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年中国经典散文(哲理卷)
内容
编辑推荐

《百年中国经典散文》是一套跨越整个世纪、值得长期保存的高品位散文选本。书中文章选自名家,内含随笔、杂感、小品、游记等;或记事或抒情,或写景或议论,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个人琐事,坦率地表达个人思想志趣,淋漓尽致地宣泄内心感受,真实地记叙所见所闻,可谓字字珠玑,篇篇华章,它是一座智慧宝库,供您探索。

本书为套书中的一本,选录了关于人生哲理的散文数十篇,以飨读者。

一位哲人说:未经思索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一个人的智慧会唤起许多人的思索。于是,在对人生的不同解读中,我们共同体味思索的快乐。

内容推荐

整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是在艰辛困顿与曲折多变中前进的。它交织着多少辉煌和灾难,凝结着几何欢乐与痛楚。已经发表和出版的许多写得比较成功的散文作品。都鲜明和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个时代中的社会场景、人生踪迹,以及他们灵魂深处的种种波澜。阅读一些这样的篇章。肯定是能够增加见识,开阔视野更为细腻地理解人们心理的动因。从而很有益于升华自己思想的层次与精神的境界。本套丛书分为人生、青春、挚爱、哲理四册,选录多篇散文作品,提供给各行各业中间喜爱阅读此种文体的年轻朋友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浏览。本书为哲理卷。

目录

序言  林非/001

希望  鲁迅/001

“今”  李大钊/003

梦与现实  郭沫若/006

生死  袁昌英/008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013

夜的奇迹  庐隐/015

渐  丰子恺/017

匆匆  朱自清/020

秃的梧桐  苏雪林/021

往事(一)  冰心/023

忙  王了一/025

野草  夏衍/027

中年  粱实秋/029

生命  沈从文/032

生  巴金/034

人死观  粱遇春/039

论老年  施蛰存/044

囚绿记  陆蠡/050

命运  张中行/053

逆旅  柯灵/056

年  季羡林/058

独语  何其芳/062

枕  唐歿/064

永久的生命  严文井/066

唯爱为大  王鼎钧/068

一花一世界  李乐薇/075

境界三帖  李国文/082

生存,抑或死亡  林非/085

心灵的轻  刘湛秋/087

石上精灵  王充闾/088

秋韵  宗璞/094

换个活法  韩美林/096

鸟巢  肖凤/100

风从哪里来  范曾/102

我好像有四只眼睛  赵鑫珊/105

目光  詹克明/108

玉想  张晓风/112

藏说  冯景元/119

中年是下午茶  董桥/123

水墨文字  冯骥才/125

写给幸福  席慕蓉/131

悟佛  杨闻宇/135

另一类生命  梅洁/138

寂寞之道与道之寂寞  霍达/142

读圣经札记  周国平/144

守望灵魂  李佩芝/149

捉不住的鼬鼠  周涛/154

论寂寞  梁晓声/158

瞬息与永恒的舞蹈  张抗抗/161

山水境界  刘长春/165

光阴  赵丽宏/167

造心  毕淑敏/169

病隙碎笔(节选)  史铁生/172

东西方快乐观区别之我见  王小波/181

凝视时间  李汉荣/185

清洁的精神  张承志/191

夜行者梦语  韩少功/202

道具  朱以撒/210

刹那的永恒  刘小枫/214

永远的舞  刘烨园/218

悟沙  刘元举/223

冥想黄昏  斯妤/229

回想春天的气味  唐敏/234

存在的天空充满阴霾  王英琦/237

怜悯的高度  张爱华/239

我跋涉的莽野  张炜/244

七尺之躯的空间  南帆/251

羊的样子  鲍尔吉·原野/256

规定  冯秋子/259

大地上的事情(节选)  苇岸/263

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余华/273

半个自己  陈染/280

我改变的事物  刘亮程/282

逃离与回归  喻大翔/285

快乐墓地  彭程/288

诗化人生  王兆胜/293

苍穹下的仰望  张清华/296

洞箫  楚楚/304

假如鱼也生有翅膀  迟子建/307

季节深处  孙继泉/310

彼岸此岸  张燕玲/313

南街与时间  黑陶/321

不需注释的生命  祝勇/325

我眼睛的花园  红杏/327

马戏与杂技  周晓枫/332

将目光对准鼻尖  晓荷/339

试读章节

    希望

      鲁迅

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然而我的心很平安:没有爱憎,没有哀乐,也没有颜色和声音。

我大概老了。我的头发已经苍白,不是很明白的事么?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头发也一定苍白了。

然而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和铁,火焰和毒,恢复和报仇。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希望,希望,用这希望的盾,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袭来,虽然盾后面也依然是空虚中的暗夜。然而就是如此,陆续地耗尽了我的青春。

我早先岂不知我的青春已经逝去了?但以为身外的青春固在:星,月光,僵坠的蝴蝶,暗中的花,猫头鹰的不祥之言,杜鹃的啼血,笑的渺茫,爱的翔舞……。虽然是悲凉飘渺的青春罢,然而究竟是青春。

然而现在何以如此寂寞?难道连身外的青春也都逝去,世上的青年也多衰老了么?

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虛中的暗夜了。我放下了希望之盾,我听到Petofi s a ndor(1823—49)的“希望”之歌:

希望是什么?是娼妓:

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

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

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

这伟大的抒情诗人,匈牙利的爱国者,为了祖国而死在可萨克兵的矛尖上,已经七十五年了,悲哉死也,然而更可悲的是他的诗至今没有死。

但是,可惨的人生!桀骜英勇如Petofi,也终于对了暗夜止步,回顾着茫茫的东方了。他说: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倘使我还得偷生在不明不暗的这“虚妄”中,我就还要寻求那逝去的悲凉飘渺的青春,但不妨在我的身外。因为身外的青春倘一消灭,我身中的迟暮也即凋零了。

然而现在没有星和月光,没有僵坠的蝴蝶以至笑的渺茫,爱的翔舞。然而青年们很平安。

我只得由我来肉搏这空虚中的暗夜了,纵使寻不到身外的青春,也总得自己来一掷我身中的迟暮。但暗夜又在那里呢?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青年们很平安,而我的面前又竟至于并且没有真的暗夜。

绝望之为虚妄,正也希望相同!

            一九二五年一月一日

           P001-P002

序言

从上个世纪初期开始的中国散文创作历程,在整部中国散文史上无疑具有极端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它于形式和内容方面,都艰苦卓绝地展开过一场重大的革新。当告别了长期运用文言写作的那一部历史之后,白话散文获得了健康和全面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卓越的作品。这样的书写方法肯定可以使得极大多数的民众更容易接受文化的熏陶,尤为重要的是它所追求的人性解放与现代民主的精神,始终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向前迈进的步伐。

整部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是在艰辛困顿与曲折多变中前进的。它交织着多少辉煌和灾难,凝结着几何欢乐与痛楚。已经发表和出版的许多写得比较成功的散文作品。都鲜明和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个时代中的社会场景、人生踪迹,以及他们灵魂深处的种种波澜。阅读一些这样的篇章。肯定是能够增加见识,开阔视野更为细腻地理解人们心理的动因。从而很有益于升华自己思想的层次与精神的境界。

散文是一种充满了主观意识的文体,在描摹社会人寰和自然环境的时候,总是侧重于诉说自己对于这客观世界的印象、体验和感悟,这样就十分容易打开自己心灵的窗户,跟许多读者朋友进行诚恳与亲切的对话,因此也必然会洋溢出真挚、灼热、浓郁和深沉的感情来。当作者以此种纯真的情愫,去面对和投入生活的激流时.又必然会在不断的碰撞与融汇之间,产生出纷纭的哲思来。将这样由人生的海洋里升腾出来的情感与哲理,通过优美的文字抒写成章,像如此丰富繁复和文采斐然的社会史与心灵史,自然就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和喜爱了。

我们编纂成的这套丛书,分为人生、青春、挚爱、哲理四册,选录多篇散文作品,提供给各行各业中间喜爱阅读此种文体的年轻朋友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浏览。

任何人都是在通过广泛的阅读和思索的过程,才有可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水准,形成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思想和出色的审美涵养。这样就会对于浏览过的任何作品,在经过认真的揣摩与剖析之后,都能够作出适当的判断来,准确地指出它成功或不足的地方。如果将自己这些珍贵的意见,通过若干不同的渠道,充分地反馈给当今许多撰写散文的作家,引起他们在深入的思考之后,能够更好地进行挥洒,这样就肯定会促进散文创作在二十一世纪的迅速迈进和重大丰收。正像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提倡接受美学的德国学者尧斯所说的那样,“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没有其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作为向文学科学挑战的文学史》)。

如果有更多的读者朋友,除开乐于对阅读过的作品,进行认真的论证和批评之外,还渴望着自己也能够从容与欢快地去撰写散文的话,那么就一定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更为细致地去阅读与钻研人类历史上的许多佳作。汉代学者桓谭在《新论·道赋》中,引用过经常与他相聚论学的扬雄的一句名言,说是“能诵千赋则善赋”。像这种对于自己人生经验的概括,真是具有普遍规律的涵义。如果想要从事某种文体的写作,确乎就必需用心地去阅读与揣摩前人在这方面的许多佳作,不通过这样刻苦的学习与借鉴的过程,那是无法跨出自己最初的步伐的,当然也就谈不上进行创新和超越前人了。

说到阅读有关散文文本的这个话题,二十世纪以来的不少佳篇,自然又是应该作为起步的一项工作,从这儿再上溯和扩展开去,通过不懈的阅读与思索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自己审美的水准和境界之后,然后再去努力地撰写散文的话,一定会促使二十一世纪散文创作的前景,变得更为开阔和美好起来。

希望有更多的年轻朋友,都来阅读许多优秀的散文篇章,这是多么欢乐地陶冶自己情操的一种过程!

               林非

             二○○六年五月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年中国经典散文(哲理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非//李晓虹//王兆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6754634
开本 16开
页数 3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6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内蒙古
241
171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