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学政治与现代中国/思想史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表达如下见解:即未来的中国道路并不必然地包含西方的主流价值,西方文明对于中国道路的具体实践来说,绝不可能提供某种框架性的东西,至多只是为深根固本的中国道路提供某种养料而已,因此,如何汲取外来的优秀文明,完全视中国社会的具体需要而定,并无一定成规,关键是要回到自身文化的根柢里,从而能够以一种真正自信的态度展开目前的中国道路。

内容推荐

从中国古代经世致用之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思想主张方面,结合现代中国的政治国情,讲述作者自己的治国之道:中国道路并不必然地包含西方的主流价值,西方文明对于中国道路的具体实践来说,至多只是为深根固本的中国道路提供参考,因此,如何汲取外来的优秀文明,完全视中国社会的具体需要而定,从而能够以一种真正自信的态度展开目前的中国道路。

目录

经学、政治与现代中国

 儒学与现代——兼沦儒学与当代中国  甘 阳

 《沦语》之政治学——“为政以德”章释义  洪 涛

 沦丧服制度与中国古代之婚姻、家庭及政治观念  曾 亦

 略论庄存与的经学思想——以庄氏《春秋》学为讨论中心  郭晓东

 柏拉图和孔子的爱与国家  赫云·霍乞斯更

研究论文

 政 治——启程(Aufbruch), 而不是开端(Anfang)君特·费加罗

 男子气是一种德行吗?  哈维·曼斯菲尔德

 城邦统治权之争与混合政制——兼论现代共和主义与亚里士多德的差别  熊丈驰

经籍选刊

 何休注訓論語述 (清)瀏恭冕

 宗法小記    (清)程瑶田

 春秋集傅纂例  (唐)陸 淳

思想评论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学术报告及笔谈

 “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曹锦清

 方法论问题与新发展道路的探索  洪 涛

 现时代知识分子如何“以天下为己任”?  丁 妊

 大有为与政府职责的转换  曾 亦

 农民是谁?  王金林

 中央与地方:行政的抑或政治的?  任军锋

读书·评论

 从经学的角度研究思想史——评《十八世纪礼学考证的思想活力:礼教论争与礼秩重省》张寺峰

 文化比较的困境与限度——评《先贤的民主:杜威、孔子与中国民主之希望》  曾可为

试读章节

经学、政治与现代中国

编者按: 中国自古以来有《易》、《书》、《诗》、《礼》与《春秋》之“五经”,此为上古遗留之文献典籍,而吾国数千年文明莫不肇基于此。其卷帙之浩繁,内容之赡富,绝非其他文明可比。渊源既久,而文献有征。故吾国学术素来重继述,不尚改作,尤耻向壁虚造,此数千年之学术传统所由立也。

五经本藏于王宫,自春秋以降,周室不振,经藉流播,于是民间乃有学术,各探取一端而为论,遂有先秦诸子之学。汉兴,惩秦灭学之失,尊天命,述往古,乃立五经博士,表章六艺,而诸子之学始判为二:专治五经者为经学,而自抒胸臆者为子学。相传孔子赞《易》,删《诗》、《书》,订《礼》,作《春秋》,则五经又出圣人之手,而多所损益。故孟子谓孔子为“圣之时者”,盖以其损益乃为时制也,套用今人之语,不过对时代与现实之回应而已,实未必尽循旧典也,然若止平此,则孔子与先秦诸子之学殆无有异焉。其大不同者,则在孔子学有渊源,非空言议论、骋其私智可比,故孔子自承好学多能,述而不作,而《中庸》乃称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公羊》家亦谓其“损周文而用殷质”,皆此意也。此孔子之学终得立于学官,而为后世士子之所师式也。

向来治中国学术,素重门径,尚家法,一语之所出,莫不可考,此古学所以笃实也,若汉人治经,虽有今古之争,亦各据经籍而为论也。递至宋儒,虽习于疑古,犹推尊四书,盖以学者议论,不能不有经以为依凭也。其后清人治学,讲求实事,学贵颛门,而吾国学术之顶峰实在于斯,惜乎异代之后。未有能继之者。清末,吾目送遭不幸,而改作之论竞起。若康长素与章太炎之徒,一主维新。一主革命,政治见解虽下同,学术门径亦各迴异,然考诸传统思想至现代思想之过渡,实以二子为眉目:二子各为一时经学之魁首,有出蓝之资,又子西学怀倾慕之衷,有会通中西、古今之志,非若后世之谩诞臆造可比,其后近百余年间,国人治学,大抵不过趋于二端:或张异学之帜以壮声势,或逢迎流俗以附时尚。盖吾国自“五四”以后,旧有之教治、学术、道德尽丧其固有之地位。学者或赴东洋,或赴西洋,犹若贫儿之无有可宝者。中国学术至清而极盛,然国运衰,学术亦不振,此诚非吾学术之过也,恨后人不能有以继之者。故学术传统遂以中绝:其间或有治古代学术者,不过仿效西八治学之法,以古代学术为材料,稍事裁剪之功,而于事理之实示,则渐行渐远矣。国人沉溺异学流毒既久,而现今中国之学术实出古人之下远甚。

经学者,经世致用之学也,故汉景、武之世,经学初起,盖以其能革旧弊,大有为也。清嘉、道以后,经学复兴,则期之济危难,应时变也。方今之世,列强环伺,外操韬光养晦之故智,内蹈因循无为之日习,力固有未逮,亦以中无所主故也。故有汉一代,尊六经,用懦术遂开四百年王业之绪。而汉民族两千年之辉煌亦未始不肇端于此,今以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为洪业,黜异术。兴经学,与天下更始,舍此盖无有他途也。

故经学之义有三:崇本重统,上承往占之文明此其义一也。综洽古典,下启將来之学术此其义二也。经世致用,谋人类之福祉,此其义三也。

然而。自“五四”以来,走出经学传统的现代中国思想,好像重新回到了泰古之茫茫荒漠。而试囤开辟出完全不同于数千年传统的新道路。关于新道路之种种探索,我们大致可以梳理出两条主线:其一,将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与现代价值完全对立起来,认为惟有借助西方文明彻底改造中国社会,抛掉一切来自传统的包袱,中国才可能实现现代化。因此,此条道路拒绝任何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进行调和的尝试,在这一点上,现代中国的两大主流思潮,不论左翼。还是右翼,有着完全一致的立场,这两种思潮在中国现代进程中都曾经有过非常极端而纯粹的表现,譬如,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左翼教条主义几乎将中国革命引上了绝路;而90年代以来,关于经济市场化、政治多元化的某些主张,则是一种右翼的教条主义,这种同样不加变通地引进外国理论的做法,对于目前中国改革实践的危害还在继续扩大。当然,不论左翼,还是右翼,更多采取了某种带有调和色彩的“中用西体”立场。即以外来理论为普遍真理,而以中国国情为具体实际。另一条道路则是保守主义。它更具调和色彩,既肯定现代化的必然性,又认同传统思想的某些方面,甚至从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这种积极姿态去肯定传统的价值。不过,现有的种种保守主义思潮,基本上存在着两大缺陷:其一,对西方文明本身的弊端缺乏足够的反思,至多也只是对西方文明的某种特定方面有着较深刻的批判。譬如,正统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无疑最具代表性,却没有因此在整体上对西方文明进行批判,对此,早期新儒家在二三十年代曾一度有过反思,但是非常不够,且多流于表面。其二,对自身传统价值的估计严重不足,清末张之洞曾提出过“中体西用”的三张,然而,这种关于中国道路的极具建设性的主张似乎从未没有被此种思潮认真对待过。就此言之,现有的各种思潮似平并无根本区别,即始终将中国社会当作某种特殊性来加以看待,而尚未能从数千年来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角度去设计未来的中国道路,尚未能从具有悠久历史经验的中国传统中去思考目前的改革实践。

可以说,我们固然有着与现有保守主义相同的立场,即同样以“儒学现代化”作为我们关注的主题。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是试图向前更推进一步,即以一种非常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从根柢里肯定传统的价值:本辑围绕“经学、政治与现代中国”这一主题,共收录了五篇文章。首先,甘阳先生对“儒学现代化”这一保守主义的主题进行了反思,并对这一主題的内涵重新进行了界定,强调传统有着其固有的价值反刘站在现代化的立场,即从某种功利的角度去裁割儒学的价值。洪涛先生则围绕对《论语》“为政以德”一章的阐释,揭明儒家政治之实质在于德治,它包括两个基本点,即仁政与礼乐之治,从而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儒家政治实建基于人清之自然,这种努力多少意味着将传统价值的现代意义从心性与道德的角度进一步推进到政治制度方面。曾亦先生则从近百余年来在西方思潮笼罩下的现代中国思想对古代婚姻、家庭及政治观念的批判入手,结合对《公羊传》、《仪礼》及《札记》中相关材料的梳理,试图建立一种新的理解古代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而为近现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提供某种新的视角,也多少从制度层面凸显了传统的现代价值,郭晓东先生结合对清代公羊学代表人物庄存与经学思想的专门研究,具体採讨了传统政治学说的基本内容,同时,对有关政治理论的学术渊源以及对晚清社会政治变革的影响都作了细致的梳理,最后,霍克斯曼先生就“爱”这个主题作了比较性的研究。“爱”绝不仅仅如现代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作为自然情感而对个体生活有意义,而且,不论在西方还是中国,“爱”也具有道德的意义,甚至被看做政治国家的道德基础,这多少越出了保守主义的一般结论,即将传统的意义仅仅局限于道德的领域,从而延伸至政治的领域。

通过上面编选的五篇文章,我们试图表达如下见解,即未来的中国道路并不必然地包含西方的主流价值,西方文明对于中国道路的具体实践来说,绝不可能提供某种框架性的东西,至多只是为深根固本的中国道路提供某种养料而已,因此,如何汲取外来的优秀文明,完全视中国社会的具体需要而定,并无一定成规,关键是要回到自身文化的根柢里,从而能够以一种真正自信的态度展开目前的中国道路。P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学政治与现代中国/思想史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洪涛//曾亦//郭晓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068421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9
出版时间 2007-04-01
首版时间 2007-04-01
印刷时间 2007-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Z126
丛书名
印张 24.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0
15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