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有考生
内容
编辑推荐

风靡网络的人气作品!高考究竟是什么?作者以诙谐细腻的笔触和饱含舐犊之情的母爱,记录和总结了与高三的女儿一起备战高考的酸甜苦辣。经过努力,原本成绩平平的小主人公以六百多分脱颖而出,跻身本省优秀考生的行列。书中把考生、家长和老师等人物的形象和心态都刻画得非常生动,生活气息浓郁,考生和家长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可以获取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内容推荐

本书从一个妈妈的角度,讲述了与高三的女儿一起备战高考的酸甜苦辣。经过努力,原本成绩平平的小主人公以六百多分脱颖而出,跻身本省优秀考生的行列。文笔幽默诙谐,生活气息浓郁,考生和家长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可以获取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目录

开篇

假期决心

女儿的“疙瘩”

家长会

女儿曾经是“差生”

话说“大综合”

乖乖女成了“小刺猬”

“小刺猬”的高三情绪

关于“高考综合征”

度身量体定目标

扎扎实实打基础

“愤”发图强学英语

绘画的魅力

特别的生日

“世界杯”足球赛

“夹着尾巴”当家长

高考作文

高考,怎一声叹息了得

估分

当理想遭遇现实

填报高考志愿

查分

录取心情

竞争对手

填报高考志愿中的一个谜团

饮食与“补脑品”的辩证关系

补课不是法宝

玄表哥故事之一:洋插队

玄表哥故事之二:洋高中

玄表哥故事之三:洋打工

玄表哥故事之四:洋高考、洋大学

结束篇

补记

附一:一封家书

附二:“211工程”学校名单

附三:网友评论摘编

后记

试读章节

我能放心么?女儿考进高中时,成绩排在班级第十二名,现如今成绩有点提高了,反倒排在班级第十五名!她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我做娘的算不清这笔账。

可是,不放心又能咋样,我能搬石头砸天?我只能朝着好心的班主任老师没心没肺地苦笑:“前途是她自己争取的,我们做家长的又不能当枪手替她高考,只能放心啊。”

假期到了,我正好退休在家,于是铁了心哪儿也不去,就猫在家里,每天瞪着眼珠子,看女儿日上三竿起床、慢条斯理吃饭、聚精会神看电视、心不在焉做功课,心里干着急。

干着急也没用。女儿两年前刚一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就与我们约法三章在先:“高中阶段本人自觉学习,爹妈不得整天唠叨、随意干涉。”

这是公然给她爹娘嘴巴安上辔头脑袋戴上紧箍咒了。不答应吧,那是对女儿极大的不信任,打击她的自信就会影响她的情绪,不利于女儿性格的健康发展;答应了,爹娘就得遵照执行,切不可拿村长不当干部,拿女儿不当回事。女儿不再是小升初时那个懵懵懂懂的小女孩儿,可以由家长随意摆布,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厂。女儿如今长大了,对事物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和认识了,自尊心强了,也要面子了。俗话说:张口莫骂并肩女,抬手莫打过头儿。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爹娘,只能顺应21世纪的新家教新潮流,变换角色,放下架子和孩子做朋友进行平等的交流。再想拿出解放前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老古董来,整个儿没戏。

唉,我只好耐着性子,“心”字头上插一把尖刀——忍吧。

P4

序言

初读《家有考生》,是在“榕树下”网站“二泉映月”社团的网页上。喜欢此书的缘由:一来我也是个家有考生的家长,很想从文中取得真经;二来文章写得轻巧诙谐、事理结合、深入浅出,让人叹服。

书中说的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女儿高考前后的故事,酸甜苦辣都在其中。“操心,担心,揪心,烦心,堵心,闹心……总而言之个一字:累。”于是感叹:家有考生的日子真能不好过!家有考生的家长真的不好当!

家长除了当好父母外,还要当子女的心理医生和课外老师。疏和导,一个都不能少。作者的女儿一度成了“小刺猬”,说不得问不得,于是,高三的时候,“爹娘不能和她说话儿。和她说话,她有意见:没见我功课忙死啦,还来烦我。爹娘不能不和她说话儿。不和她说话,她更有意见:我都苦哈哈成这样儿了,也不来安慰 下,当我空气啊。爹娘不能关心她。关心她,就是关心分数,她心中不爽。爹娘不能不关心她。不关心她,她有失落感,心中还是不爽。”考生和家长的关系如履薄冰,这日子可真是难熬。

“高考,究竟是什么?含辛茹苦十二载,高考,是学子对自己所学知识的 次大总结、大汇报?是学子对自己成长过程中意志承受能力的一次大检阅、大考查?是学子对自己童年的幻想、少年的梦想、青年的理想的 次大回顾、大整理?”“高考意味着什么?龙门。寒窗苦读十二载,一朝题名天下闻。高考意味着什么?残酷。寒窗苦读十二载,一着不慎全盘输。知识、身体、毅力、心态,哪一样不是高考‘棋盘’中的一粒‘棋子’?哪一着不需要慎重对待?几多感慨。一声叹息。”我很认同作者这样的总结!是啊,如今的独生子女寄托了做父母的全部希望,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因为家长和陔子是输不起的。但是我又迷惑:是什么让我们的家长、考生和老师面对高考就如临大敌?

是我们的就业环境、人口压力、社会体制还是别的什么?虽然没有在这本书里找到明确的答案,但是我却听到了一个母亲的呼吁:“古时候大禹治水,用的是疏而不是堵,终于治水成功。现在的教育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呢,干吗总是用‘堵’用‘禁’的方法去阻止那明知阻止不了的事情?”

作者很善于因势利导,在教育女儿方面实在是一个合格的家长。“永远不要去和别家的孩子攀比,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孩子。自己的孩子将来无论成为栋梁之才,还是劳苦大众的普通一员,都将是‘一道独特而迷人的风景’。用你爱的眼光,去好好地赏识她(或者他)吧!”多么高明的母亲啊,那一双慧眼能随时洞悉女儿身上的闪光点,这是她女儿的幸运。这又是多么艺术的母亲啊,用爱的目光关注着女儿的点点滴滴进步,给以鼓励和诱导。一个母亲,能够以爱的目光赏识孩子,能够不低估自己的孩子,能够不和别人的孩子盲目攀比,就是一个合格的母亲。这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大收获!中国不是缺少努力的孩子,而是缺少鼓励的家长。

作者能够以诙谐细腻的笔触和饱含舐犊之情的母爱去记录和总结出如此详细并且有一定深度的文字,真的很令我叹为观止!因为这是一个带病母亲的心血凝结出来的文字。她的目光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子女面对高考这一事件上,还对中国的应试教育、教育体制、教育方法以及中国的学生、老师和家长的压力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剖析和探讨。尽管这些探讨显得有些小心翼翼,点到为止,但并没有掩盖她对中国应试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现状的担忧。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中国的应试教育应该何去何从呢?

从语言上看,本书并没有什么深奥和经典的话语,大多随和亲切,还有些风趣和辛酸。我一口气看完,会心~笑,并由衷地感叹:言之有理!从风格上看,本书虽然涉及的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却写得轻巧灵活,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故事一波三折,我和作者一起感动着、关注着。

对家有考生的家庭来说,无论是学习、择校、填报志愿、心理疏导还是饮食安排,高考前后的方方面面,本书均有涉及,可谓面面俱到,而且很有科学道理,真是一本难得的家有考生的经验之谈专著。我自己就从中吸取到不少有意义的经验与教训。

另外,在这本书里,我分明感受到作者淳厚的母爱无处不在。同为女人和母亲,我被紧紧地包裹在一种深深的感动之中。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几乎无一例外地全身心投入。这份劳碌、繁杂而又无止境的工作,母亲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且乐此不疲、毫无怨言。作者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平凡而又伟大。但愿天下的儿女都能够读懂并体会母亲的心!但愿这本书能够带给更多的家有考生的家庭更多的启迪!

今天下午,我和儿子进行了一番谈话,修正了他的高考复习计划,把他的目标按照作者说的方法分解成一个个切实可行的小目标。我想我们应该学习作者,做一个通情达理的、合格的家长。

娴 雅

2006年1月31日

后记

本书应该算是一本家庭备忘录吧。她忠实地记录了2001年夏天至2002年高考前后,围绕我家“考生”发生的一些事情。遗憾的是,由于自己文笔拙劣,无法将这些事情描述得淋漓尽致、完整无缺。

本书应该也算是一篇总结吧。她忠实地记录了我升格为“考生家长”之后,面临围绕高考出现的诸多问题而生出的诸多心得体会、方式方法和经验教训。遗憾的是,由于自己头脑简单,无法把这些心得体会、方式方法和经验教训升格到一个理论的高度来细细剖析。

本来,写完这些文章之后,只想供自己老来茶余饭后,私下回味品咂。可是有太多的朋友建议公开,也算是从善如流吧——

今天,我谨将此书送给我心爱的女儿作为纪念,希望她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今天,我谨将此书献给每一位即将步八高考考场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献给即将升格为高考考生的学子和他们的家长作为参考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今天,我谨将此书捧给每一位曾经参加过高考的学子和学子的家长,包括我和我的老公。让我们“一同走进难忘的日子。回味曾经经历的时光”(网友们的话语)。

如果可行的话,我将感到无比的荣幸。

在此,我深深感谢“榕树下”、感谢“二泉映月”文学社团给了我这个讲述的平台。

在此,我深深感谢送给这些文章的每一朵鲜花(在网络论坛上,以鲜花表示对某文章的肯定与赞美——责编注),感谢文后的每一篇评论,感谢眷顾此书的每一位读者和朋友!

谢谢!

姥姥

书评(媒体评论)

祝贺姥姥的《家有考生》全篇荣登“榕树下”首页!一直跟随姥姥的笔触,走进那些难以忘怀的日子,每读一篇,总会让我回顾曾经和姥姥一样经历过的时光……

——秋趣

我读《家有考生》有自己的目的,因为明年我的女儿也就面临高考了……所以,不由自主地关注这方面的事情,所以就选择了《家有考生》。说实在的,我这个人读文字倾向于有思想、有感受并且独到的那种,《家有考生》很符合我的胃口。

——靳逊

重读一遍,竟然还有不少新的感受和收获。作为家长,作为老师,作为也曾痛苦地经历过高考的学生,俺觉得姥姥的系列文章是有借鉴价值的。

——飞鸿踏雪ing

  一再地读,受益并且感动。用轻松的语言,’说着严肃而艰难的学业,令文章覆盖了更广泛的读者群。

——樵么

姥姥啊,你真是把我领进高考大观园了!考生、家长和老师等人物的形象和心态都刻画得非常生动哦!建议姥姥将这个系列的文章打印成册,题目叫《考生及考生家长必读》,呵呵,我相信这些文章对家有考生的读者,会有莫大的帮助。

——潇湘晓放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有考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谢海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徐思之
出版社 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538016
开本 32开
页数 24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06-06-01
首版时间 2006-06-01
印刷时间 200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32.474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四川
210
146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8: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