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1世纪新闻炼金术
内容
编辑推荐

多年之后,如果有人想从中国经济的镀金时代里寻找财经新闻操作的若干印记,人们应该需要《21世纪经济报道》,或许也会找到《21讯》这样一本快刀一样的小刊。本书精选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内刊《21讯》。那些新闻成品背后的加工过程,以及受条件所限不能公开发表鲜为人知的新闻内幕,对广大读者同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目录

新闻头等舱/1

21世纪“新闻精细化运动”/2

我们怎样服务中国最优秀人群 ——丘克军访谈/6

让新闻创造价值——沈颢访谈/11

我们的门槛在哪里?——刘洲伟谈新闻技术/16

《21世纪》的“机动”情结/20

伟大的追问/23

数一数二/26

21世纪经济报道“黄埔一期”/29

为什么是商业,而且评论?/32

一本杂志的诞生——《21世纪商业评论》的创刊礼札记/36

从炼狱里看见天堂/40

向上生长的力量/43

一场颠覆性排名的出台前后/44

关键时刻的关键聚会/47

我们站在高岗上/54

Hi,Jack/59

博鳌脸谱/62

追梦之旅/65

感悟发行/71

2004年发行圆桌论坛/76

我们是“扒粪(muck—racking)”工人/79

“新闻警察”在行动/80

突破困局/83

王永庆、青岛和我/86

我的“线人”/89

制造“湖南的机会”/92

因为有你/94

THE MAKING 0F“GoING T0 ST0RY IN WASHINGTON”/97

南方证券崩塌的新闻报道背后/100

生日之困/103

最大的风险在于不知道风险的存在/106

中小企业板专题出炉前后一/109

赵新先的朋友观:一个时代的商业逻辑/112

赵新先:那个渐行渐远的国企强人/115

与国家领导人面对面/118

中国教育的幸事与不安/122

追杀“鸟巢”/127

头条稿件是如何诞生的/134

没有讲完的春都故事/141

华夏证券新闻背后/146

房地产:宏观调控下的剧烈“喘息”/150

冰火两重天的煎熬/153

“捉拿”斯蒂格利茨/156

包头空难发生后……/160

温州炒煤团调查纪实/163

全球大救灾的另一阕悲歌/168

我当侦探的日子/172

新闻会客厅/177

卫留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78

猛人郁知非/181

李思廉的开发情愫/186

激情刘晓光/189

刘长乐:指挥凤凰起舞的人/193

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我是一名看方向的飞行员/197

李煜耀:经营公司就同爬山一样/200

牧师孙宏斌/203

马蔚华:网络“布道”/206

巴曙松:人在江湖飘/209

郎成平神话/212

新闻人读书,我们读新闻人/215

《李鸿章传》/216

《禅是一枝花》/218

《病隙碎笔》/220

《两个幸运的人:弗里德曼回忆录》/222

《表达自由的法律限度》/224

《以自由看待发展》/225

《极度驾驭》/226

《孙子三论》/227

《别拿畜生不当人》/230

它可以帮编辑们做做功课——《(华尔街日报)使用指南》/232

《乡关何处》/234

陈楫宝的非典型成功之道/236

千面“马潇潇”/239

头版先生的故事/242

陈挺坚挺/245

法治始于秦/248

四川妹子,麻辣清香/250

为什么是徐万国?/253

“双枪王”姚峰调查/255

喝酒,或者其他道具/258

后记:新闻刀客/261

试读章节

21世纪“新闻精细化运动” 米粒

抹去三年来中国财经媒体领域的如梦浮华,《21世纪经济报道》开始在新的起点上奔跑。“前段时间一直有读者反馈,文章越来越难读了,我们经过评估发现,新闻品质的确存在一些问题。”2004年9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主编刘洲伟说,问题主要在写作方面,也就是人们说的内容线索多,但内容粗糙。“于是沈总提议,以全面提升产品品质为目标,来一场新闻精细化运动。”

刘洲伟解释,精细化运动包括对报纸内容所有元素的提升,包含版面语言、编辑手段等等。他认为,财经新闻虽然有一定的专业性,但也要写得好读好看,并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能老是用脚跑新闻,面是要用大脑写新闻。”“我们不能拿毛坯房给大伙看”

在刘洲伟看来,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新的骨干力量成长太慢。特别是在扩期之后,情况尤其严重。

“扩期之后,本来就需要大量的记者,而事实是,在原来的很多优秀记者都成为管理层之后,我们新的优秀记者却成长缓慢,这就形成了人才的断层。”而这些断层造成了文章“注水”情况严重。“很多人都夸奖我们新闻敏感性很强,记者遍地都是,但是从来都没有人说你们文章写得很好,这都让我们觉得很没面子。”刘洲伟认为,有些文章绝对不是《21世纪经济报道》应有的水准,仅仅是“毛坯房”。

《21世纪经济报道》素来以深度报道见长,文章长度皆在3000字左右,这在同类报纸中亦属“巨无霸”体型。而财经新闻本身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对记者和读者都有一定的知识要求。这些决定了财经报道先天对记者的表达能力有较高要求。

而开展“精细化运动”,就是要求记者和编辑共同努力,对新闻元素进行充分挖掘,把原始的新闻材料打磨成一个精致的新闻产品。“你不能拿到料就迫不及待地去写,你要通盘考虑清楚,所谓意在笔先。”刘洲伟形容,这种理念要像一个芯片一样植入记者的大脑。

刘洲伟介绍,开展这场运动的战略目的,是为明年的扩张打基础。他说,《21世纪经济报道》要提高市场占有率,很重要的一项是在新闻内容上有一个实质性的提升。改善阅读口感,传递阅读愉悦,是最直接的表现。“73l”工程

为了鼓励记者在写作上大下功夫,刘洲伟表示对稿件的打分标准已经有所改变,原先写作影响所占权重为50%,现在改为70%。

“文章写得好不好,并不是简单的形式问题,形式本身就是价值。”刘洲伟认为,苹果电脑和索尼产品的外观很漂亮,这就已经构成50%的价值。他直言不讳地指出,《经济观察报》在一些文章的形式主义上就做得不错。

与此同时,21世纪经济报道还在编委中推行“731工程”。即七名编委每人都有三大任务:挖掘一个成熟记者,培养一个年轻记者,每期限抓一条成熟新闻。此外,每期报纸头版文章的修改必须由编委“躬亲”,每个版块的头条必须由版块负责人重写。编委和版块负责人必须把记者的文章当成自己的文章来改。

“731工程”推出后,已经取到不错的效果。最直接的反应来自市场。“我是个专业人士,喜欢同时购买几份同类报纸。”北京一家公司老总说,4月份,《21世纪经济报道》在他手中停留的时间是最短的,而现在则最长。“文章是记者的修炼”

刘洲伟认为,记者的工作很特殊,“工作性质注定他不是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而是一个独立的制作人,每一个作品完成以后都署上记者的名字,直接影响到他在江湖上的地位”。  当年刘洲伟在南方周末当记者时,人称“一枝笔能决定行业的生死”,“一篇文章值100万”。刘洲伟写段永平从“小霸王”出走、原爱多总经理胡志标从城市边缘人做成行业领袖等等,行文颇多风云跌宕之气,当时几乎无出其右。

“我那时每写一篇大伙反应还不错的文章,真有一种满足感。尤其同道切磋之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然后再大吃一顿——当年玉树临风的一浊世翩翩佳公子,如今胖得不忍卒‘读’,就是那时熬成的正果。”刘洲伟回忆说。而据他的好友透露,当年刘洲伟写财经新闻时篇篇都是呕心沥血之作,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必定要花上一天一夜的时间,深受难产之苦。

后来创办《21世纪经济报道》,报纸的每版头条标题的拟定都是刘洲伟亲自操刀。刘洲伟称“做标题往往要花很长时间,想一个标题有时候有痛不欲生的感觉”。但有好的创意时,亦觉得有非同寻常的狂喜。

“对于记者来说,写作是一项修炼,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经受这样的修炼。”刘洲伟坦陈,如果只是把工作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则索然无味,那不仅是谋自己的财,害自己的命,更是谋杀市场。“读者最终会抛弃你的。一旦被市场抛弃就完了。”P.2-5

序言

瞧,那些新闻的圣徒

对于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沉湎于新闻的无限可能性是危险的,但也是必需的。

“新闻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

我相信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周而复始地处在这样一种天问之中。

这种问题必定会击到我们,但好在它击不垮我们。

因为这个工作的实质决定了,唯有尝试才能生存,才能解恨。

而无限的可能性,正贴在尝试者的额头上,

只有不停地敲击地面,才能把它刻在地上。

不停地做吧,这是我们的原罪;

就像每一个我们所采访的受难者一样。

原罪带来光芒。

应该尊重每一条新闻,尽管它有随时死去的无限可能性。

那就为它们修建一座教堂吧。  ’

“怎样做究竟最好呢?”

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有反省的能力、质疑的义务,

就像每一个人都有修建自己的教堂的权利,无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心的。

“无限地逼近真相。”这句话应该写在新闻的圣经上。

每一条新闻问世,便是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受难时。

新闻的无限生长速度,就是在那瞬间暂停了一下。

不停地停止吧,新闻;因为你们都是一些必需的错误。

生长带来突破,停止带来颠覆。这就是我们的轮回。

轮回意味着永远。

即使新闻死了,

也会留下圣徒无数。

沈颢

后记

新闻刀客

多年之后,如果有人想从中国经济的镀金时代里寻找财经新闻操作的若干印记,人们应该需要《21世纪经济报道》,或许也会找到《21讯》这样一本快刀一样的小刊。而在这个时代,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刀客们正从每个社会经济细胞里,为阳光的射线撕裂着可能的缝隙,居然成功了,在一个不是最好,但绝非最坏的时代。

为什么会是《21讯》?为什么不是《21讯》?!

《21讯》是新闻刀客们在斩落每一刀之后的优美留言。因为真情流露,所以酣畅淋漓;因为仗义执言,所以刀刀见肉。所以,在每个“新闻背后”,一切好奇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操作模式的人们,可以立体感受到每一条新闻真实的脉动;在每一期的“名人名堂”里,人们都可以体味到这些新闻圣徒们的爱恨情仇——尽管他们在报纸上的每个字每句话都不能带有任何的感情色彩;在每一趟的“头等舱”里,人们都可以看到这个年轻媒体的成长轨迹——也许更多是片段……

2003年底,当我向发行人沈颢提出编制一本面向高端读者的刊物时,他毫不犹豫地支持了这一想法。尽管当时的想法很纯粹——希望在报社和读者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但后来发现这确实是非常讨巧的一种做法。因为,我的内容提供者——这本杂志的作者们,都是身经百战的文字高手,不仅可以保证内容的原创性,还可以有效保证文字的质量。更重要的是,因为常年在前线“浴血奋战”,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新闻内幕。而这些,正是《21讯》希望能够奉献给它的读者们的终极内容。

在这个前提下,《21讯》的制作只有一个悬念:到底如何定位?

内刊市场从来不乏高手,比如《万科周刊》,比如《SOHO小报》,比如《生活家》。到底哪样的内刊才好?你是给自己人看,还是给客户看,抑或是两者兼顾?在各种渠道刊物多如牛毛的今天,新的渠道刊物如何在内容上有所建树,以至木秀于林?思考的结果是,必须“贴近”消费者。也就是说,读者才是我们传递的终极目标,而非很多刊物的自娱自乐,传递老板自己的声音。

思路决定出路。我们最初的思考路径是,每个消费者在消费《21世纪经济报道》新闻的时候,看到的全部是成品,而成品背后的加工过程,以及受条件所限不能公开发表鲜为人知的新闻内幕,同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换句话说,报纸刊登新闻的A面,而《21讯》的内容则是新闻的B面。对于B面内容的挖掘,基本上是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为重心,呈波纹状不断向外扩展外延,只要和《21世纪经济报道》相关就可以成为刊物的内容。如此,则可以有效保证内容形散神凝。

定位就是竞争力。《21讯》甫一落地,立即令人刮目。

仅仅几期之后,我的耳边就开始充盈旁观者的赞誉。不仅仅是来自刘永好,以及其他在这个经济社会上都有震撼意义的名字。当然还有江湖中人。特别是刘洲伟主编赞称《21讯》的某些快意文章应该取代主报某些文章时,我觉得明明是在啜饮类似轩尼诗这样的洋酒。而对于丘克军总编支持集结出书,那感觉分明是抽了大奖。

不可否认,如果现在的《21讯》可以谓之成功的话,我当然知道这不仅仅是因为定位准确,也不仅仅因为条状开本和蒙肯纸印刷这样简单。成功的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这个巨人就是《21世纪经济报道》——这个以“新闻创造价值”为理念的中国商业报纸领导者。按照里斯“第一者生存”的说法,这份报纸以建立标准为开端,已经攫取了行业巨大的份额。《21讯》清楚,自己的定位和未来,就是追随《21世纪经济报道》的成功路线。

很显然,作为21俱乐部刊物,《21讯》承载着沟通的重任,他的作用就是培养客户忠诚度,传播企业文化。未来怎么走?这是我们每天都要思考的问题,心态一如刘洲伟主编所说的“从炼狱里看见天堂”。眼下,我想事情正在告一段落。下一步,我们正在考虑如何改版,如何让《21讯》更生猛,更有生命力。或许我们会扛起“企业明星娱乐化”的大旗,让《21讯》拥有更多的有趣的名堂。你的建议呢?

感谢沈颢,让我们拿起这把快刀,任意挥舞;感谢陈东阳,为每一把刀注入了生命;感谢王玉德,这位曾经的主笔,率先激活了“名人名堂”等栏目;感谢仍在工作,以及离开了21世纪报系市场中心的同事们,是他们的辛勤工作,让《21讯》笑傲江湖;感谢所有的21世纪的新闻刀客们,是他们刀剑如梦,让《21讯》梦想成真。

感谢《21讯》的编辑:封华、子林、筱静。感谢景敏。感谢本书的责任编辑刘志一博士。是他们的努力使这些优美的文字变成一本精美的图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1世纪新闻炼金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21世纪经济报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南方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524213
开本 24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图书小类
重量 0.3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219.2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4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9: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