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是各民族长期共同熔铸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晶,无论是文献还是实物,莫不显示出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而从文化角度切入的对建筑的多层面、全方位的研究尚在开创阶段。本文库是国内第一套系统的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成果的集成,从建筑文化学到思想渊源、流变,从建筑的词源到典章制度考录,从墓葬、园林、装饰小品的文化艺术观到建筑的外部空间构造及环境生态观、中西建筑文化交融,以及历代建筑名作名匠、军事桥梁建筑艺术等,莫不包罗。本书该文库的其中之一,国际大16开,硬面包封,双色精印,堪为藏品。
图书 | 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精)/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建筑文化是各民族长期共同熔铸的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晶,无论是文献还是实物,莫不显示出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而从文化角度切入的对建筑的多层面、全方位的研究尚在开创阶段。本文库是国内第一套系统的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成果的集成,从建筑文化学到思想渊源、流变,从建筑的词源到典章制度考录,从墓葬、园林、装饰小品的文化艺术观到建筑的外部空间构造及环境生态观、中西建筑文化交融,以及历代建筑名作名匠、军事桥梁建筑艺术等,莫不包罗。本书该文库的其中之一,国际大16开,硬面包封,双色精印,堪为藏品。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沿革历程 第一节 书院的起源(唐至五代) 第二节 书院的发展(北宋) 第三节 书院的兴盛(南宋) 第四节 书院的延续(元) 第五节 书院的普及(明) 第六节 书院的演变(清) 第二章 文化特色 第一节 书院与官学 第二节 书院与私学 第三节 书院与宗教 第四节 书院与理学 第三章 建筑特征 第一节 书院选址与布局 第二节 书院意境与风格 第三节 书院规制与传统 第四章 研究与保护 第一节 书院与地方文化 第二节 书院的研究 第三节 书院的保护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精)/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慎初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北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13337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2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01 |
出版时间 | 2002-12-01 |
首版时间 | 2002-12-01 |
印刷时间 | 2002-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862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北 |
长 | 296 |
宽 | 218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