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酒泉史话/甘肃史话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史话的形式,通俗、全面地反映了酒泉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风景名胜、古迹文物、物产资源,它既是一部可读性颇强的著述,又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部书,不但加深了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故乡的认识,也为省内外、国内外人士了解酒泉打开了一扇窗口。

内容推荐

酒泉市东邻张掖,西连新疆,南接青海,北连内蒙古并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现辖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7县市。境内有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还有安西榆林窟、阳关、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汉长城、玉门石油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西汉胜迹、梦柯冰川等著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目录

历史回眸

酒泉概况/3

古生物化石/8

古文化遗址/1 5

西汉列四郡、据两关/19

汉代丝绸之路的咽喉/22

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酒泉/24

隋唐五代时的酒泉/26

西夏对酒泉的经营/28

蒙元时期的酒泉/30

马可-波罗眼中的酒泉/31

明朝扩建肃州城/33

清朝筑边、屯田、办文教/35

丁未抗粮/37

闻家圈起义/40

红军西路军浴血奋战/42

名胜古迹

西汉酒泉胜迹/49

酒泉汉简甲陇右/52

酒泉鼓楼/54

地下画廊/55

金塔与金塔寺/57

大湾城故址/59

地湾城故址/62

肩水金关故址/63

榆林窟/65

东千佛洞/69

锁阳城/74

莫高窟/78

藏经洞/84

鸣沙山 月牙泉/87

白马塔/89

玉门关/91

阳关/92

渥洼池/93

汉长城、烽燧遗址/95

石包城/99

五个庙石窟/1 00

哈什哈尔国际狩猎场/102

雅丹国家地质公园/103

自然生态保护区

沙枣园子/104

全国水利风景名胜区

——鸳鸯池水库/106

高原湖泊

——大小苏干湖/109

祁连山/11O

人物春秋

清官张奂/115

草圣张芝/116

李罱与西凉国/117

张议潮与归义军/119

曹资修水利/123

民主人士郭元亨/124

玉门油矿的创建者孙健初/127

铁人王进喜/128

敦煌的守护神常书鸿/131

敦煌研究院首任院长段文杰/132

献身敦煌学的江南才女樊锦诗/134

物华天宝

李广杏/1 39

瓜州品瓜/141

阳关葡萄/1 43

克克齐/145

香水梨/1 46

锁阳/1 47

甘草/149

肉苁蓉/1 50

皮棉/1 50

啤酒花/151

雪莲/1 52

沙葱/1 53

麻黄/1 54

雪鸡/1 54

野马/1 55

双峰野骆驼/156

白唇鹿/1 57

红羊/1 59

野牦牛/1 59

石棉/1 60

酒泉奇石/1 62

葡萄美酒夜光杯/164

古今诗咏

民族风情

肃北蒙古族的三礼/185

肃北蒙古族的婚姻习俗/1 85

肃北蒙古族的服饰和饮食/1 87

蒙古族的祭敖包/189

草原上的那达慕/190

哈萨克族的服饰习俗/192

哈萨克族的饮食习俗/195

哈萨克族的居住环境/197

哈萨克族的手工艺品/198

哈萨克族的婚姻习俗/199

哈萨克族的民间舞蹈/204

哈萨克族的冬布拉/206

哈萨克族民间故事/211

风土民情

闹社火/217

游旱船/219

猜灯谜/221

耍龙灯/221

舞狮子/223

踩高跷/224

驭竹马/225

跳芯子/225

唱“花儿”/226

特色小吃

糊锅/231

清泉羊肉/231

开锅肉/232

驴肉黄面/232

腊马肠/233

鸡肉焖饼/233

煎饼/233

蒸粉/234

碾珍子/234

双塔鲜鱼/235

今日风采

小康酒泉/239

中国航天城——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241

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

——玉门油田/248

玉门油田生活基地/255

中国石窟艺术保护单位

——敦煌研究院/257

疏勒河流域水土资源的

开发利用/259

开发利用风能资源/264

酒泉的屯垦与开发/266

各项事业竞相繁荣/267

后记

试读章节

西汉哀帝死后,幼小的平帝继位。王莽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身份掌握了大权。经过长期的策划,王莽由“安汉公”而“宰衡”,由“宰衡”而“摄皇帝”,终于在居摄三年(8年)代汉称帝,改国号叫“新”。

在赤眉绿林农民起义的革命风暴中,王莽政权土崩瓦解,河西地区连同酒泉、敦煌在内,先后被军阀隗嚣、窦融占据。

窦融是扶风平陵人,王莽的大官僚。王莽垮台,他率部降更始帝,更始帝派他去当钜鹿太守,他推托不去,看中了河西是他割据称雄的好地方,便去当张掖属国都尉。河西五郡太守共推窦融为河西五郡大将军,占据酒泉。公元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公元29年,窦融归服了东汉,东汉王朝封他为凉州牧,酒泉为东汉所统辖。

东汉初,北匈奴势力强大,又征服了曾属西汉统治的西域大部分地区,丝绸之路又被阻断。匈奴对西域的统治更加残暴,还驱使西域各国侵扰河西,对东汉王朝构成很大威胁。

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3年),东汉王朝派窦固率张掖、酒泉等地甲卒与羌胡骑兵1.2万人,从酒泉出征击败了北匈奴的呼衍王,重新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大门。

著名的班超在这次战役中崭露头角,立了战功。窦固赏识他的才能和勇敢,便派他和郭恂率36人于同年出使西域。班超等到了鄯善,杀匈奴使臣,争取鄯善国王脱离匈奴贵族的控制而与东汉通好。接着东汉王朝又任命班超为汉使,继续西行到于阗,争取于阗、疏勒与东汉和好。经过班超的艰苦努力,西域大部分地区同东汉王朝恢复了关系,内地与西域中断了六十多年的交通又恢复了。公元75年,班超奉命从西域撤回,疏勒人知道后,举国惊恐,不愿让他离开。途经于阗时,上下人等坚决挽留,不少人抱住他的马腿不让他走。班超终于留下了,并于公冗91年担任西域都护。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东罗马帝国),到达条支海(波斯湾)边。虽因风浪险恶未能到达大秦,但却发展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为以后中西交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公元166年,大秦使者终于来到我国,这是中国和西欧国家的正式通使。

班超在西域活动了30年,由于年老才上书东汉皇帝,“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要求离开西域。公元102年,班超终于奉命返回洛阳时,已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了。

东汉时的酒泉、敦煌2郡,辖域大致与西汉相同。酒泉郡辖9县,有1.27万余户;敦煌郡辖6县,人口2.9万余人。

三国时期,酒泉归曹魏统辖。就当时全国而言,这里的农业生产水平还是比较高的,铁器、牛耕早已使用。敦煌郡太守皇甫隆推行了先进的生产工具耧犁,改进灌溉方法,节省一半劳力,收成却增加五成。酒泉自西汉建郡以来,经过劳动人民四百余年的辛勤开发,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动荡不安的两晋南北朝,酒泉经历了汉、氐、匈奴、鲜卑等4个民族及其所建立的西晋、前凉、前秦(氐族)、后凉(氐族)、西凉、北凉(匈奴族)、北魏(鲜卑)、西魏、北周等9个割据政权的统治,统治时间最长的算北魏,达96年,最短的是前秦,才10年。其中,西凉国曾建都于敦煌、酒泉。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时期,各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与当地汉人杂居,酒泉也不例外。当时聚居在酒泉、敦煌的不仅有汉和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也有西域的高昌、高车、鄯善等各族人民。各族人民聚居在这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融合为一体。

P24-25

序言

 边陲锁钥 丝路重镇

中共酒泉市委书记 李沛文

作为《甘肃史话》丛书之一的《酒泉史话》,在我市文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问世了,这是酒泉撤地设市以来的第一部史志类著作,是全市文化基础建设的一大盛事,值得高兴和庆贺。

酒泉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的战略重镇,南连青海,西邻新疆,北接内蒙古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全市总面积19,1万平方公里,占甘肃省总面积的40%,辖肃州区、玉门市、敦煌市、金塔县、安西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等7个县市区,有汉、回、蒙、哈萨克、裕固、维吾尔等众多民族,近100万人口。

酒泉是一个古老的城市,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据考证,在旧石器时代,酒泉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西戎、羌、氐、月氏、乌孙、匈奴等游牧民族先后在这里游牧狩猎,互争雄长。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酒泉成为汉朝经营河西、开拓西域的重要基地和战略前哨,素有“边陲锁钥”、“河西保障之襟喉”之称。李唐盛世,这里商贾云集、“华戎所交”,是东西方经济、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中转站,为促进中西方文明的广泛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历史的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先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以敦煌莫高窟为代表的石窟艺术,不但是我国佛教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惊人伟迹。还有遍布于酒泉各地的古郡重镇、关隘要塞、长城烽燧、古物典籍、地下墓葬等文化遗存,与雄浑巍峨的祁连雪峰、鬼斧神工的雅丹地貌等独特的自然景观相映衬,向世人展示着她辉煌的过去。

酒泉又是一个青春焕发的城市。新中国成立以来,纯朴、勤劳的酒泉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信心百倍地建设自己的家园。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油城玉门、旅游城敦煌、航天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瀚海绿洲。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开拓进取,改革创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酒泉这块古老的土地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2亿元,财政收入1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7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82元。全市经济总量和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省前列。今日酒泉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全市人民正在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这部《酒泉史话》以丰富的史料,简严赅雅的语言,立足当代,贯通古今,简洁地记载了酒泉自古迄今的变化历程、历史人物、名山胜景、旅游文化、资源物产等,浓缩了酒泉历史的精华,既有知识性,又有较强的趣味性,为外界系统、全面地了解酒泉提供了一个窗口。无论对酒泉的现在还是将来,都将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希望社会各界及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运用本书提供的大量信息资料,更好地了解酒泉、热爱酒泉、建设酒泉,在振兴酒泉的伟业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力量。

后记

《甘肃史话》丛书为甘肃省重点出版项目,旨在把甘肃的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图片展示给广大读者。本丛书由省委副书记马西林策划,省委书记苏荣亲作总序。省委常委、兰州市委书记(原省委宣传部长)陈宝生和副省长李膺也对该丛书的出版作了重要指示,给予了具体指导。

甘肃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周德祥全盘规划和领导了丛书的出版工作。这套丛书高标准、高质量的出版定位,严谨鲜活的文风,图文并茂的装帧风格,是在他一丝不苟的要求下得以实现的。甘肃文化出版社社长谢国西在提出这套丛书的选题构想获到各方赞同之后,精心设计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使这样一套卷帙浩繁、规模庞大的丛书出版工作得以有序进行。作为社长,他承担了巨大的责任,相应的是这套丛书出版的每一具体环节他都付出了巨大的·心血。省新闻出版局出版处处长罗和平是最早关注这套丛书出版规划的人士之一,早在这套丛书的计划阶段,他就提供了许多真知灼见,在丛书的整个出版过程中更做了许多指导性、服务性工作。甘肃文化出版社副社长管卫中是本丛书的项目责任人,他是这套丛书出版工作中最忙碌的人,他拟订了编纂体例,负责组织各册稿件,审改全部书稿,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安排校对、排版、印制,监督图书质量,实施宣传方案,他的热情、执著、严谨、刻苦的品质,恰巧成就他为这套丛书最合格的实施人。甘肃文化出版社副总编车满宝也是本丛书的规划人之一。也是这套丛书的编校把关人之一,本丛书十分“养眼”的装帧设计,凝含着他、当然还有责任编辑温雅莉的智慧心血。挂职文化社任副社长的张晓红负责了本丛书部分书稿的审读工作,并筹措到了部分宝贵资金。

省史志办巡视员、省地方史志学会会长张克复对这套丛书的编纂倾注了心力。他对这套丛书的贡献至少在三个方面无人可以望其项背:一是在对这套丛书的推动方面。他运筹帷幄,奔走南北东西,不遗余力宣传呼吁,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终使这一选题喜获各方赞同支持:二是在对各分册主编的遴选方面。本丛书各册主编无一不是当地颇有造诣的文史工作者,无一不对当地文化历史有如数家珍般的了解,张克复慧眼荐举他们担纲各册主编,保证了丛书稿件质量。三是在对书稿文体篇目的确定方面。他渊博的地方文史知识和丰富的编纂经验使得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使一些有缺陷的书稿最终达到了史实的确凿、布局的完善和表述的恰当。

《甘肃史话》丛书的出版还得到了省委宣传部石星光副部长、张嘉昌副部长和省新闻出版局有关领导李玉政、牛养谦、乔保平、袁爱华、何远志及甘肃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孟臻等的支持。省人大、省政协的有关领导也对这一选题计划给予了热情的鼓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部门给予了实质性的支持。全省各市、县党政一把手对这套丛书的出版高度重视,给予了鼎力支持和具体指导。他们的支持是本丛书得以成功出版的关键因素之一。各市、县主持编写工作的宣传部、人大、政协、文化局、志办等单位领导同志的周密组织和编撰人员全身心投入的辛勤劳作,保证了书稿的如期完成和文图质量。

《酒泉史话》为《甘肃史话》丛书之一种。本书在酒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帮助下,在7个县(市、区)分管文化的领导和史志办同志的鼎力协助下,现在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在编写过程中,《酒泉史话》参考引用了有关史志和前辈们的著作,如甘肃省酒泉地区《酒泉史话》编辑组编写的《酒泉史话》(内部发行)、酒泉市志办公室编写的《酒泉市志》、敦煌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敦煌市志》、安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安西县志》、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地方志编委会编写的《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志》等,特致谢忱!

《酒泉史话》加大了近现代部分的比重,特别是“今日风采”部分,记录了酒泉改革开放年代的新变化。让读者从这本小册子中得到某些启示和收益,就是编者的良苦用心。

与一块地域的悠久丰富的历史和鲜活生动的现实生活相比较,任何文字的表述都是苍白的,都仅仅是撷取了几朵浪花。本丛书只是给读者提供了一个寻访甘肃大地历史文化蕴藏的线索图。有兴致的读者朋友们,不妨以本丛书为向导,顺藤摸瓜,寻幽探隐,以您的新发现,来批评、填补本丛书之缺憾。

《甘肃史话》丛书编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酒泉史话/甘肃史话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安邕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40832
开本 32开
页数 2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5-11-01
首版时间 2005-11-01
印刷时间 2005-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4.23
丛书名
印张 9.2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08
14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