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节约型城市/建设节约型社会书系
内容
编辑推荐

节约是我们的老传统。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征程中,我们的城市该何去何从?本书讨论了这一个问题。全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讨论,包括从理论上解释和说明节约型城市的概念、内涵、特点、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了节约型城市的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等问题。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节约型城市的实践问题。

目录

第一部分 建设节约型城市的理论探讨

一 什么是节约型城市/3

(一)节约的基本内涵/3

(二)城市的基本内涵/6

(三)节约型城市的基本内涵/15

二 为什么要建设节约型城市/19

(一)国内外客观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19

(二)人类社会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23

三 怎样建设节约型城市/28

(一)节约型理念的构建/28

(二)节约潜力的挖掘/29

(三)节约型城市体制、机制的重塑/30

第二部分 节约型坡市建设的规列设计

四 节约型城市建设规划的特征与意义/35

(一)规划的含义及类型/35

(二)规划的特征/41

(三)规划的功能及意义/42

(四)规划实例: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报告/52

五 节约型城市建设规划的基本框架/72

(一)规划制定的现实依据/72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73

(三)规划的主要内容/75

(四)规划实例:上海市节约用水规划/82

第三部分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方案设计与评估指标体系

六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方案设计/101

(一)方案设计的含义及分类/101

(二)方案设计的原则/104

(三)方案的评估与抉择/107

(四)实例:天津市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实施方案/109

七 节约型城市建设的评估指标体系/117

(一)概念及功能/117

(二)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21

(三)指标权数的确定/123

(四)节约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构成/125

第四部分 国内外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实践探索

八 国内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实践探索/135

(一)北京/135

(二)上海/145

(三)青岛/151

(四)其它城市/160

九 外国建设节约型城市的实践探索/166

(一)法国城市/166

(二)美国城市/169

(三)德国城市/175

(四)丹麦城市/183

(五)日本城市/188

(六)英国城市/195

(七)巴西城市/201

第五部分 附录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9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16

附录三 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223

附录四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资源节约、

保护与利用/243

附录五济源市“十一五"城市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

建设规划(2005~2010年)/250

试读章节

苏州的基本市情是人口密集、经济密度大、资源相对贫乏,很显然,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来带动经济高增长,必将逐渐削弱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换言之,苏州现有的资源、能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力难以继续满足传统粗放型模式下的未来1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利用高新技术和绿色技术改造传统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增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应该成为苏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

苏州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第一,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促进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第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第五,促进环境保护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接轨;第六,促进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和科学技术发展方向的转变。

(2)苏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需求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实现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苏州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等领域诸多学科的理论及实践,必须合理规划、精心组织、有序实施、全面发展。为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规划先行,以规划科学引导发展。

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生态学原理,以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行为准则,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主线,构建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建设循环型生态城市,推动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规划的范围和时限:本次规划的重点空间范围为苏州市区,兼顾苏州市下辖五市(县);本次规划的基准年为2002年,近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

(3)规划研究的技术路线

广泛收集苏州社会、经济、自然环境、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等方面的资料。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以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根据生态学原理,运用“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循环经济原则,结合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借鉴作用,系统分析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提出与循环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关键目标——经济总量目标、经济结构目标、人民生活质量目标、资源利用和污染控制目标,并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预测其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根据苏州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趋势以及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指标体系。基于单个组织、组织群落和一定范围内的社会区域三级循环经济圈的多级耦合以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交叉渗透,构建系统化的完整的循环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绿色消费等措施有机结合起来,针对三级循环经济圈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方案要点,提出苏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行动战略和保障措施。本次规划研究的工作程序见下图4~1。

P53-54

序言

节约是我们的老传统。然而,这个老传统应该说是优秀传统在所谓的现代消费主义观念的冲击下似乎丧失了。好像生活好了,就不需要节约了,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因为对个人来说,节约在什么时候都是一种良性的生活方式和内在追求的行动方式,我们干什么事情,省力、省钱、省脑、省知,总归是一件好事情。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是多快好省还是少慢差费从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节约或者说节省,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本真的生活方式,只不过被所谓的炫耀性消费和身份性符号给玷污了,从而使得节约或节省失去了它的本真。对一个社区、一个机关、一个企业、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来说,节约更为重要。因为,我们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度消耗的基础上的。但问题是,我们的资源是有限的,况且有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至少是很难再生的。现在无限扩大的消费(耗)跟有限的存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个当口,再不大声疾呼节约就不行了。

提出节约型社会是一回事,但理解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又是另一回事。到底什么是节约型社会,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建设节约型机关、建设节约型政府、建设节约型城市、建设节约型社区、建设节约型企业等同建设节约型社会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等等问题,实际上一直在困扰着建设者。郭强教授主编的《建设节约型社会书系》(《节约型社会》、《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区》和《节约型企业》共5本),就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这套丛书的内容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理论讨论,包括从理论上解释和说明节约型社会、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区、节约型企业的概念、内涵、特点、理论基础(循环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建设条件(思想条件、节约潜力和以往经验、政策条件和建构模式);核心领域以及国外经验等内容。第二部分重点讨论了节约型社会、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机关、节约型社区、节约型企业的建设规划、方案设计和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等理论和实际问题,给出了规划和设计以及评价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知识和操作性方案。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了节约型城市建设、节约型机关建设以及节约型社区建设等理论和实践问题。

从这套书的内容上看,应有这样几个特色:一是理论性。作者从理论上讨论了何谓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到底有什么样的内涵、节约型社会的突出特点是什么等问题。实际上,这为节约型社会的设计者和建设者都可能提供一定的思路。第二,实用性。在理论上澄清了有关误区和误解之后,就应该提供节约型社会建设规划意见和建设方案以及对节约型社会建设成效的评价。作者在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操作层面上也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和见解。第三,前沿性或者说是预警性。建设节约型社会要着重抓好节约文化建设,形成节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支撑社会持续发展的节约文明。但是,目前的节约型社会建设对此关注不够。在节约型社会的建设中如何仅仅就节约而节约,而不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势必要使建设走上歧途。

由于作者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这部书,因此,毛病肯定不少。我深切地希望作者对节约型社会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向读者奉献更为精彩的内容。因为应急研究必须同持续研究结合起来,才能有更加扎实的成果。我也盼望读者报着善意的建设性态度能直接跟作者互动,把您的建议和意见,把书中存在的问题和毛病告诉作者,以利作者加强研究或者读者作者共同研究,从而支持和推动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邓伟志

2005年8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节约型城市/建设节约型社会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郭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697899
开本 16开
页数 26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5-09-01
首版时间 2005-09-01
印刷时间 2005-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9:4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