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呻吟语/国学今读大书院
内容
编辑推荐

一部汇集历代人生哲理的经典集成。儒家思想之升华,明清小说之翘楚。

  本书是吕坤历经三十年完成的思想著述,多于病中记录而成,是其呕心沥血之作。全书共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养生、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十七篇。其内容涉猎广泛,具有很强的体悟性。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探讨人生哲理的著作,分为性命、存心、伦理等类。作者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各种弊病,提出了自己兴利除弊、励精图治的种种主张,并阐述了自己对修身养性、人情世故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和见解,对当今世人颇有借鉴意义。

目录

卷一 内篇 礼集

性命

存心

伦理

谈道

卷二 内篇 乐集

修身

问学

卷三 内篇 射集

应务

养生

卷四 外篇 御集

天地

世运

圣贤

品藻

卷五 外篇 书集

治道

卷六 外篇 数集

人情

物理

广喻

词章

试读章节

【原文】

德性以收敛沉着为第一。收敛沉着中又以精明平易为第一,大段收敛沉着人怕含糊,怕深险。浅浮子虽光明洞达,非蓄德之器也。

【译文】

品德与性情以收敛沉着为第一,收敛沉着中又以精明平易为第一。一般而言,收敛沉着的人不喜欢粗心大意,不喜欢深入险境。浅浮的人表面看上去虽然明理通达,其实却是些胸无点墨、道德低下的人。

【原文】

或问:“人将死而见鬼神,真耶?幻耶?”日:“人寤则为真见,梦则为妄见。魂游而不附体,故随所之而见物,此外妄也;神与心离合而不安定。故随所交而成景,此内妄也。故至人无梦,愚人无梦,无妄念也。人之将死。如梦然,魂飞扬而神乱于目,气浮散而邪客于心,故所见皆妄,非真有也。或有将死而见人拘系者,尤妄也。异端之语,入人骨髓,将死而惧,故常若有见。若死必有召之者,则牛羊蚊蚁之死,果亦有召之者耶?大抵草木之生枯,土石之凝散,人与众动之死生、始终、有无,只是一理,更无他说。万一有之,亦怪异也。”

【译文】

有人问:“人快要死亡的时候会见到鬼神,这是真的呢,还是幻觉呢?”我说:“人在清醒的时候看到的叫真见,梦中见到的叫妄见。人快要死的时候。魂魄飘游而魂不附体,魂魄飘游时所到之处见到东西,这叫做外妄。精神与心灵分离会合难以安定,心神相交时出现的景象,叫做内妄。因此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没有梦,愚蠢的人也没有梦,这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妄念。人快死的时候,就好像在梦中一样,魂魄飞扬而目光散乱无神,正气浮散而邪气归入内心。因此看见的东西都是虚妄的,而非是实有的。还有将死之人看见有鬼魂来召唤捆绑他,这就更是虚妄的了。一些歪门邪道装神弄鬼的话,深深侵入到人的思想中,人在将死之时感到恐惧,因此感觉好像看到了什么。假如死时必然有鬼魂来召唤的话,那么牛、羊、蚊、蚁这些动物死时。果然也有来召唤的鬼魂吗?大体说来,草木的生长与凋落。土石的凝结与离散,人与各种动物的死亡和生存、开始与终结、实有和虚无。都是同一个道理,没有其他的说法。万一有的话,也是奇谈怪论。”

【原文】

性分不可使亏欠,故其取数也常多,日穷理,日尽性,日达天,日入神,日致广大、极高明。情欲不可使赢馀,故其取数也常少,日谨言,日慎行,日约己,日清心,日节饮食、寡嗜欲。

【译文】

人天生的善良本性是不能让它有缺陷的。因此,它的表现形式通常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要探究事理,发扬善性,上达天境,出神入化,胸襟广大,有极高的才智。人的情欲不能使之过分地扩大,因此它的表现形式应该有一定的限度,所以就要小心言谈,谨慎行事,严于律己,净化心灵,节制饮食。减少嗜欲。

【原文】

六合原是个情世界,故万物以之相苦乐,而至人圣人不与焉。

【译文】

以“东南西北上下”为六合的宇宙原本是个充满感情的世界。所以世间万物都会因它而感到痛苦和快乐,但是真正的智者和圣人却不会受其左右。

【原文】

凡人光明博大、浑厚含蓄,是天地之气;温煦和平,是阳春之气;宽纵任物,是长夏之气;严凝敛约、喜刑好杀,是秋之气;沉藏固啬,是冬之气;暴怒是震雷之气,狂肆是疾风之气,昏惑是霾雾之气,隐恨留连是积阴之气,从容温润是和风甘雨之气,聪明洞达是青天朗月之气。有所钟者,必有所似。

【译文】

如果人的气质光明博大,深厚含蓄,这是禀受了天地自然之气;温煦和平,这是禀受了阳春温和之气;宽纵奔放。这是禀受了夏天热情之气;严凝敛约,喜刑好杀。这是禀受了秋天肃杀之气;沉藏固啬,这是禀受了严冬寒冷之气。暴躁愤怒是禀受了震雷之气,狂妄肆虐是禀受了疾风之气,昏聩惶惑是禀受了霾雾之气,饮恨流连是禀受了积阴之气,从容温润是禀受了和风甘雨之气,聪明洞达是禀受了青天朗月之气。禀受了什么样的自然之气,就必然会表现出与之相似的气质。

【原文】

蜗藏于壳,烈日经年而不枯,必有所以不枯者在也。此之谓以神用,先天造物命脉处。

【译文】

蜗牛躲藏在自己的硬壳之中。尽管炽热的太阳暴晒着却能够长年累月都不枯死,这其中一定包含着其不枯死的原因。这才可称得上为神所用。是先天造物的关键所在。

【原文】

兰以火而香,亦以火而灭;膏以火而明,亦以火而竭;炮以火而声,亦以火而泄。阴者,所以存也;阳者,所以亡也。岂独声色、气味然哉?世知郁者之为足,是谓万年之烛。

【译文】

兰香因被火点燃而发出香气,也因火的燃烧而消失殆尽;灯油因用火点燃而发出光亮,也因火的燃烧而消耗枯竭;炮因火的点燃而发出声响,也因火的点燃而停息散歇。隐忍而不表露就能够得以保存,锋芒毕露而不隐藏就要灭亡。岂能只在声、色、气、味中享受生命?世人若知道蕴结不发就能永远充实满足,那就像有一支万年不灭的明烛指引着他的人生之路。

P2-5

序言

在国学经典宝库中,明清的小品文一直占有独特的文学地位,因为它寓言性、文学性、趣味性、哲理性强,极具可读性,又出自名贤哲人之手,是他们思想的集中体现。《呻吟语》就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之作,集中了明代思想家、哲学家吕坤的思想精髓。

吕坤生于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生活于嘉靖至万历年间,字叔简,一字心吾或新吾,自号抱独居士,河南宁陵人。明万历二年进士,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官至刑部左、右侍郎。因不满朝政,遂称疾乞休,家居凡二十年,以著述、讲学为务。万历四十六年去世,享年83岁,后赠刑部尚书。

《呻吟语》是吕坤历经30年完成的思想著述,多于病中记录而成,是其呕心沥血之作。他在原序中称:“呻吟,病声也,呻吟语,病时疾痛语也。”“三十年来,所志《呻吟语》凡若干卷,携以自药。”“择其狂而未甚者存之。”全书共六卷,前三卷为内篇,后三卷为外篇,分为性命、存心、伦理、谈道、修身、问学、应务、养生、天地、世运、圣贤、品藻、治道、人情、物理、广喻、词章等十七篇。其内容涉猎广泛,具有很强的体悟性。

《呻吟语》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和立足点,包容吸纳了道家、法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加上吕坤本人多年的宦海沉浮及其对人世间冷暖沧桑的独特感受,对人生、国家以及天地宇宙的各种现象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宇宙内主张万物底,只是一块气。气即是理。理者,气之自然者也。”“我盛则万物皆为我用,我衰则万物皆为我病。一圣人之道,太和而已,故万物皆育。”《呻吟语》时时体现出儒家君子自强不息的积极用世精神:“故宇宙内几桩大事,学者要挺身独任,让不得人。亦与人计行止不得。一实见得是时,便要斩钉截铁,脱然爽洁,做成一件事,不可拖泥带水,靠壁倚墙。一无屋漏工夫,做不得宇宙事业。”但是由于身处晚明时代,目睹社会现实的黑暗与吏治的腐败,这种强烈用世的精神必然伴随着深沉的忧患意识:。举世用人皆珠毂之贵也,有甚高品?有甚清流?”“一代人才,自足以成—代之治。既作养无术,而用之者又非其人,无怪乎万事不理也。”

当然,《呻吟语》作为一部维护儒家思想的作品,思想难免会有所痈颇,其中不乏“若不论邪正,只较出入,却是禅定之学。”“无论佛、老、庄、列、申、韩、管、商,即伯夷、伊尹、柳下惠,都是异端。一官吏不要钱,男儿不做贼,女子不失身,才有了一分人。”等语句。然而其中的主要思想观点还是积极进步的。《呻吟语》表现的思想情趣与一般晚明的清言小品不同,其内容多关乎治国修身,处事应物,也表现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其风格颇为谨严,无一般晚明人的狂狷之风;其立意比较积极,无晚明许多小品的虚无态度;其文体更近于传统的格言、箴言,文风朴实。言简意赅,语言比较随意,有感而发,随手记录,不求文采,不求偶对,几句平常话语,却道出了世间人们最易忽视与不愿承认的事实。

清代尹会一在《吕语集粹·序》中说:“吕新吾先生著述甚富,皆心得之学,明体达用之书也,而《呻吟语》为最。余反复玩味,见其推勘人情物理,研辨内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针,苦口之良剂。”申涵光的《荆园小语》也说:。吕新吾先生《呻吟语》,不可不常看。”可见本书对后世文人的深远影响。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当今世人依然颇有借鉴意义,是一本值得置于枕边常读的好书。

书评(媒体评论)

吕新吾先生著述甚富,皆心得之学,明体达用之书也,而《呻吟语》为最。余反复玩味,见其推勘人情物理,研辨内外公私,痛切之至,令人当下猛省,奚啻砭骨之神针,苦口之良剂。

——清·尹会一

吕新吾先生《呻吟语》,不可不常看。

——清·申涵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呻吟语/国学今读大书院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吕坤
译者 陈书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442299
开本 16开
页数 3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07-03-01
首版时间 2007-03-01
印刷时间 200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48.92
丛书名
印张 23.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56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5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