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文明之间存在怎样的瓜葛?它们在不同语境中被人们使用时所呈现的优先权的不同蕴含着怎样的历史与社会意义?它们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又会有怎样的启发?本书尝试着通过对文化和文明这两个关键词的思想史意义进行追溯而对这几个问题作出解答。
图书 | 文化与文明/文化研究关键词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文化与文明之间存在怎样的瓜葛?它们在不同语境中被人们使用时所呈现的优先权的不同蕴含着怎样的历史与社会意义?它们对我们现在的生活又会有怎样的启发?本书尝试着通过对文化和文明这两个关键词的思想史意义进行追溯而对这几个问题作出解答。 目录 1/一、赫尔德:文化观念的确立 1/1.光明、仁爱的一生 4/2.反思“文明” 7/3.文学作为民族文化的表征 13/4.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 17/5.义化史的哲学建构 29/6.结语 33/二、马修·阿诺德:作为对抗文明的文化救赎 33/1.从“迷途的狂欢者”到社会政治批评家 36/2.来自“异邦”的“文化”概念 39/3.何谓文化? 43/4.文化对抗:非利士主义 47/5.文化对抗:自由主义 51/6.文化融合:对文明的救赎之策 58/7.结语 60/三、阿尔弗莱德·韦伯:文化与文明的对立 61/1.文化社会学的开山先驱 63/2.何为文化社会学? 65/3.对文化与文明对抗的首次系统阐释 73/4.“另一种现代化道路”及其启示 75/5.结语 76/四、埃利亚斯:在“礼貌”与“教养”之间 76/1.循着文明的脚步 79/2.从“礼貌”到“文明” 80/(1)十字军东征之后“礼貌”概念的浮现 83/(2)文艺复兴时期宫廷社会的“礼貌” 86/(3)“文明”与专制国家的社会发生学起源 90/(4)“文明”的发展趋势和规律 92/3.“文化”:作为德意志民族的关键词 93/(1)知识与教养 94/(2)法、德市民阶层政治参与程度的历史区别 96/(3)“教养”与趣味:以歌德与腓特烈大帝为例 100/(4)“文明”与“文化”:不只是“礼貌”与“教养”之争 105/4.结语 107/五、哈贝马斯:现代性语境下文化问题的阐发者 107/1.现代性哲学话语的言说者 109/2.从公共领域理论到交往行为理论 119/3.文学公共领域与文化现代性的发生 126/4.交往行为理论与文化的有效性要求 132/5.结语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文化与文明/文化研究关键词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曹卫东//张广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55181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90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5-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6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0 |
丛书名 | |
印张 | 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02 |
宽 | 12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