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人生之体验
内容
编辑推荐

何谓人?何谓生?何谓人生之路?何谓人生之价值?何谓理想之人格?本书为你带来这些答案。本书是作者的精神自传,作者结合自己人生的外在经历和内在的灵魂煎熬,率性而思而诉诸于字里行间。让你体会到同作者一样的人生感受,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内容推荐

作者不从寻常的学理角度出发,不以逻辑的推理攻城略地般的解说人生问题,而是结合自己人生的外在经历和内在的灵魂煎熬,率性而思而诉诸亦文亦白的文字。因此,本书可谓直指人心,直逼世道,有很强的震撼力。本书亦可谓作者的精神自传,写得千回百转,蛛丝马迹,须读者用心一一寻觅。

目录

自 序 /1

导言 /1

导言附录——我所感之人生问题 /16

第一部 生活之肯定 /23

导 言 /23

第一节 说人生之智慧 /23

第二节 说真理 /24

第三节 说宁静之心境 /27

第四节 说自我之确立 /33

第五节 说价值之体验 /42

第六节 说日常生活之价值 /57

最后的话 /65

余音 /67

第二部 心灵之发展 /68

导言一 /68

第一节 心灵与自然之不离 /69

第二节 心灵在自然世界之发展 /72

第三节 心灵之自己肯定与自己超越 /78

第四节 心灵在精神世界中之发展 /84

第五节 精神自身之信仰 /95

结论 /100

第三部 自我生长之途程 /101

导 言 /101

第一节 婴儿之自言自语 /102

第二节 为什么之追问与两重世界之划分 /104

第三节 爱情之意义与中年之空虚 /108

第四节 向他人心中投影与名誉心之幻灭 /111

第五节 事业中之永生与人类末日的杞忧 /113

第六节 永恒的真理与真理宫中的梦 /116

第七节 美之欣赏与人格美之创造 /120

第八节 善之高峰与坚强人格之孤独寂寞 /126

第九节 心之归来与神秘境界中之道福 /130

第十节 悲悯之情的流露与重返人间 /133

第四部 人生的旅行 (童话) /139

导 言 /139

一 母亲的隐居 /140

二 长途的跋涉 /143

三 幸福之宫的羁留 /151

四 虚无世界之沉入 /157

五 罪恶之尝试 /160

六 价值世界的梦游 /163

七 到不死之国的途中 /171

八 重返人间 /175

附录 心理道颂 /178

前言 /178

第一节 明宗 /178

第二节 呈用——文化 /186

第三节 立体——率性 /191

第四节 世出世间 /196

第五节 思道 /199

试读章节

八 说理想兴趣之冲突

在不同的价值理想间,各方面的生活兴趣间,有时会免不了冲突同矛盾,这将如何解决?

唯一的解决法,是反省当下时间空间中,所容许你实现的最好的理想,可满足的最好的生活兴趣。

当下的时间空间中,一定有它唯一能容许的、你所欲实现的比较最好的理想,或欲满足的最好的生活兴趣的,只要你耐心去发现它。

你可先发现它、先实现它、满足它,然后去实现满足其余的。

你要知道这不是你失了自由,受了时空的限制。

恰恰相反,当你以当下的时间空间,作满足你生活的兴趣、实现你理想的坐标时,你的生活才有了重心。

你的心灵才不复是一梦游者,而在实际宇宙中生了根,同时赋予实际宇宙以精神的意义,成了实际宇宙中的电台,集中你精神的电,而转输于全地球。

你的心灵,生根于实际宇宙,赋予实际宇宙以精神的意义,你的心灵,才成为实际宇宙的主宰,而获得真正的自由。

九 说当下的满足

也许有的时候,环境会完全不容许你实现任何的理想,满足你任何的生活兴趣。

那你便当推阐我们前所说的“工作之意义即在工作自身”的话,而明了努力于理想之实现,努力于生活兴趣之满足的意义,亦即在此努力自身。

只要你真正地努力,若得不着结果,那由外在的环境去负责。只要你能对于你之真正努力,有充分自觉的体味,你将发现,你的理想,已实现在开始努力的一刹那,你的生活兴趣,在此一刹那中完全满足。

只是对于你之努力之充分自觉的体味,你常常是做不到的。

十 说自杀

还有的时候,你将遇着对你同样好,而绝对冲突的理想,在同一时空内,要求你实现它,你不能分出其先后之次序,而环境又只容许其一,这是你无法解决的问题。

但是这时你立刻发现,你之不同时实现两种同样好的理想,由于你的心身,是有限的心身。

你的心身之有限性,使你不能实现两种理想。你的心身之有限性,阻碍两种理想之实现。它是罪恶之原始。于是你悟到自杀之必要。

但是实际上,一切绝对冲突的理想,绝不会真正是对你同样好。

你若能耐心去衡量比较,一定会慢慢发现其中之一,是比较好。你将觉得你仍当留下你的生命,去实现那比较好的理想。不过,在未发现孰为比较好之时,为要同时完成两种理想,而不惜你的生命,你是能忠于你之全部理想的。所以一个因此而能下最大决心去自杀的人,也是可赞许的。

十一 说自杀之失败

你用了最大之决心,去断绝你之生命而自杀。然而在自杀之际,你可为了更大的人生义务之未尽,或以求生意志之不能征服,或他人救了你,而自杀不成,是为自杀之失败。

我们说一个曾决心去自杀,而又经验自杀之失败,再重新建立人生的人,将成一最有勇气的人。

P38-39

序言

(一)我前著《人生之路》,共十部,分为三编。三编将分别出版,故易其名。本书原为其第一编。今定名“人生之体验”。第二编拟名“道德自我之建立”(此书于一九四四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九六三年于台湾人生出版社重版),第三编拟名“物质生命与心”(此书于一九五三年并人《心物与人生》一书,于台湾亚洲出版社出版,一九七五年台湾学生书局重版)。

(二)本书重直陈人生理趣。于中西先哲之说,虽多所采择,然融裁在我,故绝去征引。称心而谈,期于言皆有指,可以反验诸身;故一义之立,多无论证。

(三)本书立义,无论证,亦无外表之形式系统,各部义蕴,交流互贯,中心思想,即透露文中。故无纲目式之结论,可供人之把握。今为使读者易于悟会其中心思想之所在,姑设下列数问,随意作答。虽有近游戏,然全书归趣,亦可因此而见。

何谓人?今借《礼运》一语答日:“人者,天地之心也。”复借尼采一语答日:“人是须自己超越的。”

何谓生?今借陈白沙弟子谢事占一诗答日:“生从何处来?化从何处去?化化与生生,便是真元处。”

人生之本在心,何谓心?今借朱子一诗答日:“此身有物宰其中,虚澈灵台万境融,敛自至微充至大,寂然不动感而通。”

何谓人生之路?今借陆放翁之诗答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复借秦少游一诗答日:“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何谓人生之价值?今借王安石诗答日:“岂无他忧能老我,付与天地从兹始。”复借忘名之某诗人之诗答日:“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何谓理想之人格?今借陆象山一诗答日:“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何谓理想之人格之归宿?今借近人梁任公诗二句答日:“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阔立多时。”

(四)关于本书写作之形式之所以如此,我亦有数聊以解嘲之答复。

本书何以分许多部而似不相统属?今借苏东坡一诗解嘲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本书各部义蕴之交流互贯处,何以不先指出?今借王维诗解嘲日:“玩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遥爱云木秀,初疑路不同;焉知清流转,偶与前山通。”

本书何以不用最确切的语言表真理?今借歌德二语解嘲日:“真理似乎是把光不但放射于一方面,而且也放射于多方面的金刚石般的东西”;“只有不确切的,才是富于创生性的(Only theinadequate is preductive)”。

本书何以说许多话有意地不说到尽头处?今借歌德一语,省略数字变其原意解嘲日:“我们对高级的原理,只应该有益于世间的范围内说出,其余的我们应该藏在心里。但是它们会和隐藏了的太阳之柔和的光明一样……广布它们的光辉吧。

     唐君毅一九四三年五月二十日于重庆中央大学柏树村宿舍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人生之体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君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354511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7
出版时间 2005-07-01
首版时间 2005-07-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21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2
出版地 广西
230
15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1: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