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长达7000多页的手稿(现存约5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被称为“15世纪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达·芬奇关于艺术与人生的哲思,自1906年问世后多次再版,畅销不衰。
本书首先是达·芬奇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生命的感悟,随后是这位艺术家对艺术的独到见解,最后是他对自然和科学的思索,在人类文化史上这是一部经典著作。
图书 | 达·芬奇谈艺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达·芬奇长达7000多页的手稿(现存约5000多页)至今仍在影响科学研究,被称为“15世纪科学技术的百科全书”。达·芬奇关于艺术与人生的哲思,自1906年问世后多次再版,畅销不衰。 本书首先是达·芬奇对人生的哲理思考、生命的感悟,随后是这位艺术家对艺术的独到见解,最后是他对自然和科学的思索,在人类文化史上这是一部经典著作。 内容推荐 在达·芬奇之后的500年,一部叫做《达·芬奇密码》的电影依旧风靡全球,一本关于达·芬奇笔记的书籍仍然流行畅销。全球诸多国家都有专门的达·芬奇研究机构……达·芬奇这个不朽的神话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本书将一一揭晓。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关于生活的思考 第二章 关于艺术的思考 第三章 关于科学的思考 后记 试读章节 处于动物世界里的人 117. 对人的完整描述,应该包括那些与人几乎同属一类的生物,如猿、猴子和其他类似的动物,这样的动物有很多很多。 118. 人类的行走方式,在所有情况下都与四足动物的行走方式具有普遍相似性。因为与小跑中的马一样,人也交叉移动他的四肢,也就是说,在行走中他迈右脚的同时甩左臂,反之亦然。 119. 写一篇特别的论文来描述四足动物,其中也包括人,他在婴幼儿时期就是用四肢行走。 一封信的片断 120. 世间有这样一个家伙,他一直认为自己可以成就的事业将远胜于我。在他自以为是的野心未能实现后,他开始离间我与我的朋友们之间的关系。然而,他最终发现,我的朋友们都是聪明人,不受他的意志所左右。他又威胁我说,他将实施另一个计划,他会到我的资助人那里,指控我莫须有的过错,这样我的资助人就会疏远我。在这里,我将此事事先禀告尊贵的阁下,这样一来,即使这个家伙想使用他那些惯用的伎俩,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他那为邪恶天性操控的思想和行为需要合适的地方安置。当他试图将尊贵的阁下变成他的坏名声和邪恶天性的工具时,他的愿望将会再次落空。 达·芬奇的学生贾科莫 121. 1490年4月23日我开始着手于这本书的写作,后来在马背上的旅行途中我重拾此项工作。贾科莫于1490年的圣玛利亚节搬来与我一起生活,那时他只有十岁。他是一个小偷、说谎者、不知悔改者和贪吃者。在他到来的第二天,我为他订做了两件衬衫、一双袜子和一件坎肩,我准备了一些钱来付这些东西的账单,他却从钱袋里偷走了这些钱。我没有办法迫使他承认是其所为,尽管我很确定这一点——总共4里尔,全是他偷走的。接下来的一天,我和贾科莫·安德烈出去喝酒,他喝了两瓶却糟蹋了四瓶,因为他打破了三瓶,酒撒了一地,后来又毁掉了我正在喝的一瓶……清单项目:9月7日他从马可的画室偷了一支银尖笔,价值12索尔蒂。马可当时与我住在一起,他费了很多时间四处寻找这支笔,最后竞发现它被藏在贾科莫的箱子里——1里尔2索尔蒂。第二年的1月26日在塞威里诺的家中,为了准备参加主人举办的骑马比武大会,很多参赛者都换上了比武装束,贾科莫在他们换下的一件衣服中偷了一些钱——2里尔4索尔蒂。帕多瓦的阿戈斯迪诺大师在塞威里诺家中送我一双火鸡皮的鞋子,不到一个月它们就被贾科莫偷去卖给了一个鞋匠,他承认将卖鞋得到的20索尔蒂花在了茴香糖上。4月2日乔瓦尼·安东尼奥在他的一副画旁边放了一支银尖笔,贾科莫又偷了那支笔,价值24索尔蒂——1里尔4索尔蒂。第一年贾科莫穿着花费:一件披风,2里尔;6件衬衫,4里尔;三件紧身短上衣,6里尔;4双袜子,7里尔8索尔蒂。 122. 在下面这个问题上,我知道我不会树敌太多,因为没有人会相信,我所指之人就是他自己。因为世上很少有人会憎恶自己的邪恶,事实上他们只憎恶那些与他们的邪恶背道而驰的人。许多人憎恶自己的父亲并与朋友断绝关系,只因为他们容忍不了这些人对自己的邪恶进行指责。他们也因此失去成长所需的好榜样,难以接受任何意见和忠告。如果你遇到一个有德行的好人,请不要将他从你身边赶走,并给他以尊重,这样他就不会为了逃离你的背叛而隐居于山洞或其他僻静处。如果在这世上你有机会遇上这样的人,请给他们以尊重,因为他们是属于这个世界的神祗,他们值得你为其雕刻石像或木像。但是请记住,你不可以把雕刻的木像当作食物。在印度一些地方仍保留着这样的传统,那就是当雕像实现了某些奇迹之后,祭司会将雕像切成小片(因为它们是木头所刻)并分发给当地的信众——当然这不是免费的。每个信众都会将自己的那份磨成细细的粉末,掺入食物中一并吞下。他们相信,自己已经虔敬地吃下了圣人,在体内的圣人会保佑他们无灾无难。朋友啊,你对这类人的做法有何高见?你真如自己昕坚信的那样聪明吗7难道这些事是叫做“人”的动物应该做的吗? 享乐与受苦 123. 这幅画表现了快乐与痛苦的紧密联系,因为一个和另一个是难以分开的。它们被描绘成背靠背的样子,彼此之间相互对立。它们共用一个身体,因为它们源自同一个基础:快乐来自于痛苦的工作,而痛苦则来自于各种各样邪恶的享乐。在该作品中,用右手中的一根茅草来表现邪恶的享乐,茅草是软弱无用而缺乏力量的,但被它划破的伤口却易受感染。在塔斯卡尼,这种茅草被用来铺床,这预示着床是懒人酣睡做梦之处。在床上,生命的大部分时间被空耗;在床上,何其宝贵的光阴被虚掷。最宝贵的光阴当然是清晨的时光,此时,休息充分的大脑处在最清醒的状态,身体也已经调整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的状态。然而,流连于床榻,大脑以做许多无用的白日梦为享乐,空描着一个个海市蜃楼的幻境,身体懒散地沉溺于这种舒适快乐之中。这些常常就是导致生活失败的原因,正因如此,茅草代表着嗜睡者。 大脑与灵魂 124. 精神刚一返回大脑,就听到大脑用宏亮的声音对它说:“有福而幸运的精神啊,你从何处来?尽管这违背了我的意愿,但我还是对此人做到了如指掌。他是一个包容着无数恶行的容器,他的忘恩负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他是所有邪恶的结合体。但是,为什么我要用无力的语言来浪费我的精力昵?在他身上,除了堆积的罪恶外找不到其他东西。如果在他所有的感官中能发现一个好的,这个感官也不会以其现有的方式被正确使用。长话短说,我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如果这些感官成为你的敌人,情况会变得很糟糕。而如果它们成为你的朋友,情况会变得更为糟糕。” P56-59 序言 压在意大利身上的漫长黑暗时代的蒙昧终于被卸去,一个尽管仍不完整的国家意识正在被唤醒。两个显著的趋势已经表露无遗。一方面是实践性和理性,很快就在佛罗伦萨和伦巴第等城市的市民生活中反映出来,而在罗马甚至已经成立了市民元老院组织。这段时期,文学的发展也卓有成就,意大利发明了“中篇小说”这种文学题材。在艺术上,艺术的表现形式变得简单、直接而充满活力。而与此相对立的另一方面,在意大利生活中涌动着另一股巨大的暗流,它具备神秘性、宗教性和冥思性三大特点。很久以来这股暗流就在这个国家涌动,后来它又从中世纪基督教中吸纳了新的力量,它鼓动着山城的人们,使他们热衷于带狂喜性质的神秘主义。翁布里亚画派即是由这种神秘主义所激发的。雅伯·达·托蒂在诗歌中用热情洋溢的语言表达了同样的宗教狂热,这种狂热在佛罗伦萨和佩鲁贾市民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 在理性与神秘性这两种力量的联合与冲突中,意大利向前发展着。两种力量稍后在更伟大的人身上的结合,形成了文艺复兴的艺术脉搏。讲究实践这一面,赋予艺术赖以建立的坚实基础,并使其兼具理性主义与现实性的特点;热爱神秘性这一面,指挥着艺术以理想主义的完美来表现非现实的东西。 这种结合孕育出来的第一个孩子就是莱昂纳多·达·芬奇。自古代艺术衰败以来,没有一个画家能够充分表现人体,对技巧掌握不足是主要的瓶颈。达·芬奇是第一个完全将自身特点从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人,他做到了前人无法做到的事情,用线条表现思想。这不是他唯一的成就,而只是他获取更大成就的基础平台。作为唯一一个了不起的思想家,他喜欢在绘画实践中运用其思想,使艺术成为美的奴仆。他看到的世界不是世界本身简单的存在,而是他所感受和领会的世界。他透过头脑中美的意境来审视世界,运用自身性格中的神秘性来为世界渲染着色。所有这一切在他的绘画天才上增添了一种不同的元素。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他一生的行动指南,促使他不断奋力前行。清楚意识到这种主宰自己一切的驱动力后,他颇具创意地用一个柏拉图式寓言来形容自己。他写道:“我从悬崖上爬过,来到一个巨大的山洞,弯曲着膝盖,眼睛吃力地在黑暗中搜寻着,恐惧与渴望占据着我的内心——恐惧于山洞那骇人的黑暗,渴望于对里面可能有的奇观一探究竟。” 从早年开始,莱昂纳多·达·芬奇就已表现出其所具有的伟大天赋,但是促使他的天才得以成熟的原因并非来自外界。他很少去留意生命中遇到的同时代的强势人物。在托斯卡纳山区,他度过其少年时代,并在这段时期显露出了异于常人的一面。在佛罗伦萨,他度过其青年时代,与许多后来光耀意大利艺术史的青年为伴,一起求学于大师委罗基奥。他很可能听过萨伏纳罗拉激情四射的布道,然而不同于波提且利,他对牧师的呼唤置若罔闻。他很可能见过洛伦佐,但是在梅迪奇圈子里,没有这位年轻艺术家的立足之地,他最初的声誉源自外面的世界。依勒·莫罗统治下的壮观的米兰,是那时侯欧洲最灿烂的宫廷,达·芬奇为其所吸引来到米兰。在一封不同寻常的自荐信中,他宣布了自己所能创造的许多东西,主要是希望树立一个巨大的纪念碑,用以彰显斯佛撒家族的辉煌。他在那个宫廷中度过了许多年,从事过各种各样的工作——绘画、雕塑、工程,甚至是举办欢庆活动——但是他最大的愿望却随着鲁德维克的倒台而中途夭折。即使如此,他依旧保持着镇静自若的态度。他写道:“威斯康提被关进了监狱,他的儿子死了……公爵丢掉了他的公国、他的财产、他的自由和他正在进行的事业。”这是他对其资助人结局的唯一评论,写在一部手稿的页边上。在米兰公爵被推翻以后,达·芬奇开始了他在意大利的游荡生活。这期间他曾考虑为一位东方的君主效力,不过最后他选择了凯萨·波吉耳,他的角色是军事工程师。在那个时代,这个伟大的画家就这样成为了暴君的要塞视察员。但他所具有的骚动不安的性格,使他在这个位置上没呆多长时间。他返回了佛罗伦萨,准备与米开朗基罗一较高低,然而就连他家乡的机构也不能容忍他。他的名声吸引了艺术领域一个新的资助人,这个资助人就是征服了他的第一个主人的法国君主。在这最后的冒险中他放弃了意大利,仅仅过了三年,他就死在法国国王的安布里斯城堡。 达·芬奇的内心世界未被其所遇之人探知,也没有被那时震慑欧洲的大事所影响。尽管他影响着别人,但他本人一直以来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个谜。产生众多天才的国家却无法理解她最为伟大的儿子。伊莎贝拉·德爱斯忒是达·芬奇所处时代的最杰出的女性,她想找到一些他的作品,但这也只是徒劳。达·芬奇的生活变化不定,他分秒必争地活着,将全部身心投入他的艺术。他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些了解他的线索。他写道:“我希望创造奇迹。”在另一处他又宣称:“上帝啊,你给辛勤劳作者提供了所有丰厚的回报……就像充实的一天使人拥有香甜的睡眠,辛勤劳作的一生使人得到满意的死亡。充实利用的一生才是长长的一生。” …… 艺术家的真正伟大,在任何时候都体现于其作品所描绘的对象的品质上。他的真实价值,会因其用完美的手法呈现他的国家和时代而大大提高。只要他能够做到这一点,让自己国家的精神反映在其作品中;只要他表现出了国家中最美好最持久的东西,他就能取得伟大的成功。在画家和诗人的作品中,想找到深邃的思想,是一种对其作品不公平的阅读。这两种艺术都没有被提供可传递抽象思想的最佳媒介,因为这两种艺术都只具有不依赖于纯粹理性的表现方式。但是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少数画家和诗人那里,他们所表达的东西超出了他们自身想要表达的。阿里奥斯多一心只想娱乐逗笑,他用机智诙谐和怀疑主义的手法,反映出了文艺复兴时期极其奢华快乐的宫廷生活,但他那精雕细琢的每行诗句,证明他的艺术目的中包含了真正的严肃和良知。虽然没有阿里奥斯多的机智,保罗·委罗内塞在绘画里所做的与阿里奥斯多极为相似,尽管在威尼斯出生的他对其共和国大加颂扬而非斥责。诗人与画家同样地表达出超越自身知识局限的东西,可以让文艺复兴时期所有的艺术家验证这个论点,每一位艺术家都能够证明它的正确性。然而文艺复兴时期过后的波伦亚画派就暴露出了其缺点,除了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外,毫无意义的作品表达不出任何东西。但是最尊贵的画家——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和达·芬奇,他们除了拥有扎实的大师级绘画技术外,还在画作里反映出了他们国家的生活和文明。在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我们看到意大利徒劳地在重压下挣扎的悲壮场面。他表达出了这种挣扎最为崇高的一面,那就是卓越的理想主义同面对现实的悲观主义相结合——因为他所见到的人类,尽管包裹在严峻的外表下,却都充满着悲壮的英雄气质。拉斐尔有着与米开朗基罗截然相反的一面,他在任何地方发现的都只是美丽的甜蜜。生活的悲剧无法触及这位年轻的画家,他与所有的痛苦挣扎和悲惨现实完全绝缘。尽管有着国家消亡的不幸,他依旧能够在世界的感性美中乐此不疲。文艺复兴还有着另一方面的特点,它既不被世界的感性美所主宰,也不为悲壮的英雄主义所左右,而是兼顾二者且有其自身的特点。提香所绘的勇于实践的人和普通人,他们都欣赏理想主义的美以及英雄气概,但始终被现实处境所左右,反映出更为实际的生活的一面。在他的肖像画里,他描绘了在阿尔卑斯山那边的意大利政治家,在意大利他们并没有机会一展身手。提香发现,对于他所追求的广阔的艺术天地来说,即使是威尼斯也太过狭窄。 但是在提香、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之前,达·芬奇就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理性主义、神秘性、敏锐性和哲学沉思性。如果在他的作品中仅仅看到天才的个人思想,那或许就忽略了他的作品中最为重要的方面。因为他的思想所表达的,不管是它的杰出性还是它的局限性,都是他所处时代的精神写照。意大利文艺复兴在他身上获得了最为充分的体现,历史上很少有哪个时期能在一个人的生活和作品中获得如此充分的体现。他代表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代表了行动服务于思想的宗旨。他将自己性格中的不同方面进行统一规划。从智力上看,他代表了从多方面去获得知识,其中包括深入地思考、敏锐地观察以及得益于经验,然后再将所学的知识拓展到各个领域的实践。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这是他创造美的力量源泉。但是,尽管具有崇尚实践的天性,达·芬奇仍是他所处时代的梦想家,而他所处的时代是严峻现实多于美好梦想的时代。他确有的局限性、他过度的个人主义、他缺乏的连续专注性、他匮乏的爱国主义和他的艺术高于祖国,这些统统都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特征。 达·芬奇将现实与神秘相结合的手法,常常被其他领域的天才所分享。他自身独有的伟大,来自于用艺术表达出一种显著的矛盾,这种矛盾就是借助现实的力量到达神秘的世界。像哈姆雷特一样,吸引他的是真实与虚幻相结合,他眼中的世界与他想象中应该存在的世界相结合。这也只不过是美与真这永恒理想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刘易斯·爱因斯坦 美国大使馆 伦敦 1906 后记 直到最近由于莱昂纳多·达·芬奇的手稿重见天日,长期以来影响他著作出版的诸多困难才迎刃而解。对他许多四散零落的笔记进行编辑、解疑和翻译,所花之功夫绝非一人所能担当。因此,整个文化界对以下人士所做工作将长存感激:里希特、莫里恩、贝翠米、彪马逖、沙巴·切尼柯夫,最后提到但并非贡献最少的罗马的猞猁科学院。所有这些人士和机构长年忠实地投身于达·芬奇著作的整理,没有他们的努力就没有眼前这部作品。 相对于整部达·芬奇的著作来说,本书出版的这些手稿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内容上的局限。但是,此书是按照一部极好的达·芬奇的选集来进行翻译的,该选集也是从他随意记下的笔记、绘画和插图所组成的著作中精选出来的,并于1900年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出版,书名为《莱昂纳多·达·芬奇:文学与历史选集》。我们征得这部选集主编索尔米博士的同意,以他所编的书为底本进行英译。在参考书籍方面,我们当然以达·芬奇全集作为总体衡量标准,尽管我们在编排上与其有所不同。 刘易斯·爱因斯坦 美国大使馆 伦敦 1906 书评(媒体评论) 上天有时将美丽、优雅、才能赋予一人之身,他之所为,无不超群绝寰,显出他的天才来自上苍而非人间之力,达·芬奇正是如此。他的优雅与伟美无与伦比,他的才智之高超致使一切难题无不迎刃而解。 ——瓦萨里(传记作家) 如果他当初发表了他的著作的话,科学一定会一下就跳到一百年以后的局面。猜测这种情况对人类的学术与社会的进步,当然是毫无用处的,但是我们可以万无一失地说,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的话,人类的学术和社会的演变一定都会大不相同。如果我们要在古今人物中选择一位来代表文艺复兴的真正精神的话,我们一定会指出达·芬奇这位巨人。 ——丹皮尔(科学史家) 世界上没有比达一芬奇更伟大的人了。 ——弗朗索瓦一世(法国国王) 这颗头颅中蕴藏了人类智慧的终极。 ——奥斯卡·王尔德(剧作家、诗人、散文家) 莱昂纳多巨人般的声音永远可望而不可及。 ——雅各布·布克哈特(文化历史学家)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达·芬奇谈艺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意)莱昂纳多·达·芬奇 |
译者 | 兰沙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1366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20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首版时间 | 2010-07-01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20 |
丛书名 | |
印张 | 6.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4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