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2005年散文/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内容
编辑推荐

散文有着无孔不入的触角,它时常触及我们个人记忆中最隐秘和疼痛的部位,并洞察我们身体和精神的真实处境。本书是“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的散文集,精选了2005年度在报刊公开发表的最优秀的散文作品,尽显年度散文写作之盛景与实绩,入选作者广泛,作品题材丰富,风格与手法多样,既有名人名篇亦有新人佳作,反映了2005年度在散文领域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

内容推荐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本书汇集了2005年度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分为岁月、天下、面孔、阅读、成长、片段和浮世等七个部分。收录了《暗盒笔记》、《夜枭声》、《喧嚣文化》、《灵魂的气息》等二十五篇散文精品。作品雅俗共赏,反映了2005年度在散文领域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

目录

001/序:作为常态的散文

岁月

001/硝烟里,这一曲起承转合

041/民国南京

052/不为什么,就为流浪

068/爱你就打你屁股

天下

078/暗盒笔记

100/南疆笔记

106/复活的词语

114/红色年代的香格里拉

125/镇

面孔

129/他这一辈子

145/夜枭声

164/人生难以承受的轻

177/我的叔叔毛姆

185/天赐

阅读

199/莎乐美、潘金莲和巴别尔的骑兵军

213/喧嚣文化

220/道在屎溺间

成长

227/起于偶然的回忆

239/周围

262/铅笔

283/站立

片段

309/灵魂的气息

321/遁词

浮世

347/论麻将的无限可操性 

353/发烧二梦及其他

359/梦游者的全部生活

试读章节

1928年,中国政治舞台上的三巨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并排坐在一起,留下了现代史上一张重要的合影。

三人均正襟危坐,蒋居中,冯在左,阎在右。蒋一身戎装,笔挺而讲究,人比冯、阎瘦弱,坐在两人之间显得略带拘谨;冯身躯魁梧,但衣着随意,粗布简装衬出满脸的憨厚与朴实;阎与蒋一样,也是一身戎装,但看上去持重而老到。

颇具代表性的一幕场景。三副形态,三种风格,在北洋军阀时代与国民党时代交替之际,碰撞交叉,书写历史,改变中国。

论年龄和资历,在冯、阎二人面前,蒋不过是小老弟。冯、阎同庚,均是1882年生人(另一说阎为1883年出生);蒋是1887年生人,比他们两位小五岁。三人虽然都参加了1911年辛亥革命,但地位、作用大相径庭。辛亥革命中,阎锡山是赫赫有名的一个主角,他所参与发起的山西起义,被认为是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期间北方诸省中最为重要的行动,阎锡山因此颇获孙中山欣赏与器重,被任命为山西督军,从而开始了他对山西三十八年的统治。作为早就从军的清军军官,冯玉祥参与发起了河北的涿州起义,之后他逐步羽毛丰满,很快成为颇具实力的军阀,并在1922年成为河南督军。

和他们的显赫表现有所不同,蒋介石在武昌起义爆发后,才从日本回到上海投身辛亥革命,曾在沪军都督陈其美麾下出任团长。十年之后,1922年,即冯玉祥成为河南督军的这一年,孙中山在广州受到广东督军陈炯明攻击,受困于珠江上的永丰舰,蒋介石自上海应召而来,因“护驾”有功,赢得孙中山的赏识,被任命为孙中山大元帅府行营参谋长。次年,孙中山又委派蒋介石率团前往莫斯科,考察苏联的军事、政治及党务,蒋这才开始走到历史前台,成为现代史上的重要角色。

然而,几年之后,随着北伐的成功,蒋介石的地位、实力与影响已经超过了冯、阎,这就难怪在合影时,他被冯、阎两大巨头恭恭敬敬地请到了中间。

有材料说,这张合影摄于1928年2月。那么,不知道此刻坐在中间的蒋介石心里到底是什么滋味?因为就在六个月前,1927年8月,迫于汪精卫、冯玉祥等人的压力,他曾宣布下野,回到家乡奉化。这是他的漫长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下野。

P1-2

序言

作为常态的散文

祝勇

最早见到的散文年选,是台湾出版的,余光中等人主编。在很难接触台湾文学期刊的当年,这些年选成为我了解台湾散文脉络的窗口。时间久了,把那些年选按照年代顺序联结起来,就会成为一部台湾散文的发展史。这是我对年选意义的最初认识。现在,编辑散文年选成了我每年的工作,我的认识也发生了动摇。散文巨大的发表量使这种近似于大海捞针的工作越来越具有偶然性,正是这种偶然性,捷选本的“历史价值”得以解构。

眼下国内的散文年选至少有十种,这十种冠以“最佳”名义的选本,所选篇目却各不相同。就像不同的人面对同一道数学题得出不同的答案,五花八门的答案令我们无所适从,我们无法确认“正确”的一方。所谓“最佳”,其实并不存在,因为它需要旁证,就像数学题,无论什么人进入演算过程,结局都应当一致。除了隐秘的商业动机,这些大相径庭的选本表明了当今散文的实质——平凡、琐碎、个性被分解、远离轰动效应。

小说界几乎每年都有兴奋点,高手出招总能吸引眼球,而记者、评论家、导演们,则无疑都成了小说的忠实盟友,用经济学术语,小说家用自己的笔创造了他们共同的“产业链条”,所以,小说既是他们的安乐窝也是他们的节日。他们为小说准备了足够的鲜花和礼炮。而在这一点上,散文则要逊色得多。散文是分散的,无法形成聚焦,这使“散”文显得名副其实。如果说小说是事件,那么散文更像日常生活;小说是报上的新闻,散文是街巷间的闲话;小说是正典,散文则是在宏大意义体系之外游弋不定的片断。散文因其常态性而令人敬意顿失,原因是人们太熟悉它,经常性地呼吸它、感受它,与它相纠缠。散文不是传奇,但它或许因此而显得与我们的命运更加贴近。散文不像小说那样有明显的戏剧冲突,扣人心弦,散文时常像生活本身那样没有规则,但它更了解我们,像我们的亲人,与我们不离不弃。

敬文东《起于偶然的回忆》、彭程《周围》就是这样的散文,当一个人开始回顾自己的成长史,那些司空见惯的地名都将负载着所有可堪和不堪的信息扑面而来,敬文东这样写他的出生之地:“我偶尔也会回到广元。那里有我的亲人、朋友和父母。我也曾多次上过凤凰山,妄图听到凤凰的呜叫;我偶尔也会坐在游艇上观赏市容,倾听那些无伤大雅、最多只是言不及义的甜言蜜语。但我无力为广元打造任何像样的东西,做出任何像样的贡献。更没有能力修补它的任何一个漏洞。面对广元,我只有唯一一个值得称道的能力:平静地走在它充满现代色彩的街道上,迎面遇到那么多的人、那么多的灯火、那么多的车辆,却不必为此惊慌失措、面色如土。而有一天,我穿过宽阔的嘉陵路、建设路和则天大桥,来到有如苍蝇的目光般迂回、蜿蜒曲折的海嚎街,拜访一位我认识了多年的朋友。他差不多已经六十岁了。房门打开后,我发现我的朋友已经变作了一位英俊少年。他很亲热地拉着我,用我熟悉的声音向我嘘寒问暖,以我熟视无睹的姿势端茶送水,并吩咐他头发花白的夫人翻箱倒柜,张罗着要为我的远道而来接风洗尘。”这段文字并不经典,但它道出我们生存的真实景况。它不完整也不优雅,但它是我们记忆的一部分,它们会照亮我们,使我们逐渐变得习惯、隐忍和坚定。这一追求同样体现在周晓枫的《铅笔》与格致的《站立》里。她们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对于个人史的关注,不是因为个人重要,而是因为体验重要,而这些体验,无疑都要借助身体进行。前者笔下的铅笔、后者笔下的疾病,背后都埋伏着巨大的寓意。散文有着无孔不入的触角,它时常触及我们个人记忆中最隐秘和疼痛的部位,并洞察我们身体和精神的真实处境。

本书同样收选了一些以历史为主题的散文。我把历史定义为在我们生命之前发生的事情,它因我们无法亲历而被时间一再炫耀。但是散文中的历史已经不是史籍中的历史,它已经进入写作者的日常生活,变成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受,甚至可以介入。这些散文,诸如王充闾《他这一辈子》、李欧梵《人生难以承受的轻》、施康强《民国南京》、李辉《硝烟里,这一曲起承转合》、孙郁《夜枭声》、舒国治《不为什么,就为流浪》等,都证实了这一点。通常认为,个人经验是历史经验的一部分,但这些散文使我们了解了另外一个常识,历史经验同样可以成为个人经验的一部分。历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相同的本质,或者说,历史本身就是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也都将成为历史,它们之间存在某种互换关系。当人们对历史顶礼膜拜时,只有散文把它纳入常态之中,使它具有了寻常的烟火气和人间的温度。

散文史——如果有一个散文史——像生活本身一样展开着,人们被分散在各自的角落里,怀揣着各自的心事,谁也看不见谁。没有隆重的集会、响亮的口号和永垂青史的大事件。但它是真实的,像“草木枯荣,雷霆雨露、白云屎溺”一样“壮阔、自在”(李敬泽语)。散文没有庄严的大道理和信誓旦旦的诺言,但散文不会欺骗乃至背叛人们,每个人都将在散文里找到自己的难友和同乡。散文将拒绝那些用以铭刻的石头,而耐心等待所有渴望述说的嘴唇。

2005年11月30日

后记

在编选本书时,编选者已经获得大多数作者授权。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时,因时间仓促及地址不详等原因,仍有部分作者未能取得联系。在此我们深表歉意。请未取得联系的作者及时与我社或分卷主编联系,以便我们尽快奉上您的样书和稿酬。

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6年1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2005年散文/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祝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春风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329992
开本 32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5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9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1: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