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茶马古道与丽江古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古城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货物中转集散地。茶马古道的繁荣造就了丽江古城的辉煌。丽江古城也是迄 今为止茶马古道上保存最为完好的,古貌依旧的文化名城。在丽古城,可以真正领略到悠悠茶马古道的辉煌和古韵,被誊为“活着的茶马重镇”。本论文集中的论文反映了近年来对茶马古道研究内涵的深化与领域的拓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感受提升了千年古道文化的意蕴!

目录

第一部分

麽些与吐蕃、南诏之关系

藏文化对纳西文化的影响

试论历史上纳西族和藏族的关系

浅论藏文化与纳西文化之交汇

藏传佛教噶举派形成史

明代丽江木氏土司与西藏噶玛巴派关系述略

唐代以来“茶马古道”上的纳藏贸易

唐代滇藏间的交通及对丽江地区的影响

茶马互市与茶马古道

滇藏茶马古道及丽江古城在茶马古道中的作用

旅游能否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民族文化能否持久发展

川茶人藏与汉藏边境贸易市场的形成

抢救茶马古道文物

论茶马古道马帮之精神

“新茶路”考

悠远而长存的古道

茶马古道上源远流长的滇藏商贸交流

明代丽江纳西族经济的发展及原因初探

丽江古城的日常生活空间结构解析

丽江古城的形成与发展

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保护及其指导意义

云南丽江吐蕃古碑释读■记

《法王皇帝圣旨藏文碑》新考

次方言语言态度的另一种类型

THE COMPL,EXITY OF EXPRESSING TIME IN NAXI PICTOGRAPHY

THE COGNITIVE ASPECT OF A MIMETIC SIGN IN THE PICTOGRAPHIC SCRIPT 0F THE NAXI

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再生产

入选世界遗产后丽江古城社会文化面貌的演变:对地区旅游化和零售业的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与少数民族社会文化保护

在发展中维护民族文化生态

旅游地空间商品化的形式与影响研究

论白地摩崖作者为木高之证据不足

略论纳西族对藏族和白族的亲和观念

从东巴经三兄弟神话看纳西族同藏族、白族的关系

论汉族流官与丽江纳西族儒学礼乐的形成及分期

纳西族社会性别观念的演变及对妇女的影响

纳西族的环境意识与环境伦理观念

丽江民族文化和教育的关系研究

象雄文化研究:建立一门新学科的构想

德格藏纸传统制作工艺调查

藏彝走廊的历史文化特征

浅析藏族和纳西族天文历法的同与异

纳西族勒巴古舞考察

第二部分

“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古城”开栏的话

走进丽江古城

古城铃响马帮来

丽江马帮

茶马古道与丽江

香格里拉的铺石茶马古道

纳西族与滇藏贸易古道

来自茶马古道的丽江云木香

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

第三部分

茶马古道与丽江古城研究参考文献资料索引

编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丽江大研古城--茶马古道与丽江古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木仕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076857
开本 16开
页数 4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61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5-53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0
18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8:0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