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关于新闻事业史的研究专著,全书详细介绍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即DCBS的发展历史、明星记者、主持人、著名栏目以及CBS的经营管理经验和相关的大众传播法规等,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图景。作者采用“长焦”和“特写”结合的方式,既有对CBS历史的宏观考量,又有对重要个案的细微解剖。
图书 | 广电传统的缔造者(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解读)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部关于新闻事业史的研究专著,全书详细介绍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即DCBS的发展历史、明星记者、主持人、著名栏目以及CBS的经营管理经验和相关的大众传播法规等,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图景。作者采用“长焦”和“特写”结合的方式,既有对CBS历史的宏观考量,又有对重要个案的细微解剖。 内容推荐 本书详细介绍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即DCBS的发展历史、明星记者、主持人、著名栏目以及CBS的经营管理经验和相关的大众传播法规等,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图景。作者采用“长焦”和“特写”结合的方式,既有对CBS历史的宏观考量,又有对重要个案的细微解剖。在尊重历史、立足传统的基础上,提供了对CBS的立体式解读。本书一方面给读者提供了广播电视节目的宝贵传统、经验;另一方面也给读者带来了对CBS业续及其发展的理性分析和冷静思考。 目录 CBS:一个立体式的解读(代前言) 第一章 广播时代 一 艰难起步 二 团队的形成 三 考夫林神父事件 四 火星人入侵 五 广播的巅峰与电视的登场 第二章 威廉佩利:CBS的君主 一 烟草商之子 二 投资广播业 三 初露头角 四 挑战NBC 五 大众艺术鉴赏家和推销天才 六 国王不死 第三章 “爱德华默罗先生” 一 战争阴霾 二 这里是伦敦 三 街头报道 四 成功转型 五 与麦卡锡的斗争 六 “殉难者” 第四章 电视新闻(一):历史与现状 一 CBS电视新闻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 电视新闻节目的分类 第五章 电视新闻(二):CBS在报道 一 越战报道 二 水门事件 三 关注城市问题 第六章 CBS群英 一 克朗凯特:美国人的“大叔” 二 个性丹拉瑟 三 天才制片人——唐休伊特 四 “老虎记者”迈克华莱士 五 安娜索耶:巾帼不让须眉 六 “人缘最好”的宗毓华 第七章 《60分钟》:CBS的旗舰 一 节目架构 二 “给我讲个故事” 三 英雄VS恶棍 四 分析与评论 五 小结 第八章 娱乐节目:E时代的不二法门 一 娱乐节目的种类 二 大卫莱特曼:我幽默我存在 三 小结 第九章 成功的节目 成功的运营 一 联手出击 内容为王 二 研究目标——受众 三 编排原则 四 频道形象塑造 五 企业组织与运营 六 竞争与并购 七 小结 第十章 规范与抗争:CBS与美国大众传播法规 一 新闻官司 二 诽谤诉讼案 三 隐私权诉讼 四 新闻记者特权 五 播出权诉讼 六 著作权诉讼 七 抵制有偿新闻、力求客观 八 小结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广电传统的缔造者(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解读)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周小普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045610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9 |
出版时间 | 2006-04-01 |
首版时间 | 2006-04-01 |
印刷时间 | 2006-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计算机-操作系统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229.712.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5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