山茶树葱葱,而道家又善种茶、制茶。道家向民众传授种茶制茶之技,对茶业的开发大有裨益。明初,道教发展门派繁多,太祖朱元璋因而建立了专门管理道教的机构和制度。而此时茶风的形成与道教的发展有很大关系。 道教发展起来以后,道家饮茶之风的形成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赐茶之风的兴起。道教宗道观条目中记有:“唐元和八年七月,命中尉彭忠献率徒三百人兴修唐观。是日又命以内库绢千匹、茶千斤,为兴唐观复道夫役之赐。”可见赐茶也给予兴修道观的夫役。此外君主对于道士,也表示眷顾,亦常以茶为介。太祖北征召见时年已九十的镇阳道士澄隐,帝尤嘉之赐以茶帛。宋史卷载:“太祖征太原,还,驻驿镇阳,召见行宫,命中使掖升殿,谓之日:‘京师代建隆观,思得有道士居之,师累辞召命,岂怀士耶?’对日:‘大梁帝宅,浩攘繁念,非林泉之士所可奇迹也。’上察其意,亦不强之,赐茶百斤,绢二百匹。”由上所述,可知赐茶一事至为频繁。区区茶茗,意义殊大。这对道家茶风之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四川道家种茶、制茶不但历史悠久,而且道家茶享誉很高,对我国饮茶的普及和茶文化的发展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神农本草》中说:“茶生益州(四川古称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而作为道教圣地的青城山,产茶历史悠久,见于唐陆羽《茶经》:“青城丈人山有散茶、木茶。”唐末五代毛文锡《茶谱》:“青城茶有横芽、雀舌、鸟嘴、麦颗,盖取其嫩芽所造,以其茅似之也,又有片甲者,早春黄芽、茅叶拥抱,如片甲也。蝉翼者,其叶软薄,如蝉翼也,皆散茶之最上者。”用青城山道家传统工艺焙制的青城绿茶,历代都被朝廷列为向皇帝进献的贡品,号称“青城贡茶”。宋代著名的“味江茶园”就建在青城山,所产“鸟嘴”、“雀舌”、“麦颗”等名茶,皆定为“贡茶”。贡,是我国古代一种由国家强制征收的实物税,是封建统治阶级无偿占有人民群众劳动果实的剥削行为和掠夺方式。我国历代贡物的制度,物品种类包罗甚广,延续时间很长。茶作为一宗重要的土特产,自然也逃脱不了被统治者巧取豪夺的命运。 P19-2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青城山道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梅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195100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5 |
出版时间 | 2005-09-01 |
首版时间 | 2005-09-01 |
印刷时间 | 2006-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轻工业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85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S971 |
丛书名 | |
印张 | 6.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73 |
高 | 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