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科学的发展观多层次、多视角地审视田径运动,不断丰富田径运动理论,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把握前沿性、突出实用性,使读者能够运用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解决教学、训练等领域的实际问题。使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实施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图书 | 现代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科学的发展观多层次、多视角地审视田径运动,不断丰富田径运动理论,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把握前沿性、突出实用性,使读者能够运用田径运动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解决教学、训练等领域的实际问题。使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实施奥运战略和全民健身战略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认识田径运动 /1 一、田径运动的内涵和外延 /1 二、现代田径运动的多重价值 /3 第二节 了解田径运动 /5 一、田径运动的起源 /6 二、世界田径运动发展史 /6 三、中国田径运动发展史 /10 第三节 走进田径运动 /11 一、田径运动学习 /11 二、田径教材使用方法 /14 第四节 推动田径运动 /16 一、加强宣传引导, 强化田径运动的地位 /16 二、丰富田径运动内容, 扩展田径运动功能 /17 三、增加教学训练的知识含量,促进田径运动快速发展 /18 四、打开思路,拓展市场, 扩大资金来源 /19 第五节 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 /20 一、我国田径成绩进展分析 /20 二、田径队伍建设 /24 三、我国田径市场开发 /26 第二章 田径运动教学理论与方法 /28 第一节 田径运动教学目标 /28 第二节 田径运动教学系统 /29 一、“教”的系统 /31 二、“学”的系统 /55 第三节 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目标及内容 /65 一、中学田径运动教学目标 /65 二、中学田径运动的教学内容 /66 第三章 田径运动训练 /72 第一节 田径运动训练的发展 /74 一、世界田径运动训练发展的几个阶段 /74 二、我国田径运动训练发展的几个阶段 /77 第二节 田径运动训练的基础理论知识 /79 一、人体的适应能力 /79 二、提高人体机能和心理的机制 /80 三、良好的“竞技状态”是运动员应具有的特征 /82 四、运动技能的建立 /83 五、动作自动化的形成与特点 /84 六、运动素质的“转移”原理对田径运动员的意义 /86 七、培养意志力的理论与实践 /88 八、预防和消除疲劳的理论与实践 /91 第三节 训练原则的应用 /96 一、区别对待 /96 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97 三、一般训练与专项训练相结合 /98 四、不间断性与周期性 /99 第四节 训练计划 /100 一、多年训练计划 /100 二、全年训练计划 /101 三、周训练计划 /105 四、训练课计划 /107 五、短期集中训练计划 /108 第五节 田径运动员选材 /112 一、短跑运动员各年龄阶段选材要求 /114 二、中长跑运动员各年龄阶段选材要求 /118 三、竞走运动员各年龄阶段选材要求 /122 四、跳高运动员各年龄阶段选材要求 /124 五、铅球运动员各年龄阶段选材要求 /128 六、跨栏跑运动员各年龄阶段选材要求 /132 第四章 田径运动会的组织与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 /136 第一节 田径运动会的筹备组织工作步骤 /136 一、赛前准备阶段的工作步骤 /136 二、比赛中工作步骤 /139 三、比赛结束后小结工作 /139 四、田径竞赛组织工作程序示意图 /139 第二节 田径运动会的编排和记录公告工作步骤 /140 一、编排前的准备工作程序 /140 二、编排原则和方法 /145 三、填写各项竞赛分组表 /148 四、编排比赛秩序 /148 第三节 田径运动会裁判工作能力的培养 /158 一、田径运动会裁判员的结构 /158 二、田径运动会裁判员的职责 /160 第五章 田径运动场地的设计与应用 /194 第一节 标准半圆式田径场 /195 一、规则规定的标准半圆式田径场 /195 二、田径运动场地的基本结构 /197 三、修建半圆式田径场应注意的问题 /199 四、半圆式场地的设计与绘图 /201 五、半圆式田径场的画法 /203 六、半圆式田径场的检测 /211 七、半圆式田径场的常用数据 /216 第二节 非标准半圆式田径场 /228 一、设计非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应注意的问题 /228 二、非标准半圆式田径场的设计步骤与方法 /229 三、非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对表设计法 /231 四、非标准半圆式田径场常用数据 /234 第六章 田径运动科学研究方法 /248 第一节 田径运动科学研究方法工作概要 /248 一、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的意义 /248 二、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的内容 /249 三、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特点及发展趋势 /254 第二节 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256 一、选题 /256 二、田径运动科学研究的准备 /259 三、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 /262 第三节 田径运动科学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与要求 /279 一、自然科学类或实验研究类论文的结构及要求 /279 二、社会科学类或文献综述类论文的结构及要求 /282 第四节 田径运动科学研究方法中常用器材简介 /283 一、运动学参数获取的器材 /284 二、动力学参数获取的器材 /285 第七章 田径运动健身理论与方法 /288 第一节 田径运动健身概述 /288 一、田径运动与健身的关系 /288 二、田径运动健身的目的 /290 三、田径运动健身的任务 /291 第二节 设计田径运动健身项目的原则与步骤 /292 一、设计田径运动健身项目的原则 /292 二、田径运动健身项目的设计步骤与方法 /296 第三节 田径运动健身方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97 一、跑类健身方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97 二、跳类健身方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01 三、投掷类健身方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307 第四节 田径运动健身方法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运用 /313 一、健身走锻炼方法 /313 二、健身跑锻炼方法 /319 三、中老年人进行锻炼时应注意的问题 /326 四、中老年人运动健身的自我评价与监督 /329 第五节 田径运动健身项目的组织竞赛特点 /333 一、比赛规则与规程的制定 /333 二、田径运动健身娱乐活动的竞赛组织及编排要点 /335 三、田径运动健身项目竞赛成绩判定的基本方法 /338 四、田径健身项目组织竞赛的注意事项 /339 第八章 走、跑类项目的教学与训练方法 /341 第一节 走、跑项目技术教学 /341 一、走、跑项目技术教学重点与难点 /341 二、走、跑项目的技术要点 /343 三、走、跑项目主要技术教学手段 /347 四、走、跑项目技术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355 第二节 走、跑项目的训练 /359 一、走、跑项目不同年龄段的训练特点与要求 /359 二、走、跑项目训练内容与方法 /371 三、走、跑项目训练的检查与评定 /399 第九章 跳跃类项目的教学与训练 /403 第一节 跳跃项目技术教学 /403 一、跳跃技术教学重点与难点 /403 二、跳跃技术要点 /406 三、跳跃技术教学主要教学手段 /412 四、跳跃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416 第二节 跳跃项目的训练 /419 一、跳跃项目不同年龄段训练的特点与要求 /419 二、跳跃项目训练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430 三、跳跃项目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450 四、跳跃项目专项身体训练水平的评定 /457 第十章 投掷类项目的教学与训练 /461 第一节 投掷项目的技术教学 /461 一、投掷项目的技术教学重点与难点 /461 二、投掷运动的技术要点 /466 三、投掷项目主要技术教学手段 /476 四、投掷项目技术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481 第二节 投掷项目运动训练 /485 一、投掷项目运动训练特点与要求 /485 二、投掷项目运动训练内容与方法的选择 /490 主要参考文献 /52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代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贵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体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92780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2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04 |
出版时间 | 2005-10-01 |
首版时间 | 2005-10-01 |
印刷时间 | 2006-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82 |
丛书名 | |
印张 | 16.87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0 |
宽 | 141 |
高 | 2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