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皇都古镇斋堂/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古镇斋堂位于北京门头沟区中部。这里物产丰富,景色秀美,历史悠久,文化传承渊远流长。其中的“爨底下”“灵水”两村于2003年及2005年先后两次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这是迄今为止北京的首个拥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的古镇。本书以大量的图片和丰富的资料,向读者展示了京西古镇斋堂所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自然风光和传统建筑,从而使人们能够对斋堂所特有的历史和文化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本书作为“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第一册,尤其适合于对北京文化有兴趣的中外宾客及喜爱建筑旅游的朋友们阅读。

内容推荐

本书以大量的图片和丰富的资料,向读者展示了京西古镇斋堂所特有的历史、文化、民俗、自然风光和传统建筑,从而使人们能够对斋堂所特有的历史和文化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本书作为“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第一册,尤其适合于对北京文化有兴趣的中外宾客及喜爱建筑旅游的朋友们阅读。

目录

第一章:斋堂剪影

第二章:特色文化

第一节:史前文化

第二节:村落文化

第三节:宗教文化

第四节:科举文化

第五节:商旅文化

第六节:军旅文化

第七节:民俗文化

第八节:地质文化

第九节:生态文化

第三章:斋堂未来

大事记

后记:京西斋堂的新天地

试读章节

斋堂庙宇众多,凡是山清水秀、环境优美之地均建有寺庙,佛教、道教、天主教各领风骚,和睦相处,相互交融。宗教发展所留下的丰富建筑和艺术遗产,给本地社会文化和思想的发展带来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斋堂镇崇山峻岭,是护卫北京城的天然屏幕,军事地位极为重要,是从北京西上塞外的交通要道,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万历二十五年,为防蒙古铁骑人犯,建成了斋堂城。可见斋堂是千年古镇,历史悠久,名副其实。沿河城是驻军屯兵的重地,早于斋堂城,是一座石头城,至今巍然屹立。以沿河城、斋堂城、大寒岭关城、幽州城、黄草梁七座楼为代表的明代内长城古城堡,古韵悠悠,意味深长。

斋堂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战期间为革命根据地,58位将军曾战斗于此,称为“将军的摇篮”,为中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称为“老八区”。这里革命遗址众多,是北京市重要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之一。

斋堂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传统技艺和民间艺术,极具地方特色,如山梆子、蹦蹦戏、秧歌等。柏峪村的秧歌戏是北京地区独有的地方剧种,被专家称为“戏曲的活化石”。

斋堂到处真山真水,山清水绿,旅游景点遍布,自然风光绮丽,是京西生态旅游的精华所在。境内有著名景点黄草梁风景区、“京西小三峡”珍珠湖风景区、双龙峡风景区、法城自然生态村和沿河古城、通州峪“千年不冻水和万年不化冰”奇观;周边有京都第一峰灵山、华北天然植物园百花山、京西大峡谷龙门涧等等,生态环境优美,自然景色宜人,是都市人群休闲度假的天然“大氧吧”,也是广大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天然“大课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林木资源,给斋堂镇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斋堂具有百年的采煤历史,按照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斋堂关闭了所有煤矿,正处于经济转轨的“阵痛期”。斋堂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生态立区”的战略部署,大力实施“生态立镇、文化兴镇、旅游强镇”三大战略,确定了“传承历史文脉,建设斋堂古镇”的“163”计划。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绿色生态屏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休闲旅游产业,逐步把旅游业培育成斋堂的主导产业,实现强镇、兴村、富民的目的,带动斋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让老百姓安居乐业。

自然美景、历史文明、革命史迹、建筑成就……共同构成了斋堂得天独厚、古今兼备、多彩多姿的旅游资源。

P28-29

序言

北京是一座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名城,这不仅因为北京旧城有着东方古代城市独特的建筑风貌,还在于它有着3000多年绵长的文化根基。对于北京城的评价,梁思成先生在1951年的《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中指出:北京是中国(可能是全世界)文物建筑最多的城。元、明、清历代的宫苑、坛庙、塔寺分布在全城……北京建筑的整个体系是全世界保存得最完好,而且是最具有传统活力的、最特殊、最珍贵的艺术杰作。

侯仁之先生作为北京城研究的著名专家,他也满怀感慨地赞誉道:在历史上一切封建帝都的设计中,北京城称得上是一个空前的杰作。他说,虽在长期的探索中,尽可能地描绘北京城的起源和发展脉络,但对于这座城市的内在生命力——也就是它的人民生活和气质,却了解很少,这是一件抱憾终生的事。如果说有哪一个城市,本身拥有一种精神品质,能施加无形的,然而是重大影响于居住的力量的城市,那就是北京。因为它古老而又新鲜,历史而又现实,它有无限的历史容量但又阔步走向现代化,所以它是超越艺术品的“艺术品”。郁达夫曾这样赞美道: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的典雅堂皇,幽闲清妙。这些有关城市与建筑的话是在告诫我们:在向世界解读北京城市和建筑时,更要解读的是不可或缺的北京文化与人文精神。

《建筑创作》杂志社作为走向中国最卓越的建筑设计研究企业——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传媒机构,自2013年纪念北京建都850周年推出《北京建筑图说》一书后,先后完成了“丽横一纵”的出版“工程”:“两横”即作为中华第一街的长安街与朝阜路,已出版的书目为《长安街:过去、现在、未来》、《北京朝阜大街城市设计——探索旧城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复兴》;“一纵”即贯穿北京南北城的中轴线,在这里能领略到中轴线与皇权的结合点,感受到构成北京城空间设计的用心之处。北京中轴线是一道极富影响力的城市社会空间,它虽由一些具体的建筑物与社会行为构成,但集中折射着北京社会经济的重要特征。在《北京中轴线建筑实测图典》上可感受到以张镈大师为代表的建筑师的非凡贡献,而在《北京中轴线的城市设计》一书中又能同时体会到北京城市历史与现代建设的衔接及前进的步伐。因为在这里不仅可看到复建的永定门,还能看到正崛起的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的“生长点”,所以说,中轴线是北京城的生命线,它构成了北京城市的中枢和脊梁。

但纵观为2008年准备的文化北京、人文奥运建设的项目,我们至少认为截止到2006年8月,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北京尚缺少一个较为系统的“人文奥运’文化北京的旅游建设系统规划”。如果说人文奥运的理念重要,那么启动“人文奥运”的宣传与传播工程更离不开与“文化北京”概念的结合。从此种意义上出发,我们认为组织一套以“人文奥运·文化北京”为主题,突出北京建筑旅游的普及读物十分必要。因为它不是一般的旅游书,也不是时尚文化的“口袋书”,而是由建筑专家、作家、历史人文学者共同谋划而创作的“大集子”,此种特征是本套丛书的文化根基与主要特色。

2003年第1期与2006年第3期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简报先后刊出关于加强北京2008年人文奥运文化建设的两则建议,其核心内容是希望政府能支持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并展示人类社会的真善美、展示北京古都的历史风貌、展示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的“人文奥运”传播的文化产业工程。现在看来,本套丛书的顺利推出正适应了这种形势和需求。我们认为,在现已出版的数百本介绍北京的书籍与画册中,尚缺少同时从“建筑与文化”两大侧面展示北京的丛书,所以,本丛书从实际出发,不追求全面,力争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之前陆续推出各分册,为中国“文化遗产日”的宣传,为北京城的保护与发展,为走向世界的北京建筑与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京城皇都历史十分漫长,“人文奥运·文化北京”的题材更为广泛,我们认为它至少应包括皇城文化、古都文脉、古镇民居等场景;更不可忽略类似中轴线、京杭大运河、北京胡同与四合院、北京城墙、北京古村落、北京牌楼等故事及人物。希望从一段段仅存的老城墙,看到日新月异的新北京,同时体味到文化北京的风雅、深邃与包容。如果说北京宫殿建筑以其巍峨壮丽的气势、宏大雄伟的规模及其对称均衡的空间格局为特征,那么在本套丛书中还可以读到古民居的质朴、斑驳的沧桑岁月。北京,这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定会愈来愈引来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外国人看北京,绝不会仅仅欣赏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他们更感兴趣的一定是那红墙、碧瓦、雕花、门墩等所构成的建筑文化的京韵风格,这正是多彩北京的特征,这正是本套丛书主题所希望描述和展示的。从此种意义上讲,“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定将成为认知北京建筑与文化的艺术长廊与百科全书。

为方便外国友人阅读,本丛书对重要段落增加了英文注解,希望它能为外国友人打开一扇认识北京的窗户,也希望它能成为本丛书双语特色的一次尝试。

《建筑创作》杂志社

后记

“京味”是文化北京题材作品最喜欢用的词,所谓“京味”,简言之即人所感受到的北京城的文化意味。迄今,谁都会承认,老舍是使“京味”成为北京有价值的风格现象的第一人。但不能不说,作家笔下的北京多以皇城内发生的事居多,就是乡土民居也多为“四九”城内的情形。迄今大凡介绍北京著名建筑及其文化的也多集中在城八区。仿佛只要说到北京建筑就是紫禁城及其东四的胡同四合院,讲到北京文化就只有王府文化。大量调研表明。不说外地人就是北京人也难有多大比例的人能知道比北京建都更早形成的还有北京的古镇。本书介绍的拥有“九支文化”的京西门头沟斋堂镇正是这类鲜为人知古镇的杰出代表。

谈到对斋堂镇,尤其是川底下村的印象那已是七八年前的事了。1999年4月全国建筑设计科技情报网在北京召开建筑摄影研讨会,大约有五十位建筑师及摄影师到川底下村实地考察并摄影,在我的记忆中无论是来自全国哪座城市的专家都为川底下村保存完善精美的明清建筑所震撼。一晃数载过去,我第二次踏上斋堂镇的川底下村及灵水村是2005年11月底,在门头沟旅游局李长山的引领下,我们先后与斋堂镇李龙梅副镇长、镇长及镇党委书记万钦交流,大家很快地达成了共识,一致认为在北京地域上像斋堂镇这样拥有悠久历史、厚重的文化且有如此丰富的古民居、古寺庙、古戏台、古塔、古墓、摩崖石刻等文化遗产的实属罕见。所以,我们一拍即可,决定以古镇的建筑文化为切八点,总结皇城建筑文化之外的东西。从此种意义上讲,这样的编撰不仅是斋堂镇风貌与人文的实录,更有了探索与发现的味道。因为我们太希望有更多的中外宾客在理解人文奥运及文化北京时,能在游览了斋堂镇后得出结论:北京的奥运建设及城市化进程并未驱赶掉所有的古老传承,在斋堂镇不仅可品味到明清建筑与文化,还能感受到远离京城宜居生活的幸福与神秘。  

川底下村是最早被发现的京西古村。还有1984年,保护古村落的思想就在全村上下形成共识。到了2001年4月成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9月列为市第二批历史文化保护区,2003年1 2月又经建设部及国家文物局定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现在在川底下村所看到的四合院是北方山地四合院的典型代表;灵水丰寸也是斋堂镇的名村,它享有“举人村”的美誉,相传在辽代,灵水就已经相当有规模了,2005年又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迄今川底下村及灵水村是北京仅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除此之外,在斋堂镇的村落文化中还有:桑峪村11万年前的北京古人类遗址;以石头为家的双石头村,在这里有石房、石墙、石街、石碾、石灶;至今还居住着明代驻守长城将士后代的柏峪村,这里有明代万历年间烧城砖的窑群遗址;尤其不可忘却的是以马栏村为代表的抗战文化,因为这里是已封尘很久尚鲜为人知的冀热察挺进军司令部。1939年1月下旬,萧克等奉中央和军委的命令于1939年2月成立冀热察挺进军,萧克任司令员兼政委,马栏村即为司令部所在地。女口今的马栏村不仅是灵幽访古、感受自然的好去处,更是京西重要的“红色之旅”地,愿它的峥嵘岁月给国人及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留下传奇般的印迹。

品读京西斋堂,虽应是一个自主选择,但它的品读追求中更该注重“乡土一北京”的审美,这不仅有一种俗雅之间的市井与乡民含义,更有一种注重极端的笔墨情趣。因为,斋堂的历史太渊源;因为,斋堂的文化太多元;因为,斋堂的精神与理性正包含着传统并融入着太多的现代。事实上,学术界对文化北京有多种说法,如家族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等。美国文化学者苏珊·朗格认为“建筑家创造了它的意象:一个有形呈现的人类环境,它表现了组成某种文化的特定节奏的功能样式”。同样,中国学者陈建功对北京为形制的四合院有一个对比分析:“天坛是拟天的;悉尼歌剧院是拟海的;科威特之塔是拟月的;芝加哥西尔斯大楼是拟山的。四合院呢?从布局上讲它模拟了人们牵儿携女的家庭序列……”    《皇都古镇斋堂》一书我们所尽力展示的不仅仅是精堪的建筑,更有建筑背后的人文事件,希望它所描绘的内容为读者打开一扇窗,让大家看到在紫禁城之外的京郊还有一处如此动人心魄的地方。几个月来《建筑创作》杂志社及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摄影专业委员会的编辑、记者、建筑师、摄影师不辞辛劳“走遍”了斋堂镇的山山水水,每每登临高山俯瞰古村落时,不仅为一个个静谧的古山村而激动不已,更为文化北京与人文奥运建设中能首推斋堂镇而欣喜和感动。  

2006年6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愿本书成为北京“文化遗产日”宣传的一个示范,因为不仅仅是因为斋堂镇走向北京,拥抱着世界,更因为“人文奥运与文化北京”的建设与发展呼唤着乡土北京建设。愿我们共同努力:走进斋堂,品味斋堂,挖掘斋堂。感谢在本书编撰中北京门头沟斋堂镇人民政府在各方面给予的大力支持,更感谢每一位为本书做出默默献身的学者、前辈与编作者。  

  金磊

2006年5月16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皇都古镇斋堂/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建筑创作杂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1823019
开本 24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4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1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0
186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5:2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