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秦王朝终结者
内容
编辑推荐

曾经雄踞天下的巍巍大秦,为何一击即溃、轰然倒塌?陈胜、项羽、刘邦,抑或秦朝统治者自己,到底是谁敲响了王朝的丧钟?毁灭大秦王朝的,究竟是六国旧贵族的满腹牢骚,还是秦朝老百姓的怨声载道?……翻开由赵曙光编著的这本《大秦王朝终结者》,寻找答案。

本书详细描绘了秦朝末年战火燎原、群雄并起的历史画面;深刻揭示了“族秦者,秦也”的王朝悲剧;细致刻画了霸王项羽、战神韩信、殉葬者李斯、悲情王子扶苏等形象;读罢秦史,方知历史如此荡气回肠。

内容推荐

巍巍大秦王朝,初创时坚如磐石,雄踞天下,而到了生命的晚期却一击即溃,轰然倒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秦王朝的覆亡?群雄逐鹿之际,又有几多英雄纷纷登场?

《大秦王朝终结者》以犀利的笔触、精彩的语言分析了秦朝灭亡的原因,深刻揭示了“族秦者,秦也”的真谛,并细致刻画了王朝更迭的历史轨迹,及闪耀在舞台上的各类人物群像,“霸王”项羽、“兵神”韩信、“殉葬者”李斯、“悲情王子”扶苏等形象跃然纸上,让人过目难忘。

《大秦王朝终结者》由赵曙光编著。

目录

第一章 雄踞东方的大秦王朝

 秦始皇的时代

 货币与文字的大统一

 秦军:气吞万里如虎

 秦始皇的中央集权之路

 不可思议的秦朝暴政

 从孟姜女看秦朝徭役

 可怜娇娥,巍巍阿房今安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第二章 秦始皇:既是缔造者,也是破坏者

 秦始皇这个人

 雷霆手段搞定政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用非常手腕驾驭手下

 铁血手腕与怀柔之道

 焚书坑儒:一场空前的文化灾难

 迷信方士:东渡重洋为慕仙

 霸气长空,最终却与臭鱼为伍

 千古一帝还是千古罪人

第三章 陈胜、吴广敲响了秦朝的丧钟

 此一番鸿鹄之志,诉与谁知?

 那一面高举的义旗

 三路大军有去无回

 成也无种,败也无种

 悲壮的先驱者

 细数陈胜的失误

 那些被冤杀的大将

 注定失败的结局

 反抗还没有结束

第四章 一尊让秦人发抖的战神——项羽

 江东英豪说项氏

 要学就学万人敌

 狼烟滚滚,一匹黑马横冲直撞

 项梁身死,怀王夺权

 乱世豪情,问天下谁是英雄

 坐地分赃,一场虚幻的盛会

 暗杀义帝终于激怒天下

 悲壮乌江岸,英雄末路时

第五章 刘邦:秦朝暴政的终结者

 乱世英雄,何必再问出处

 所谓人杰,无非是贩夫走卒

 天上掉下个吕妹妹

 综合能力,老子天下第一!

 英雄身边,不一定都是美女

 “关中王”的争夺赛

 在楚霸王刀下死里逃生

 楚汉之争

 老子斗智不斗力

 文人笔下的皇帝

第六章 韩信:胯下辱儿,兵中之神

 绝世的宝剑,没落的贵族

 忍辱偷生,未必是贪生怕死

 登坛拜将,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利剑出鞘,一举平定三秦

 得意忘形,导致战神的败局

 三分天下未肯应,后悔不听蒯通言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第七章 张良:奔波半生为灭秦

 刺杀秦始皇,名动博浪沙

 神奇际遇,黄石公的鞋子

 神话破灭,令人汗颜的战绩

 几经波折,复国梦想成空话

 刘邦为什么需要张良

 运筹帷幄中,决胜千里外

 张良的分量有多重

 功成身退,潇洒隐泉林

第八章 李斯:秦朝第一个殉葬者

 意气风发,辅佐祖龙扫六合

 陷害韩非,成就血色仕途

 严肃律法,天下终成一统

 贪慕富贵,终于被拉上贼船

 成于阴谋,终结于阴谋

 身死东市,可悲复可叹

第九章 扶苏:山有扶苏,悲情王子

 悲天悯人的王子

 塞北风霜寒,公子青衫薄

 一纸死亡诏书

 魂兮归来,国殇遗恨

 软弱听话,成了致命伤

第十章 赵高:大秦王朝的掘墓人

 努力专营,不甘卑贱谋高位

 沙丘政变,篡改遗诏立暴君

 除掉政敌,上演最后的疯狂

 指鹿为马,仗权势颠倒黑白

 杀掉二世,可悲命运难挽回

 子婴登场,成为赵高的终结者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秦始皇这个人

他——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驭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捶拊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一统江山!

他——儿时历难,少年成王,亲理国政,励精图治,十年灭六国,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实现华夏大一统,功高盖世!

但他又推行暴政,焚书坑儒、大兴土木、筑长城、广建宫室,遭千古骂名。

从陈胜揭竿而起,树起了农民起义首面旗帜,到霸王项羽火烧阿房,秦朝亡,江山一十五载,“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终为梦呓。

他就是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这个名字没有人不知道,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也是名气最大、最受争议的一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干的大事实在太多了,有好事也有坏事,但每一件都令人膛目结舌。战国六国是他灭的,万里长城是他修筑的,焚书坑儒是他干的,兵马俑也是他的杰作……世界八大奇迹,居然有两个跟他有关!

他飞扬跋扈,他雄才大略,他残暴不仁,他受到的批判和赞颂一样多。赞颂他的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批判他的人说他是千古罪人。但无论是捧他还是骂他的人,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一个了不起的帝王。

那么,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又是如何登上历史舞台的呢?

首先让我们翻开他的个人简历:

姓名:嬴政

生卒年:前259—前210年

民族:汉族

出生地:邯郸

在位时间:公元前246年至前210年

爱好:打仗

最得意的作品:长城、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最得意的发明:皇帝称号

最讨厌的人:吕不韦

最遗憾的事:不能长生不老

在《秦始皇本纪》中尉缭说:“秦王为人,峰准,长目,挚鸟膺,挚,豺声。”

郭沫若据此分析,秦始皇有生理缺陷。峰准就是马鞍鼻,挚鸟膺就是现代医学的“鸡胸”,豺声表明气管炎;其胸形、鼻形变异与气管炎常发显示他是个软骨病患者。当然,这也仅仅是猜测,郭沫若也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明他的观点。

塌鼻梁、鸡胸、气管炎、身患软骨病——在中国史学鼻祖西汉人司马迁的笔下,统一六国,建立第一个封建皇朝的大帝秦始皇就是这副模样!

但是史学界大部分专家认为秦始皇是一个英武潇洒、相貌堂堂的人。翦伯赞先生曾推断,秦始皇的相貌应是相当漂亮的。清华大学学者指出:秦始皇出生在秦地属西北人,应是典型的西北大汉,高大魁梧,相貌堂堂!

据史书记载,秦王嬴政十三而立,国事委大臣。九年后王冠而带剑议政,整朝纲,灭嫪毐,毒不韦。肢荆轲,大兴兵,远交近功,离间亲疏,软硬兼施,攻城略地,破六国,统并天下,称始皇帝。也就是说,他13岁当上秦王,21岁开始亲政,从一个诸侯国的CEO做起,灭掉了N个敌人(包括政敌、叛臣、刺客),终于横扫天下,当上了皇帝。注意,他这个皇帝绝对是自封的,以前没有这个称呼,所以他才自称“始皇帝”。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嬴政,下面看看他的生平事迹:

公元前259年正月嬴政生于赵国都城邯郸。

公元前257年子楚与吕不韦(也是强人)合谋逃离赵国,返回咸阳。

公元前250年安国君(子楚老爸)即位,子楚被立为太子,嬴政由赵归秦。

公元前246年13岁的秦王嬴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吃软饭的始祖)掌管。这时候的嬴政,只是个摆设。

公元前238年嬴政赴雍举行加冕仪式,后宫事变,嫪毐一门被抄斩。

公元前237年罢免吕不韦,嬴政亲政。

公元前234年时年25岁,开始了统一大业。

公元前230年灭韩。

公元前228年灭赵。

公元前225年灭魏。

公元前223年灭楚。

公元前222年灭燕。

公元前221年灭齐,至此天下一统。号始皇帝,时年38岁。

公元前210年在第五次巡幸途中崩于沙丘平台,享年49岁。

现在,我们对秦始皇嬴政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不过这种印象只是远距离的,只凭这些,还远不能了解一个人。要想真正了解嬴政,还得从他的少年时代开始。而那时候的嬴政,正在赵国邯郸的街头流浪呢。

那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

嬴政的出生地,是赵国的都城邯郸。他的父亲是子楚,在他出生之前,正值曾祖父秦昭王在位。秦昭王采取“远交近攻”的兼并策略,与赵国联盟。秦赵结盟之后,秦国派子楚到赵国作人质。子楚是秦昭王的孙子,太子安国君的儿子。

安国君并不宠爱子楚的母亲夏姬,子楚又不是长子,所以被作为人质送到赵国邯郸。流落异国他乡的子楚郁郁寡欢,但是吕不韦却改变了他的命运。

很快,子楚在吕不韦的大力资助下,广交宾客,获得了不少谋士的辅助。吕不韦带着奇珍异宝,拜访了华阳夫人的姐姐,赞扬子楚的贤德和聪明,说他是一个胸怀远大抱负的人;又说子楚日夜思念安国君和华阳夫人,常常到深夜还在流泪、不能成眠等。华阳夫人的姐姐把子楚的厚礼和问候转呈给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听了之后,对子楚就有了好感。

吕不韦接着建议华阳夫人:如果她把敬重华阳夫人、德才兼备的子楚作为自己的儿子立为储君,即使以后秦昭王死了也能保住她的地位。这正中华阳夫人下怀,从此,华阳夫人见到安国君便为子楚说好话。不久,安国君与华阳夫人刻符为信,约定立子楚为储君。

安国君和华阳夫人送给子楚大批钱财,并任命吕不韦为老师扶助子楚。从此,子楚名声日盛,誉满诸侯。吕不韦也常常住在邯郸,和子楚一起广交天下政客。

为了使子楚更加信任自己,吕不韦特地送给子楚一位擅长歌舞的美女,历史上称她为赵姬。公元前259年,赵姬在赵都邯郸生下一个儿子,因出生地为赵国,故以赵为姓,起名赵正——因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字叫正。

赵正出生当年,秦国和赵国因长平的归属问题由盟友变成了仇敌。第二年,赵国在长平遭秦国围攻时想杀死子楚,结果子楚在吕不韦的帮助下,重金贿赂守城门的官员,逃出了邯郸。赵正和母亲在外祖母家的掩护下,逃过了此难。

公元前250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即秦孝文王。华阳夫人被尊为王后,子楚为太子。此时秦、赵已经修好,赵国把赵姬母子送回秦国。

10岁之前,赵正的美好童年都在赵国度过,之后,他来到秦国。秦孝文王在位仅三天便去世,子楚继承王位,号庄襄王。庄襄王即位后,便以吕不韦为相国,封为文信侯,赏赐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但庄襄王在位时间仅三年便死去了,公元前246年,年仅13岁的嬴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宝座,由于年幼,政事由吕不韦和赵太后执掌。

点评

秦始皇给人的感觉,总是扑面而来的一股霸气。仅就个人魅力而言,中国封建王朝四百多位皇帝中没有超过秦始皇的,他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秦始皇在中国的思想文化、政治法律、经济制度、军事建设等方面,都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然而,他在位之时,焚书坑儒、连年征战,统治也越来越残酷。因此,他既是一个有巨大贡献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

P37-41

序言

巍巍大秦,终结于谁手?

曾经,秦军锐士横扫天下、所向披靡;

曾经,始皇帝雄姿英发,俯瞰江山如画;

曾经,大秦王朝雄踞东方,何等强盛?

俱往矣,所有的辉煌都在顷刻间烟消云散,成为千百年后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这一切,都从大泽乡的那一场暴风雨开始。陈胜、吴广的起义,拉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紧接着,英雄豪杰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共同演绎着一场声势浩大的秦朝终结者之战。

从公元前209年的七月到年底,半年的时间,陈胜和吴广率领着他们的民工军队,从大泽乡打到西安附近的临潼。最多的时候也发展到几十万人,但以这些流寇式的乌合之众,还不足以捍动刚刚扫平六国的秦军,起义军很快就被扑灭。但秦朝的终结者不止一人,在终结者的前赴后继之下,不可一世的秦军终于被项羽、刘邦的武装打败。

战争形势此消彼长,在各地起义军的连番打击下,秦王朝一天天衰弱下去。而楚王项羽和汉王刘邦已经强大起来,就连轻易杀掉陈胜和吴广的章邯,也率20万秦军投降了楚王项羽。强大的项羽和相对弱小的刘邦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但是,项羽遇到了比较强的抵抗,而刘邦顺利地进入关中。

秦朝衰弱至此,已经毫无抵抗能力。只做了46天秦王的公子子婴只好“系颈以组,白马素车,奉天子玺符降,轵道旁”。曾经雄霸天下的大秦王朝,至此画上了句号。

表面看来,大秦王朝是被武力打败的。甚至很多人都认为,秦朝灭亡主要是因为军事部署不当,这才导致了大秦王朝的崩溃。如果当时秦军能够退守涵谷关,秦朝最起码足够自保,不至于一败涂地,被一群虎狼之军轻易终结掉。

这种观点其实相当幼稚,大家知道,秦始皇是在秦王政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最后灭亡了齐国、统一了中国的,到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灭亡,只有区区14年的时间!14年前那支叱咤天下的秦军,怎么就会不堪一击了呢?难道不奇怪吗?让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就是让秦军在14年间由强大无敌变得毫无抵抗能力的原因。

对于这个原因,几千年来无数人试图去寻找答案。唐代大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在这里,“族”就是灭亡的意思,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秦朝自己打败了自己。

事实就是如此,对秦朝的灭亡负有主要责任的是最高统治者。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当时的形势下,秦朝的灭亡已经是大势所趋。秦二世昏聩无能,信任宦官赵高,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一塌糊涂,却没有正确的军事和政治才能来平定天下的局势。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可以说是适逢其时,换个时间和地点都难以对秦王朝造成致命的打击。而后来的项羽和刘邦不过是风云际会之下,顺天应时罢了。

那么,秦朝的统治者究竟都犯下了哪些错误呢?

第一,军队素质降低。秦始皇的军队,那真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打遍天下无敌手。统一六国后,这支军队开始变得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再也不复当年的雄风了。

第二,残酷压迫,横征暴敛,焚书坑儒,积蓄了巨大的反抗力量。

第三,超负荷的大规模工程。当时的重大工程包括军事工程和享乐工程:军事工程如直道、长城、灵渠等;享乐工程包括陵墓、宫殿和帝王为了长生不老而进行的工程和活动。这些工程动辄征用几十万人,比如秦始皇陵就用了刑徒70万人,《史记》等书还记载了秦始皇修阿房宫,“复压三百余里”。

第四,血腥的内斗。秦始皇本来是立公子扶苏为太子的,并派他到北方蒙恬的部队中任监军。蒙恬拥兵30万,驻扎北方边境,防备匈奴。秦始皇37年十月,秦始皇出巡,结果在回去的路上一病不起,并且越病越重。当秦始皇明白自己已经无力回天的时候,弥留之际,才想起给太子扶苏写信,让他赶紧回咸阳见面,安排后事。可是,还没等信发出去,他就咽气了。宦官赵高趁机毁掉秦始皇的信,另外伪造了一封。说秦始皇对太子扶苏很失望,不想见到他,让他自裁;另立胡亥为太子,是为秦二世。秦二世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秦始皇时代的功臣大肆杀戮,连蒙毅也杀了,后来杀红了眼,连一起密谋立他为帝的李斯也杀了。最令人发指的是,兄弟姐妹他也基本上一个不留,几乎让他杀绝。在咸阳杀了12个公子,在杜杀了10位公主。

在这样血腥的屠杀下面,秦朝还能剩下什么力量抵抗自己的灭亡?所以,杜牧说“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一点也不错。等到起义爆发的时候,秦二世还在那里忙着剪除异己,殊不知国家早已元气大伤,经不住折腾了。至于秦朝的军事,从后来镇压起义军不力的情况来看,秦军已经没有太强的战斗力。秦二世认不清当时的严峻形势,违反了军事大忌,胡乱干涉前线将领的作战计划,自取覆灭。

由此可见,秦朝速亡首先是政治上的原因,即领导人驾驭不了当时的国家形势;其次才是军事的原因,军事将领的才干以及士气都难以和起义军相比;最后是经济上的因素,当初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候,他手下的主要谋士尉燎曾仰天长叹;“秦国元气尽矣!”秦国连年征战,一般说来“杀敌一千,伤己八百”。国家综合实力无论从各方面都有损耗,假如统一天下之后注意修养生息,培养国家元气,秦朝不会这么快就亡的。

可惜,历史没有假设,秦朝终究还是亡了。秦朝的灭亡,成就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这些人站在秦王朝的废墟上仰天长啸,拔剑起舞,一展心中抱负。然而,一将功成万骨枯,战场上的无数孤魂又有几人记得?更何况,一个王朝的覆灭,伴随的还有无数殉葬者。这些人往往也是一时俊杰,如李斯、扶苏等辈,真是可惜、可叹。

当历史的帷幕降下,王朝的丧钟敲响,一切意气风发、慷慨悲歌、醉生梦死、成功和失败的古人,都将归于尘土,只留下一曲悲怆的挽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秦王朝终结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曙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02474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4-03-01
首版时间 2014-03-01
印刷时间 2014-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2013299388
中图分类号 K233.0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1:37:09