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们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您也许没有机会去聆听这些名师讲课,但有了这样的“讲课实录”在手,就相当于旁听名师讲课,应该是可以弥补一些遗憾的。(本书附光盘)
图书 | 康德哲学讲演录(附光盘大学名师讲课实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名师们手中,这门艺术往往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放射出迷人的光芒。您也许没有机会去聆听这些名师讲课,但有了这样的“讲课实录”在手,就相当于旁听名师讲课,应该是可以弥补一些遗憾的。(本书附光盘)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本系统介绍康德三大批判的读物,是作者根据2004年10月应邀在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所作的有关康德三大批判的系列讲座的录音稿审定修改而成。作者从自然科学以及日常生活中生动形象的事例出发,通俗地解读了《实践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并在中西文化心理的比较中展示了康德宗教思想的特点,在一个更广阔的全球视野中提示了康德伦理学的现代意义。 本书内容精妙,可读性强,对康德哲学研究具有现实性。 目录 第一讲《纯粹理性批判》 一、《纯粹理性批判》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纯粹理性批判》的总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三、先验感性论 四、先验逻辑之一:先验分析论 五、先验逻辑之二:先验辩证论 六、先验方法论 七、《纯粹理性批判》的意义 第二讲《实践理性批判 一、《实践理性批判》与《纯粹理性批判》不同的程序 二、《实践理性批判》的标题 三、导言:自由和道德只具有实践意义,不具有认识意义 四、分析论之一:原理分析 五、分析论之二:概念分析 六、纯粹实践理性的动机 七、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 第三讲《判断力批判》 一、审美判断力批判 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 第四讲康德宗教哲学和中西人格结构 一、康德宗教哲学的生命力何在 二、中西人格结构之比较:以康德哲学为观照 三、自由意志与中国传统伦理 第五讲全球伦理的可能性--金规则的三种模式 一、金规则的三种模式的差异 二、三种模式的普适性与全球伦理 第六讲康德哲学的当代意义 附录: 一、学术自传 二、主要著作及概述 三、主要论文 后记 试读章节 讲 《纯粹理性批判》 在我国,近些年,继尼采热、海德格尔热之后,又兴起了一股康 德热。2004年是康德诞辰280周年,逝世200周年,全世界都在纪 念康德。刚好我和杨祖陶先生译的康德的三大批判于2004年2月 出齐了,人民出版社在北京搞了一个比较大规模的首发式,引起了 国内的普遍关注。 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讲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把平时积累的一 些看法给大家作一一个介绍。 康德的三大批判究竟讲了些什么?要讲些什么?他的思路是 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写三大批判?为什么写出来以后对西方哲学 思想的发展起了这么大的作用?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拼命地挖掘, 好像三大批判是一个丰富的宝藏,里面有那么多的思想内涵。 康德这么一个身高不到160厘米的小个子老头,他的脑子里 为什么能装那么多东西?大家都感到非常惊奇。对康德哲学读得 越多就越觉得里面有东西,这是今天哲学界的共识,叫作“说不尽 的康德”。那么多人研究康德,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文章和著 作发表,但仍然觉得远远没有谈完,这是一个很奇怪的事情。我今 天先从康德思想的缘起来谈,他在18世纪那个时代为什么要写 《纯粹理性批判》——这是他的第一部成名作。他在前批判时期的 一些论文,给他带来了小小的名声,但在这部著作出版以后,经过 人们一个长时间的消化,康德在世界上才名声大振,成为一位真正 的哲学大师,用梁启超先生的话说就是成了“近世第一大哲”。 P1 后记 本书的前三讲是根据我2004年10月在重庆西南政法大学所作的有关康德三大批判的系列讲座录音整理而成,参加整理的研究生有王海琴、阮智刚、蒋海松、杨文姣、邓伟云、梁婷、颜娟、李宏珠、孙建征、陈素芳、宋中亮等,赵明教授代为审阅,蒋海松、王海琴负责统筹、校对,吴福成负责德语校对。最后本人作了全面校订。为方便阅读,整理者适当加了小标题。后三讲是我在2002年4月于东南大学两次讲演的录音整理稿,以及2004年2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康德三大批判新版座谈暨念康德逝世200周年大会”上的发言稿。在此我特别要对参加录音和整理的各位同学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邓晓芒 2005年3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康德哲学讲演录(附光盘大学名师讲课实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邓晓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335345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34 |
版次 | 2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6-06-01 |
首版时间 | 2006-06-01 |
印刷时间 | 2008-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516.31 |
丛书名 | |
印张 | 7.5 |
印次 | 3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