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知道你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吗(大学生求职七大昏招)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张大志(Leo)是资深的职业发展顾问,此书是他数年HR经验的凝练。虽说此书定位的读者群是第一次求职的大学生,但对于其他求职人士也很有参考价值,甚至hr。

拥有本书,求职者不再是迷途的羔羊,都有机会纵横职场,无往不利。

内容推荐

大学毕业后求职艰辛却找不到好工作。为什么?自以为简历写得很好却没有面试通知。为什么?面试自我感觉良好,却从此杳无音信。为什么?准备跳槽却不能准确给自己“标价”。为什么?迷茫、困惑的情绪伴随求职过程始终。为什么?

本书以100万份简历,15000场面试为基础写就,不只分享了求职的经验、教训、方法、态度,还分享了作者的职场智慧。拥有此书,求职者不再是迷途的羔羊,都有机会纵横职场,无往不利。

目录

前言

第1昏招——说谎

故事一:毫无必要地粉饰自己

高经理支招:如何解释工作经历中的空白

故事二:自作聪明地暴露缺点

高经理支招:如何回答类似于“缺点”的问题

故事三:肆无忌惮地夸大实力

高经理支招:如何适当地描述自己的实力

故事四:该诚实的时候必须诚实

高经理支招:如何诚实地描述自己的“问题”

高经理教你“说谎”

第2昏招——抱怨

故事一:在简历里向陌生人胡乱抱怨

高经理支招:不要在简历里抱怨

故事二:抱怨前任老板和公司

高经理支招:把抱怨转化成问题和建议

故事三:看到“疯子”领导的优点

高经理支招:把“抱怨”换成“感恩”

不要像受害者一样求职

第3昏招——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

高经理挑简历:缺乏职业素养的首先删除

故事一:来和面试官“聊天”

高经理支招:放松但是认真地对待面试

故事二:持续不断的小错误

高经理支招:切忌小错误一犯再犯

故事三:应聘完全不适合的职位

高经理支招:充分了解你应聘岗位的要求

故事四:准确传达信息的完美面试

高经理支招:完美的表达体现职业素养

职业素质培养三步曲

第4昏招——迷茫

故事一:群发邮件极度迷茫

高经理支招:有的放矢是成功的前提

故事二:缺乏清晰的目标

高经理支招:目标和能力不能混淆

故事三:张江飞清晰的求职过程

高经理支招:如果什么都不会,请表现得足够聪明

故事四:接受一个不高却实际的起点

高经理支招:了解自己想要什么

飞跃迷雾

第5昏招——自卑

故事一:在简历中就流露自卑

高经理支招:求职而非乞讨

故事二:对自己的工作能力没有信心

高经理支招:面试时请用你自信的目光看着我

故事三:面试时沉默不是金

高经理支招:不要让内向看起来像自卑

故事四:充满自信积极争取

高经理支招:面试后别忘了感谢信及询问电话

第6昏招——自负

故事一:因为“大公司经历”而、自负

高经理支招:面试时请勿过于自负

故事二:因为“内部推荐”而自负

高经理支招:谨慎把握内部推荐

故事三:因“大公司经历”而高估薪水涨幅

高经理支招:“大公司经历”不等于“高能力”

故事四:竞争公司之间跳槽不能保证成功

高经理支招:来自竞争公司也要展现实力

故事五:执著争取

高经理支招:所有机会都需要争取

第7昏招——薪酬要求不合理

故事一:没有理由也要涨工资

高经理支招:换工作不是涨工资的理由

故事二:对薪资要求讨价还价

高经理支招:不要纠缠于薪资的细节

故事三:只关注薪资令招聘方失去信心

高经理支招:不要只问和薪资相关的问题

故事四:理性的薪资分析

高经理支招:薪水要求的公式

求职速查手册

面试前

专注于真正的机会

五个步骤查实公司信息

筛选重点应聘目标

了解职位信息有的放矢

明确职业和发展方向

简历及求职信

面试前的Checklist

面试中

掌握人力资源经理的思考角度

第一步 清楚自己是和谁在沟通

第二步 介绍自己

第三步 正确应对问题

求职者提问原则

关于霸王面试

面试后

别忘了感谢信

礼貌地询问面试结果

做好复试的准备

积极面对求职失败

后记

试读章节

故事一:毫无必要地粉饰自己

“要么极聪明地说谎,要么只说实话。因为说出一个谎言后必然要用更大的谎言去掩盖。”

——佚名

新潮公司人力资源专员赵句到前台取快件时,被公司前台叫住了:“赵旬,有个叫孙秀秀的求职者来过两次电话了,说前几天给咱们公司投了简历应聘网站编辑,不过一直没消息,想问问什么情况。这人好像对咱们公司特别喜欢,你有印象吗?”

“哦,”赵句应声。“那我查一下。谢谢啦,晴晴大美女!”

打电话到公司询问工作机会,这么主动的人可不多啊,给个面试机会应该可以的!赵句回到办公室就用“秀秀”关键字查看了邮件,孙秀秀的简历很快被打开。

从简历上来看,孙秀秀中文专业毕业,同时又有相关工作经验,加上之前主动来过两次电话。看得出来,她对公司的认可度较高。与招聘经理高方玄沟通后,赵句为孙秀秀安排了面试。

孙秀秀如约来到公司,简单寒暄之后进入正题。

高方玄:“您是主动打电话给我们,希望有个机会的?”

“对,对!我从网上看到你们在招聘网站编辑的职位,很有兴趣。”秀秀显得很激动。

高方玄:“好的,谢谢!那请先介绍一下自己吧,学习和工作经验。”

“嗯,”秀秀清了清嗓子,“04年湖北师大毕业,毕业后在本地的河内晚报当了一年的编辑。嗯,07年6月来的北京,在河内晚报做电子期刊的编辑。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学得比较快,当天的事情会当天完成。我们总编对我的评价是我能承受较大的压力。因为报刊的时效性非常强,所以经常加班,我都坚持下来了。还有就是踏实、细致。我在网上看到贵公司招聘的信息时,感觉自己真的很合适。一是因为有编辑经验,另外我对网站也比较熟。06年,我帮朋友做了一个叫索索网的网站——一个专业订票的网站,前台界面都是我做的。之前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朋友要我帮他一下,也只好硬上。像Photoshop之类的我都是很快就学会了。你们这个东西我还是蛮喜欢的,你们公司又是国内比较知名的系统集成公司,经营领域很广……”一串连珠炮似的表述结束后,秀秀仿佛如释重负。

看起来,这个秀秀在来之前是做过准备的。通常,来面试的人很少能在高方玄介绍公司之前就说出公司主营方向。这至少说明对方真的很在意这个工作机会。

高方玄:“简历上写的是2004年9月至2006年1月您在华华科技做索索网,好像与您说的不太一致。”

秀秀:“是不是简历上有什么错误,您能给我看看吗?”

高方玄调转了笔记本电脑方向,秀秀发来的邮件就在屏幕上,明确地显示着:2004年9月~2006年1月在华华(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网络运营部担任网站策划编辑,做索索网的相关工作。

秀秀:“嗯,可能是有错误。”

高方玄:“哦?”

秀秀想了想又开了口:“其实您也应该知道,现在工作不好找啊!我毕业之后做了一年编辑,然后就失业了一年,到北京之后很不好找工作。所以,为了好看,我把简历做了适当的修改和调整,而且确实记不清楚有些时间,最后简历就成了现在的样子,所有的工作时间都是连在一起的。希望您能理解!”

高方玄轻轻皱了皱眉头,秀秀的可信度直线下降。接下来的几个关于编辑的专业问题秀秀也答得很一般,加上之前在简历时间上做了手脚,让高方玄不能确认秀秀是不是真的做过网络编辑相关工作,同时也没兴趣再费时间继续确认,毕竟还有很多候选人在等,高方玄便快速结束了这次面试。

“今天的孙秀秀如何?”看见高方玄走进办公室,赵旬急匆匆地问他。对于这个主动打电话来询问的孙秀秀,赵旬还是很有兴趣的。

“她在工作经历方面作弊,而且编辑基本功也看不出来,我无法确定她是否确实从事过相关工作,所以她被当场淘汰了。”高方玄倒显得平静。

赵句想了想说:“高经理,不是我说您,您也太纯真了,这年头哪有100%真的啊!更何况是在简历里。她在工作经历方面作弊,肯定是太想得到这份工作了。她还来电话问过情况呢。您就不能理解一下人家找工作的急迫心情吗?我还真觉得咱有代沟了!”赵句好像一个成熟的老者,“语重心长”地叮嘱高方玄,“您没听过相声里说的,只有王八是真的,还叫甲(假)鱼呢?”

高方玄:“嘿,小丫头!你还别说代沟,我可是‘永远的25岁’!”高方玄借用了某个名歌星惯用的口头禅,“不过,你说得很对,她的确是对这份工作很热心,看得出来她为此也做了不少准备。按理说,如果只是有些简历和陈述的小细节对不上的话,是可以被原谅的。极少有人能百分百准确地回忆工作时间和内容。但原则性的东西对不上会让人对你产生怀疑。像这个秀秀,她所有工作经历的时间都对不上,自己说的前后也不一致,更大的可能性是为了好看而把简历里的工作经验都连起来写,这属于明显的撒谎嘛。”

赵旬:“明白了,她属于那种说谎技术不到位的类型。”

“对,应该说她是个比较傻的说谎者。她以为只要自己有足够的热情,同时对应聘的职位足够了解,负责招聘的人就不会在她之前的具体工作时间和经历上纠缠。而且,为了好看,她把简历里的工作时间都写成连贯的,结果面试时露了馅儿。毕竟不是自己亲历的,加上面试的时候多少会有点紧张,这样就很容易穿帮。其实,我们都很理解求职者对那些‘不工作的日子’的复杂情绪。但是,招聘经理不仅仅要看你简历上怎么写的,还要听你怎么说的,”高方玄说道,“忘记是哪位名人说的了——要么极聪明地说谎,要么只说实话。因为说出一个谎言后必然要用更大的谎言去掩盖。我们不够聪明,所以最好的策略是只说实话。不方便写的可以不写,但不能满纸谎言。孔子还笔削春秋呢,就是把自己不喜欢或者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去掉,号称不说不算说谎,哈哈!在生活中,我们都不是处处真实,所以不愿意说的尽可以保留不说。人都有天生辨别谎言的能力,你可以不说,但请在关键问题上不要说谎。”

“是啊,”赵句应声,“尤其像在面试的时候,本来就紧张,再说谎就更紧张了,很容易被穿帮。大家第一次见面,本来就处于相互没有信任感的阶段,再有一两个谎言,谈话肯定就无法继续了。”

P8-12

序言

据统计,2008年全国有600多万应届大学毕业生,而且以后每年应届毕业生数量会积雪呈递增的趋势。就像各大媒体上经常提到的“就业形式严峻”,那么,该如何在几十比一甚至几百比一的求职大军中胜出是摆在每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和家长面前的又一个重大话题。于是,我和几个朋友想写本书帮助大家看穿面试这件事儿。从实际中的求职案例出发分享经验之后,又从理论的高度给出技巧和建议。

我面试过一个图书编辑A,她非常直白地告诉我:“以前还有人写书图个出名,现在写书的作者除了为了钱写,还是为了钱写。”A最后我淘汰了,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只为了钱工作,那专业水平就可想而知了。工资永远也无法提高一个没有热情的员工的专业程度。正因为物欲横流,我也有了不发纸书的想法。只希望发电子书通过网络的形式帮助求职者。

在先后拒绝大大小小二十几家书商和出版社之后,刘志松联系上了我,希望合作。是他的真诚最后打动了我,刘兄甚至不介意电子书先发售对纸版图书的影响,执意与我签约。所以本书应该是求职方面第一本以电子形式先发售,之后才出纸质的作品。在此,我要对刘兄表示深深的谢意。

就像一位名人L在自己书里谈及“成功缘于诚信”,L之后又入职其它公司成为高管,然后在自己写的书里继续写到,进入新公司是“追随我心的选择”一样。本不想出纸书的我,也需要在这里澄清一下:本书属于我本人的版税收入,会全部捐给福利机构。以帮助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

感谢生活·追随我心的选择!

Leo

2008年9月

后记

雨夜狂奔——写在最后

你为进入职场的努力从是何时开始的呢?写简历的时候?接到面试电话的时候?面试的时候?面试结束以后?

我周围的朋友和面试的成功者中,很多人在写简历之前,甚至是大学期间,就从自我认识和心态上开始准备了。做到这一点无疑会比其它人在职场的起跑线上早跑几步,如同中考、高考、考研和考博中的拼博,哪十白只多一分就可以使我们超越很多人,从而进入心仪的学习殿堂。

职场路上早跑一步就会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发展,离幸福生活更近一步。在这个残酷的社会中,第二名不会得到任何奖励。要么做个失败者,无论你之前付出过多少;要么努力做第一,独自走向成功。

现今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求职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本书就是因此献给初入职场的朋友们。希望朋友们无论在求职路上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相信,只要方法正确,加之加倍努力,一份理想的工作必定属于你。

下面分享我自己的真实故事与大家共勉。

2000年3月的一天,北京下了一天的雨,晚上十点我从车公庄地铁站坐车回家。

我从地铁出口(A点)出来的时候,看到一辆公交车正通过十字路口驶向公交车站(B点)。当时正下着小雨,从地铁出口到公交车站差不多有300米(B点)。从时间上看,这班车极可能是末班车,错过了我就只能打车回家——下雨的日子不好打车啊!一念及此,雨伞都没有打开,我就全力跑向公交车站,跑到路口的时候车刚进站。还差100米的时候,公交车已经完成了进站、开门、下人、上人、关门的全部动作,已经开始启动的车头向路中间开去。司机一定从反光镜里看到我了——一个全力奔跑的家伙,周围也没有其它车,肯定是奔着他开的这辆车来的。正在启动中的车因此停了一下,很明显司机在思考:等还是不等。后来回想起来,那时的我如果有丝毫的停顿或者犹豫,公交车司机就会踩个油门2秒之内消失在细雨中,毕竟他也想早点回家。当时我心里唯一的想法就是一定要赶上这辆车,自始至终保持冲刺的速度向汽车狂奔。还有80米、50米、30米、10米(关闭的车门再一次打开了)、5米,终于跑到车门了,只用两步迈上三个台阶,成功了!车门随即在我身后关上,这辆公共汽车带着我消失在黑暗中。

至于我,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停下来大口喘息,眼泪止不住哗哗地流啊!缺少运动的我尽令力跑了300米之后,有这样的反应是比较正常的。足足过了一分钟,我才能开口说话。当然是向售票员和司机连连致谢。

我省了打车的钱。提前回家,还自我教育了一把——有机会就一定要全力争取啊!

这也是我很久以前学到的道理,只要机会在我面前(公车来了),就一定要抓住(赶上车去),实际中的困难永远比呈现在你面前的困难少(狂奔的我还是可以赶上车的)。

“人生有很多路要走,但要紧的也就是那么几步,这几步是要跑的。”这句名言对我们的职场人生也一样有指导意义。

走出校门找到的第一份工作、第一次换的工作、找到自己定位之后干的最开心的工作……说起来轻描淡写,不过是几十个汉字的工夫,恐怕不需要一分钟就可以录入到电脑上。但如果有一天,有人让你给自己走过的这些步打分,你希望那会是多少分?当然,我们总是希望可以满分。但是,你也知道,人生没有满分,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我们有空间去向满分努力。

走好这几步,我们就抓住了开启美好事业的钥匙;走得不好,我们就将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代价。就经验而言,我属于后者。正因为属于后者,所以才希望写些经验之谈,让大家少走些弯路。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知道你为什么找不到好工作吗(大学生求职七大昏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大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汕头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11204841
开本 16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08-11-01
首版时间 2008-1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47.38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1
15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2: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