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内容
编辑推荐

如果人生的成就比做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厦,那么健康的心理就是牢固的地基。失去它,一切情爱、事业的大厦都将轰然倒塌。本书是一本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收录了哈佛教授讲给学生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品味百年哈佛的智慧甘泉,锻造和谐阳光的心理素质。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关于哈佛和心理健康的书籍,是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箴言录,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本书不仅故事精彩,行文通俗易懂,而且富有哲理的点评,能为青少年的心灵送上一道滋补的鸡汤。书中每章附有哈佛教授的名言,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温言细语就仿佛在耳畔;与此同时,还有哈佛精英介绍以及相关名人名言,让我们能从伟人那里学习到成长的经验和强韧心灵的妙方。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要健康成长,本书精心演绎的精彩不容错过。

目录

第一章 认识自我:看清最真实的你

自知之明

拒绝接受元帅

以貌取人的哈佛校长

如此自知的老师

蜕变的美丽

贾金斯的困惑

富兰克林的悔悟

眼朝上的人永远看不清自己的模样

最好的镜子是你自己

懊恼的山羊

让自己成为珍珠

拉比·苏西亚的眼泪

伪孔雀的下场

第二章 接受自我:气绝完美,做本色自己

坚持本色的模特

身高1.60米的NBA球星

追求完美反不完美

扔掉生活的面具

鹦鹉的排名

天使的翅膀

一招制敌

感谢不完美

生活不是无谓的攀比

喜欢你自己

伤心的舞会

龅牙不是罪过

罗斯福的勇气

上帝偏爱每个人

第三章 相信自我:最优秀的人是你自己

错的不会是我

焕然一新的经理

听从心灵的召唤

黑气球也能升空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永远坐在前排

你本来就能做到

检验信心的支柱

走出自卑的泥淖

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逃出囚禁自己的塔

你并非一无是处

教授卖肾

寻找属于自己的那张床

不要怕被人称为傻瓜

低等船票

第四章 依靠自我:用自己的双手摘取成功的桂冠

走自己的路

雕塑你的人生

肯尼迪成长轶事

牧师的结局

法拉第求职

林肯总统给弟弟的一封信

真实的高度

要有自己的主见

笑在最后

设计自己的命运

从丑小鸭到白天鹅

选择自己的未来

依靠自己

风中的木桶

第五章 善待自我:远离忧虑的陷阱

你其实没病

奇异的饥饿感

心理医生与喜剧演员

一位医生的建议

杜鲁门总统的“散兵坑”

贝利的经验

“一个抱歉就够了”

不要和自己过不去

瓦伦达心态

丘吉尔的长寿之道

抑郁的林肯

可怜的天才

活在今天

栽上一棵烦恼树

为自己制定“后退的计划”

第六章 走出自我:打破囚禁你的城堡

打开自闭的窗

给予他人帮助的人才最快乐

学会“布施”

吝啬是种病

孤寂的玛丽

治愈孤独的良方

仁爱无敌

别让心灵荒芜

给予即是快乐

冷漠是交友的天敌

大难临头

把爱分一些给别人

救人终救己的丘吉尔

两根蜡烛

爱说“早安”的传教士

两片海洋的故事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第七章 直面自我:让懦弱的我无处藏身

勇于捍卫属于你的利益

终生憾事

最难说的字

演说家的畏惧

站在暴风雨中

撕破恐惧的面纱

勇敢者令人敬畏

站起来的力量

勇气的注解

为什么要害怕呢

三纹松鼠的美丽传说

甩掉怯懦的法官

盲人跳伞

第八章 摆脱旧我:绝不让你的过去阻碍现在的幸福

不要被自己打败

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

真正的自由在你的内心

没有如果

妈妈的答案

不可能先生的葬礼

没有什么不可以

米勒太太的经验

猜一猜谁会成为伟人

监狱中的选择

第九章 抑制本我:剔除心灵的毒瘤

去除嫉妒,分享喜悦

贪婪滋生祸端

自私就是自毁

丑陋的邪恶

点金术

贪婪即愚蠢

贪婪必失

别做金钱的奴隶

生活不是攀比,幸福源自珍惜

考验人性的苹果

要经受住善恶的考验

第十章 锻造自我:苦难是人生修炼的最高学府

伟大的坚持

恐怖小说大师的悲惨生活

巨星的诞生

别让自己的心智老去

玫琳凯的诞生

拿破仑的选择

永远进取的施罗德

坚持到最后

重要的是你如何看

上帝的计算器

不可临时抱佛脚

不放走一秒钟

只有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

对自己说“不要紧”

第十一章 激励自我:让自己的心永远向阳

积极的神奇力量

改变了心态,生活也会随之改变

淌过命运的冰河

自救的驴子

快乐总有理由

两种思考问题的方式

过去不等于未来

生命在希望就在

从肥皂泡里看到彩虹

快乐的选择

化劣势为优势

要学好,要做得对

第十二章 超越自我:解开捆绑心灵的死结

世界上最伟大的运动员

仇恨袋的报复

宽容的是别人,受益的是自己

宽恕

失而复得的小提琴

高大的士兵

人性中最伟大的善念

战争也没能让高贵的人性消失

宽容大量的格兰特

宽容能救赎心灵

原谅他人的过错

化敌为友

最完美的统治者

最绅士的报复

监狱中的曼德拉

谦和的拳王

放下手中的枪

瓜地里的风波

第十三章 控制自我:掌控你的情绪

首相被鸡蛋打中后

罗斯福与离家出走的小男孩

一次成功的演说

福特的一餐

巴顿的巴掌

抚平愤怒的伤口

学会掌控你自己

球王贝利不抽烟

生存还是毁灭

把丢失的羽毛捡回来

男童汤米

睿智的老板

控制情绪的玻璃球

钓鱼

爱嫉妒的桃树

买智慧

秀政的传家宝

林肯的建议

贪婪——玩火自焚者的游戏

第十四章 回归自我:快乐从心开始

温暖的脚

售花小姐

快乐藏身的地方

一切都会过去

幸福的味道

安排自己的快乐

上帝是公平的

享受诗意人生

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你不是最悲惨的那一个

高贵的居里夫人

行善是为了心灵的慰藉

与过去道别

心灵泉水

后记

试读章节

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

这个故事在哈佛心理学系几乎人所共知:

好多年前,有人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走过去管闲事,想要帮那个人一把。

那人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部锯掉再钉上去。”于是,贾金斯找来锯 子,但是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

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

于是,他又去灌木丛中寻找小树,可砍树又得先磨快斧头。

磨快斧头需将磨石固定好,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制作木条少不了木匠用的长凳,可这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贾金斯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这一走,就再也不见他回来了。

后来人们发现,贾金斯无论学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他曾经废寝忘食地攻读法语,但要真正掌握法语,必须首先对古法语有透彻的了解,而没有对拉丁语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学好古法语是绝不可能的。

贾金斯进而发现,掌握拉丁语的唯一途径是学习梵文,因此便一头扑进梵文的学习之中,可这就更加旷日费时了。

贾金斯从未获得过什么学位,他所受过的教育也始终没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辈为他留下了一些本钱。他拿出10万美元投资办一家煤气厂,可造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昂贵,这使他大为亏本。于是,他以9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开办起煤矿来。可这一次又不走运,因为采矿机械的耗资大得吓人。因此,贾金斯把在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成8万美元,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从那以后,他便像一个内行的滑冰者,在有关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

他恋爱过好几次,可是每一次都毫无结果。他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迹。为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开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学校上了一个半月的课,但不久便自动逃遁了。两年后,当他认为问心无愧,可以启齿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给一个愚蠢的家伙。

不久他又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五个妹妹的姑娘。可是,当他上姑娘家时,却喜欢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个也没谈成功。

贾金斯一直在困惑着,他之所以困惑,是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失败是朝三暮四所导致的。

我们首先要认识自己,包括优点和缺点,才能知道自己该怎样掌握人生。

每一天,我们都可能遇到对自己的人生和周围世界不满意的入,在这些人当中,有95%的人没有朝着一个方向努力。也就是说,这些人之所以整天抱怨,是因为他们每天都是漫无目的地生活着,丝毫不清楚自己最合适做什么,该去做什么。

如果你想成功,那么你就必须克服朝三暮四的毛病,培养做事专一的品质。

这是哈佛心理学教授对学生们的告诫,他们认为意志力薄弱是导致人生悲剧收场的主要原因。我们在阅读之余,能否也问一下自己:我也是贾金斯这样的人吗?

P10-11

序言

美国人说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合众国,足见哈佛的古老与哈佛的地位。的确,哈佛是全美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同时她还被誉为“美国人的思想库”。

哈佛大学创建于1638年9月8日,她最初的校名是“坎布里奇学院”,即剑桥学院。据载,一位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伊曼纽尔学院的年轻牧师约翰·哈佛,登陆美洲后不久就开始操心精神传播问题,到处游说:“我们从现在起,就应该节衣缩食,办一所大学,让我们的后代从欧洲教育的终点开始。”1636年10月,马萨诸塞州海湾殖民地议会通过决议,拨款400英镑租校舍,筹建一所像英国剑桥大学那样的高等学府。约翰·哈佛是70名学院筹委会成员之一。1638年在马萨诸塞的“剑桥学院”正式招生。1638年9月哈佛先生因肺病去世,临终前,他将自己的全部图书(约400本)和一半财产(约780英镑)捐献给学院,这是当时学院成立以来得到的最大一笔捐款。1639年3月,当地议会通过决议,为纪念办学经费的主要捐赠者约翰·哈佛先生,把这所学校改名为“哈佛学院”。1780年哈佛学院升格为哈佛大学,此名沿用至今。1883年,学校董事会要给哈佛立一尊铜像,但哈佛先生并未留下相片或画像。雕塑家就在当时的学生中挑出一个,认定他就像哈佛,以那个学生为模特,换上17世纪清教徒的服饰,于1884年完成铜像的浇铸。

翻阅哈佛的历史,我们首先要讲的是哈佛的校训:Amieus Plato,Ami—eUS Aristotle,sed Magis Amicus VERITAS(中文翻译: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VERITAS”刻在校徽上。正是哈佛的这种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精英。

哈佛大学创建300多年以来,为美国及世界培养了无数的政治家、科学家、作家、学者。迄今为止,有7位美国总统,他们分别是约翰·亚当斯、约翰·昆西·亚当斯、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罗斯福、约翰·肯尼迪、乔治·沃克、布什,其中不包括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另外她还拥有30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30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与数十家跨国公司总裁。

我们耳熟能详的哈佛出身的著名人士中有文学家亨利·亚当斯、约翰·帕索斯、亨利·梭罗、亨利·詹姆斯;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新闻记者沃特·李普曼和约瑟夫·艾尔索普;天文学家本杰明·皮尔斯;化学家西奥多·理查兹;地质学家纳萨尼尔·谢勒等。

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内阁成员中,国防部长温伯格、财政部长里甘、交通部长刘易斯以及尼克松政府的国务卿基辛格等,都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

我国近代也有许多科学家、作家和学者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如胡刚复、竺可桢、杨杏佛、赵元任、陈寅恪、林语堂、梁实秋、梁思成、江泽涵等。

几个主要的研究生院的著名系、部有:

文理学院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生物科学部、应用科学部、计算机技术研究中心、地质学系、化学系等;医学院的细胞与进化生物学系、微生物与分子遗传学系、神经生物学系、生物化学系、生物学与生物物理学系、药物学系、免疫学委员会与MIT合建的健康科学部等;公共卫生学院的微生物学系;设计学院的建筑系和设计专业等;教育学院的管理、计划和社会政策专业,教学、课程和学术环境专业,人的发展、阅读和咨询心理专业等。

哈佛的杰出成就,还表现在校史上和今天还在校任教的教师中,曾出过许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依时间排序,他们是:

理查兹,因确定化学元素中原子重量的研究成果,于1914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乔治·明诺特,因致力于对贫血病的肝治疗法取得成功,于193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珀西·布里奇曼,因研究各种物质在极高强度的压力下,其内产生的变化,于194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德华·珀西尔,因发现测量原子核中磁场的核共振法,于195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弗里兹·李普曼,因证实了一种蛋白质“辅酶A”以及发现认识蛋白质的基本方法,于195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约翰·恩德思,因应用组织培养法,培养出骨髓灰质疫苗,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弗雷得里克·罗宾斯、托马斯·韦勒,因将组织培养法用于研究病毒性疾病,于1954年与约翰·恩德思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乔格·贝克西,因在研究耳朵对声波的反应时,发现了行波,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詹姆斯·华生,因写出了DNA即所谓脱氧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于1962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康拉德·布洛奇,因研究有关胆固醇与脂肪酸的生化合成的反应模型的成果,于1964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朱利安·斯温格,因研究量子电子学的贡献,于1965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罗伯特·伍德华,因在实验室合成络合物的分子,于1965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乔治·沃尔德,因研究视觉生物化学过程取得成果,于1967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保罗·萨缪尔森,因开创了经济学的数量化时代,于1970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蒙·库兹内兹,因提出以GNP的概念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增长变化的一种测度,于1971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肯尼思·阿罗,因对总体经济均衡理论和福利理论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于1972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瓦西利·列昂杰夫,因提出用于经济的计划和预测的投入产出分析法,于1973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威廉·范弗里克,因领先将量子力学的理论用于磁性的研究,于197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谢尔顿·格拉索、史蒂芬·温伯格,两人因用数字假说解释电磁场和弱相互作用,自然界这两种基本的力具有相同的规律,于1979年共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巴鲁·贝拉塞拉夫,因发现虽然每个人的免疫反应基因各不相同,但人的抗病能力可以通过遗传来传递,于1980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沃尔特·吉尔伯特,因创造了制备DNA的方法,于1980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戴维·休贝尔、托森·韦塞韦,两人因研究视觉系统中的信息处理过程,于1981年共同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尼利里斯·布鲁伯根,发明了激光分光镜,使人们可以在更高的精度下研究原子,于199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卡罗·鲁比亚,发现和研究了新的逊原子粒子及其特性,于1984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贝尔纳德·洛恩,因与当时苏联人叶夫根尼·卡卓夫共同创立“国际防止核战争医生联合会”,于1985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杜德利·赫巴奇,因发明了使科学家能观察到分子碰撞及其生成物的技术,于198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诺尔曼-拉姆西,因研究了分离振荡场,使人们能够精确测量原子和分子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于1989年与华盛顿大学的汉斯·德美尔特、联邦德国的物理学家沃夫冈-保罗三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埃利阿斯·柯雷伊,因发明了一套可让科学家以普通的化学方法制备新的复杂分子的方法,而于1990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如今,在哈佛除了能有幸见到一些大师们,还能感受到她的青春与活力。校园里或匆忙或悠闲的年轻学子们构成了今日的哈佛魅力,虽然哈佛的校舍看上去很古老,但是哈佛的教授们会说:“再老的楼里住的也是新学子。”

徜徉在这样一所既古老又年轻的学府中,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走进哈佛,便是走向离成功最近的大门。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李秀敏、关丽莹、王杰、张保文、熊永鑫、李亚莉、于心愿、蒙明炬、何瑞欣、杜莉萍、李卫平、李敏、梁素娟、许庆元、罗婷婷、程晓芬等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菁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由于编写和出版时间仓促,以及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诚请广大读者指正,特驰惠意。

                      编者

                     2006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哈佛教授给学生讲的200个心理健康故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邢群麟//李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14074
开本 16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8-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2-49
丛书名
印张 20.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2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