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是怎样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是神仙创造的吗?这是每一个想了解铜鼓文化的人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由于铜鼓铸造工艺的失传,有关铜鼓来源的资料十分有限,当今使用的铜鼓大都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或者是偶尔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它们的真正来历已无从稽考了。这种非凡的神物,在世面上买不到,也看不到如何铸造,于是人们对铜鼓的来历生化出许多离奇的传说。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铜鼓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内在魅力,引领读者在铜鼓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遨游!
图书 | 铜鼓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铜鼓是怎样来的?是天上掉下来的吗?是神仙创造的吗?这是每一个想了解铜鼓文化的人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由于铜鼓铸造工艺的失传,有关铜鼓来源的资料十分有限,当今使用的铜鼓大都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或者是偶尔从地下挖掘出来的,它们的真正来历已无从稽考了。这种非凡的神物,在世面上买不到,也看不到如何铸造,于是人们对铜鼓的来历生化出许多离奇的传说。本书在一定程度上展示出铜鼓文化的相关知识和内在魅力,引领读者在铜鼓文化的历史长河中遨游! 目录 总序 第一章 千古之谜:铜鼓文化的起源 第一节 历史记载 第二节 民间传说 第三节 考古发掘和研究 第二章 巧夺天工:铜鼓的主要类型与铸造工艺 第一节 铜鼓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铜鼓的铸造工艺 第三章 历史印痕:铜鼓文化的传播与分布 第一节 铜鼓文化的传播 第二节 铜鼓文化的分布 第三节 使用铜鼓的族 第四章 迷人魅力 第一节 铜鼓造型艺术 第二节 铜鼓纹饰艺术 第三节 铜鼓雕塑艺术 第四节 铜鼓音乐艺术 第五节 铜鼓舞蹈艺术 第五章 娱神娱人:铜鼓文化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作为乐器的铜鼓 第二节 作为神器的铜鼓 第三节 作为重器的铜鼓 第六章 两种生产:铜鼓文化的主要内涵 第一节 铜鼓文化与生殖崇拜 第二节 铜鼓文化与丰饶崇拜 第七章 薪火相传:铜鼓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第一节 铜鼓文化与人类文化多样性 第二节 铜鼓文化的保护 第三节 铜鼓文化的传承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铜鼓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廷瑜//廖明君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303420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80 |
出版时间 | 2007-03-01 |
首版时间 | 2007-03-01 |
印刷时间 | 2007-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875.54 |
丛书名 | |
印张 | 1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45 |
宽 | 187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