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幻爱
内容
编辑推荐

自传写的是他和两个女人之间的故事。一个是他现实中间的妻子程琦,一个是他的虚拟妻子美丽。美丽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她有不幸的家世和婚姻,便也有了畸形的情感。她与杨树刚开始的交往纯粹是调情,可后来他们都不可自拔地陷入了热恋。他们通过手机、网络等电子工具开始虚拟性爱了,并认为这是伟大的发明,胜过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

内容推荐

故事是从一位美丽的妇人开始,她有着天然的金丝绒的肌肤,一部分从那华丽的略有些眩目的服饰下抖落下来,霎那击中无数人的眼睛,而另一部分则在那衣饰的阴影里飞翔,舞蹈,中伤了敏感的心;她还拥有一种永远只看自己或天空而不看别人的高傲的眼神。一颗放纵的心,一段神秘的历史。是的,据说她败坏了小城的风气,整个小城的女人都会用最肮脏的语言骂她,而她置若罔闻。就是这样一个女人的身体里,竟然也包藏着诗的内心,风一样的灵魂,奇迹般的爱。

目录

现代之梦:灵魂回归原野

正文

试读章节

他把这感受写了出来给美丽看,他对美丽说:美丽,你说,我是不是一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我是不是一个邪恶的人?  美丽给他很快回信了:亲爱的,在我眼里,你是多么的善良。你不愿意伤害任何人,不愿意违背你的良心,这种人现在已经很少有了。你是第一次向我真实地谈起你对他们的爱,第一次向我袒露你的矛盾,但正是这种矛盾与罪责感,使我更进一步地认识了你。你才是最 艰难的人。我反而是个罪人。我不该贪求你的爱,不该让你的良心受到伤害,更不该让你生活在矛盾之中,可是,现在已经来不及了,我无法回头,我不能没有你。  杨树复信道:亲爱的,你知道我现在最爱你了。你现在在我心里是最纯洁的,也是最高尚的。爱是没有办法隔断的,爱也是无罪的。你给我的帮助与鼓励是我此生永远无法偿还的。亲爱的,我也不能没有你。过去,在没有遇到你之前,我的生活贫穷而无奈,自从有了你,我的生活就一下子变得富有而幸福。我虽然还很贫穷,可是没有了贫穷的恐惧。我们不要再自责了,也不要再有分离之心了。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们贴得更紧的人吗?还有比我们的爱更深的吗?还有比我们更幸福的吗?  没有几天,他们就把美国那边的事忘掉了。他们又一次跌入爱河。爱的高潮又一次来临。  杨树好几次打电话给美丽,让她来省城找他,可是,美丽总是有事。要么是孩子缠身,要么就是学校有事。她还是坚持他们不见面的好,她怕这么深刻的爱会因他们的相见而永远地失去,她还怕这样他会离婚,使他们都遭受良心和道德的永久谴责,她不想使他受苦。  杨树也觉得她说得有理,但是,他必须要见到她,必须要真实地拥有她。没有她,他会死的。现在万事俱备,他若还是不能见她,那以后就更难了。他要和她商量以后的事。他就是要和程琦离婚,但她必须要同意嫁给他。  他偷偷地回到了小城里,去了那座洋房。他拿着一束鲜花兴奋地敲开了那扇在梦中敲了无数次的铁门。  是一位老太太开的门。她问他:  “你找谁?”  “佟明丽。”  “她搬走了。”  “她不是过年的时候还住这儿吗?”  “过完年她就搬走了。”  “你知道她去了哪里吗?”  “听说到上海去了。”  他失望之极,立刻打通了美丽的电话:  “你为什么要骗我?”  “杨树,你怎么了,我怎么骗你了?”  “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你搬家了?我现在就在你原来住的这儿。”  她吃惊地叫了一声,笑着说:  “你真的在那儿吗?”  “当然是真的,我手拿一大束玫瑰敲开了门,却是一个老太太开的门,她说你搬走了,搬到了上海。怎么可能去了上海,你不上班了?”  “谁说我搬到上海了?我婶婶病重得厉害,身边没人照顾,我请了一学期假,到上海去照顾她。我刚刚才从飞机上下来,还在车上呢。我还没来得及给你说呢?”  “那你为什么把房子卖掉了?”  “那边房子太大了,就我和女儿住,太浪费了,而且住着也很害怕。再说,那儿离女儿上学的学校也太远,所以就又在市里买了套房子,把那套卖掉了。”  “不会是因为我向你借钱,你才这样做的吧!”  “不是,我给你说,我现在还有一百五十万的存款,你可不敢给别人说啊。反正他有了情妇,在市里住着,因为女儿的关系,我们一直没有离婚,但实际上,我们跟离婚差不多。他给了我两百万,意思是让我以后别再管他的事。我也同意。这剩下的一百五十万,也够我和女儿下半辈子花的了。”  “真的吗?唉,怎么我们老是没有缘分见面呢?上次来是这样,这次又是这样。”  “我也在想,为什么老天总是这样捉弄我们。你昨天为什么不说你要来,噢,不,我都被飞机坐糊涂了,为什么不说要去找我呢?”  “我就想,你一直不让我来,我就偷偷地来找你,想给你一个惊喜,谁知道会这样。你为什么也不告诉我要到上海去呢?”   “我也是今天早上接到婶婶的电话突然走的。昨晚上给你写信,没睡好,在飞机上都睡着了。想着等我安顿好了再给你打电话呢,你的电话就来了。唉,老天怎么会对我们这样呢?”  “我就觉得挺奇怪的,每次都是这样。可能真是我们只能一辈子在网上和手机上恋爱了!”  “我是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我觉得老天对我已经够照顾的了。在我这个年龄还能让我再这么真挚地爱一次,我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是啊,你这么一说,我也知足了。”  “你可以去看看你的父母啊,这也是件好事。然后你就去上班,我会继续给你发短信和发邮件的。”  杨树又扑了个空,只好去看了看父母,然后又匆匆地上班去了。  他们继续在网上谈着,着急的时候就打手机。现在他们倒是很少做爱了。他们最爱进行的是谈各自的内心,仿佛他们永远都有说不完的话。现在,道德又重新回到了他们的内心。美丽说,道德是丰富的爱中产生的玫瑰,你是心甘情愿地爱着它。杨树说,我们的爱比柏拉图的还要美千百倍,柏拉图若是生活在现在,他也会感叹的,我们不仅仅获得了精神上的爱,还获得了肉体的爱。  杨树有时问美丽婶婶的病情,美丽说,老样子,反正得有人照顾,就再不怎么谈论她婶婶了。利用这段时间,杨树看了很多哲学方面的书籍,也写了很多随笔,都一一发表了。现在,杨树开始研究宗教了。他觉得这是必须要进行的一项研究。他们对命运的认识往往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美丽因为婶婶信基督教的原因,也有些信基督教了。她相信他们此生若不能做真正的夫妻,一定会在天堂相会,做一对快乐夫妻的。杨树什么都不信,但他慢慢地觉得宗教是人生必经的路途,只有宗教能彻底地解决人生中的所有问题,所以他也支持美丽的信仰。他的研究使他对这种信仰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似乎他也渐渐地有些信了。他的处世态度也平和了,不怎么怨天尤人了;他对能不能晋升也无所谓了,从容了,再也没有那种被一个程序困死的虚无感了;他对能不能出版自己的著作也无所谓了,这种功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对儿子的病能否治好也不怎么焦虑了,他觉得一切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也就无愧于心了。  最重要的是,他对能否见美丽也不苛求了。  他觉得自己完全地变了。他胖了,眼睛里有一种光辉。P161-165

序言

好些年前,蓄着长发的年轻的徐兆寿.带着他新出版的诗集到北京找我。原因很简单,我们是甘肃老乡。在我的办公室里,他旁若无人,侃侃而谈,毫不掩饰对沉闷的文坛和某些思维僵化现象的激愤。因为是初识,又见其行为乖张.他留给我的印象唯“狂妄”二字可表。我并不专门研究诗歌,翻了翻他的诗,倒为他狂纵的想象所动。后来,我就收到了他那本惊世骇俗的《非常日记》。作为“中国首部大学生性心理小说”,《非常日记》引起过强烈反响.一度受到批评.并引发了对青少年性教育的广泛讨论,被《科学时报》评为2002年度“中国校园十大热门话题”。中国教育报的文章称其为“新少年维特之烦恼”。当然,这本书最终还是得到了肯定性的评价。

现在看来,《非常日记》率先描写了大学生的某种精神苦闷,包括性苦闷问题。此前,大学生都被看成天之骄子,透亮得不可能有一丝烦恼,而当时有数的几篇写大学校园的作品,总不外乎一时的愁绪和难题如何迅即被阳光驱散。《非常日记》不是这样,它越过了大学校园“看得见”的外在表象.深入到某些“看不见”的精神活动中,并将之赫然摆在我们面前。主人公林风的苦闷及其后来性心理的变态让人触目惊心。正如“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一样,徐兆寿面对日益纷纭的价值冲突和多元的文化语境,勇敢地提出了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性”这个通道其实在写大学生的精神信仰问题,因为没有了信仰,精神便无所皈依。这部小说让我想起郁达夫的《沉沦》。虽然时过境迁,不可同日而语,但人类和青年的某些深层潜意识,总会重现。从文学的手腕来看,徐兆寿的语言比较直白,在小说的艺术结构和意象经营方面,线条单纯,办法还不多。我认为,《非常日记》的价值主要是在社会学、心理学方面。正如媒体所言,他是个“问题作家”。在《非常日记》后,徐兆寿又连续出版了《非常对话》(与性学专家刘达临的对话录)、小说《生于1980》《非常情爱》等系列作品,基本上均以校园生活为题材,在小说技法上,在语言,性格刻画和心理揭示上都有进步。但是人们知道得多的,似乎还是《非常日记》。因为自那以后.“非常”一词忽然格外多起来,《读者》上有篇文章说,“非常”一词是2002年和2003年十大恶俗用词之一。那责任当然不能由徐兆寿来负。

然而,有点出乎意料的是,他的新作长篇小说《幻爱》却别辟新径,与“非常系列”的意趣皆有别。使我对他的看法发生了新的改变。前两天拿起书稿,发觉竟是很吸引人的。这部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构建了三个世界:小说一开始。我们随着主人公杨树进入了沙漠深处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桃源世界.在这个叫“西北偏西”的村落里,一切都让人惊讶:这里的植物大都美丽无比且俗世罕见,这里的人生活得极自然惬意,对文明世界的很多东西一无所知。他们没有姓氏,名字也都来自大自然,人都很长寿,老人死后没人哭泣,在他们看来,人从来处来,又到去处去,是生命的常理。正当我们沉浸在这一个世界中时,主人公杨树又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现实的、世俗生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主人公杨树成天为生活奔波,他的身体和心灵都受了太多的伤害。他和妻子程琦被他们有病的孩子折腾得精疲力竭。他们原先浪漫的爱情在现实中一天天变得面目全非、不堪一击。杨树带着一身的伤痕和绝望对自己进行了最后的放逐。

小说从第15节开始,又一个新的世界展现在我们面前:这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主人公杨树和自己曾经喜欢过的女人美丽通过手机陷入热恋,无法自拔,他们双方陷入热恋后连一次面都没有见过。却爱得极深。我们知道,过去人们对爱情的认识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偏于柏拉图式的,爱大于性,一种是与性密切相关的,现在雅称“情色”,而杨树和美丽的爱却介于两者之间。

表面看来,《幻爱》呈现的三个世界,仿佛暗喻着远古的自然人性,现代的异化人性,后现代的虚拟人性,只有第二个世界才是真实的.其他两个都比较虚幻。但是,仔细体味,发觉人在这三个世界中,都有自己真实的一面,而且不同的人在不同的世界中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拯救。换句话说,每个人都生活在这三个幻象中。我认为最具启发性的是网络和电子文化时代的世界,它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不祥却无比广阔的虚拟世界,有时候会觉得它更像是宇宙,黑暗无边,却又清晰可见。

小说在描述这两个女性的生活时,还提出或者说暴露了在后现代语境中家庭正在面临或即将面临着一些危机,即现实爱情与虚拟爱情如何判断,如何处置?程琦与美丽哪一个更真实,哪一个更重要?我们应该同情和赞赏哪一个?这似乎成了两难的问题。小说重点要写的是男主人公杨树的救赎。杨树最初的救赎是靠爱情.但这很快就在现实世界中幻灭了,同时幻灭的还有他的梦想。与美丽的交往使他重新获得了梦想,他想实现自己大学时的诗人梦、作家梦。在美丽的支持下,他每天都生活在一种难以自持的激动中。他积极写作,还进行研究,无意义的现实世界突然变成了有意义的理想世界。在与美丽的爱情中,他完成了自我的还原。他说:“我的灵魂又回到了家乡的原野。”他在程琦那儿被鄙视的乡村生活从此成了他灵魂的栖息地。当美丽死后,他的人生也陷于绝望,他就是靠这种原始的诗意的生活来重新拯救自我的。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这种貌似个人性的拯救中,其实包含了对整个现代文明世界的拯救。这种拯救远远地超越了自我拯救.使小说的主题突然之间得到提升。

在这里,徐兆寿表达了一种理念,即对文明世界的救赎不靠文明本身,也不靠宗教,而是要回到那个原初的世界,至少要在精神上回归原初,那个世界并非原始的洪荒,而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神奇的乌托邦,是一个大自然与人的灵魂可以息息相通的共融世界,和谐社会。然而,我们在小说中看到,“西北偏西”代表着的这个世界已经开始向现代文明开放,它已经不是完全封闭的了,寡妇琴心的儿女都在接受现代文明的教育.这也许暗示着桃源世界无处寻觅的虚幻性质和拯救文明世界的无望。明知虚无,却要战胜这虚无,明知绝望,却要反抗这绝望,正是文学精神的火光所在。

徐兆寿的创作属于智性的,带有文化哲学色彩的写作,它与社会学、生理学和精神分析理论有密切的血缘联系,有时候你甚至会觉得他是从弗洛伊德,荣格,或者福柯,杰姆逊等人的理论的某一点的启发下突发灵感的,他的语言擅长精神剖析,层层剥笋一般。另一方面,也得承认,由于注意人物心灵的纵向开掘,往往顾不上横向的繁复多样的生活层面的展开,线索显得单向。从《非常情爱》以来,我感到,他小说的趣味性大增,心理刻画细致多了,增强了大量描绘性的笔墨,质言之,文学性强化了。这本《幻爱》除了思想观念上的大胆,出新,艺术感染力也足可称道。总之,徐兆寿是文坛上的一个“另类”,一个怪才。无论在甘肃作家群里.还是在全国作家群中,都是极其独特的。后来我才知道。他为人并不狂傲,他是温和的,沉潜的,他的锋芒主要藏在内心深处。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家,我们需要意识到他的不可替代性。

书评(媒体评论)

他的语言擅长精神剖析,层层剥笋一般。这本《幻爱》除了思想观念上的大胆,出新,艺术感染力也足可称道。总之,徐兆寿是文坛上的另类,一个怪才。我们需要这样的作家,我们需要意识到他的不可替代性。

——雷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幻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兆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5885780
开本 32开
页数 2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6-09-01
首版时间 2006-09-01
印刷时间 2006-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8.125
印次 1
出版地 甘肃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4: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