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精选吴式太极拳剑
内容
编辑推荐

“吴式太极拳剑”系中式拳架,实腿转换与重心腿合劲,斜中寓正,川字步型等吴式太极拳的特点,贯穿于全套路之中。同时改变传统套路中的重复式子多,俯身幅度大,偏向一方,缺少反方向走架的动作。故将六脚、四虎、五捶连接在一起形成六脚五捶四虎大联合,脚踢四面八方(四正与四隅),拳走五行,土居中央(肘底看捶),东(木)栽,西(金)撇,南(火)搬,北(水)指裆,五捶分布,各占一方。四虎连击,变化多端,布局合理,人人可练,妙趣横生,百练不厌。

本书同时选人吴式传统太极剑《精简36式》,它实用价值高,造型独特、动作优美、观赏性强,人人可练。适于竞赛交流、表演,如在休闲时舞上一趟宝剑,会给生活增添莫大情趣。

本书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特别是在职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仅在2平方米的场地上即可练习。

内容推荐

吴式太极拳、剑的风格特点为轻灵柔化、紧凑舒伸、斜中寓正、川字步型;其拳架适中,并以柔化见长,是健身祛病、延年益寿、防身自卫、技击性很强的好浅种。无论男女老少,人人皆可演练。

目录

太极拳理论原文选载

循理练太极防身更健体

吴式太极拳基本功法

吴式原地太极拳

精简吴式太极剑(三十六式)

精简吴式太极剑

精简吴式太极剑编写说明

精简吴式太极剑图解

持剑方法

吴式太极拳传递系统

试读章节

循理练太极 防身更健体

概 要

无极生太极,太极分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再生四正四隅为八手,即棚、捋、挤、按、采冽肘靠也。脚踏五行为方,手运八卦为网、八法加五行为太极十三势也。

法依阴阳、动以心意、通于经络、达于肤皮。而敛入骨髓,身手变化。以腰为轴,意领手动、眼神随身法变,根起根落。

一、根起根落筑基功,支撑八面任意行

任何武术均须练基本功。尤其是太极拳更需扎实的基本功,太极拳要求放松,不能把筋骨抻开。关节和肌肉疏松,就不能达到曲伸自如,稍加免强必现僵硬,思想上必然产生紧张,身心更松不下来:内外都轻松,更难实现。因此,一出手一投足均带滞状内现紧张,外示僵硬,动作做不到,不得不收回,不但欠于观赏,自己也不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基本功太差,欲去此病,必从腰腿求之。此乃拳理也。

基本功练习有以下方法:

1.压腿、踢腿、站桩

(1)压腿。压腿分正压腿和侧压腿。

正压腿,即将支撑腿直立,脚尖向前。另一只腿的脚跟放在超过腰高(或肩高、头高)的高架上,脚尖回勾。身体前俯,胸部贴于膝盖,然后直立。这样反复下压,一直压到大胯能劈开,大小腿可铺于地面,左右腿能交换转动,脚尖可接触前颚或鼻尖时为止。

侧压腿,即将支撑腿直立,脚尖向左(或向右)。另一只腿的脚跟里侧放在支撑架上。侧身向左(或向右)俯身下压;左右两侧反复交替:一卣压到横又劈歼为止。压腿是慢功夫。不要急于求成,防止筋骨和肌肉拉伤。

(2)踢腿

俗语说,“百压不如一踢”。压完腿后,一要踢腿:进行前踢、后踢、侧踢、里合、外摆、二起脚、旋风脚等练习。这种练习可分为分脚、蹬脚、摆莲脚打基础。练习时速度要快,可以用力。必须保持经常。

(3)站桩

站桩,也称桩功。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小功。其不仅能增加腿部力量,而且能锻炼演练者的耐力。站桩是个苦差事。初学站桩者不但感受不到其中奥妙,而且会觉得既苦又累、没有意思。这样就很难坚持下去。然而当演练者锲而不舍地坚持站了段时间后。就会感到,气流在动、经络通畅,产牛一种轻松愉快感觉。

站桩则分为马步桩、升立步桩、虚步桩和行步桩(单式子桩)。

开立步桩:开立步站立,两脚外缘与肩同宽,重心在两腿,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提肛、悬顶、膝盖不过脚尖、圆裆溜臀、舌抵上颔、两眼平视后内视丹田,气沉丹田,做拳式深长呼吸。

马步桩与开立步桩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马步桩的两脚间距约两脚半宽,下蹲大些,胯放松,大腿成水平,其他要求与开立步桩相同。

虚步桩,重心坐实于后腿,前脚脚跟或脚掌虚着地,成虚步,其它要求同前。

行步桩,为拳式中的单式子。如搂膝拗步、野马分鬃等定式。调整后可站三、五分钟不换式子。在变式中可体会“添实”变式的重要性。

站桩时,应把规范动作做到位;时间可长可短,可不做连续动作。其他要求同前。

P11-13

序言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瑰宝,它集导引、经络、阴阳学说于一体,具有健身祛病、防身御敌之功能,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因此,在国内外流传甚广。

吴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中的佼佼者,它以轻灵柔化、紧凑舒伸的特点,扬名于天下。更由于吴式太极拳的前辈们高寿者居多(吴图南105岁、吴英华99岁、马岳梁99岁、杨禹廷96岁)而引起国内外太极拳界人士极大关注。近几年来,研练吴式太极拳者与口俱增。本人研练吴式太极拳几十年,深受其益。为让太极拳爱好者共享其乐,特将吴式传统太极拳结合现代化社会特点,编写成《吴式原地太极拳》一书,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特别是在职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余仅在2平方米的场地上即可练习。既不占空间,又节省时间,还能够体会到“拳不离手”的乐趣,非常方便。

本套路系中式拳架,实腿转换与重心腿合劲,斜中寓正,川字步型等吴式太极拳的特点,贯穿于全套路之中。同时改变传统套路中的重复式子多,俯身幅度大,偏向一方,缺少反方向走架的动作。故将六脚、四虎、五捶连接在一起形成六脚五捶四虎大联合,脚踢四面八方f四正与四隅),拳走五行,土居中央(肘底看捶),东(木)栽,西(金)撇,南(火)搬,北(水)指裆,五捶分布,各占一方。四虎连击,变化多端,布局合理,人人可练,妙趣横生,百练不厌。

本书同时选人吴式传统太极剑《精简36式》,它实用价值高,造型独特、动作优美、观赏性强,人人可练。适于竞赛交流、表演,如在休闲时舞上一趟宝剑,会给生活增添莫大情趣。

本套路在编写过程中,得到吉林省武协太极拳分会会长玄志超先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红东先生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谢意。

随着吴式太极拳在国内外的迅速发展,研究和习练吴式太极拳的名人学者辈出,我们诚挚的希望有识之士,对本书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共同推动吴式太极拳的发展和提高。

编 者

2006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精选吴式太极拳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柳恩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432992
开本 32开
页数 1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6-05-01
首版时间 2006-05-01
印刷时间 200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体育运动-体育理论与规则
图书小类
重量 0.2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852.11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09
146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