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金·莱文对这一重大文化转型时期的西方艺术发展和演变所撰写的艺术评论文集。本书收录的30篇论文对西方当时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艺术思潮、创作和展览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和独到的分析。作者还对7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观念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摄像艺术和后表演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评价。作者文笔犀利、观点新锐、学理深刻,在论述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现象时既具有洞察力,同时又富于批判性。
图书 | 后现代的转型(西方当代艺术批评)/西方艺术史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美国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金·莱文对这一重大文化转型时期的西方艺术发展和演变所撰写的艺术评论文集。本书收录的30篇论文对西方当时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艺术思潮、创作和展览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和独到的分析。作者还对7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观念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摄像艺术和后表演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评价。作者文笔犀利、观点新锐、学理深刻,在论述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现象时既具有洞察力,同时又富于批判性。 内容推荐 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西方艺术由现代向后现代转向的过渡时期,《后现代的转型》是美国艺术理论家和批评家金·莱文对这一重大文化转型时期的西方艺术发展和演变所撰写的艺术评论文集。本书收录的30篇论文对西方当时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艺术思潮、创作和展览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和独到的分析。作者还对70年代以来在西方出现的观念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摄像艺术和后表演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评价。作者文笔犀利、观点新锐、学理深刻,在论述现代主义的文化和艺术现象时既具有洞察力,同时又富于批判性。本书中的许多重要论文首次在西方艺术刊物上发表时都曾引起了学术界和艺术界的强烈反响。 目录 后现代的转型——欧美当代新绘画评述 导言 一、告别现代主义 告别现代主义 二、缺席:七十年代 杜尚在纽约:杰作 艺术状况 50年代的核辐射尘埃:自动电唱机 《螺旋形防波堤》引起的反应 厄洛斯,萨马拉斯:纯净的十年 伊娃·赫斯:新起点的标志 马尔科姆·莫利:后风格错觉主义 人造代用品 大陆架上的斜事性风景——南加利福尼亚札记 电视风景中的摄像艺术一 埃莉诺·安汀:《仁慈的天使》与历史故事 丹尼斯·奥本海姆:后表演艺术作品 韦格曼的电视:有趣的而非形式的 沙发型号的绘画 三、转世:八十年代 原始的毕加索 突发纷呈与杂乱无序 约瑟夫·博伊斯:新秩序 劳里·安德森:那是娱乐 乔纳森·博罗夫斯基:有意识之梦 时报广场艺术展 第57大街的停留 双边现状——本土与海外的德国绘画- 学者型的帕尔斯坦 朱利安·施纳贝尔:时代精神还是促狭鬼 萨利问题 冻干的波普——利希滕斯坦和罗森奎斯特在80年代 综合是你的风格 骗子:德·席里柯对沃霍尔 艺术家译名对照表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后现代的转型(西方当代艺术批评)/西方艺术史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金·莱文 |
译者 | 常宁生//邢莉//李宏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43715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8 |
出版时间 | 2006-01-01 |
首版时间 | 2006-01-01 |
印刷时间 | 2006-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5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110.95 |
丛书名 | |
印张 | 15.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1 |
宽 | 172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