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是音乐爱好者的圣地,也是众多音乐大师的诞生之地,巴赫、亨德尔、贝多芬、韦伯、莫扎特、海顿、李斯特、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等一个个传奇而又响亮的名字遍布德国的每一个角落。
本书以漫游欧洲传统音乐强国德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德意志的音乐魅力,以讲故事的方式怀想每一个著名德国城市曾经诞生过的伟夫音乐家的生平、创作历程、创作理念、经典作品以及诸多著名音乐家之间的交往,由此勾勒出德国辉煌的音乐发展历程以及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音乐经典作品。
图书 | 乐游德意志(关于德意志的聆听游历和思考)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德国,是音乐爱好者的圣地,也是众多音乐大师的诞生之地,巴赫、亨德尔、贝多芬、韦伯、莫扎特、海顿、李斯特、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瓦格纳等一个个传奇而又响亮的名字遍布德国的每一个角落。 本书以漫游欧洲传统音乐强国德国的方式带领读者领略德意志的音乐魅力,以讲故事的方式怀想每一个著名德国城市曾经诞生过的伟夫音乐家的生平、创作历程、创作理念、经典作品以及诸多著名音乐家之间的交往,由此勾勒出德国辉煌的音乐发展历程以及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音乐经典作品。 内容推荐 德意志,她是那样摄我魂.那样掠我心,那样夺我神!她在政治领域内的奋斗总是那样事与愿违,还总是招引一些民族诟病和谴责。但她在精神世界上的建树却让五洲四海的人都甘之如饴。哦,单是她那音乐,那名满天下的音乐,那荣际千秋的音乐,就足以让我们永远拥戴,永远沉醉! 目录 序曲 第一章 进入德国:伟大的方式 第二章 慕尼黑:雄秀之城的音乐兴奋 第三章 拜罗伊特:德意志民族的瓦格纳音乐 第四章 纽伦堡——海德堡:精神世界和政治世界的比试 第五章 美因茨:爱乐的矛盾与尴尬 第六章 波恩:个人解放的凯歌 第七章 科布伦茨——宾根:莱茵河的音乐礼赞 第八章 科隆:人类精神的建筑和音乐纪念碑 第九章 库克斯港:冷乐 第十章 汉堡:浊世清音 第十一章 汉诺威——比克堡:合唱与独吟 第十二章 魏玛:小城巍巍放长歌 第十三章 莱比锡:音乐圣域 第十四章 巴特奇伊赛恩——萨尔茨堡:“神的音乐家”和神化音乐 第十五章 维也纳:并非全都可爱的音乐之都 第十六章 维腾贝格:“我们的上帝是坚固的堡垒” 第十七章 柏林:德国的命运 终曲 注释 试读章节 黑红金三色旗给我一种复杂但又不失美好的感觉,因为正像黑格尔指出的那样,“在一个深刻的灵魂里,痛苦总不失其为美”。 慕尼黑被人称为德国的秘密首都,同样给我一种美好的、有着复合性格的感觉。这是八成厚重沉雄和二成清丽浪漫的复合。 站在德意志博物馆处的伊萨尔桥上,可以很好地听见伊萨尔河欢歌着从市区穿过,伊萨尔河最终流向多瑙河,到慕尼黑,它依然带着野性,河滩上的灌木被它冲得七倒八歪,而远处河滩上展现的那位金发女郎,顿时用些许的阴柔将慕尼黑的雄豪调和到一个更为养眼的程度——那金发女郎趴着,她的单车倚靠着旁边的小树,她的爱犬也乖乖地在主人几米外的地方趴着,女郎大概是裸着上身的,她无视这闹市中的无数道目光,潜心读着她的书籍。 耳中听到的瓦格纳《罗恩格林》的第三幕,正符合我为之感怀的慕尼黑现实的城市形象。前奏曲以气宇轩昂的“快乐”动机始,以沉着屈郁的“禁问”动机终,紧接着,唱起的是那神姿高彻、奇花初胎艘的《婚礼进行曲》:“忠实地把你们带去,在那里爱情将赐福与你们;必胜的信念,纯真的爱情,使你们结为忠诚幸福的伴侣。品德高尚的战士迈步向前,华贵的青年迈步向前,节日的醉意已飘逝,欢乐充满你们心间。满屋飘香为爱情把它装点,以夺目的光彩欢迎你们到来。忠实地把你们带去,在那里爱情将赐福与你们;必胜的信念,纯真的爱情,使你们结为忠诚幸福的伴侣。” 再没有哪一位作曲家能把爱情之神圣美好谱写得那么纯美精粹了!它散发出幽香,又像黄金的泉流,陶醉了我们的感官,让每一颗心中最为隐秘的深处为之颤抖。瓦格纳的天才就是那般可圈可点——有阳之绝、阴之妙。 慕尼黑可以称为一座瓦格纳名城。瓦格纳年轻时热心参加政治活动,以巨大的热情参与了1848年的德国资产阶级革命。他在《人民报》上发表了《革命》一文,赞美革命是伟大的女神:“她乘着风暴的翅膀奔驰着,高高地昂着那被闪照着的头,右手持剑,左手持火炬,目光阴暗、冷淡而带怒气,但是对于那些敢于正视这黯淡目光的人,它却发射出最纯洁的爱的光芒。”瓦格纳不仅仅是“口头革命派”,他直接参加了德累斯顿的一场街巷防御战,还冒着枪林弹雨到处张贴革命传单。在革命遭到镇压之后,德累斯顿全城都可以看到逮捕瓦格纳的通缉令。长时间离乡背井、四处流浪的沧桑,使瓦格纳多次绝望。在慕尼黑将他解救出苦海的前夕,四处躲债的瓦格纳在日记上写道:“我已经完了,我将从这个世界消失。” 瓦格纳新生的奇迹是在慕尼黑发生的。浩荡的皇恩把瓦格纳挽进了慕尼黑。路德维希二世1864年登基时,只有18岁。在传统的君主统治已逐渐衰微的形势下,本无治国大才的路德维希二世在管理国事上感到相当不适应。对现实的憎恶,对人民的失望,加上无法抑制同性恋癖好而不断地自我折磨,使他沉溺在梦和美学虚幻的世界中。 在他离群索居的个人世界里,在树林与群山的梦想天地中,天鹅成为了其一切浪漫幻想的理想寄托。早在15岁那年,他就观看了《罗恩格林》的演出,剧中的圣杯武士就是乘着一只天鹅所拉的小船,神奇地出现在舞台上。他那时起就深为瓦格纳的音乐和他对罗恩格林传奇的戏剧处理方式所感动。他甚至已经觉得自己就是天鹅骑士的再现,在他登基前所驻的皇宫里,纹章、喷泉、大厅、壁画的设计都与这一传说有关。 日渐沉迷之余,他埋首研读瓦格纳的所有文章。当他读到最新出版的《尼伯龙根的指环》诗集序文,看到瓦格纳为能否找到一位君主支持自己的戏剧创造理想发出感叹时,在那一瞬间,他完全相信已经找到了自己的任务与天命所在。在他登基后,当宫廷秘书长问国王衷心希望的是什么时,他毫不思索地回答说,希望见到瓦格纳,并声称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 1864年5月4日,瓦格纳开始了他的新时代。他被请到了慕尼黑王宫,他以前的债务也由于国王的慷慨解囊而一笔勾销。 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感天动地:瓦格纳俯身吻路德维希的手,久久保持着那个姿势而不发一语。路德维希弯身向瓦格纳,把他紧紧拥在胸前,觉得自己在起誓,要终生对他忠实。他热切地向他崇拜的瓦格纳表白:“我极欲让你的肩头能永远卸去尘世生活的卑微负荷。我希望你能享有自己渴望的平静,以便让你能一展有力的天才羽翼,不受拘束地翱翔在忘我的艺术纯净大气之中!你不知道,从我早期的童年开始,你就是我的唯一的欢乐源泉,是能与我的内心交谈的唯一友伴,是我最佳的顾问与导师。”而瓦格纳对路德维希二世的第一印象也十分好:“他是,啊!这样的美好而充满灵性,这样的深情而完好。我不禁颤抖着,恐怕他的生命会像在这个凡鄙的尘世里天降的美梦一般,稍纵即逝。他以初爱的热烈和激情来爱我……他像我自己的灵魂一般了解我。 路德维希二世和瓦格纳看法一致,都认为艺术对人世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再创德意志文化、使未来的世纪能更进一步了解瓦格纳音乐剧的崇高荣耀是他们的共同使命。 P26-2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乐游德意志(关于德意志的聆听游历和思考)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鲁成文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11499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8 |
出版时间 | 2007-01-01 |
首版时间 | 2007-01-01 |
印刷时间 | 2007-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609.516 |
丛书名 | |
印张 | 2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