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中国新疆古楼兰鄯善为中心,以考古发现的材料和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实地考察,从多学科角度对该地区自远古至公元6世纪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艺术发展状况、风格特征、文化源流、学术价值,以及与该地区艺术发展密切相关的民族关系、历史背景等作了综合性论述。
图书 | 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中国新疆古楼兰鄯善为中心,以考古发现的材料和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实地考察,从多学科角度对该地区自远古至公元6世纪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艺术发展状况、风格特征、文化源流、学术价值,以及与该地区艺术发展密切相关的民族关系、历史背景等作了综合性论述。 内容推荐 本书以中国新疆古楼兰鄯善为中心,以考古发现的材料和历史文献及前人研究成果为依据,结合实地考察,从多学科角度对该地区自远古至公元6世纪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的艺术发展状况、风格特征、文化源流、学术价值,以及与该地区艺术发展密切相关的民族关系、历史背景等作了综合性论述;提出了楼兰鄯善史前时期、两汉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三个艺术阶段的划分概念;首次建立了以图像为核心的较为系统和翔实的艺术谱系;并对楼兰鄯善艺术史中所出现的经典艺术类型如石器、陶器、铜器、织物、服饰、草编、木器、漆器、建筑、绘画、雕塑、岩画、书法及墓葬艺术等作了初步考释。作者认为,楼兰鄯善艺术是东西方及本土艺术相互交融的产物,蕴藏在该地区艺术遗产中的不同文化因素尤为丰富,它体现了楼兰鄯善艺术多元化的文化特质,从而构成了该地区独特的艺术形态和艺术特征。不仅如此,古楼兰鄯善艺术还曾对东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该地区所发现的诸多艺术遗存已成为人类艺术中绝无仅有的珍贵遗产,在中外艺术史中拥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 目录 绪论(1) 一 研究范围、目的与意义(1) (一)研究范围(1)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4) 二 研究方法与艺术分期(7) (一)研究方法(7) (二)艺术分期(15) 三 考古调查与研究状况(17) (一)考古调查(17) (二)研究状况(29) 第一章 楼兰鄯善地理、历史、民族与遗迹概况(35) 第一节 地理环境(35) 一 自然与生态(35) 二 丝绸之路楼兰道(41) 第二节 历史概况(45) 一 史前时期(45) 二 楼兰时期(47) 三 鄯善时期(50) 四 后鄯善时期(60) 第三节 古代居民(63) 一 种族、民族与文化(63) 二 民族关系(73) 第四节 主要遗迹(88) 一 史前时期遗迹(92) 二 历史时期遗迹(98) 第二章 楼兰鄯善史前时期艺术(117) 第一节 石器与陶器(119) 一 石器与陶器艺术谱系(119) 二 石器艺术的产生及特征(130) 三 素陶、彩陶及其文化(138) 第二节 雕塑与木器(145) 一 雕塑与木器艺术谱系(145) 二 人物雕像及艺术特征(155) 三 木器造型及纹饰艺术(159) 四 木箜篌的起源与传播(164) 第三节 织物与服饰(167) 一 织物与服饰艺术谱系(167) 二 织物与服饰艺术特征(177) 三 尖顶帽艺术及其文化(183) 第四节 草编、铜器、骨器与装饰物(186) 一 草编、铜器、骨器与装饰物艺术谱系(186) 二 草篓的形制、功能及其艺术特征(193) 三 铜刀、箭杆与箭镞(198) 四 骨角器与装饰艺术(201) 第五节 岩画(202) 一 岩画艺术谱系(202) 二 兴地、且末岩画艺术(204) 第六节 墓葬与人体装饰(206) 一 墓葬与人体装饰艺术谱系(206) 二 墓葬形制与葬俗特征(211) 三 人体装饰艺术(213) 四 墓表遗迹(217) 第三章 楼兰鄯善两汉时期艺术(223) 第一节 织物与服饰(223) 一 织物与服饰艺术谱系(223) 二 丝织物及其纹饰艺术(262) 三 文字织锦的发现及年代问题(269) 四 毛棉织物与服饰艺术(275) 第二节 木器、漆器与陶器(282) 一 木器、漆器与陶器艺术谱系(282) 二 木器与陶器艺术特征(294) 三 漆器艺术的传入与演变(297) 第三节 铜器、装饰物及其他工艺品(300) 一 铜器、装饰物及其他工艺品艺术谱系(300) 二 铜器的类型与艺术特征(312) 三 装饰艺术(319) 第四节 简牍书法与篆刻(321) 一 简牍书法与篆刻艺术谱系(321) 二 土垠与尼雅简牍书法艺术(329) 三 韩产私印与司禾府印(332) 第五节 建筑、烽燧与墓葬(334) 一 建筑、烽燧与墓葬艺术谱系(334) 二 城址与烽燧(340) 三 墓葬形制与文化(343) 第四章 楼兰鄯善魏晋南北朝时期艺术(347) 第一节 绘画与雕塑(347) 一 绘画与雕塑艺术谱系(347) 二 佛教东渐与犍陀罗艺术(367) 三 米兰佛寺壁画与雕塑的年代、内容及艺术风格(373) 四 楼兰、尼雅等地佛教壁画与雕塑艺术(395) 五 新发现罗布淖尔粟特墓壁画艺术(400) 第二节 建筑与木雕(410) 一 建筑与木雕艺术谱系(410) 二 建筑艺术的类型与特征(438) 三 木雕艺术风格及渊源(441) 第三节 书法、封泥与印章(448) 一 书法、封泥与印章艺术谱系(448) 二 楼兰简纸书法艺术(476) 三 李柏文书(480) 四 怯卢文简牍与封泥艺术一·(488) 第四节 织物、铜器、漆器及其他工艺品(495) 一 织物、铜器、漆器及其他工艺品艺术谱系(495) 二 织物与服饰艺术特征(513) 三 铜器、钱币与陶器艺术(519) 四 玻璃器与漆器艺术源流(523) 第五节 墓葬(527) 一 墓葬艺术谱系(527) 二 墓葬形制与墓俗艺术(532) 三 彩绘木棺(535) 结语(53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古楼兰鄯善艺术综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465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32 |
出版时间 | 2005-02-01 |
首版时间 | 2005-02-01 |
印刷时间 | 2005-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3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7 |
宽 | 170 |
高 | 2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5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