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河州北乡秧歌(附光盘)
内容
编辑推荐

《河州北乡秧歌》一书,记述的是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境內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一支。河州北乡地处黄河上游两岸,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北乡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受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北乡秧歌在表演形式与內容上不仅保留了黄河民间文化的古韵遗风,而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內容丰富多彩,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内容推荐

永靖县县志办公室为了系统地挖掘整理河州北乡秧歌这一灿烂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深入农村,广征博引,探讨研究,多方考证,较为系统地记述了这一民俗文化的兴衰演进过程及其涉及的诸多方面。本书在编著过程申,围绕“送太平”这一主线,力求突出特点,保存河州北乡秧歌的原汁原味。同时,对一些当地民间方言土语,适当地加以注释,以求通俗易懂。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了北乡秧歌的全貌;第二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北乡秧歌申的各种角色及其表演过程;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北乡秧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词曲;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北乡秧歌唱词中所涉及的人物及故事;第五部分系全书结尾,概括介绍了与北乡秧歌相关的外围內容。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北乡秧歌的表演过程,我们制作了一张光盘资料,一并献给读者。

目录

第一部

一、北乡与北乡秧歌

 “北乡”之称谓

 北乡秧歌及其活动范围

二、北乡秧歌的由来及传承

 北乡秧歌与傩舞

 北乡秧歌与民间传说

 北乡秧歌与社火

 北乡秧歌在文化上的多元性

 北乡秧歌的传承与发展

三、秧歌队的前期筹备

 煽秧歌

 主席团及秧歌主

 定角色

四、秧歌队的组织与管理

 经费筹措

 后勤服务

 协调联络

五、秧歌队中的角色

 主要角色

 角色在秧歌队中的排列次序

六、服饰与道具

 服 饰

 道 具

七、化 妆

 化妆材料与工具

 主要角色扮相与化妆谱式

八、主要乐器

 长号

 小号

 唢呐

 鼓

 锣

 钹

 三弦

 二胡

 笛子

第二部

一、重点角色介绍

 财宝神

 太 夫

 武 将

 杨 林

 桶子鼓

 中郎 蜡花

 鞭子手

 耍狮子

 旱 船

 骑竹马与尕黑驴

 摇婆 货郎

二、降 香

 福神庙降香讨吉庆

 秧歌队进村降香

 元霄节降香

三、探 马

 大 探

 小 探

 探马活动

四、备 饯

五、正月新春送太平

 担 水

 杨林夺牌

 庄稼人

 扳 船

 桶子鼓

 舞 狮

六、财宝神的主要活动

 浇奠酒

 封财门

 赏宝号

 麒麟送子及其他

 三进三出

七、秧歌的接待

 迎候接待

 公饯接待

 私饯接待

 玩后招待

第三部

一、财宝神词曲

 财宝神曲

 订结经

 财宝神起身

 上庙降香

 接财神

 念钱马

 备饯祝福词

 备 饯

 浇奠酒

 浇奠酒曲

 封财门

 进财门

 赏宝号

 财宝神面前讨个封

 财宝神答谢词

 出财门

 送财神

 财宝神问答

 财宝神唱段

二、秧歌词曲

 秧歌曲

 迎 春

 降 香

 备 饯

 秧歌进村(户)

 夸秧歌(东家唱)

 歇圆场(东家唱)

 出财门

 东家谢别

三、民间小调

 小探马曲

 放风筝

 十盏灯

 蓝桥相会

 金花仙姑哭五更

 绣荷包

 十二月里

 织手巾

 四季歌

 牧童对唱

 十劝人心

 扳船歌

 货郎哥

 十二个月

 八洞神仙

 穷人歌

 采花调

 青溜溜青

四、酒 曲

 恭喜曲

 数麻雀

 尕老汉

 担十杯

 凤凰飞

第四部

一、歌词中的神话人物及传说

 盘古 女娲

 三黄五帝

 嫘 祖

 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

 三霄娘娘

 大禹治水

 封神榜

 《东游记净中的八仙

 菩萨及文殊、普贤

 五百罗汉

 刘全进瓜

二、历史人物及典故

 姜太公

 周公旦

 三 教

 老 子

 “至圣先师”孔子

 “亚圣”孟子

 “佛祖”释迦牟尼

 蔺相如完璧归赵

 汉高祖刘邦

 陈平、张良双救驾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

 苏武牧羊

 昭君出塞与和亲政策

 刘秀坐天下

 黄巾起义

 吕布戏貂蝉

 王允设计除董卓

 历史上的曹操

 桃园结义

 徐庶走马荐孔明

 三顾茅庐

 唐僧取经

 茶神陆羽

 历史上的包公

三、民间故事及人物

 二十四孝

 孟姜女哭长城

 木匠祖师鲁班

 财神的由来

 门神的由来

 灶神的由来

 张生与莺营

 杨家将

 《水浒传》及其人物

 顶嘴丫头

四、其 他

 二十八宿

 十二生肖

 李春修建赵州桥

 九州十三省

第五部

一、北乡秧歌产生的背景

 黄河文化的熏陶

 东西方文化的交会

 战争灾难的启示

二、北乡秧歌的禁忌

 忌妇女装扮秧歌身子

 夜晚秉烛玩秧歌

 两队秧歌相遇时忌响动

 唱吉不唱凶

 忌在公房接秧歌

三、有关北乡秧歌的轶闻趣事

 财宝神的阿娘是什么人

 尚书墓前祭忠魂

 不说那“死”字半毫分

 我们的先人是财宝神唱死的

 一念之差

 财 生

 一副铙钹和一墒水地

 姑爷扮相无人识

 陈家、高白的秧歌——两顶过

 姬川的枣儿比蜜甜

 蒋师傅直言断“马路”

 马路断了又修复

 我要接个全寰的秧歌

 顶嘴丫头舌如簧

 娃娃秧歌及新秧歌

 城隍庙降香表诚心

 李哲俊拍案而起

 庆祝抗战胜利

 批评与表扬

 “三国巷道”的来历

 红红火火送太平

四、玩秧歌的典型村庄及主要角色

 玩秧歌的典型村庄

 主要角色

 北乡秧歌演出、传承、名角谱系表

试读章节

七、秧歌的接待

接待工作是迎请村的主要工作。接待工作直接反映迎请村的精神风貌和文明水准,按照传统的习俗,接待秧歌被视为迎神接驾,必须周密细致地安排,除选择青壮年做一些杂务外,一般多由村中德高望重且懂秧歌规程的老年人做陪侍,以表达对秧歌的重视和尊崇。因此,迎请村事先必须有一套系统的组织班子,有明确的分工,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做到临阵不乱,井井有条。

接待分统一接待和个别接待,个别接待贯穿于统一接待中,统一接待又分迎候接待和备饯接待两种。

迎候接待

迎候接待指从秧歌队人村庄开始,到表演结束后送出村为止的全过程接待任务。这需要一个庞大的接待班子,其中包括联络人员、财宝神对唱和秧歌曲对唱人员、维持秩序人员,烧水、沏茶、敬酒、敬烟、点香、放炮、搬凳、摆桌等勤杂人员,秧歌队的陪诗人员等等,几乎需要全村的青壮年和有威望的老年人一起出动,各负其责,并要有一个总负责人,分项负责人督促检查,才能少出差错,服务周到。北乡秧歌中有个讲究,就是迎请村的财宝神对唱者手中的清香始终不能灭,遇饯而进行跪拜迎接。特别是秧歌队扎场子表演和玩后接待过程中,迎请村的财宝神对唱者跪地唱和时间长达两个多小时,这对老年人来说是一个毅力和耐力的考验。对唱时也要做到唱和有致,唱词不乱,声情并茂,有板有眼,那份虔诚,那种热情,令人敬佩。

村庄中更是一番热闹喜庆的场面。接秧歌是新春佳节最热闹、最喜庆的一天,也是最红火的时节,它把新春的气氛提升到了极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街小巷布置一新,彩门高悬,寺庙、表演场地及接待家院装扮得五颜六色,灯火通明,喜气洋洋。人们一路跟随秧歌队,欢呼雀跃,维持秩序的人喊声不断,倒茶水的人手脚不闲,联络人员跑前跑后,往来应酬的人应接不暇,鞭炮声震耳,处处红火!

公饯接待

公饯接待是代表村庄的集体统一接待,由村庄集体置办各种用物,隆重而庄严。专事迎请的老年人和财宝神主唱手,听到秧歌队的锣鼓声渐近,便早早来到备饯的香案桌前,烧旺炉火,点燃香灯,个个手捧清香、黄表钱马,虔诚肃穆地侍立恭侯。等秧歌队人马一到,鞭炮齐鸣,他们便一宇儿排列,手捧清香,焚烧黄表,行跪拜之礼,口唱“香灰落了三尺深,想念的财神到来临;半虚空听见马脚踪,双手拦住马缰绳”等,表达心中的思念之情。迎者随之起身边唱边退:“请到草席上稳一稳”,将财神迎请到路边的席位上,边唱边接住财宝神手中的鼓、钹、灯、鸡毛掸子等道具,让财宝神用些酒菜茶水。备饯一般备香案、火盆,端上各种拼盘菜肴。财宝神一边简单地动筷进茶,一边唱吉祥祝福的“财宝神”词曲。迎请者一一把盏敬酒,表示谢意。财宝神简单就餐后便缓缓动身,边唱边行。与此同时,其他接待人员给秧歌队递烟送酒,散发糖果,气氛欢庆热烈。

私饯接待

迎请的村庄除集体备饯接待外,村中与秧歌队的成员有姻亲关系的农户,或者有某种特殊愿望和希求的农户,也可自备用品进行备饯。私饯的接待规格随家庭经济条件而定。但只要是备饯,都会拿出最好的酒菜接待,并十分注重财宝神的封赠之曲。

玩后招待

秧歌队表演结束后,招待是一个关键环节,它集中反映了北乡人民重礼仪、重友情、好客的传统美德。

秧歌队完成各种表演后,由迎请村统一招待用餐,集体用餐,人数众多,又是大年喜庆之夜,其隆重程度不亚于婚嫁庆典。进餐场地选在家庭院落,忌在场院空地或公共场所。所选家庭也有严格要求:一是所选家庭的成员全部在场;二是庭院宽敞;三是该家庭在村中有一定声望,家庭和睦,热情好客;四是该家庭在此之前曾接待过探马。秧歌队进院就餐前,先打过圆场,才偃旗息鼓,按角色主次分别在院中落座。蜡花俗称“姑娘”,请人厢房。这时,接待的家庭开始忙着看茶、敬烟,随之按主次端上已准备好的主食、菜肴。每桌都由专人陪侍,敬酒、敬菜,过去农村生活困难,多上大碗烩菜,吃饱喝足为止。如今生活改善了,条件较好的村庄,饭菜非常丰盛。

陪诗人员俗称“支客”,其主角是庄上德高望重的长者、村负责人等。他们被安排在面对财宝神的院中就座。其他人员各有明确分工,分席给客人上菜让饭,添茶倒水,并主动将碎馍泡到客人碗里。敬酒开始,老人们或跪地,或立于主席前,恭恭敬敬地请客人用酒,这一敬一喝,讲究颇多:敬者双手掌盘,双盅盛酒;喝者站立接盅,一次次地喝,很少有一饮而尽的。实在不能喝了,要么连连谦词称谢,绝不以手背挡酒;要么唱几句财宝神婉谢:“三十年的老酒大碗啦轮,有酒无量喝不成”、“龙席海菜待我们,这么的当人从没经”、“你这吃酒的盅子比海深,我何时渡过海当中”等等。敬者既不能酬唱,更不能对唱,灌醉一两个人则更好;喝者生怕喝得太多,真正喝醉回去不了,叫亲戚们压了“当头”,那就既麻烦又丢了面子。关于秧歌队表演结束后的招待活动,有许多轶闻趣事至今仍广为流传。P70-73

序言

《河州北乡秧歌》一书,记述的是今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永靖县境內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一支。河州北乡地处黄河上游两岸,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北乡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受当地民间传统文化的熏陶,北乡秧歌在表演形式与內容上不仅保留了黄河民间文化的古韵遗风,而且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表演形式灵活多样,內容丰富多彩,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永靖县县志办公室为了系统地挖掘整理河州北乡秧歌这一灿烂的民间民俗文化遗产,深入农村,广征博引,探讨研究,多方考证,较为系统地记述了这一民俗文化的兴衰演进过程及其涉及的诸多方面。本书在编著过程申,围绕“送太平”这一主线,力求突出特点,保存河州北乡秧歌的原汁原味。同时,对一些当地民间方言土语,适当地加以注释,以求通俗易懂。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了北乡秧歌的全貌;第二部分系统地介绍了北乡秧歌申的各种角色及其表演过程;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北乡秧歌中具有代表性的词曲;第四部分重点介绍了北乡秧歌唱词中所涉及的人物及故事;第五部分系全书结尾,概括介绍了与北乡秧歌相关的外围內容。同时,为了方便读者更加直观地了解北乡秧歌的表演过程,我们制作了一张光盘资料,一并献给读者。

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申,永靖县委、县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广大秧歌受好者也给予热情关注,特别是在录制光盘资料的过程中,得到了蚬塬镇岘塬村;刘家村及刘家峡镇罗川村群众和演职人员的积极协助。昊国琚、杨正春、刘文锦、杨正昌、罗发歧、闫平太、翟文伟等人及县志办全体同仁为本书提供了大量资料,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对于挖掘整理民间民俗文化,我们只是做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作为抛砖引玉之作,本书的缺点和错误一定不少,恳请广大读者及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6年l0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河州北乡秧歌(附光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永靖县县志办公室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42980
开本 32开
页数 40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06-12-01
首版时间 2006-12-01
印刷时间 2006-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722.211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04
13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4: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