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可不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经典珍藏)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有人问你,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希腊奧林匹斯十二神指哪十二神?“木马计”是怎么一回事?清朝的“八旗”指哪八旗?文艺复兴运动发生在什么时间?何谓“三教”、“九流”?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是什么战争?……这些历史常识性的问题你都能答得出来吗?本书把一些读者可能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然而又较零散的2000个历史常识编辑成册,让你轻松阅读古今中外历史,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内容推荐

《不可不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是一本浓缩中外历史文化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它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娓娓讲述历史的精彩,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内容包括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最常用的知识。板块有历史基础知识、历史知识储备库和历史知识问答等。

目录

中国历史

 史前时期

 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国

 宋辽西夏金元

 明清

 中华民国

世界历史

 史前时期

 古代文明

 中世纪历史

 文艺复兴及新航路的开辟

 近代历史

 现代历史

 历史知识储备库

 历史知识问答

试读章节

孟母三迁

孟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儿时失怙,过着清贫的日子。孟子的母亲靠纺纱织布维持生活。她一心想把孟轲(孟子的名字)抚养成人,可是孟轲十分淘气贪玩。他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常常玩得忘记了回家。孟母眼瞅着孟轲和这些淘气的孩子玩耍而耽误了学业,便决定搬家,让孟轲到一个清静的环境里去学习。可是,新搬的地方隔壁是个铁匠铺,孟轲又学着铁匠玩起打铁来了。于是,孟母再次搬家到了郊外的荒野之处,没想到,清明节一到,荒野里一下子来了许多上坟扫墓的人。孟轲又经不起诱惑,偷偷地溜出家门去观看,并且学着大人的样子用小树枝挂纸钱、烧香、磕头。孟母决定第三次搬家。这回她将家搬到了一所学校边上,将儿子送进学校拜师读书。可是枯燥乏味的学习环境使孟轲忍耐不住,逃学了。孟母将儿子拖到织布机旁,拿把剪刀“咔嚓”一下将自己织的布剪断了,说:“不肯读书的人将来长大了就和这剪断的布一样,是无用的东西!”孟轲幡然悔悟,明白了母亲多次搬家的良苦用心,从此发愤读书,心无旁骛,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学问家,被世人尊称为孟子。

墨子

墨子(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名翟,鲁国人,一说是齐国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是墨家学派创始人。曾担任宋国官职。初习儒术,后自立新说,聚徒讲学,徒属满天下,形成墨家学派,与儒学并称显学。反对诸侯间的战争,提倡“兼爱”、“非攻”、“尚贤”、“节葬”等主张。后人将其学说撰为《墨子》一书。

鲁班

春秋战国之际,鲁国有一位著名的发明家公输般(班),人称鲁班。

据记载,鲁班发明了磨粉用的石磨,还为楚国制造过攻城用的云梯和舟战用的钩钜。他用竹片和木料制成的飞鹊,能连续飞行三天。可谓精巧之至。相传他还为其母亲制造木车马,他母亲端坐车上,由木人驾驭,一去不返,简直胜过当代最节能的汽车。不过,鲁班最大的贡献,据说是改进并发明了后来木工使用的基本工具,所以被尊为木工的祖师爷。

西门豹

西门豹是战国魏文侯时邺城太守。西门豹到任时发现邺城非常凄凉,人口也很少。经询问当地父老得知,是因为河伯娶亲造成的。原来,漳河里的水神叫河伯,他最喜爱年轻的姑娘,每年要娶一个媳妇。不然,河伯就会兴风作浪,发大水把庄稼全冲了。而且,这些都是巫婆勾结里长干的,西门豹用计将巫婆、里长投入河中。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亲的事了。以前离开邺城的人,都纷纷回来了。

西门豹叫水工测量地势,动员邺城一带的百姓开了十二条水渠,引漳河的水灌溉庄稼。有不少荒地变成了良田,一般的水灾、旱灾可以免除,老百姓安心耕种,收成比以前都好。

孟子

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年),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门下,曾游学齐、魏、滕、宋等国,一度为齐宣王客卿,因意见不合隐退,居邹潜心治学。着重发挥孔子学说中的“仁政”、“王道”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应充分运用教育的力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孟子强调知识分子的独立意识与社会职责,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操守准则。被宋儒称为“亚圣”。其论述集于《孟子》一书。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字子休,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之一,杰出的散文家。庄子家贫,但拒绝楚威王厚币之聘,终身不仕。继承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以道为万物的创造者,主张齐物我、齐大小、齐是非等。反对人为,强调事物的自生自灭,否认有神的主宰,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因素,对后代思想有很大影响。著有《庄子》。

屈原

屈原(公元前339年—公元前278年)名平,字原,又名正则,字灵均。湖北秭归人。楚国贵族。曾任楚怀王的左徒、三闾大夫。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爱国诗人。楚怀王被害死,楚国人很气愤,大夫屈原更是怒不可遏,他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操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楚顷襄王听信谗言,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屈原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为纪念这位爱国大诗人,每年五月初五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端午节遂成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屈原生前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如《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其中最有名的是《离骚》。

韩非

韩非(公元前2800公元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法家主要代表,贵族出身,与李斯同拜荀卿为师。得秦王政赏识邀至秦国,受李斯、姚贾陷害于狱中自杀。韩非学说融会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提出法、术、势三者结合,以法为中心的君主集权专制统治理论。韩非是我国先秦时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为数千年封建专制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著作有《韩非子》。

孙武

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古代军事家。他通晓兵法,著兵法十三篇,伍子胥将他介绍给吴王阖闾。阖闾与他谈论兵法,任为将。孙武率领吴军向西打败了强大的楚国,攻入楚都郢城;向北威慑齐国、晋国。吴国在诸侯国中威名显赫,是孙武的功劳。著有中国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孙膑

战国中期的军事家。生卒年无考,齐国人,是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共学兵法,庞涓做魏将后,忌其才能,诱之入魏,借故处以膑刑(去掉膝盖骨,故名膑),并将其软禁。后齐国使臣知其贤,设计救孙膑入齐。齐威王任其为军师,与田忌共战庞涓,取得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并创造了“围魏救赵”和“减灶退兵,诱敌入伏”等著名战例。孙膑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传世的主要著述是《孙膑兵法》,是继《孙子兵法》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军事理论著作。

《法经》

《法经》是我国第一部封建法典,由战国时期魏文侯相李悝编纂,成书年代大约为公元前407年。全书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六部分。李悝编定的《法经》,基本汇集了战国时期各国法律建设的已有成果,在我国法制史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甘石星经》

战国时齐国的天文学家甘德写了一本《天文星占》,魏国的天文学家石申写了一本《天文》,后人将他们的著作合二为一,称作《甘石星经》,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天文学著作。

这部书中记载了许多重要的天文学成就:天文学家已经掌握了月亮和月食的关系,书中写了日食肯定发生在每月初一或每月的最后一天:书中还记载了木星有卫星,这比意大利人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到木星有卫星早将近2000年;书中保留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星表。就是把测量出来的许多恒星的位置坐标和其他特性都汇集起来。星表中记载了二十八星宿和其他一些恒星,一共有、20多颗星的赤道坐标位置,这个星表比欧洲最早的星表要早200年左右。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最全面的总结秦汉以前医学成就的医学著作。相传它是黄帝和他的大臣讨论医学而写的一本书,所以称《黄帝内经入<黄帝内经)大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后来经过秦汉医学家的整理、补充、修改,最终形成。<黄帝内经}内容十分丰富,它总结了过去医学理论的成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广泛的基础,成为以后中医理论的基本法则。

《楚辞》

《楚辞》是楚人屈原及其门徒宋玉、景差等人所撰,其中尤以屈原的作品艺术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招魂》等,其中尤以《离骚》价值最高,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抒情诗。诗中表现他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片深情,具有很强的浪漫主义色彩,文情并茂,传唱千古,代表了战国后期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游说之士计策、谋略及言论的汇编。最初书名纷繁,有《国策》、《事语》、《长书》、《国事》、《短长》等不同称呼。西汉末年,刘向汇集了33篇合订为一书,取名《战国策》。

《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年秦相吕不韦集合手下的门客共同编写的。书出众手,各记所闻,因而内容虽以儒、道为主,亦取璺、法、名、农、阴阳等诸家学说,被后人尊为杂家的代表作。全书26卷,共160篇,总结了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成果。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其中“刻舟求剑”等寓言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六经》

《六经》是儒家学派的六种主要典籍,也有称它为六艺的,它们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种典籍都与孔子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其中,《诗》、《书》都是经孔子整理、编订的;《礼》后来分为三部,《三礼》都成于孔门弟子;《乐》已亡佚,但《礼记》中的《乐记》得其精髓;《易》是孔子喜欢的书,并曾为之作《传》;《春秋》是孔子据鲁史而编撰的。

墨家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墨子认为,世界上一切不合理的事情,都源于人与人的不相亲爱,因此提倡“兼爱”,力主“非攻”,认为当时各国之间进行的战争是最不正义的。墨子反对孔子提倡礼乐的主张,认为儒家倡导的那一套礼乐制度纯属劳民伤财,不利于生产和生活,人们应当“非乐”和“节葬”。在治国方面,墨子的主张主要有两点:一是尚贤;二是尚同。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天子,来统一人们的思想,以防天下混乱。和其他各家的思想相比,墨子的思想是典型的下层庶民的思想。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法家的前期代表人物除了商鞅之外,还有李悝、申不害、慎到这三个思想家。法家后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两位:韩非和李斯。

名家

名家也称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与公孙龙。名家又分为两大分派,一派是以惠施为首的合同异派,该派认为事物不论性质上的同异,都可在大同的基础上,不计小异而混合于一。另一派是以公孙龙为代表的离坚白派。该派认为事物的概念可以脱离事物本身而独立,有著名的“白马非马”辩。名家的学术活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逻辑学的发展。  黄老学家

黄老学派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一个分支,代表人物有慎到、田骈、环渊、接子等人。他们以老子天道自然、无为而治的道本体思想为立足点,融合儒家德治思想、法家法治思想,形成一种以清静无为、爱民惠民、刑名法术为核心的新学说体系。该学派奉黄帝为始祖,以老子为近祖,因而被称为黄老学派。

诸子百家

从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从政治到经济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了学术思想的空前活跃,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各个学派,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所谓“诸子百家”,又叫“先秦诸子”,“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尊称。“诸子”指各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有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等。其中以儒(创始人是孔子)、墨(创始人是墨翟)、道、法四家影响最大。P28-31

序言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记录着人类过去的成功与缺失,蕴藏着真知与灼见,也预示人类的未来。历史就是我们走过的日子。

今天的世界,是由历史的世界积淀而成。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只有用心灵感受历史,了解人类发展史上的苦难与辉煌,才能增强对历史的理解与认识,才能把握历史大势。

《不可不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是一本浓缩中外历史文化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它以短小精悍的文字,娓娓讲述历史的精彩,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子一体。内容包括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最常用的知识。板块有历史基础知识、历史知识储备库和历史知识问答等。

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知识。我们把一些读者可能感兴趣的、觉得有意思的,然而又较零散的2000个历史常识编辑成册,让你轻松阅读古今中外历史,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在选编的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由于水平有限,可能会有一些错误和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7年6月2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可不知的2000个历史常识(经典珍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晓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14982
开本 16开
页数 4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0
出版时间 2007-09-01
首版时间 2007-09-01
印刷时间 200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9
丛书名
印张 28.1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3: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