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高阳公主/唐宫女性三部曲
内容
编辑推荐

  高阳公主与房家两位公子的感情纠葛,与辩机和尚的真挚爱情,与吴王李恪的朦胧感情被作者演绎成令人愁肠的女性爱的历史。这是一个穿越了几千年的风云而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一段最奇特的女人的爱的历史。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穿越了几千年的风云而至今仍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一段最奇特的女人的爱的历史。一个又一个男人从她生命中穿过,在幽深的皇宫中,最尊贵的公主纵情享受自由、生命、爱与性的快乐,用她的爱把世界搅得昏天黑地,在爱情、欲望和政治、皇权的激烈撕扯中,她把她所爱的男人一个一个送上断头台,以她特有的疯狂和激情亲手葬送自己的爱情和生命……  

目录

又见唐宫

关于《高阳公主》

正文

试读章节

在看着高阳公主那撕心裂肺的惨痛之后,辩机断然决心要离开这终南山了。他看清了他的迷乱,也看清了这迷乱给谁都不能带来好处。没有前途。无非是越来越多的尘世的惨痛。

为了解脱。解脱高阳公主也解脱他自己,还有,为了拯救那颗有悖矢志佛学初衷的迷乱的心。

几天后,辩机便打点行装,离开了他终日修身养性、苦研佛经的草庵。他离开时对这里的一切怀着无限的依恋。除了同高阳公主的一段插曲,辩机知道他在这山中的修炼已带给他多大的财富。隐居的几年中,辩机以他天生的悟性,对诸多佛门学识有了深厚的修养,已成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的硕学之士,颇受长安佛教界的重视。就连已年过半百的南山律宗开山鼻祖的道宣和尚这位佛界公认的大学者,也对辩机的才学异常钦佩。每每赞叹不已,深觉后生可畏,认为年轻的辩机是佛界的一位稀世俊才,其辉煌未来不可估量。 佛界的认可使辩机终是不能够断绝他要在佛界有所建树的梦想。他也雄心勃勃,终日期待着能在佛门之内一步一步地升迁,成为真正的高僧,成为一代宗师。他所要攀登的是他的宗教他的信仰,那是他毕生所要追寻的生命的本质和境界。

然而他唯一不能挣脱的,是高阳公主那个尘世的女人为他编织的那张爱的情网。多么可怕。就连此刻告别这山中的草庵,他最最留恋的竟还是铺满了清香干草的那张床。那是尘缘。是他唯一的不净。辩机为此而苦恼不堪。其实他已经有一千次一万次的决心。他已无数次决意与公主断绝。但是,只要那美丽的女人一来到这山中,那所有的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心灵的长城便会顷刻瓦解。那么不堪一击。那所有的决心和誓言就会像残垣断壁那样哗啦哗啦地倒塌。他无法抵御。于是,他本来清净的心一下子污杂了起来。他恨自己。何况,后来高阳公主又怀了他的孩子。那孩子如纽带般将他同高阳更紧地纠缠在了一起。他更是无法挣脱。他想他即或是最终能够做到拒绝了公主,他也永远无法在心理上拒绝他的儿子,那是他的骨肉。何况,他又是断然拒绝不了公主的。单单是公主带着她即将分娩的身孕,不顾一切地一次又一次跑到山中来看他的那不惜生命的挚爱,便足以使辩机终生感动。那是超越了一切的。那是以生命为代价的。那是那么有力量那么有穿透力那么震撼人心那么足以动摇一切宗教信仰的一种生命的情感。对此辩机的一切拒绝都只能是变成一种徒劳。

然而这爱又能带来什么呢?

正因为不能带来什么,所以辩机才毅然不辞而别,在得知了公主母子平安的消息后毅然离开终南山。

他走进了会昌寺。

他想这里多么清静。

他想早晚的钟声会提示他警醒他。

他想他来到这里便一定能断了那尘世的念想了。这里有佛法高筑的围墙。这里不能同高阳会面。这里没有那张铺着干草的木床。这里终日的香火会使他时时面对众多佛教徒虔诚的眼睛。

他想他会痛改前非。

他想他会变得洁净。

然而,就在他日异变得洁净的时刻,在那个傍晚,有小和尚说,门外有一位妇人求见沙门辩机。

辩机快要疯了。

他说他不见。

会昌寺的大门关得紧紧的,在那个星夜。而关在门外的是一个同样快要疯了的女人。

他怎么可以不见我?

又是整整的一夜。那辆马车始终停在会昌寺的门外。  高阳等待着。

彻夜。

直到会昌寺的晨钟响起。伴随着钟声,会昌寺紧闭的大门打开……

马车中的那位年轻美貌的女人走进来。她脸色苍白,不施粉黛,眼神中透露着绝望和悲哀。她缓缓地走进来。她想迟早这大门会打开的。她等。她哪怕等上一辈子。她就是要见到那个她想见到的人。

她像信徒一般烧香拜佛。她做着那一切的时候觉得很亲切,因为那是辩机的信仰。

她烧了一炷又一炷香。

她在烧香的时候继续等待着。、 慢慢地,来此求菩萨保佑的信男善女们越来越多。

高阳被淹没在信徒中。她在被淹没时依然等着。

终于在香烟缭绕之中高阳看见了那个已被剃度的辩机披着黄色的袈裟朝大殿走来。高阳见到如此形象的辩机不寒而栗。她很害怕。她觉得那袈裟使她心冷齿寒。那袈裟正在拒她于千里之外。

高阳并没有被淹没。

辩机在走进大殿的时候突然觉出有如刺的目光在扎他。

他抬起头,立刻在众多的信徒中看到了高阳。他是透过那袅袅的香烟看到那美艳而又苍白的女人的。那女人立刻使他怦然心动。

是她吗?他们分开才仅仅十天。那惨烈的疼痛那绝望的喊叫至今依然存留在辩机的心中。仅仅十天。她刚刚生过孩子的身体还那么虚弱。她怎么能?她简直是疯了。

他们透过香烟四目相视。

辩机的身边是众多寺院的和尚,而高阳的身边是各种虔诚的信徒。

唯有他们。

他们相视是因为他们曾有过相连。还不仅仅是肉体的。

佛事不曾开始,辩机便托故匆匆逃离了大殿,逃离了那女人殷切而又满怀悲戚的目光。

辩机在怦怦的心跳之中回到了后院他自己的房间。P106-108

序言

从开始写作《武则天》,到《高阳公主》,又到《上官婉儿》,至今已过去整整15个年头。而昔日写作的感觉依旧,仿佛激情仍流淌在力透纸背的笔尖。

在这三部关于盛唐历史的漫长写作之后,我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以为终于可以放下了,那沉重的关于唐朝女人的历史,以为从此就可以轻松了,于是转身写下了那篇《告别唐宫》。

以为的“告别”而事实上从未真正的实现。其间不断有影人前来商谈关于影像的改编,亦有出版者希望能加入出版的行列。这是我向唐朝历史“告别”之时所未曾料到的。何以我的历史的小说会让人如此眷顾?

自创作以来我曾出版过数十种文本,为什么独独这三部历史小说成为了其中重要的部分?我想或者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武则天,不仅仅是高阳公主和上官婉儿,而是紧密相连的一个时代的变迁。是这段厚重灿烂的历史以及其中女人们的非凡沉浮,让小说变得尤为醒目了,以至于那些大凡了解我的人,说到我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我所创造的这三位久远的唐宫女人。

然而多年以来我一直心存遗憾。三部历史小说不仅写作时间不同,出版单位有异,而且版本的样式也相去甚远(其间还有着诸多版本中的失误)。尽管许多读者在观念上已将这三部小说视作一页历史的整体,却总是不能将它们整齐划一地同时拥有。常常是寻到了这一本就想获得另一本,而另一本却往往难觅踪迹了。

这或者也是我的某种愿望,所以要特别感谢如今已气势浩荡的长江文艺出版社,计划将我的这三部历史小说连缀起来,让它们从此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部盛唐女人的不可分割的完整故事。

还要感谢出版社的是,动议之初,他们就寄来了非常详细的、令我们无比激动的出版筹划。其中包括他们的整体思路,以及装帧设计、版式开本,乃至纸张的选用等等。能获得这样的允诺对一个写作者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这个日趋物质的环境中,编辑者所带给我们的全然是精神的蓝图。

特别要说的,是原先那些非我所愿被添加上去的“引号”,这一次在编辑的劳作中已得到了修正。如此还原了我创作时的初衷,这不啻让我最感快慰。因为那不仅仅是标点的技术问题,而是我对小说写作的一种自始至终的观念。

如此15年后的“旧事重提”,让我依稀又回到了那个激情抒写的年代。

1993年的夏季很炎热。漫长的唐宫故事就是从那个时刻开始的。那时我鼓足勇气踏上了漫漫长安道。向着西部的古老和苍凉。当时我并不知道从此竟会有三位唐宫的女性走进我日后的生活,融入我的血脉,并陪伴我穿越很多的年月,很多的白天和夜晚。我用了八年的时间来献身唐朝故事。八年中我的生命有了很多的变化。那是三部书106万字所留下的印痕。为此,岁月如逝水般怅然流去。

但那长安辉煌的殿宇依旧。尽管日月江河风流云散它们却永不褪色。那是我为我的女人们构筑的宫殿,也是我为她们搭建的永恒舞台。依然的女人的故事。依然的女人的悲哀。可感可触的。仿佛置身其中。那是我不曾真的亲历却可以真的想象和感受的一个空间。这空间的形成是因为我读的那些读不尽的史书。浩繁的故纸堆。我穿越其间。被古人的惊心动魄所迷惑所震撼。然后去看那些至今矗立在古老大地上的殿宇和塔寺。那斑驳中的雄伟壮丽和锈蚀中的坚忍不拔。那经久不息的美丽线条所带给我和我的唐朝女人们的,是那种神秘的生存的感觉。才知道有时候人的命运居然就是由这些建筑的线条规定的,你将在劫难逃。那阔大的无限向外伸展着的而又缓缓扬起的房檐。那么恢弘的一种盛唐的气象,流动而又飞扬。而房檐上不断被风吹响的,是一串串悬挂着的玉制的风铃。当四野的风旋起,撞击着玉石,你就能听到那来自远古的清脆而又悲怆的声音。那是种至今令我无比迷恋的声响。贯穿在我沉迷于唐朝的日日夜夜。

记得1993年从酷夏到深秋。当满街的落叶卷起,我便在疲惫中完成了由我来解释的女皇武则天。我不知道那部激情中的《武则天》是不是一部好的作品,但是我知道尽管我在竭力挣脱历史的禁锢,但历史的诸多禁忌还是束缚了我对这个伟大女人的描述。我只是尽力从一个女人的角度去诠释她。让她在天命和人性的深渊中苦苦挣扎。后来我又续写了《女皇之死》。那是她登基后的波澜壮阔。然而当生命垂危,大权便也无可避免地旁落。女皇终于失去了她一生的最爱。写作《武则天》有如带着镣铐的舞蹈。很累。很艰辛。仿佛一直被一种无形而又无法摆脱的疾病缠绕着。那是一种很深刻的疼痛。一种力不从心。于是,我便也仿佛随那女人一道,在疼痛中向生命的谷底坠落。

然后动笔的是《高阳公主》。在唐宫的这三位非凡的女性中,唯有高阳公主是我自己想写要写的。一个为了爱而最终被自己的皇帝兄长赐死的大唐公主。爱的故事发生在巍峨壮美的宫殿和那本应清冷幽远的佛家寺院中。在那里,人性之爱冲决重重禁忌而上演了一幕凄美的悲剧。于是爱才惊心动魄才被涂抹上宿命的色彩。为了这爱的故事不忘夏季黄昏中的法门寺。从此知道世间竟还有如此宁静的处所。想不到那就是我的《高阳公主》的精魂所在。宁静的佛家空门中竟有着不宁静的心性。那便是美丽的大唐公主与禁中浮屠欲望的故事。在人性与信仰的冲突中,被撕裂的灵魂。然后便是死亡。死亡使一切终止。死亡的不可阻遏的力量。在这部小说中死亡是同爱联系在一起的。于是男人和女人,于是爱与死亡,就都成为了永恒。

接下来又被出版社的朋友诱迫,继续陷入那重重的唐朝深宫,为上官婉儿的命运忙碌。也许就是为了“上官婉儿”这四个字,我就决定了要为她写这本书。于是我重读历史。把已经收起的新旧《唐书》重新从书架上取下,在浩繁的史书中搜寻着与婉儿相关的那些人和事。怎样的婉儿。她的故事始终让我心驰神往,但为了这个超凡脱俗的女人我竟迟迟不敢动笔。与上官婉儿女诗人的成就相比,倒是她在政治漩涡中周旋的能力更让人钦佩。那可能才是婉儿真正的价值。在复杂而残酷的朝廷中权倾天下。痴迷于婉儿独有的生存方式。宫廷中充满了戏剧性的人物关系。生命的哲学以及与各种男人恩恩怨怨的纠葛。还有她对政治的病态的迷恋以及她对身体的智慧的运用……所有的这一切都令我激动。于是有了一种不可遏制的创作欲望。

如此,上官婉儿、武则天、高阳公主这三位美丽非凡而又成就非凡的女性组合起来,便成为盛唐女性的一道奇异的景观。在幽远的皇宫里,各自演绎着她们自己长歌以当哭的动人故事。

然后风流云散。

我的心潜入了距今已一千三百多年的大唐的宫殿中,尽情尽兴地生活在那里,无形追随着在那辉煌殿宇中活动着的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个女人。我观望着谛听着他们。感受着他们的相爱或相残。我会为他们的行为寻找出无数的心理背景,也会顺乎逻辑地牵引并支配他们,用他们的行为来验证我今天想说的话。

这就是唐宫三位女性为我打开的通往历史的门。我走进去。又走出来。在来来去去之间营造我的故事并蚀掉我的生命。我们相遇相知。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沟通。今人与古人之间的理解。如此浩繁又是如此的惊心动魄。我在这样的写作中仿佛经受洗礼。一次次在他人的痛苦磨难和灿烂辉煌中经历着我的人生。

如此,当有一天,当那扇恢弘而沉重的盛唐的宫门在我身后缓缓关闭,心中便难免生出几许眷恋与惆怅。毕竟那里是我已经熟悉的舞台。毕竟,我曾与那舞台上的人物息息相关。还毕竟,我的一些人生的经验与知识是在那里积累的,而我生命中的好几年光景也是在那里悄悄流逝的。但,既然历史的大门已经关闭,便不再去瞩目那恢弘的殿宇,也不再去遥想那灿烂的人生。不再聆听那风铃的绝响,也不再凭吊古人的枯荣……

15年后的今天,将那所有的往事从容掀过,能再次对我的读者们说“告别唐宫”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高阳公主/唐宫女性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34371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7-02-01
首版时间 2007-02-01
印刷时间 2007-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6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0: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