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悠游绿岛/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是由上海百家出版社精心策划的一套为上海市民及各地游客纵深展示上海各个城区的大型丛书。

崇明,是长江之门户,东海之瀛洲。它曾经是历史的孤岛,如今,这片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土地,已经破茧化蝶,开始了新的篇章。

本书为丛书之崇明卷,包括建设成就、历史沿革、胜迹新景、今昔名人等。重点围绕崇明区地标性建筑,展新颜、谈故旧,在新与旧、远与近、深与浅的有序比照与变幻中,灵活地展示崇明区的嬗变历程与演变特点,阐释崇明区人文历史的细节与特征。

内容推荐

崇明,是长江之门户,东海之瀛洲。它曾经是历史的孤岛,如今,这片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土地,已经破茧化蝶,开始了新的篇章。

以森林度假、休闲居住为主要功能的中央森林区正在徐徐展开,以人口集聚为主要特征的田园式新城和新市镇区正在火热的建设中,以生态农业为主要产业的规模农业区和战略储备区正在蓄势开拓,以国际会议、湖滨度假为主要业态的景湖会展区正在西沙拉开帷幕……

崇明的春天已经到来!

目录

出版缘起

总序(熊月之)

前言

七彩绿岛

陈家镇:游瀛东村,走东滩

向化镇:灶花和“牡丹亭”之乡

堡镇:这里有崇明最古老的民居

新河镇:中国民乐之乡

浜镇:昔时崇明四大名镇,而今只有一条小街

城桥镇:拜见不少树龄颇高的古树名木

庙镇:怀念那时的见义勇为

绿华镇:在水文化展示馆观光电梯里,一览崇明西部全貌

横沙岛:天使岛上深呼吸

长兴岛:“橘乡”、“净岛”、“长寿岛”

凝固音乐

长江隧桥:跨越长江口,贴近生态绿岛

崇明学宫:古意扑面而来

唐一岑墓:抗击倭寇的英雄墓

金鳌山:崇明独秀峰,超拔于一马平川之上

寿安寺:如来无量寿,净土万年安

黄家花园:上海优秀近代建筑,崇明独此一家

寒山寺:瀛洲东门寒山地,夜半钟声迎客船

天妃宫:旗杆用来挂灯与导航

澹园:宝岛明珠微型公园

广福寺:长江第一寺

龚秋霞故居:莫忘今宵

李凤苞故居:物是人非

曹炳麟故居:藏在现代建筑中,易见难找

陈干青故居:又名“思蓼山庄”

杜少如故居:红砖外墙四落檐洋瓦

徐不更故居:坐北朝南的砖木结构

倪宝声故居:“独宅独水”旧民居

沈铸久故居:白色粉墙面,硬山顶小青瓦屋面

施祖荣故居:登瀛中学内的“登瀛洋楼”

姚家宅:一处典型的崇明古民居

中共崇明县委机关旧址:建于清代的城隍庙

崇明县工农兵代表会议旧址:坐北朝南的砖木结构

中共三乐中学支部遗址:位于庙镇三乐中学内

解放崇明岛登陆纪念地:位于新河镇西北

侵华日军竖河镇大烧杀遗址:牢记历史的民族才能奋勇前进

南门海塘西段遗址:被江水冲洗的痕迹清晰可见

赵公堤遗址:沧海桑田

堡镇高氏贞节牌坊:一座完全被嵌到房子里面的牌坊

登瀛书院旧址:或许还能闻到一丝书香气

义泰南货店:昔日繁华景象依稀可见

大公所:融西式教堂风貌与中式传统建筑风格于一体

身心之间

崇明县文化馆:几乎不敢惊动它的过去

崇明县图书馆:遇见大师,经历梦一样的生活

崇明县博物馆:了解崇明悠久历史的窗口

崇明影剧院:当年空调开放吸引了不少观众

崇明知青文化中心:“品味知青生活,感受知青文化”

崇明县人民体育场:为体育场空出一些时间

崇明体育馆:城桥镇北门路

崇明游泳池:悠游人生

崇明中学:崇明最悠久的学府之一

八一路步行街:崇明的“南京路”

诗画生态

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长江巨龙口中熠熠生辉的明珠

西沙湿地公园:飞乌之神从芦苇的胸腔里一跃而出

东滩候鸟保护区:冉冉红日升起一股勃勃的生机

东滩湿地公园:极度濒危物种的新希望

北湖:候鸟栖息的后花园

明珠湖:天然湖泊、茂密森林

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华东地区最大的平原人造森林

崇明现代农业园区: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

千年风情

瀛洲古调派琵琶:其音能肖百物,堪称绝技

崇明扁担戏:一副扁担一台戏,一人演戏百人看

崇明“牡丹亭”:旱船之乐,乐中魁首

崇明灶花:莱肴芳香袅绕,疑是来源于灶花

崇明岛天气谚语:千百年智慧的结晶

崇明岛山歌:山歌好比大海水

崇明岛民间故事和传说:海客谈瀛洲

崇明岛民间舞蹈:浸润泥土气息,散发古朴幽香

罗家埭竹编:因竹而盛

崇明錾花板:古家具不断被流行的家具替代

崇明泥塑:失传的技艺

崇明诞生风俗:生命的到来,从习俗开始

崇明结婚风俗:赠送彩礼,互相宴请

崇明祝寿风俗:做九不做十,寓长长久久之意

崇明丧葬风俗:为了死者安息,更为了生者安宁

崇明信仰风俗:一些信仰,一些禁忌,一些迷信

崇明民俗节日:有些红火,有些慢慢退出生活舞台

生活“品”味

崇明老白酒:味占江南第一家

崇明甜包瓜:解腻开胃的佐餐佳品

崇明水仙花:赐福的天使,会给人带来好运

崇明老毛蟹: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

崇明白山羊:多吃一只白山羊,少穿一件老棉袄

崇明甜芦粟:对家乡的回忆有一份甘甜源于芦粟

崇明糕:节节高升

崇明金瓜:享有“植物海蜇”之美誉

崇明山药:形似佛手

庙镇翠冠梨:迎世博候选优质特供果品

田园牧歌

南门观光大堤:江涛拍岸,卷起干堆雪

瀛洲公园:崇明的综合性公园

南门广场:县城中心的一块绿宝石

根宝足球基地:十年磨一剑

前卫生态村:前途无量的农家乐

瀛东村:迎来崇明岛的第一缕阳光

高家庄园乡村俱乐部:海上花园的一朵奇葩

绿港生态村:一年一度斗蟋蟀比赛

南江风韵度假村:一赏纯真质朴的灶花艺术

长兴岛橘园度假村:在岛上体验蒙古包

横沙天使海滩度假村:在别墅阳台上钓鱼

宝岛度假村:有绿色自然“氧吧”之美称

前卫村古瀛饭庄:一品农家三宝

西沙度假村:特色菜肴“鱼烧鱼”

试读章节

新河镇:中国民乐之乡

离我老家不远之处,就是新河港。长江隧桥通车之前,码头上车水马龙,人流拥挤,很多次我乘客轮从这里回到家乡,又从这里离开家乡……梦想与现实之间的一道鸿沟,我跃过去,甜芦粟和老毛蟹的味道弥漫在梦里梦外。

新河镇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是一个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老镇。这里的艺术气氛浓厚,民间器乐的演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传统,被誉为“中国民乐之乡”。

据史料记载,清咸丰年间新河地区的民乐演奏已有十分高的水准。当时新河镇上有一个名叫王东阳的人,他以娴熟的琵琶演奏技巧名震大江南北。清光绪年问编纂的《崇明县志》中说他“擅琵琶,能奏鸣王勃《滕王阁序》,听音辨字,尤为清晰”,还说他拥有“脚弹琵琶”的绝技:“角技苏州,以足指勾拨章节。”王东阳20岁出头便已声名鹊起,人称“乐坛奇人”。在他的带动下,新河地区涌现出了不少器乐爱好者,王东阳和他们继承了前人贾公逵等人的琵琶演奏技巧,并相互切磋,搜集整理改编曲目,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我国琵琶四大流派之一的瀛洲古调。可以说王东阳是当之无愧的琵琶瀛洲古调派的宗师,他还独创了我国绝无仅有的民间音乐演奏形式“牡丹亭”。目前,发祥于新河的瀛洲古调派琵琶和“牡丹亭”都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河地区的民乐活动一直长盛不衰。先前新河地区有一城隍庙,每年都要举行庙会。民间乐手们在茶余饭后也常凑在一起,自得其乐地演奏乐曲。邻里亲友家有喜庆大事时,他们也会聚在一起演奏助兴。

新河镇上老街、老房子还有些没拆除。逛逛老街,看看古届,发发幽思,尽尽游兴,倒也不失为休闲好去处。幸运的话,或许还能在旧居老宅中听到瀛洲古调的琵琶演奏。每逢喜庆佳节,他们更是操琴弄笛地活跃在舞台上、广场上,为群众演奏精彩的曲目。除此以外,镇上每年还有百余名小乐手在“少年之家”内接受二胡、笛子、扬琴、琵琶、唢呐等乐器的培训。逛新河镇,听天籁之音,也是很快乐的。

浜镇:昔时崇明四大名镇,而今只有一条小街

浜镇原名鳌阶镇,因清代崇明人李杜诗和柏谦住在镇的东西,并相继在科举中进士,故叫鳌阶镇。该镇建于清康熙年间,曾是崇明四大名镇之一,现已衰落,几乎只剩下一条小街……沧海桑田,不过数十年间。

旧浜镇之所以成为名镇,繁荣一时,是因为其北边有一条湾港,是崇明通往启东、海门的重要港口,启海客商往往取道湾港而转往上海,来往途中,落脚在浜镇。日伪时期,崇明北沿各港口被封锁,唯独湾港开放,客商进出崇明北部地区,只能经过湾港,于是浜镇市面更为繁荣,港口来往船只穿梭不停,桅樯林立。浜镇的全盛时期,由启东、海门客商贩来的花衣、黄豆、蚕豆、三麦(大麦、小麦、元麦)、羊皮、生猪、花生、豆饼等农副产品都在此交易。镇上还有官办的恒丰泰盐行和买卖鸦片、白粉的场所。而自宰鹿、自煎膏的德胜堂药店的产品远销启东、海门。蔡振兴酒坊名气大,周围村镇酒店均到此批购老白酒。张裕生油坊酱园生产的“豆汁鲜”酱油味道香美,远销启东、海门和半个崇明岛。

1951年开始,由于湾港口外涨沙淤塞,沙滩不断向北延伸,船只不能进出,浜镇开始衰落。但是,去浜镇走访,不妨拂去历史的尘埃,再去领略一下老浜镇的旧风情。

在老浜镇,龚氏家族可谓赫赫有名,当时有“浜镇一条街,龚家占一半”之说。大桥东的灵龙街上,有一座龚氏老宅,因年久失修,院墙已经斑驳,墙门略显破旧。可就是从这扇不起眼的龚家墙门中,走出不少才俊,香港著名影星、歌星龚秋霞,就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一位。

“高凉棚”也是龚家当年的住宅,走进“高凉棚”雅致的书房,著名书法家、崇明中学创办者曹炳麟先生手书的“养性书舍”匾额在夕阳下熠熠生辉,房门上一幅“汲古得修绠,开怀畅远襟”的楹联,颇见出大气爽朗。浜镇的老人至今还记得这位学者在他们幼时赠送《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读本时的情形。

黄昏时分,凉风习习,漫步浜镇街头,想象“西万兴”的热闹和气派,感受龚家老宅的幽深与宁静,品味“高凉棚”大厅的古色古香,书房的小巧别致……让人思绪万千,流连忘返。一个家族,一段历史,一串故事,一个远逝的小镇仿佛在向我们倾诉过去的辉煌,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古镇的背影。

城桥镇:拜见不少树龄颇高的古树名木

城桥镇是崇明的县城所在,它是县城与桥镇的合称。虽然是个小小的县城,但是,在这古老的词语中能寻求到一种岁月的风烟。在古老斑驳的岁月长河中,那是用泥土和红砖围成的壁垒。烽烟四起,都邑四周筑起防御的墙垣,人们坚守住的是永恒的家园。尽管,时光已经不能容许我们选择更多,但我们还可以在这个世界上找寻到一个古老的地方,供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安宁地栖息。

事实上,从史书上的记载可以看到,城桥镇历来繁盛,商业兴隆,人文遗产丰富,是游客了解崇明历史的一扇很好的窗口。

崇明县城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筑砖城,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县城北边今中津桥路过去有一座普济桥,是清代举人袁直之中举后集资修建,该桥用石条叠成,俗称大桥,桥镇由此得名。旧时崇明有四大名镇,桥镇居其首。

P7-10

序言

近代以来,上海的城市区划不断演变,上海的地图与文化格局也不断嬗变更新。从远东第一城市到国际一线城市,这些记载着上海光荣历史的代名词正是靠各个城区的繁荣与发展来见证的。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崛起的浦东犹如一颗闪亮的明星令世界瞩目,浦东陆家嘴地区的现代化建筑群正日益成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新地标。而新城区的人文空间需要在新旧比照中不断寻求合理的定位,从而为上海的城市精神增加新的元素。此外,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上海有着丰富多样的江南民俗文化积淀,这些珍贵的民间遗存在现代化浪潮下仍然在老城厢和周边城区多有保留,离开了它们,上海这个洋味十足的城市就没有了根基。

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大上海的人文成就,不仅需要一张张日益细化的实用地图、一个个以上海为主题的视觉片段,更需要综合运用文字与画面,以精确的地图为基础,以精彩的地标为导引,由远而近,层层展现围绕着那些著名空间的今昔传奇与浓郁人文,呈现一幅幅足以恒久定格、又充满回味的多彩画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正是展示上海城市文化的最佳契机。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它在全球金融风暴中顽强出土,并创下它有史以来新的历史纪录:它是创办一百五十多年来第一次来到中国,落脚上海;它是第一次把主题定位于城市,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一个著名的国际化大都市。它不仅以金融、商业、经济和科研等方面的成绩及地位举世瞩目,而且还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但立足于世界之林,上海还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一个发展中的城市。在城市化作为世界发展趋势不断向前的今天,世博会为我们学习、借鉴和交流各国建设城市的经验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同样,它也为上海展现的城市形象、城市魅力和城市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为此,我们策划和出版了这套《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它在众多的世博图书中,有着自己的特点:

一是在编排上。它是按照上海现在的行政区域,每个区县一册。

二是在构思上。它从各区县深厚而丰富的历史人文积淀中,选取精华;从特色街道、教育文化、名人故居、人文景观、独特建筑、名特商业和历史遗迹等角度予以切入;并辅以图片,生动直观,进而构成了一个七彩的上海。

三是在表现上。它突出和强化了人文的元素,对此进行了全景式和多侧面的观照。尤其是作者们调动自己上海生活的积累和体会,注重开掘和展现我们熟悉的上海景物和人事中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情怀。

丛书既展示了上海,让世界了解上海;同时,也让上海人进一步认识上海,了解上海。

就在世博会开幕前,国务院通过了“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当的国际金融中心、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它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增添了新的内涵;为上海的明天,描绘了更为美丽的图画。

可以说,中国上海世博会举办的成功度及影响力如何,我们作为文化传播机构是有自己的责任和使命的。因而,这套丛书还仅仅是个开始。为建设文化大都市,还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工作,花更大的精力和心思。让我们共同为之努力和奋斗!

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

上海百家出版社

2009年5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悠游绿岛/上海世博人文地图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秀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500699
开本 16开
页数 1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5.13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5
166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