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
内容
试读章节

蒋介石敬爱他的母亲,对外婆家感情也很深厚。外婆姚氏活到69岁,于1905年去世,外公则早在1882年,蒋介石未出世以前数年就故去了。蒋介石童年常到葛竹村去看外婆。外婆也常到溪口与女儿、外孙团聚。1932年,蒋介石为外婆写家传,其中写道:“外王母嵊县欢潭姚氏培松公女,归我外王父品斋王先生,生四舅贤钜、五舅贤裕及先妣王太夫人……外王母老而康强,先妣每岁必迎外王母至吾家,恒累月留。中正课余假归,侍外王母与先妣于冬日爱堂中。中正读,先妣织,外王母念佛,机声梵音与书句相间如唱和,此情此景,仿佛犹在目前。中正年十三,从姚宗元先生馆于外氏,外王母时其寒温,谨其饮食,考其学业,谆谆而善诱,故不肖之孤远离膝下而先妣无姑息之爱者,以有外王母在也。夫世之贤母多矣,然其贤大抵止于其子或其孙,未有施及外孙如我外王母者也。”蒋介石在他外公家、王氏家祠,都送有匾额。王家堂前挂匾,上书“乡国望重”,落款为“外孙蒋中正”。宋美龄也送了一块,上书“慈云普荫”,落款为“美龄敬题”。祠堂里那块挂匾,中间题“音容宛在”,落款为“蒋中正”。

蒋介石还为其外公外婆分别修了两座坟墓。现在位于离葛竹村3华里的东家坑山上的王有则墓,仍完好如故。墓碑正中刻着“外王父有则公之墓”,上首标注时间为“中华民国十九年三月”,下首署名“外孙蒋中正敬题”。两边还有一副柱对,右边是“精神不灭,外王父王公千古”,左边是“教泽常存,外孙蒋中正敬书”。碑的上方扇形应栏上刻有“仁慈”二字。

王采玉的3个异母兄长均早年故去(贤信死于1918年,贤宰死于1895年,贤达死于1875年):两个胞弟贤钜、贤裕以及子侄等,也都是平庸之辈,贤裕还有点神经病,因此没有在蒋介石身边做大官的。只有贤钜长子良昭职位稍高,当过福建浦城和浙江新昌县长。但在蒋介石左右担任军政要职的王氏族人尚不乏其人。一个是王采玉嫡亲堂兄王贤甲的儿子王震南,曾任军政部军法司司长、上海特刑庭庭长等职。据说,蒋介石在癸丑讨袁之役失败后,遭到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的通缉,曾到葛竹躲避,得到王贤甲的掩护。在情况紧急时,王贤甲还曾陪他到四明山的四窗岩藏身。为报答这番恩情,蒋介石发迹后就把王震南带到广东,委以重任,始终加以信用。另一个是王采玉的堂兄、玉泰盐铺账房王贤东的侄孙王世和(名忠淼),曾任蒋介石的中将侍卫长。王贤东是王氏嫁到蒋家的介绍人,又长期在蒋家管账,深得蒋氏父子好感。王贤东年老回乡,由王世和继父王良鹤继任玉泰盐铺会计。王世和原在溪口天生咸货店当秤手,蒋介石叫他送一篮咸货来,准备当面看他举此如何。王世和送货到丰镐房,蒋命他把篮子吊在屋柱钉子上。王因人矮,取凳垫脚挂上,随即用抹布揩去凳上留下的脚印,把凳放回原处。蒋认为他做事小心,就面允带他去广东。王世和被蒋带到广东,入黄埔军校一期学习,毕业后平步青云,历任要职。1939年,王世和充任蒋介石侍卫大队长,1944年俞济时接任74军,他任副军长,后又进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因他嗜赌如命,常常误卯不到,蒋曾两次将他革职闲置。西安事变后,蒋孝先被东北军枪击殒命,蒋又任用他为侍卫长。抗战胜利后,王世和在溪口开设五泰钱庄,并大造住宅。大陆解放,他逃到台湾。还有一个是比王采玉小三辈的王征莹,又名惜寸。此人辈分虽小,但年长于蒋介石,原是葛竹凤翥学堂教师,因为王氏的关系,曾在黄埔军校担任秘书,以后历任浙江省财政厅长和中国农民银行常驻监察委员。一个仅有百余户人家的小小山村,如果不是蒋介石的外婆家,那是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担任要职的。

王采玉的胞弟王贤钜、王贤裕虽然没有做官,但是备受蒋家的关心照顾。据蒋家家庭教师、毛氏义妹陈志坚回忆,她在蒋家执教期间,经常看到蒋介石的两位娘舅到丰镐房做客,王氏总是殷勤接待,亲密异常。蒋介石身居高位后,每年过年都要给王贤钜、王贤裕送去几百元大洋。抗日胜利后,丰镐房的事情基本上是蒋经国当家。他在向当时账房唐瑞福交待任务时说:“我们不在家,人客来去要简便,但是葛竹舅公来一定要客气。他们要用钱,你尽管在丰镐房账内支取。”王贤钜积蓄一部分购置田土,土改时被评为地主;王贤裕脑袋不灵,吃喝用光,未置田产,土改时成分中农。

王贤钜有二子,长子王良昭,王良昭之子王忠泽,之江大学政治系毕业,被蒋介石擢用为福建浦城县长,历时5年。抗战胜利后,陈仪任台湾省行政长官,调他去台湾,未赴任,回到浙江,调任新昌县长。王贤钜的次子王良穆,随蒋介石去广东充任侍从副官,北伐军抵达南京,王良穆贪污了一笔公款,逃回葛竹家中,蒋介石不加追究。1933年在葛竹设立武岭分校,王良穆被任为分校主任。

王贤裕以下三代神经病未断根。王贤裕独生子王良辰,先天性神经失常。王良辰之子王忠熊,曾在江西、南京等地任出纳,但神经病仍未除。祖孙三代的生活全靠姑婆(王采玉)家接济。

蒋介石还有个异母的娘舅,即肖王庙人孙琴风,是蒋父继室孙氏之兄。孙琴风是个商人,在宁波浩河街开设森顺木行。他在蒋未得意时,在经济上对蒋时有帮助。1906年蒋考取浙江武备学堂,因母亲不赞成他去学陆军,川费不着,只好悄悄拿了妻子毛福梅的首饰出走,到宁波后,去森顺木行和孙琴风商量,欲变卖首饰充作路费。孙当即给他现洋100元,叫他安心前去,首饰留下送还毛氏。后来蒋请这位舅父做丰镐房的管家,掌握银钱进出,很是信任。孙无子,以侄儿孙经骧为过房儿子,后来经蒋提拔为农民银行分行主任。经骧之子义宣,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初任侍从室助理秘书,去台湾后蒋叫他去美留学,后做外交工作。

P20-22

目录

小引 /1

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

她是溪口葛竹村人, “文革”中的传说是不实之词 /1

欲遁入空门,了此一生 /3

听信看相人言,百般疼爱瑞元 /5

再次孀居,育子成器决心不渝 /6

发誓要给儿子讨个好媳妇 /8

大义当前,鼓励儿子“不必以家事为念”  /9

期待抱个孙子,痛斥顽儿不孝 /11

她临终有三个遗愿,蒋介石哀痛答应 /12

蒋介石对母亲感情极深,亲择墓地 /14

蒋介石大兴土木,遵奉母命建学校 /17

蒋介石提携外戚,兑现母亲遗言 /20

蒋介石的元配夫人——毛福梅

她取名“福梅”恰恰是个没福之人 /23

拜堂那天,闹出了一场大笑话 /25

串花灯挨了臭骂,翁婿心头结疙瘩 /26

旧式婚姻断送了她的幸福 /28

随夫伴读,总算夫妻恩爱一场 /29

丈夫远渡东洋,她只好坐守青灯 /32

她对看相人说,只怕与福无缘 /37

一封诀别信,让她早晚祈祷 /40

来了新孩子,她的担心很快成为现实 /42

一纸休书,使她大恸一场 /45

她和蒋介石终于达成默契 /46

为了儿子,她对老蒋至死不渝 /51

母子团圆,无奈好景不长 /53

“愿以身代”一语成谶 /56

蒋介石的侍妾——姚冶诚

蒋介石金屋藏娇 /61

她的出身很贫寒 /62

她用私蓄资助蒋,蒋对她终生感激 /63

她是蒋纬国的养母 /64

蒋宋结婚后,她移居苏州 /65

她在台湾心境不如在苏州南园好 /68

做了七年蒋夫人的陈洁如

蒋、陈缔姻是张静江做的媒 /71

蒋、陈婚礼也很隆重 /74

蒋介石向陈洁如吐露三个心愿 /79

蒋、陈婚后回奉化 /79

游寺签不祥,蒋介石重发誓 /81

蒋经国称她为“上海姆妈”  /84

蒋介石与她书雁传情 /85

蒋、宋联姻,只好与她一刀两断 /92

蒋介石馈赠巨款,她西渡美国 /94

蒋陈没有生育,有个养女瑶光 /96

40年代她和蒋介石鸳梦重温 /98

晚年移居香港,在寂寞中死去 /100

回忆录出版风波 /101

最后的蒋夫人——宋美龄

她在美国就喜欢社交 /105

蒋介石对她的追求是另有所图 /106

宋霭龄撮合她和蒋介石游焦  /108

她的婚姻好事多磨 /110

中国近代史上最奢华的婚礼 /113

她没有忘记权力,既想当导演又想当演员 /119

一连串的历史事件把她推上了历史舞台  /120

她的魅力使英美首脑推崇备至 /122

许多鲜为人知的轶事 /126

寂寞的台岛岁月 /142

隐居美国做寓公 /144

重返台湾话凄凉 /148

耄耋之年再出洋 /152

白发人送黑发人 /152

生命跨越三个世纪的高寿明星 /154

蒋纬国生母之谜

蒋纬国说过30年再说身世 /157

蒋纬国出版《蒋纬国报道》,弟书兄禁 /158

关于蒋介石东瀛留学的传说 /160

蒋介石诉说蒋纬国的故事 /162

陈志坚述说蒋纬国身世 /164

蒋纬国澄清事实真相 /165

蒋纬国再谈蒋家事 /168

神秘面纱终揭晓 /170

蒋经国夫人——蒋方良

一个外国女子怎么嫁到中国来 /179

他在异国巧结良缘 /180

一封令蒋介石尴尬的信 /184

西安事变,他的全家才回国 /188

蒋介石宽恕儿子,让他先到奉化看阿娘 /190

她宁当家庭主妇,而不过问政治 /194

她坚持不要称她为“蒋夫人”  /197

她已成为中国人,但也眷恋故乡 /198

屡遭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 /199

蒋经国的秘密夫人——章亚若

更名初露才女情 /201

亲上结亲毁了人生 /202

撑家门“亚女若男”  /203

坠情网红颜薄命 /203

喜结籽幸得双胞胎 /206

死因将成千古谜 /207

蒋经国要求照顾好两兄弟 /210

病中呼唤亚若,秘密大曝光 /212

章孝严首次亲述他的童年和成长 /212

孝慈重返大陆祭慈母 /222

孝慈病情牵动海峡两岸心 /224

孝严祈母佑弟弟 /225

孝严认祖归宗告慰母亲 /226

蒋纬国夫人——石静宜、邱爱伦

他平易近人与他的身世有关 /229

他与西北豪富之女结为连理 /231

他的第二个夫人是位中德混血儿 /233

在他挂满笑容的背后,似有深沉的孤独 /235

蒋孝文夫人——徐乃锦

她嫁给最没有福气的人 /237

据说他是有仁慈心的人 /238

他的父亲亲自登门为他求亲 /240

徐乃锦说,她与蒋孝文缘断情不了 /241

她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242

爱好音乐是她最大的兴趣 /244

她的朋友说,她跟平常人没有两样 /245

接受访问,这是破天第一遭 /246

她的个性倔强,做起事来要求完美 /247

她赢得了家人的理解和尊敬 /249

她只有一个独生女 /249

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

蒋家掌上明珠 /251

家世显赫没有男孩敢追她 /252

她的丈夫不为世人了解 /253

她的儿子备受蒋家钟爱 /254

她的公公是“七朝”元老 /255

她的书信禀候录入蒋经国日记中 /258

两亲家感情老而更笃 /259

蒋孝武夫人——汪长诗、蔡惠媚

他的神秘性甚于其祖 /261

他的首任夫人汪长诗 /261

沉默寡言,完全是听与想 /262

结交三教九流,养成骄横乖张之气 /263

追随其父,学习处事应物之道 /265

与郑大小姐的关系留下一个谜 /266

走马上任新加坡 /267

喜得佳人蔡惠媚 /269

蒋孝勇夫人——方智怡

他伤了腿,深得蒋介石怜悯 /275

在台大颇为活跃,交际甚广 /276

秦孝仪做媒,老蒋破例发照片 /277

私生活较为自制,以维持清新形象 /278

蒋经国逝世后,举家迁往加拿大 /280

历史已成过去,蒋孝勇病谈蒋家 /281

面对不同声音已不再激动 /281

家父过之世后,肩挑家务 /283

家母惦念头寮,不愿远离 /285

她要完成丈夫的遗愿 /286

附录

1.先妣王太夫人事略 /287

2.外王母姚太夫人家传 /289

3.蒋经国母氏毛太君传 /291

4.宋美龄在美国参议院的演说 /293

5.宋美龄在美国众议院的演说 /296

内容推荐

  本书客观真实地展示蒋家各个女人的生活侧面,反映出她们置身民国第一家族外表风光的同时,内心的苦楚和隐痛。其中涉及蒋介石的母亲王采玉,原配夫人毛福梅,侍妾姚冶诚,夫人宋美龄、陈洁如;蒋经国夫人蒋方良,秘密夫人章亚若,蒋纬国夫人石静宜、邱爱伦,蒋孝文夫人徐乃锦,蒋孝武夫人汪长诗、蔡惠娟,蒋孝勇夫人方智怡,以及蒋经国的女儿蒋孝章等等。

编辑推荐

本书浓度分析了蒋家女人所受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之支配情形,客观展示了蒋家女人之生活细节的方方面面,审慎界定蒋家女人对中国现代史之功过得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蒋介石家族的女人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305923
开本 16开
页数 301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07-01-01
首版时间 2007-01-01
印刷时间 2008-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0.9
丛书名
印张 19.5
印次 5
出版地 北京
231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4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