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是古人对文学创作的历史发展规律和艺术创作经验的总结,有别于西方文学理论批评。作者把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发展分为古代和近代两大阶段,五个时期:先秦萌芽产生期、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唐宋金元胜利扩展期、明清繁荣鼎盛期和近代中西结合期。在体例安排、内容取舍、观点评价有独到之处,尤其注重对文学内容批评史上的重点部分提出自己的看法,本书为上卷,探讨了先秦萌芽产生期、汉魏六朝发展成熟期、唐宋金元胜利扩展期的重要文学内容批评家对批评史发展所作的主要贡献,进而总结带有规律性的问题。

目录

前 言/1

第一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产生——先秦时期

概说/9

第一章 先秦的文学观念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11

 第一节 先秦的文学观念/11

 第二节 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14

 第三节 诗、乐、舞三位一体与“诗言志”的提出/18

第二章 孔子和儒家的文学观/22

 第一节 孔子以“诗教”为核心的文学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22

 第二节 孟子“与民同乐”的文学观及其文学批评方法论/33

 第三节 荀子对儒家文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41

第三章 庄子和道家的文学观/49

 第一节 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论/49

 第二节 庄子崇尚自然、反对人为的文艺美学思想/52

 第三节 庄子“虚静”、“物化”的艺术创作论/56

 第四节 庄子“得意忘言”论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60

 第五节 庄子文艺思想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特征/64

第四章 先秦百家争鸣中的其他重要文学思想流派/67

 第一节 墨家的功利主义文学观/67

 第二节 商鞅、韩非的法家文学观/71

 第三节 《易传》文学观的特色/76

 第四节 《楚辞》的“发愤抒情”说/80

第二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和成熟——汉魏六朝时期

概说/87

第五章 两汉经学时代的文学理论批评/89

 第一节 西汉前期的道家文学观与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89

 第二节 封建正统文艺观的确立——从《礼记·乐记》到《毛诗大序》/98

 第三节 儒家“定于一尊”与扬雄、班固的文学理论批评/109

 第四节 王充真、善、美相统一的文学观/119

 第五节 王逸对《楚辞》的评论与东汉后期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129

第六章 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批评的新发展/141

 第一节 玄学的兴起与文学观念的变迁/141

 第二节 曹丕《典论·论文》的时代意义/146

 第三节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及其在六朝文论发展中的意义/152

 第四节 陆机《文赋》论文学的构思与创作/161

 第五节 葛洪倡导繁富奥博的文学观与美学观/170

第七章 玄佛合流与南朝文学理论批评的繁荣/175

 第一节 佛教的流行及其对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175

 第二节 沈约与声律论的历史地位/179

 第三节 对文学特征的探讨与文笔之争/182

 第四节 “荚蓉出水”与“错采镂金”/187

第八章 刘勰及其不朽巨著《文心雕龙》/190

 第一节 刘勰的生平思想与《文心雕龙》的写作/1,90

 第二节 《文心雕龙》的文学思想体系/193

 第三节 《文心雕龙》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222

第九章 钟嵘的诗论专著《诗品》/224

 第一节 钟嵘的生平思想及《诗品》的写作/224

 第二节 钟嵘以“直寻”为核心的文学思想/230

 第三节 钟嵘对历代五言诗人的评价/240

第十章 颜之推与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244

 第一节 尚质与尚文两种对立的不同思潮/244

 第二节 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246

 第三节 颜之推调和南北的文学思想/248

第三编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深化和扩展——唐宋金元时期

概说/255

第十一章 初盛唐的文学理论批评/257

 第一节 反齐梁文风中的两种不同倾向/257

 第二节 刘知几《史通》对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影响/267

 第三节 陈子昂的兴寄论与风骨论/270

 第四节 李白崇尚自然清新的诗歌理论/274.

 第五节 殷瑶的兴象论和王昌龄的诗境论/277

 第六节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及其论诗歌创作之“神”/284

第十二章 皎然、白居易与中唐诗歌理论的发展/290

 第一节 皎然《诗式》与中唐对诗歌意境特征的探讨/290

 第二节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304

 第三节 元稹的诗论与“元和体”的文学思想/316

第十三章 唐代古文理论与韩愈、柳宗元的文学思想/323

 第一节 唐代古文理论的产生与发展/323

 第二节 韩愈的文学思想/334

 第三节 柳宗元的文学思想/349

第十四章 司空图与晚唐五代的文学理论批评/361

 第一节 晚唐五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几个主要流派/361

 第二节 司空图论诗歌的“味外之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374

 第三节 晚唐五代的诗格和诗句图/39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少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90749
开本 16开
页数 402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6-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09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26
15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