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医案类书,由明代医家江瑾及其子江应元、江应宿编集,书成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全书共12卷,分205门,辑录明代以前历代名医临床验案2400余首。是对明代以前中医医案的全面整理、系统选编。该书的编纂,实开我国医案类书编纂之先河,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图书 | 名医类案/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医案类书,由明代医家江瑾及其子江应元、江应宿编集,书成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 全书共12卷,分205门,辑录明代以前历代名医临床验案2400余首。是对明代以前中医医案的全面整理、系统选编。该书的编纂,实开我国医案类书编纂之先河,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内容推荐 《名医类案》是明代医家江璀及其子江应元、江应宿编集之作。原书成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后经清代名医魏之磅(玉横)重订。全书共十二卷,分为二百零五门。 本书大量搜集了明以前历代名医验案,同时博采经、史、子、集之中的相关资料,结合编者个人医案,共录病案2400余则,收辑内容广泛,涉及病类丰富,涵盖了传染病、内科杂病、外科病、五官科病、妇科病、儿科病、精神疾病等多种疾病。书中所载病案,大都有姓名、年龄、体质、症状、诊断、治疗等项,对部分重要医案还附有编者按语,提示该案要点,所以本书对于学习和吸取古代医家的治病经验,很有参考价值,尤其是对指导中医临床实践更为有用。 本书既是明以前著名医学家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密切结合的典范,在运用中医理论探讨和处理具体病证时,发前人所未发,补前人之不足,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理论,丰富了中医的治疗经验,促进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对后世影响很大。至于书中不尽符合现代要求的个别论点,读者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 目录 卷一 1 中风 3 虚风 13 伤风 14 通风 15 沓风附漏风 16 中寒 17 中热 18 伤寒 19 瘟疫 46 大头天行 48 沙 51 卷二 53 内伤 55 命门火衰 74 暑 76 湿 80 消渴 83 火热 85 郁 92 颐养 94 医戒 95 卷三 97 痰 99 笑哭不常 106 厥 107 痔 109 瞑目不食 110 人渐缩小 110 人暴长大 111 人化为水 111 卒死 111 ……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名医类案/中医临床必读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明)江瓘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06727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55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76 |
出版时间 | 2005-08-01 |
首版时间 | 2005-08-01 |
印刷时间 | 2008-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8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R249.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38 |
高 | 20 |
整理 | 苏礼//焦振廉//卢棣//胡玲//张琳叶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