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书名所示,这是一部从现代性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论文集,也是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讨论的第二部论文集。这本论文集,记录和展现了国内学者从现代性的角度重写中国文学史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图书 |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
内容 | 编辑推荐 正如书名所示,这是一部从现代性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的论文集,也是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讨论的第二部论文集。这本论文集,记录和展现了国内学者从现代性的角度重写中国文学史所作出的不懈努力。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从现代性的角度研究中国文学思潮的论文集,也是关于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讨论的第二部论文集。第一部论文集是1999年出版的《现代性与中国文学》,它记录了从1997年开始的由杨春时、宋剑华的《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近代性》一问所引发的关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问题讨论。 目录 序 (1) 上编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思潮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是启蒙主义 ——现代性视野中的五四文学 杨春时(3) 美学的浪漫主义和政治学的浪漫主义 俞兆平(17) 现代民族国家与中国新古典主义 杨春时(37) 中国现代文学中古典主义思潮的历史定位 俞兆平(48) 现代性:浪漫主义研究的新视角 张旭春(66) 现代性语境中的中国浪漫主义文艺运动 冯奇(84) 启蒙现代性与五四文学的历史规定性 洪峻峰(102) 现代启蒙文学叙事中的现代性 逄增玉(115) 现代性叙事与被叙述的历史 ——对于20世纪文学史建设的思考 董之林(129) 混沌的现代性 ——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总体特征的一种解读 张光芒(148) “现代性”的文学诉求 ——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特性考察 耿传明(160) 中国现代文学浪漫精神退位的文化解读 何锡章(173) 下编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以现代性为衡量的主要尺度 ——也谈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开端 朱立元 王文英(181) 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与文学史重构 孔范今(202) 现代文学观的发生与形成 旷新年(227) 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现代性冲突与阶段性特征 余虹(248) 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陈晓明(262)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同步渗透中的文学 丁帆(285)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 杨联芬(302) “重估现代性”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传统的再认识 李怡(318) 再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现代性”话语局限 袁国兴(337) 时间性分析:对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一点考察 张弘(345) 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两种反现代意识 张福贵(360) 现代性与中国文学的内在关联 李庆本(373) 我们怎样进入历史 ——论现代中国文学的现代品格 张均(386)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春时//俞兆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5662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9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5 |
出版时间 | 2005-09-01 |
首版时间 | 2005-09-01 |
印刷时间 | 2005-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9.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30 |
宽 | 166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